第10章 南沙海瑞克盾构工厂-《有半毛钱关系吗?》

  春节假期结束后,大家都迅速调整状态,回归到正常的工作节奏中。然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短短几天内,身边的好几个同伴竟然相继离职。

  面对这样的情况,心里难免会感到些许失落。毕竟,这些同伴曾经一起共事,彼此之间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如今他们的离开,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

  就在这时,一个好消息传来——进口的盾构机终于到货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台先进的设备,项目部组织全体人员前往盾构工厂参观学习。

  不仅如此,项目部还提前挑选了二十名员工,准备让他们在参观当天直接留在工厂,进行驻厂学习,专门学习盾构机的组装技术。

  当我们一行人抵达盾构工厂时,一位来自海瑞克德国的工程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全程为我们讲解盾构机的相关知识。

  初见这两位德国工程师,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们真的好帅啊!而且,从他们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德国人那种严谨、认真、专业的特质。以前,我总是在各种书籍中读到关于德国人这些优秀品质的描述,但直到今天,通过一整天的听讲,我才真正深刻地体会到,书上所言非虚。

  盾构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地下施工设备,具有许多显着的优点。首先,它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可以大大减少人工干预,从而显着提升施工效率。其次,盾构机采用封闭式施工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地面振动和粉尘污染,为作业人员提供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它根据地质条件分为土压平衡、泥水加压等多种类型,可应对软土、岩石等多种工程情况。因此,最常用用于海底隧道和大城市修建地铁。

  虽然盾构机成本高昂,但可将地铁暗挖功效提高8到10倍,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地面上不用大面积拆迁,不阻断交通,施工无噪音,地面不沉降,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不过,大型盾构机技术附加值高、制造工艺复杂,2008年国际上只有欧美和日本的几家企业能够研制生产,因此盾构机特别贵,一台大约就是半个小目标。

  2008年,国内只有大的工程局有这样的资金实力来进行海外采购。因为盾构机很贵,所以一公里隧道大约就要半个小目标。

  一群人走进海瑞克工厂,第一眼就主厂房那个立起来的那个红色的大圆盘一样的庞然大物吸引。经德国工程师的介绍原来这就是直径6.8米的盾构机刀盘。刀盘上有很多齿轮刀具,刀具旋转切割岩石,液压顶盾体前进盾体后拼好预制高强度混凝土管片固定。传送带把下的岩石泥土输送到盾体后面的小车,然后运出。盾构机机手就是在盾体里的中控室里操作它。

  这一天,我全神贯注地学习,仿佛时间都停止了流逝。一天下来,我所收获的知识比我在学校里一年学到的还要多。

  当我们一群人走出南沙工业园区时,得知有剧组在这里拍戏。

  更让一群男生惊喜的是,这个剧组男主角是王宝强!那时候士兵突击这个电视剧收割了很多男粉丝,所以听到这个消息后,他们毫不犹豫地决定留下来围观。大家都兴奋地期待着能亲眼见到王宝强,也就是许三多的扮演者。

  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一起的小伙伴中有一个人也来自河北邢台,和王宝强是老乡呢!当王宝强休息的时候,这位小伙伴兴奋地拉着周乐一起跑过去,向王宝强要签名。

  看着他们兴高采烈地拿到签名回来。这种简单的快乐,让人心情愉悦,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

  每天人生都有很多不可预见的快乐!

  留在工厂学习二十人中测量的就只有向上,不得不说在这群人了,他确实是综合能力最强的,也是明晃晃的最有想法的。

  有的人天生喜欢竞争,有的人从小就很佛系。向上和周乐就分别属于这两种人,但是也不影响他俩的友谊。

  我和向上应该比较像,我也跟他成为了好兄弟。

  不得不又老生感叹:我的好兄弟怎么就没一个身高超过170的。只能说浓缩就是精华!

  学习结束后,我回到项目部,发现原本热热闹闹的办公室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只剩下二十个人。这意味着项目部一下子少了一半的人,整个空间都显得格外安静。

  由于领导们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海瑞克工厂,所以那段时间项目部的工作相对轻松愉快。每天不用去食堂吃饭,我们就会等着周乐下班后,一起约上吴佳、小尹和杨欢,去黄村寻找美食。

  黄村的夜市非常热闹,有各种各样的小吃和特色菜肴,让人垂涎欲滴。我们还会去批发市场逛逛,那里有很多便宜的衣服和鞋子,虽然质量一般,但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已经足够了。

  广州确实有很多服装批发市场,衣服和鞋子的价格都很实惠,但质量确实只能说是一般般。相比之下,天河城里的那些大商场虽然商品质量更好,但价格也贵得让人望而却步,毕竟我们确实囊中羞涩。

  尽管我们已经开始工作了,但毕竟真正毕业要等到六月份,所以我们的心态还是学生时代的那种。大家都是一群吃货,所以相处得非常融洽,每天都过得很开心。

  然而,三月的时候,陈姐因为休产假离开了项目部。

  原来的项目总工调走了,为了填补他的空缺,公司给项目部调来了一位新的总工-阳总。阳总是武汉人,82年出生的,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个对技术特别有钻研精神的人。

  他来项目部还拖家带口,让我认识了他的老婆郑燕姐(之后叫小燕姐)还有他家才出生不久的睿睿宝贝。

  因为我在办公室,所以小燕姐中午做饭没空的时,就会把睿睿抱到办公室让我帮忙看看。如果我没空,那就喊吴佳帮忙带娃。

  对。项目部可以用电磁炉自己做饭,也是小燕姐来了才开始的。

  小燕姐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性格大方,做事也非常干练。由于我们都姓郑,这种姓氏上的巧合让我们之间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我对烹饪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小燕姐则会利用白天遛娃的时间去采购食材。每当晚上下班时,如果我不想在食堂用餐,就会前往小燕姐的房间,为大家烹饪一顿美味的晚餐。这样一来,一群人便会聚在她的房间里,共同享受美食,度过愉快的时光。

  正是因为这样的聚餐,我与阳总的关系也逐渐变得熟络起来。与行政工作相比,我个人更倾向于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而阳总在公司里的口碑极佳,大家都知道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却是一个能够静下心来专注于技术研究的人。此外,他为人正直,不喜欢阿谀奉承,这使得我、周乐以及吴佳都非常乐意与他交流,并且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我一直以来都对技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渴望,所以我非常希望能够跟随阳总学习技术。因为我始终坚信,只有拥有扎实过硬的技术知识作为坚实的支撑,我们才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走得更加长远、稳健。

  然而,在这样的公司项目部里担任行政工作,却让我感觉到一种无奈和束缚。在这里,似乎一切都取决于与哪位领导关系更紧密,而我们则需要按照领导的做事风格来行事。这让我不禁想起了那些历史小说和电视剧中的情节,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我发现自己骨子里其实并不是一个圆滑世故的人。

  我对这种勾心斗角的环境充满了深深的厌恶,我实在不愿意去参与其中,更不愿意去站队。我只希望能够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被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左右。

  有一点我和周乐非常相似,那就是如果我从内心深处真正讨厌一个人,无论他的地位有多高,我都绝对不会想要和他靠得太近。这种讨厌并非表面的敷衍,而是一种真实而深刻的情感,甚至会让我产生生理性的厌恶感。

  不过,与周乐相比,我有一个略胜一筹的地方,那就是我不会立刻将这种厌恶表现在脸上。我更擅长忍耐,会默默地忍受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并努力寻找合适的机会来摆脱与这样的人接触。我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中,过于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选择了一种相对委婉的方式来处理。

  就像小燕姐说的那样,他们其实并不想参与这个项目,但却别无选择。阳总没有后台,只能听从公司的调遣。当时,有很多人都给阳总介绍局里的女朋友,但阳总却一个都没看上,唯独对在工地外天河城正佳广场做销售的小燕姐情有独钟。

  阳总是个典型的理工内向直男,他用自己的死缠烂打,成功地追到了漂亮又热情的小燕姐。

  或许,这就是爱情的真谛吧,阳总和小燕姐无疑是爱情的美好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