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悲惨童年-《我的餐馆通古代》

  “我哪有什么目的。

  无非是因为刘富和我这儿新来的客人有亲戚关系。

  所以才让你把他带来认认亲。”

  任小天笑了笑说道。

  刘富小心翼翼的偷瞟了一圈院中的众人。

  他也没看出来哪个是自己的亲戚。

  “你先起来吧,别跪在地上了。”

  刘邦摆了摆手示意刘富站起来回话。

  “谢高祖。”

  刘富这才敢站起身来。

  “我弟刘交饱读诗书,生性豁达。

  你身为他的儿子却怎么表现的如此羸弱?”

  刘邦对刘富的表现有些不满。

  刘富暗暗苦笑一声。

  这能怨得了他吗?

  还不是他那个侄儿做的好事?

  七国之乱时造反的藩王中就有楚王刘戊。

  刘戊是他二哥刘郢客的儿子。

  按说刘戊造反,他这个做叔父的也应当连坐。

  幸亏之前刘戊在造反前,刘富曾多次苦谏于他。

  奈何刘戊不听劝,执意要联合刘濞造反。

  刘启在平定叛乱后得知刘富的所作所为,这才宽恕了他。

  然而这段时间他过的是胆战心惊,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刘启会清算他。

  所以他才会表现的如此不堪。

  刘邦也没过多的在意刘富。

  他把目光转向刘裕问道:“你便是我弟刘交的后裔?”

  刘彻对历史的了解比刘邦更多一些:“你莫不是那个建立南朝宋国的刘裕?”

  刘裕舔了舔发干的嘴唇。

  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任小天笑着介绍道:“他就是那个刘裕。

  刘裕我给你介绍一下。

  这几位是汉高祖刘邦、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刘启带来的这位就是你祖上刘富了。”

  “呃...刘裕见过...”

  刘裕话说了一半便卡了壳。

  时间隔的太过久远,他也不知该如何称呼刘邦几人。

  “罢了罢了,你怎么称呼都好。

  毕竟你也算不上我大汉之人。

  我也不能强迫你按照后裔子嗣来称呼我。”

  刘邦本就不是一个拘于礼节的人。

  因此对刘裕该如何称呼自己也没太在乎。

  刘富目不转睛的盯着刘裕看。

  这个一身英武之气的人真的是自己的后裔?

  刘裕察觉到刘富的目光后,快步上前说道:“刘裕见过先祖。”

  没有刘富也就没有他刘裕这一支。

  所以相较于刘邦几人,刘裕还是更看重刘富这个直系的先祖。

  “好好好。”

  刘富连连点头回应道。

  “这位先生,如今人也都到了。

  不知你能否详细说说吾的事情?”

  刘裕和几人打过招呼后便迫不及待的向任小天问道。

  任小天摆摆手:“还有刘秀未到,再稍微等等吧。”

  刘裕虽然有些心急,却也只能无奈的退了回去。

  好在刘秀也没有耽搁,不过几分钟的时间便来到了。

  “抱歉抱歉,朝政之事有些耽搁。

  让几位久等了。”

  刘秀脚步匆匆的进了院子赔罪道。

  “朝政之事?我怎么看你是沉醉在温柔乡之中了呢?”

  刘邦似笑非笑的对刘秀说道。

  刘秀老脸一红。

  “高祖真是明察秋毫,朕惭愧啊。

  不过高祖您是怎么发现的?”

  刘邦背着手幽幽道:“身上都是女人的胭脂之气。

  还有,你下次穿衣服的时候注意着点。”

  刘秀低头一看,却是匆忙中把龙袍都穿反了。

  “哈哈哈!刘秀你也有今天啊。”

  王莽指着刘秀疯狂大笑道。

  刘秀羞红着脸把龙袍脱下重新穿好。

  任小天憋着笑故作严肃道:“好了好了。

  闲话少叙,就等刘秀你了。

  既然你到了,那咱们就开始说说这位新客人刘裕的事情吧。”

  “刘裕?南朝第一位皇帝刘裕?”

  刘秀闻言蹙眉看向刘裕说道。

  刘裕人都麻了。

  像是赵匡胤这样后世的皇帝认识自己也就罢了。

  刘彻和刘秀不是在自己前面吗?

  怎么他们也都知道自己的事情?

  任小天看出他的疑惑,于是解释道:“他们都是看过史书的。

  所以知道你的事迹也没什么难理解的。”

  刘裕恍然的点了点头。

  他现在倒是不怀疑任小天的话了。

  毕竟若是桓玄派来的人,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和自己演这么一出戏。

  再者刘邦几人的形象也和自己印象中的形象能够吻合上。

  “老王,你去让张成他们再做几个菜端上来。

  我看老刘他们还没吃饭呢。

  咱们边吃边聊。”

  任小天转头对王莽说道。

  王莽一边往厨房走一边嘟囔道:“张成也是倒了霉了。

  这一会功夫做了三顿饭了。”

  刘裕和赵匡胤闻言都是尴尬一笑。

  之前两桌菜都是他们两人给打翻的。

  “刘彻、刘秀、老赵,你们几个对刘裕的生平比较熟悉。

  所以我着重是说给老刘和苻坚他们听的。

  要是哪里有遗漏之处,你们记得提醒我。”

  任小天端上两盘瓜子干果放在桌上。

  刘彻几人点了点头。

  刘邦喝了口茶水,嗑着瓜子说道:“甭废话了,赶紧开始吧。”

  这副模样倒是像极了在茶馆听相声的看客。

  “其实刘裕前半生的事情也没多少可说的。

  他祖父刘靖曾经做过东晋的东安太守。

  虽然只是个侨郡,但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员了。

  (侨郡就是东晋在南方以九州之名重新划分的郡县,实际上有名无实)

  但是到了他父亲刘翘那儿,就已经衰落成了一郡的功曹。

  功曹在当时顶多也就能算得上是吏,升迁与否全由太守做主。

  那工资更是少的可怜。

  刘裕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出生的。

  他刚出生,母亲赵安宗就因难产而死。

  而刘翘居然连给刘裕请奶妈的钱都拿不出来。

  甚至一度狠心想要将刘裕给舍弃掉。

  幸亏刘裕的姨母不忍,将其收养与其子一起哺乳。”

  刘启听后大惊道:“居然有如此狠心的父亲?!”

  刘裕则是面色难看,似乎想到了小时候的过往。

  任小天叹了口气:“有些事情咱们也不能以旁观者的角度去指责他人。

  当时的刘翘生活真的是很困难。

  他连安葬赵安宗的钱大部分都是借来的。

  哪还有多余的钱去请奶妈?”

  刘邦皱眉道:“好歹也是一郡的功曹吧?

  怎么生活过的如此艰辛?

  难道当时的皇帝比朱元璋那家伙还抠门?”

  任小天摇摇头:“那当然不是了。

  当时的皇帝不过是上层士族的傀儡罢了。

  而上层士族们整天都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他们又怎么会低头看看那些比他们低贱的人呢?

  刘裕算是没落的寒门之士都过得如此艰辛。

  可想而知最下层的百姓是过着怎样的生活了。

  要知道寒门终究也是门啊。

  百姓连寒门的门槛都摸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