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新的挑战,再次出发-《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

  炭笔停在纸面,墨迹未干。我盯着教案末尾那行“采后三十分钟内送入初加工区”,忽然想起陈砚下午交来的抽查记录——李家屯三号田标注“已整改”,复查人却是同一位质检员。

  我翻出前几日的数据,一页页比对。玫瑰含油量波动从第五天开始明显上升,最高差了十二个百分点。不是天气,也不是种子批次的问题。系统调出田间监控影像,几个熟悉的身影在傍晚提着水桶绕到田垄背面,动作熟稔得像是做过千百遍。

  标准写得清楚,可人心未必跟着纸面走。

  顾柏舟推门进来,肩上还搭着湿布。“沟渠模型试完了,水流稳了。”他见我还没睡,走近看了一眼摊开的册子,“看出什么不对?”

  “人。”我把记录递给他,“流程都对,签字齐全,可数据不对。他们照做的只是样子。”

  他沉默地翻完几页,把册子放回桌上。“老吴今天问我,为什么连浇水也要记毫升。他说他种了一辈子,凭感觉就行。”

  “感觉会骗人。”我合上本子,“我们能靠系统算出最佳值,可他们信的是经验。现在不是谁偷懒,而是没人真觉得这规矩非守不可。”

  他点头,“那你打算怎么办?”

  第二天一早,我在议事厅门口挂出通知:今日召集协作团骨干开会。

  陈砚来得最早,手里抱着新的登记簿。“我已经按你昨晚说的格式做了留档表,每项都要填编号、时间、地块……”

  “先不急发。”我打断他,“我们现在缺的不是记录,是让人愿意认真记。”

  林婶拄着拐杖进来,听见这话哼了一声:“你还想怎么样?昨天老吴回来念叨半天,说你们年轻人都不懂种地,光会拿尺子量。”

  “我不是要否定他们的经验。”我打开系统界面,投影到墙上白布,“这是过去五天的含油量曲线,红点是抽检不合格的地块。”图上起伏剧烈,“再看这张,是同一时期各村浇水时间记录,有没有发现什么?”

  陈砚凑近,“三号田和五号田的浇水时间几乎全在中午。”

  “玫瑰根系最怕高温时进水。”我说,“他们明明知道,但为了省事,还是赶在午休前后浇完。”

  林婶皱眉,“这帮人……”

  “不能全怪他们。”我收起投影,“我们教了五步法,可没让他们明白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现在要改的,不是几个人的习惯,是一整套做事的心气。”

  顾柏舟坐在角落,一直没说话。这时开口:“承安背口诀快,是因为你说错了花就不好看了。大人也一样,得让他们知道,错一步,最后吃亏的是自己。”

  我看着他,“所以接下来,不只培训,还要绑定责任。”

  我把新方案写在黑板上:“每月一次回炉考核,所有讲师必须重考操作规范,不合格的暂停资格。每人带两个徒弟,徒弟在田里出错,师傅扣减当月分红。”

  陈砚立刻皱眉:“这会不会太重?万一有人故意使绊呢?”

  “那就查监控,调记录。”我说,“我们不怕严,怕的是糊弄。如果连这点压力都扛不住,凭什么拿双倍工分?”

  林婶摇摇头,“老农们脸皮薄,被晚辈指着鼻子纠正,面子上过不去。”

  “那就换种方式。”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圈,“不是谁管谁,是大家一起学。从下周起,每场培训结束加一场实操测验,现场打分,成绩张榜。谁都可以挑战排名靠前的,赢了就能换位置。”

  顾柏舟笑了,“像练武擂台?”

  “对。种地也是本事,该有高低。”

  林婶沉吟许久,终于点头:“要是真能让大家都种出好花,严些也就罢了。我去跟老吴他们聊聊。”

  正说着,外面传来争执声。

  我们走出去,看见两名老农站在教学点前,手里攥着水瓢,脸色涨红。旁边站着一名年轻质检员,正低头记录。

  “我浇了多少年地?轮得到你来教我怎么浇水?”一人指着地上刚插的标记牌,“这上面写的三百毫升,我哪有秤去称?你是存心找茬!”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我没上前,先调出系统模拟图,让陈砚投在田边白布上。画面显示两株玫瑰,一株按时定量灌溉,根系舒展;另一株中午大水漫灌,根部发黑腐烂。

  “这不是罚你。”我对那老农说,“是让你看得见后果。你觉得自己没差多少,可花记得。”

  人群安静下来。

  我拿出一份新表格,“从今天起,设‘纠错奖励金’。谁主动上报失误,或发现他人疏漏,经核实后记积分,能换抗病种子或新型肥料。”

  有人小声问:“真给?”

  “当场兑。”我说,“但我们也会查证。虚报者,三年不得参与任何协作项目。”

  那老农 still 沉着脸,但手里的水瓢松了半寸。

  “你这块田去年产量全村第三。”我转向他,“如果你按标准来,今年能进前三名榜单。名字就挂在议事厅墙上,孩子上学都能抬头挺胸。”

  他愣住,抬头看我。

  我没再说话,只等。

  片刻后,他把水瓢放在田埂上,“那……重测一遍吧。”

  当晚,我在议事厅墙上钉了一块新木板。

  顾柏舟递来竹夹,帮我固定四角。木板上写着“轮训进度榜”五个大字,下方贴着一排空白标签,每个后面都留了照片位和积分栏。

  “明天就开始贴?”他问。

  “嗯。第一批十个人,包括老吴。”我拿起笔,在第一个格子里写下名字,“谁想上来,就得经得起查,受得了评。”

  他点点头,转身去检查门口的风向标。

  我站在榜单前,手指抚过那些空格。这些名字迟早会被填满,有人上去,有人下来。重要的是,他们得明白——

  不是我在管他们,是他们在为自己种下将来。

  喜欢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