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痛改前非-《我的餐馆通古代》

  赵匡胤感慨道:“门阀士族贻害数百年。

  直到朕建立了大宋之后才彻底将其湮灭。”

  “陈群这个害人精,提出的狗屁九品中正制。

  好好的文人士大夫居然根据出身划分出三六九等。

  他要是活在朕这个年代,朕一定将他头砍下来!”

  赵煦年轻气盛,话中直接把矛头对准了陈群。

  赵眘则是摇摇头说道:“陈群只是提出了这个建议。

  真正将其施行下去的还是魏文帝曹丕。

  这才有了后面魏晋南北朝时期黑暗的选官制度。

  乃至于隋唐时期皇室都要被门阀掣肘。”

  “看曹丕来了朕怎么收拾他!”

  赵煦愤愤不平的说道。

  也许这也是曹操没有把曹丕送过来学习的原因之一。

  他也怕自己的儿子成为众矢之的。

  任小天没有在这个事情上过多的纠结。

  他继续说起刘裕的事情:“因为家贫,刘裕幼时便早早的就挑起了生活的担子。

  为了维持生计,他曾经干过砍柴、打鱼、种地以及贩卖草鞋等营生。”

  “卖草鞋?我记得刘备也曾经干过吧?

  难道说这卖草鞋很赚钱不成?”

  刘邦狐疑的说道。

  刘裕苦笑一声道:“哪里能赚几个钱啊。

  吾之所以卖草鞋,无非是草鞋没有成本。

  野草路边随处都是,不过需要手工编织才行。

  吾现在还记得幼时双手被野草割出无数的口子。

  那感觉可比在战场上负伤要痛的多了。”

  刘邦点点头:“你的确是生活不易。”

  “随着刘裕渐渐长大,因为家贫他也没读过多少书。

  故而只能游走于市井之中,结识的也大多都是些青皮无赖之人。

  后来许是在这些人的教唆之下,刘裕沉迷上了赌博。”

  刘裕反驳道:“先生这点你可是说错了。

  吾并非是沉迷于赌博。

  只是想要靠其赚钱贴补家用罢了。”

  苻坚乐道:“孤还是第一听说靠赌博来贴补家用的。

  难道你不知道十赌九输的道理?”

  刘裕脸色一红。

  “不得不说刘裕真是有魄力。

  他居然拿出全部家产去赌。

  甚至输红了眼,不惜向别人借钱去赌。

  结果一下子赔进去了三万钱。

  债主刁逵将刘裕吊在树上用鞭子抽。

  幸亏当时琅琊王氏族人、王导的孙子王谧路过。

  他觉得刘裕外貌异于常人,将来必有一番作为。

  本着结个善缘的想法,王谧替刘裕把这钱给还了。

  这才让刘裕得以脱身。”

  任小天一番话让苻坚听的愕然不已。

  这种赌徒将来也能当得了皇帝?

  刘邦蹙眉问道:“这个叫刁逵的人后来如何了?”

  不得不说刘邦的思路很清奇。

  他关心的不是刘裕是否沉迷于赌博。

  反而是在乎起了债主刁逵的下场。

  因为刘邦这人也是个小心眼的主儿。

  如果换做他是刘裕,非要让刁逵好看不可!

  刘裕咬牙切齿道:“刁逵现在是中郎将、豫州刺史。

  官位还在吾之上,吾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刘邦叹了口气道:“唉!唉!唉!

  这可真是憋屈啊!”

  任小天乐道:“老刘你先别憋屈。

  刘裕后面还是把这个仇给报了。

  不光是刁逵一人,其三族都被刘裕给夷灭了。”

  刘邦和刘裕听到后都愣住了。

  苻坚更是瞪大了眼睛。

  这个叫刘裕的人心肠还真是够狠啊!

  刘邦哈哈大笑道:“你小子行!干的事合咱胃口!

  就应该这样嘛。

  之前孔子不是还说了?

  就是得以直报怨。”

  刘启满脸黑线。

  我的高祖啊,人家孔子是这个意思嘛。

  合着以直报怨就是让你灭了仇人满门?

  不过不得不说,刘裕这么干确实是挺痛快的。

  “具体的情况我之后会说到。

  咱们接着说刘裕的事儿。

  王谧临走前对刘裕说了一句:你应当会成为一代英雄。

  这句话彻底点醒了刘裕。

  浑浑噩噩的混一辈子真的是他想要的吗?

  于是他决心痛改前非,做出一番事业来。

  由于他没怎么读过书,加上东晋门阀制度森严。

  他想要靠做文官往上爬是不可能了。

  那就只剩下从军这一条路了。

  刘裕是说干就干,直接投身参加了北府兵。

  这一年刘裕年满三十六岁。

  他到底还有个寒门的身份,参军后便成了北府兵将领孙无终的司马。

  不过说是司马,实际上与寻常的小卒也没多大的区别。

  如果没有意外情况的发生,刘裕或许在军营中也会蹉跎下去。

  然而意外很快就到来了。

  五斗米教领袖孙恩趁司马道子施政不当引发民怨的时机发动了起义。

  由于谋划已久,这次起义很快就成了气候。

  其部下多达数十万,三吴八郡之地尽皆反叛。

  司马道子惶恐之下只能令谢琰和刘牢之率北府兵迎敌。

  作为北府兵麾下的一员,刘裕也参与了这场战争。

  战争伊始,刘裕率几十人奉命侦查孙恩军队的动向。

  却不想恰巧迎面撞上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

  刘邦、苻坚几人听的倒吸一口凉气。

  几十人面对数千人。

  即便这几十人都是精锐,怕是也难以招架数千人的攻势吧?

  “正常人这会肯定跑还来不及。

  谁知道刘裕当时拿刀就冲了上去。

  期间他麾下战死过半,可刘裕仍旧奋勇杀敌。

  乃至于起义军都被他吓到了。

  居然出现了十几人追着数千人跑的场面。

  (与对印反击战时三名我军战士俘虏敌人一个营的事情何其相像。)

  恰巧这一幕被赶来增援的刘牢之之子刘敬宣看在眼里。

  在杀退义军后,刘敬宣便对其父叙述了刘裕的勇猛。

  刘牢之为了褒奖刘裕,火速将他提拔为了参军。

  刘裕连升数级,成为了有资格带兵的将领。”

  “够厉害的啊,居然能追着数千人跑。

  我看你这勇猛怕是不在刘秀之下吧?”

  刘邦诧异的看了一眼刘裕。

  没想到自己那个文弱的弟弟刘交还能生出这么彪悍的后代来?

  刘秀摇摇头:“换做是朕,怕是也不能做到刘裕这般勇猛。”

  “光武帝客气了,你的光辉事迹比吾可传奇多了。

  吾怎么能跟你比呢。”

  刘裕嘿嘿一笑,自谦的说道。

  刘彻翻了个白眼道:“你们俩别互相吹捧了。”

  “后来的刘裕是愈战愈勇,屡次在战场上打出优异的表现。

  在丹徒、新洲、句章接连痛击孙恩大军。

  一路将孙恩赶到了沪渎(黄浦江下游),孙恩只得狼狈逃往海上。

  两年后孙恩想要卷土重来,结果再次被刘裕杀的大败。

  原本数十万人的大军只剩下了数千人。

  孙恩本人走投无路之下,投海自尽而死。

  至此刘裕彻底扬名天下,在东晋精锐北府兵中也打响了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