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7 章 让它的退场看起来体面一些-《三国:祖龙后裔,开局与吕布同门》

  荀彧是个十分复杂的政客。

  或许说,每个人都很复杂,荀彧也绝对不是一心只想着匡扶大汉的那种人。

  不得不承认他的心里有汉,但却不全是汉。

  修儒之人忠君爱国之心是有的,可他也是顶级门阀的未来接班人。

  这注定了他不可能只谈忠诚而不顾家族利益。

  此番本想着引经据典让自已占理。

  然而秦昭却反其道而行之,同样以太公六韬中最经典的一句话来怼了回去。

  姜尚,作为兵家之始祖,这句话既是夺天下之策,也是安天下之策。

  一句话,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兴衰起落。

  民,一个最容易被上位者忽视的群体。

  王朝兴盛因为他,王朝覆灭也是因为他。

  “这是他跟你说的?”

  荀爽看着明显有些道心不稳的荀彧,面色满是感慨。

  “一字不差。”

  荀彧点了点头。

  “咳咳,这样的人,为忠良,可安邦定国,为奸恶,可使江山倒悬。”

  “其实你也明白,事到如今,局势已经无法扭转。”

  “做你想做的事吧。”

  荀爽轻咳两声,有些怅然的微微抬起头,看着晴空万里的天空。

  大汉的天,却并不似这般万里无云。

  “野心勃勃之人,在尚未完全掌权时往往都能克制已心。”

  “言语虽好,是否真能做到却是两码事。”

  荀彧走到荀爽身旁,神情严肃的说道。

  “叔父说过,不要带着偏见去看待任何一个人。”

  “你的偏见,会让你误判一个人,从而有失公允。”

  “你对他心有偏见,是因为你认为他的出现,让大汉加速了灭亡的进程。”

  “你又怎知,没有他就不会有别人呢。”

  “若是别人控制朝廷,可能未必如他这般整顿朝纲啊。”

  “仍能让天下人少受一些磨难,他也未尝不是英雄豪杰。”

  荀爽摇了摇头,开口提点道。

  “侄儿受教了。”

  闻言,荀彧连忙虚心拱手。

  “呵呵,咳咳。”

  “跟他去吧,你不去,他不安,同时也能让你送它最后一程,让它的退场看起来体面一些。”

  荀爽看着荀彧,说道。

  “侄儿明白,其实,侄儿在来之前,就已经有了决断。”

  荀彧微微颔首,在一旁说道。

  “呵呵,老夫老了,不必事事都与我说。”

  “荀家交给你,叔父很放心。”

  荀爽和蔼的笑了笑,看着荀彧的目光满是柔和。

  对于荀彧,荀爽是有很高期许的。

  荀彧也没有让长辈失望过。

  年轻人意气用事很正常,荀爽并不失望,等到年岁足了,阅历够了,心境自然也就沉稳了。

  倘若一个人所在乎的东西被另一个人毁灭,这个人还能够保证古井无波,那才会让人失望。

  因为那样的他已经丧失了为人的根本情欲。

  荀彧儒法兼修,固然法不容情,可若是真做到了无情,那这法律也会变得不通人情。

  所以,荀爽希望荀彧能够做到在保证公允的前提下,还要做到通人情。

  ...

  南阳·宛城

  袁术耷拉着一张脸,盯着低头不语的众多谋士。

  “哑巴啦?”

  “说话呀!”

  “怎么一遇到点难题,就跟那大耳朵刘一样一言不发?”

  看着依旧沉默不语的众人,袁术气呼呼地急声道。

  “主公,五万大军都败了...打不过的。”

  杨弘硬着头皮说道。

  “我不知道打不过吗?”

  “我不是让你们想办法吗?”

  “我是让你们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提出问题的。”

  “咱们到底谁是主公,谁是谋士啊?”

  袁术人都麻了,胸口气地剧烈起伏。

  “当然主公是主公,谋士是谋士。”

  杨弘低着头道。

  “哎哟我,叉出去。”

  袁术一脸的抓狂,红着脸喝道。

  “叉我吧。”

  杨弘张开双臂,任由两名士卒把他给叉了出去。

  正愁没机会跑路呢。

  是他们不想出计吗?

  那不是袁术的问题都太难了吗?

  “哥,喝点蜜水去去火。”

  袁胤给袁术倒了碗蜜水,在一旁劝道。

  “我就是干十碗蜜水,也不能卸去我心头的火气。”

  “一个秦昭就把你们难为成这样?”

  “就这还怎么成就一番功业?”

  “干脆就在荆州享乐得了。”

  袁术一口闷了一碗,吐槽道。

  “好主意。”

  “主公,好主意!”

  “主公妙计啊,妙计!”

  李业连忙伸出大拇指,赞叹道。

  “...”

  “是我让人叉你出去还是你自已出去?”

  袁术脸一沉,盯着李业跟看傻子一样。

  “我自已出去。”

  李业拱了拱手,逃也似地离开正堂。

  “主公,如今我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就算孙坚伤势养好了以后,我们恐怕也很难打通南阳与豫州的通道。”

  “攘外必先安内,倒不如先着手于荆州问题,先把荆州牢牢攥在手里。”

  “等到荆州稳固之后,孙坚的伤势也差不多该好了,再表奏他为豫州刺史,让他收豫州不就行了?”

  “何必执着于眼下得不到的豫州,而不去稳固固有的荆州?”

  阎象也是没招了,只能在一旁劝道。

  “一个秦昭,看把你们给难为的。”

  袁术一脸颓丧的说道。

  “主公,末将愿领兵十万,夺下颍川,赶跑秦昭。”

  一旁的纪灵拱手道。

  “我谢谢你。”

  “我要是有十万大军,他秦昭还敢屯驻颍川恶心我?”

  袁术翻了个白眼,数落道。

  “五万也能试试。”

  纪灵一本正经的说道。

  “你快别烦我了,赶紧出去练兵吧,自已好好算算我们手里有多少。”

  袁术摆了摆手,没好气的下令道。

  “诺!”

  纪灵应了一声,拱手离开。

  “哎哟。”

  “都说孙坚猛如虎,这回怎么菜如鼠了。”

  “他到底还靠不靠的住啊?”

  袁术躺在榻上,眼中满是纠结。

  “靠不靠的住也得靠,至少孙坚的勇猛,是主公麾下少有的。”

  “我军中也没有比他更能打的了。”

  阎象叹了口气,颇有些无奈。

  “不行!”

  “不能这样!”

  “就靠一个孙坚能成什么大业!”

  “传令,招募一些大将,我要亲自培养几个值得倚重的大将。”

  “另外,反正现在也过不去,就听你的,咱们去一趟襄阳。”

  袁术神色一振,下令道。

  这么大的摊子,只有孙坚一个拿得出手的大将可不行。

  万一孙坚有了二心,谁能够拿他?

  故而,有了危机感的袁术,立刻有了培养大将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