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秦昭入狱后,何进感觉整个人都快乐了起来。
五日一朝,三日休息都在家中享乐。
吃着火锅唱着歌,看着妹子喝着酒。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同,乱世只是百姓的乱世,与绝大多数的士族、官员都没什么关系。
相反,乱世的时候这一小部分占据资源的人会远比盛世更快乐。
因为法律松懈了,束缚也少了,有钱有权的人自然也就更爽了。
“大将军,不好了大将军!”
“大将军好得很,狗东西!”
正在看着舞姬跳舞的何进,突然听到不开眼的下人说他不好了,立刻暴怒而起,将手中的耳杯丢向此人。
耳杯碎裂,下人的额头鲜血淋漓。
但面对何进,他却也只能忍气吞声。
“大将军,秦昭他出来了。”
下人捂着额头上的伤口,急声说道。
“什么?”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他特么才进去三天,怎么可能这么快放出来!”
何进拍案而起,根本不相信下人说的是真的。
开玩笑。
就算宫里那帮没鱼籽袋的家伙们保他,那刘宏也得做做样子吧?
他何进好歹也是大将军,刘宏不还指望他和世家斗么?
身在宫闱的刘宏如果知道何进所想,他保证忍不住开骂。
你还知道我让你当大将军是为了什么啊?
“是真的,千真万确!”
“三天前大赦天下,他上午进去下午就出来了。”
下人连忙开口解释道。
“什么?”
“欺人太甚啊!”
“我要去面见陛下!”
何进脸色一变,当即起身离开。
...
卢植洗了三天的澡后,才感觉自已身上的味道消失。
这几日,他除了洗澡之外还打听了一下有关秦昭的事迹。
越是打听,他越是欣喜。
这就是未来大汉的柱石啊!
能征善战,文武双全,忠厚仁义,简直就是大汉顶梁柱的雏形。
只要好好雕琢,未来必成大器。
这就好比当年的霍去病一样,不早夭就能撑起一个时代。
尽管霍去病早夭了。
故而,作为一个为大汉付出一生的男人,为了大汉的未来,必须阻止他和董卓那样的人搅合到一起。
步广里·蔡府
卢植和蔡邕相对而坐。
“老友摆脱囹圄之苦,真乃可喜可贺啊。”
蔡邕笑着看着沧桑许多的卢植,不由恭贺道。
“唉,宦官弄权、奸臣当道,相比于这些苦楚,我更忧心大汉的未来。”
卢植叹了口气,面露忧虑之色。
“唉,大汉的未来,已不是我们这些老家伙能够左右的了。”
蔡邕摇头苦叹,虽然忧心,但却也选择了面对现实。
他为了大汉付出的还不多吗?
直言上谏,换来的却是半生的凄苦漂泊。
十五年的宦海沉浮,一半都在流放的路上,蔡邕走过的路,真的比一般人吃的盐还多。
“老友,如果有一个挽救大汉的机会,你还愿意为大汉尽一份绵薄之力吗?”
卢植抚了抚胡须,神色严肃的问道。
“子干难道还不知道我?”
“咱们相识数十载,一同编撰汉记,我什么为人你是知道的。”
“莫说是绵薄之力,就是要老夫这条性命,也不无不可。”
蔡邕皱了皱眉,很是不悦地看向卢植。
“哈哈哈,伯喈勿恼。”
“此番征讨黄巾,我倒是遇到了个不错的年轻俊杰。”
“只需好好雕琢,日后必成大器,我们老了,还有多久可活呢?”
卢植朗声一笑,旋即一脸神秘的说道。
“哦?”
“能被你看重,想来不是庸才。”
“不知,此人是谁,竟能被你这般看重,以他为大汉未来的柱石。”
蔡邕面露好奇之色的问道。
“唉。”
“说起来也是无奈,董卓那匹夫你是认识的,他竟然要让他的孙女给那青年为妾。”
“他打的什么算盘,你我心中皆知啊。”
卢植没有回答,反而一脸担忧的说道。
“嘶。”
“嗯,不错,董卓乃豺狼之人,昔年在凉州时就不择手段。”
“想来是看重你口中之人,欲要与其结亲,然后加以控制...不好,若真如你所说,绝不能让这样的璞玉为豺狼所得。”
蔡邕倒吸了口凉气,神色一阵变换。
“伯喈所言极是啊。”
“唉,为了阻止董卓的行为,我打算给他说一门亲。”
卢植附和着点了点头,旋即看向蔡邕道。
“打住,你莫不是在打昭姬的主意?”
“董卓的孙女为妾,那此人必然已经有发妻,你莫不是想让昭姬为妾。”
“你疯了吧!”
蔡邕也不是笨人,卢植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子,果然有一个大坑。
“怒发冲冠凭栏处!”
“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
卢植说着,站起身走到窗边,对着窗外的天空高声念诵。
“壮怀激烈。一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白登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背着背着,卢植的情绪愈发高昂,回过头对着蔡邕念出最后一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咕咚——
蔡邕喉咙微微滚动,一时间感觉热血沸腾。
“此人做的诗...有些...”
蔡邕细细品味了一番,觉得有些说不出的感觉。
诗,不是。
如今大汉的主流诗依旧是乐府诗。
然后便是新兴起的五言诗。
至于七律目前还没有冒头,不过也快了,在南北朝时期七律开始出现。
他蔡邕也是个喜欢作诗的,无论是乐府诗还是五言诗他都喜欢。
“这不是诗,这是词。”
“据那人所言,这是可以唱出来的。”
“倒是与诗颇有相似之处。”
卢植笑着看向蔡邕,解释道。
“嗯,虽然不同于诗,但却能够感受到词中所蕴含的情绪以及壮志雄心。”
“此人还上过战场,那证明他不仅能文,还是个武功卓绝之人啊。”
“你快说,这人是谁?”
蔡邕微微颔首,显然愈发好奇起来。
“那你愿不愿意为了大汉,挽救这个即将踏入歧途的年轻俊杰。”
“你个老匹夫!”
“你就说同不同意吧。”
“我得知道此人身份,才能下定论,否则我怕是什么心术不正之人。”
二人互相对视,谁也不退让。
“好吧,此人乃是陛下亲封的镇北将军、冠军侯。”
卢植叹了口气,将秦昭的身份道出。
五日一朝,三日休息都在家中享乐。
吃着火锅唱着歌,看着妹子喝着酒。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同,乱世只是百姓的乱世,与绝大多数的士族、官员都没什么关系。
相反,乱世的时候这一小部分占据资源的人会远比盛世更快乐。
因为法律松懈了,束缚也少了,有钱有权的人自然也就更爽了。
“大将军,不好了大将军!”
“大将军好得很,狗东西!”
正在看着舞姬跳舞的何进,突然听到不开眼的下人说他不好了,立刻暴怒而起,将手中的耳杯丢向此人。
耳杯碎裂,下人的额头鲜血淋漓。
但面对何进,他却也只能忍气吞声。
“大将军,秦昭他出来了。”
下人捂着额头上的伤口,急声说道。
“什么?”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他特么才进去三天,怎么可能这么快放出来!”
何进拍案而起,根本不相信下人说的是真的。
开玩笑。
就算宫里那帮没鱼籽袋的家伙们保他,那刘宏也得做做样子吧?
他何进好歹也是大将军,刘宏不还指望他和世家斗么?
身在宫闱的刘宏如果知道何进所想,他保证忍不住开骂。
你还知道我让你当大将军是为了什么啊?
“是真的,千真万确!”
“三天前大赦天下,他上午进去下午就出来了。”
下人连忙开口解释道。
“什么?”
“欺人太甚啊!”
“我要去面见陛下!”
何进脸色一变,当即起身离开。
...
卢植洗了三天的澡后,才感觉自已身上的味道消失。
这几日,他除了洗澡之外还打听了一下有关秦昭的事迹。
越是打听,他越是欣喜。
这就是未来大汉的柱石啊!
能征善战,文武双全,忠厚仁义,简直就是大汉顶梁柱的雏形。
只要好好雕琢,未来必成大器。
这就好比当年的霍去病一样,不早夭就能撑起一个时代。
尽管霍去病早夭了。
故而,作为一个为大汉付出一生的男人,为了大汉的未来,必须阻止他和董卓那样的人搅合到一起。
步广里·蔡府
卢植和蔡邕相对而坐。
“老友摆脱囹圄之苦,真乃可喜可贺啊。”
蔡邕笑着看着沧桑许多的卢植,不由恭贺道。
“唉,宦官弄权、奸臣当道,相比于这些苦楚,我更忧心大汉的未来。”
卢植叹了口气,面露忧虑之色。
“唉,大汉的未来,已不是我们这些老家伙能够左右的了。”
蔡邕摇头苦叹,虽然忧心,但却也选择了面对现实。
他为了大汉付出的还不多吗?
直言上谏,换来的却是半生的凄苦漂泊。
十五年的宦海沉浮,一半都在流放的路上,蔡邕走过的路,真的比一般人吃的盐还多。
“老友,如果有一个挽救大汉的机会,你还愿意为大汉尽一份绵薄之力吗?”
卢植抚了抚胡须,神色严肃的问道。
“子干难道还不知道我?”
“咱们相识数十载,一同编撰汉记,我什么为人你是知道的。”
“莫说是绵薄之力,就是要老夫这条性命,也不无不可。”
蔡邕皱了皱眉,很是不悦地看向卢植。
“哈哈哈,伯喈勿恼。”
“此番征讨黄巾,我倒是遇到了个不错的年轻俊杰。”
“只需好好雕琢,日后必成大器,我们老了,还有多久可活呢?”
卢植朗声一笑,旋即一脸神秘的说道。
“哦?”
“能被你看重,想来不是庸才。”
“不知,此人是谁,竟能被你这般看重,以他为大汉未来的柱石。”
蔡邕面露好奇之色的问道。
“唉。”
“说起来也是无奈,董卓那匹夫你是认识的,他竟然要让他的孙女给那青年为妾。”
“他打的什么算盘,你我心中皆知啊。”
卢植没有回答,反而一脸担忧的说道。
“嘶。”
“嗯,不错,董卓乃豺狼之人,昔年在凉州时就不择手段。”
“想来是看重你口中之人,欲要与其结亲,然后加以控制...不好,若真如你所说,绝不能让这样的璞玉为豺狼所得。”
蔡邕倒吸了口凉气,神色一阵变换。
“伯喈所言极是啊。”
“唉,为了阻止董卓的行为,我打算给他说一门亲。”
卢植附和着点了点头,旋即看向蔡邕道。
“打住,你莫不是在打昭姬的主意?”
“董卓的孙女为妾,那此人必然已经有发妻,你莫不是想让昭姬为妾。”
“你疯了吧!”
蔡邕也不是笨人,卢植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子,果然有一个大坑。
“怒发冲冠凭栏处!”
“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
卢植说着,站起身走到窗边,对着窗外的天空高声念诵。
“壮怀激烈。一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白登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背着背着,卢植的情绪愈发高昂,回过头对着蔡邕念出最后一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咕咚——
蔡邕喉咙微微滚动,一时间感觉热血沸腾。
“此人做的诗...有些...”
蔡邕细细品味了一番,觉得有些说不出的感觉。
诗,不是。
如今大汉的主流诗依旧是乐府诗。
然后便是新兴起的五言诗。
至于七律目前还没有冒头,不过也快了,在南北朝时期七律开始出现。
他蔡邕也是个喜欢作诗的,无论是乐府诗还是五言诗他都喜欢。
“这不是诗,这是词。”
“据那人所言,这是可以唱出来的。”
“倒是与诗颇有相似之处。”
卢植笑着看向蔡邕,解释道。
“嗯,虽然不同于诗,但却能够感受到词中所蕴含的情绪以及壮志雄心。”
“此人还上过战场,那证明他不仅能文,还是个武功卓绝之人啊。”
“你快说,这人是谁?”
蔡邕微微颔首,显然愈发好奇起来。
“那你愿不愿意为了大汉,挽救这个即将踏入歧途的年轻俊杰。”
“你个老匹夫!”
“你就说同不同意吧。”
“我得知道此人身份,才能下定论,否则我怕是什么心术不正之人。”
二人互相对视,谁也不退让。
“好吧,此人乃是陛下亲封的镇北将军、冠军侯。”
卢植叹了口气,将秦昭的身份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