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6 章 欺我没文化?-《三国:祖龙后裔,开局与吕布同门》

  人,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生物。

  身为一个政客,其复杂程度更是堪比世界级难题。

  众人来到堂内坐下,茶香四溢,心思各异。

  秦昭的来意他心知肚明,至于是接受还是拒绝,他现在很纠结。

  他可以拒绝,他也相信看在荀攸、荀谌的面子上,秦昭不会为难荀家。

  之所以纠结,还是政客的思维作祟。

  一面是家族,一面是心底的那点底线。

  “茶不错。”

  秦昭品了一口,便将茶碗放回了案几上。

  “冀州所产,价格昂贵,平日里在下只会在招待重要宾客时才会沏上一壶。”

  “若是大将军喜欢,走的时候带上一些。”

  荀彧神色如常,说道。

  “那倒不必。”

  “大老远的从别人家那里拿自已卖的货,感觉有些怪。”

  “文若若是喜欢,我送你一筐。”

  秦昭摆了摆手,笑意吟吟的说道。

  “一....一筐?”

  荀彧眼角微微抽搐。

  冀州产的,甄家卖的。

  荀彧多少能猜到一些,但却不会去想这东西很泛滥。

  毕竟卖的很贵,正所谓贵的东西普遍都少,物以稀为贵嘛。

  但看这模样,貌似这东西很多。

  那为什么还卖得这么贵?

  “朝廷历经宦官与何进争斗的震动,如今需要有能之士辅佐,助朝廷渡过难关。”

  “唯有朝堂稳固,才能为天下万民谋福祉。”

  “文若之才,在一郡之地为主簿,有些屈才了。”

  “此次我军驻扎颍川是没错,但朝中还有诸多事务需要我来处理,在颍川我也待不了多久。”

  “文若可愿随我前去?”

  秦昭目光看向荀彧,语气温和地问道。

  “天气炎热,堂内有些气闷,吾等出去透透气。”

  闻言,郭嘉等人脸色一变,纷纷起身拱手。

  一面是友,一面是主。

  他们没办法选,所以选择不加入这场暗流汹涌的争斗。

  “去吧。”

  秦昭也没有为难他们,摆了摆手,屏退众人。

  待得众人走后,场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直到两杯茶饮尽,荀彧才开口道:“大将军既以朝廷相托,只需以朝廷发布诏令即可,其实无须如此麻烦。”

  闻言,秦昭眼角微微抽搐。

  来之前他就听荀攸、郭嘉吐槽过,荀彧是个又轴又拧巴的一个人。

  今日一见,确实名不虚传。

  “他们走的远了,我也就不用在顾忌什么了。”

  “文若,你真拧巴。”

  “你这话说的有何区别?”

  “朝廷以诏令征辟你为官,你就是在为朝廷办事吗?”

  “别自欺欺人了,你是聪明人,你骗得了你自已嘛?”

  秦昭双臂抱胸,皱眉道。

  古人注重名节,他是能够理解的。

  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什么我投曹之后不献一计一策。

  这种话初时还觉得气节让人感动。

  但反复琢磨,这不就是我绿了你但他都戴了吗?

  “秦将军心中就无一丝忠义吗?”

  “我记得,先帝未曾亏待秦将军,而秦将军能有今日,除了自身功劳之外,也有先帝赏识提携。”

  荀彧坐在位置上,审视着秦昭。

  “忠君爱国?”

  “呵呵哈哈哈哈!!”

  “可笑!”

  “可悲!”

  “可叹!”

  “我热爱的是这片土地,不是任何一个国家。”

  “是这片土地培育了我,养育了我!”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

  “天下万民,都是这个国家的一员,当上位者压榨其他人之时,可有想过正因为有他们,才组建了这个庞大的国家?”

  “我问你,荀家历代家主之中若出了一个不为家族福祉为先的家主,其族中子弟会如何做?”

  “世人皆言你有王佐之才,王字,顶天立地,中间为人,你的王佐若只是为了一个人,那你就太令人失望了!”

  秦昭神色严肃,开始施展PUA大法。

  对于荀彧这种人,普通的道德绑架已经不太好使了。

  所以要提升层次,用更大的道德绑架来击溃他。

  “将军志向远大,是荀某的心胸过于狭隘了。”

  “然,君子去其私,正其色,不害理以伤物,不惮势以举任,惟善是与,惟恶是除,此谓之忠也。”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荀彧心中略显震撼,但却并没有松动。

  “人生在世,当有更广阔的追求。”

  “能力不足者,为六口之家奔波,稍有志气者,为国家社稷而操劳。”

  秦昭站起身,背负双手走到门口看着堂外的天空。

  听着秦昭的论述,荀彧不禁有些好奇的问道:“那敢问将军之志,志在何方?”

  能够把为国家社稷操劳之人评价为稍有志气。

  他不由好奇何为真正的大志气。

  “大丈夫生于世,当有吞吐天地之豪情,福泽万民之担当,包容万物之胸襟。”

  “我的志向,在天,在地,在生于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

  “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

  “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

  “仁之所在,天下归之。”

  “如今汉室失仁,天下已失,敢问文若所学是为了一国之天下,还是为了天下之天下?”

  “文若要尊圣人所言,莫要执迷不悟,否则与那助纣为虐之人何异?”

  秦昭似笑非笑的看着荀彧,反驳道。

  欺我没文化?

  想要用引经据典的方式来占据上风?

  也不看看我小妾是谁。

  作为有着过目不忘之能的才女,蔡琰被他爹蛊惑的整日里和自已叨叨圣人之道。

  秦昭没被蔡琰策反,但却着实记下了不少这所谓的圣人云。

  “大将军之言,让荀某振聋发聩。”

  荀彧没想到秦昭一个武夫懂得这么多,甚至连他都被说的动摇。

  不过他还需要冷静的思考一下。

  荀彧长出一口气,对着秦昭拱手道:“呼,将军可否容我思虑几日?”

  “当然可以,此番前来只为邀请,没有强迫。”

  “荀君可不要说我强迫你哦。”

  秦昭笑着点了点头,并没有步步紧逼。

  正所谓一张一弛,一松一紧,一深一浅,一快一慢...

  总之,要学会拉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