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果魄-《大魏第一武卒》

  群龙无首的京城叛军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

  直至后半夜的时候。

  红霞关这片战场才渐渐安静了下来,唯独叛军大营依旧在熊熊燃烧。

  击败京城叛军后,薛云第一件事情便是让手下收拢叛军的粮食物资,免得全部都让大火给波及烧毁。

  毕竟他们来的时候携带的粮食不多,而红霞关的守军都已经不知道饿了多少天。

  这些粮食物资可关系着他们的性命不可不重视。

  随着晨光熹微。

  红霞关内都架起了一口口大锅,熬制的肉食粥水散发出来的香味都驱散了满城的血腥味。

  有太多士卒拿着餐具排着队,眼巴巴地看着远处分发的食物。

  “伤亡清点完了吗?”

  薛云站在城垣边上,神色平静地俯视着脚下一个个领取完食物后狼吞虎咽的士卒们。

  他知道饿得太久,一次性吃得太多很容易出问题。

  所以分发的食物都以肉粥为主,并且仅有一大勺的量,先把胃养好了再说,后续再加大食物的供给。

  如此一来还能节省粮食,拖到山阳解围后重新运送粮食过来。

  “回禀将军,此战红霞关守军战死一千六百余人,伤两千四百……”

  侍立在薛云身后,脑袋绑着染血绷带的郭韶语气都有些沉重。

  在没有断粮前,守军的伤亡其实并不大。

  直至断粮后,由于饥饿导致浑身乏力,战斗力严重下降的关系,守军的伤亡才直线上升。

  要是薛云昨天晚来一步,红霞关势必会陷落于京城叛军之手。

  为了守住红霞关拼死作战的他,身边的亲兵都死得七七八八,其中一些还是他的子侄亲戚。

  两两相加,可想而知心中的悲痛。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薛云头也不回地说了句。

  这不是宽慰,而是在述说一个事实。

  换作旁人,恐怕断粮不久关内士卒都已经鼓噪兵变,借他人头一用直接投降了。

  偏偏郭韶硬是顶住压力成功拖到了自己的到来。

  最重要的是凭借这份功绩,往后再也不会有人拿他的身份年龄性格说事。

  “这也是大家都相信将军才能支撑到最后。”

  郭韶没有居功自傲,依旧相当谦逊。

  “这两天便好好休息一下吧,看你的样子都已经快油尽灯枯了,往后我对你可是还有大用的!”

  薛云终于转身回过了头,他拍了拍郭韶的肩膀,从苍白灰败的脸色便能看出他如今的身体精神状况有多差,这还不包括他在守城中受的伤。

  “卑职遵命!”

  郭韶连忙振作起精神,本来还想着继续追随薛云巡视战场,可最后硬是让赶去了休息。

  返回军营的途中。

  有手下匆匆来到他面前禀报了一件事情。

  “他也战死了吗?”

  手下禀报的是名为吴冮的队长不幸战死了。

  郭韶会关注他的原因很简单。

  若非他偷偷告诉自己军中有人在动摇军心,然后快刀斩乱麻解决了这件事情。

  恐怕红霞关守军也无法一直支撑到现在。

  本来郭韶还想着这一战结束后好好提拔重用对方,没想到对方居然倒在了胜利之前。

  实在令人忍不住叹息一声。

  至于与吴冮并肩作战到最后的刘改却并没有死。

  战斗结束后。

  他便宛如行尸走肉般跟随军队收敛起了尸体,吃完了肉粥,然后失魂落魄地坐在墙根下望着天空。

  当薛云率军支援到来后,围攻他们的叛军确实停手愣了好一会儿。

  谁知回过神后便继续向他们杀了上来。

  为了掩护刘改逃走,吴冮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用长矛给他打开了一条生路。

  可他自己却惨遭乱刀砍死,最后连脑袋都让人割下来不知扔去了哪里。

  悲痛欲绝下,侥幸活下来的刘改都变得浑浑噩噩迷失了自己。

  薛云走下城墙后随意瞥了眼坐在墙根下一个神情麻木的年轻士卒,但很快他便收回了目光继续向前走去。

  一场仗打下来后,像是他这样的士卒有太多了。

  很多人打仗无非是为了一口吃的,真正想要通过投军博个前程的往往是少数人。

  薛云从来都不指望这些士卒有什么家国情怀,更不指望他们有什么崇高的理想信念。

  归根结底。

  大多数士卒都是没什么见识德行的普通人。

  但他们也是人,活生生的人,有自己想法的人。

  不高兴了会打骂杀人,伤心了会难过哭泣,开心了会手舞足蹈。

  只是战争的残酷会渐渐摧残人性,或是麻木,或是冷血,或许癫狂。

  即便薛云自己同样也不例外。

  尤其是随着他的地位愈来愈高,权力愈来愈大,他都变得愈发喜怒不形于色。

  唯有偶尔冲锋陷阵才能尽情宣泄一番情绪。

  击败京城叛军后,薛云并没有乘胜追击杀向山阳,而是选择在红霞关进行了休整。

  但他却让余贵向山阳派遣了大量斥候进行侦查。

  直至休整的第三天。

  他终于接到了斥候带来的消息。

  “山阳城外的叛军连夜撤军了?”

  听完余贵的禀报后,薛云第一时间都有些愣住了。

  主要是他预感到叛军会撤军,但没想到对方会撤军得如此果断。

  根据斥候所说。

  红霞关的叛军逃回山阳后不久,围攻山阳的叛军毫不犹豫地抛弃下所有辎重连夜撤往了南平关。

  这一举动连驻守山阳的卫超都始料未及。

  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城外的营寨早都空空如也。

  而负责统领常捷军的苗鑫自告奋勇前去追击查探虚实。

  尚不知薛云已经兵抵红霞关的卫超犹豫良久,眼看手下纷纷表示赞同,他才同意苗鑫派兵前去追查。

  同时还不忘嘱咐对方切勿小心谨慎,以免中了叛军诱敌埋伏云云。

  “是的,叛军报信的速度太快了,撤军也撤得极为果断,就像早有准备一样。”

  余贵同样感到了不可思议。

  他跟随薛云打了这么久的仗,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敌人。

  “这说明这支叛军里有能人啊!”

  薛云轻轻蹙了下眉。

  不得不说,叛军做了一个极为正确的决定。

  要知道这回叛军出动了六万兵马,其中有两万人派来攻打红霞关。

  而这两万人让薛云击败后,等到他休整完毕向山阳攻来,再配合山阳原本的三万守军。

  京城叛军是一点胜算都没有。

  如果第一时间便选择撤军的话,那么叛军既能避免更大的损失,还能保留住部分战果。

  毕竟北上后叛军可是拿下了南平关,兵临山阳城下的途中都不知道劫掠了多少百姓财货。

  “大人,那我们该如何是好?是否需要前往追击叛军?”

  余贵连忙询问。

  “有苗鑫去追击了,我们就不必了,何况都这个时候了,就算追也很难追到了。”

  薛云摇了摇头,并没有派兵追击的打算。

  叛军撤军能如此果断,这说明对方是一心想逃,无疑会加快撤军的速度,何况他们还抛弃了所有辎重物资。

  虽然他麾下都是骑兵,行军速度肯定比对方要快不少。

  奈何一路转战千里下来,这些骑兵都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不堪再战。

  再打下去的话,他是真担心出什么意外。

  毕竟不是所有人的身体素质都和他一样是铁打的。

  “好吧,斥候方面已经把这边的情况告诉了卫校尉,而卫校尉这两天可能会亲自到来拜见将军。”

  余贵话里不乏有些遗憾。

  “我知道了,再探再报吧,一定要给我盯死这支叛军的动向。”

  薛云微微颌首道。

  “是!”

  余贵当即领命告退离开。

  休整的第六天。

  余贵说错了一点,卫超没有亲自前来红霞关,但他的人却来了。

  因为——

  苗鑫率军前往追击叛军途中不慎遇伏大败,损失惨重。

  他必须亲自坐镇山阳,同时派人接应大败而归的苗鑫。

  “苗鑫遇伏大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薛云没有半点慌乱,更多是疑惑。

  正常情况下,多派斥候侦查很大程度上能避免敌军埋伏。

  苗鑫又不是军事草包。

  当初败给自己也算是情有可原,可如今又是个什么情况?

  “回禀将军,具体情况小的也不清楚,只知道苗校尉追击不到百里便遭到了敌人伏击,人都差点死在叛军手里。”

  卫超派来的人恭敬回答道。

  “如果没其他事的话,你先下去吧。”

  薛云一听当即挥了挥手。

  “是!”

  来人连忙退下离开。

  “喊余贵过来。”

  等到对方走后,薛云便朝贾南喊了一声。

  不多时。

  余贵匆匆来到了他的面前,薛云当即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末了不忘说了句,“为何你的人却没有这方面的消息报上来?”

  “大人,可能斥候还在赶回来的路上。”

  余贵冷汗直流地解释道。

  “算了,我亲自前往山阳询问情况吧。”

  薛云并没有追究到底的意思,何况按照他的要求,斥候必须盯死叛军的动向,而苗鑫的大败显然不在其中,会有耽搁也正常。

  他向来是个雷厉风行的人。

  第二天便带着千余亲卫骑兵赶往了山阳,其余骑兵都留在了红霞关继续休整。

  一来人少的话行军速度都能快点,二来骑兵需要足够的休息,也能帮着损失惨重的红霞关进行防守。

  薛云准备来山阳的消息自然是瞒不住人的。

  当他率军抵达山阳的时候。

  卫超都带着一干大族官吏出城进行迎接。

  跟着他们进城的时候。

  薛云发现城外大量的住宅屋棚都毁于一旦,不知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京城叛军可不是什么仁义之师。

  想想中原遭到叛军烧杀洗劫的百姓便能知晓。

  好在叛军兵临山阳之前,卫超便已经提前疏散收拢了大量城外的百姓。

  但仍旧有不少百姓在叛军到来后惨遭不幸。

  看着城外大量烧成白地的棚户区,薛云的心情都说不上好坏。

  类似的场面他见过太多太多了。

  而他唯一能做的只是给他们报仇罢了。

  “苗鑫人呢?”

  路上,薛云并没有多说什么,直到来到晋王府,在书房里唤来卫超一个人后他才说起了正事。

  “回将军,苗校尉如今重伤不起,他还特意让属下代为请罪不能前来迎接。”卫超神色凝重道。

  “重伤不起?常捷军伤亡情况如何?而他又到底是如何遇伏惨败的?”

  薛云接连追问,根本不在意苗鑫的请罪。

  “据苗校尉亲口所说,他们追击的时候并没有冒进,而且一直都有派斥候侦查,谁知道在途经一处山林的时候,他们却遭遇了叛军的伏击,明明事先已经有斥候排查过毫无问题……

  险死还生逃回来后,谁知苗校尉一口咬定,他派出的斥候有问题,对方很可能范陶两家与其他军功家族的人,甚至暗地里与叛军有勾结!

  若非如此,他是不可能轻易遇伏惨败给叛军,更承受不起这次惨败的代价。

  因为这一战下来,常捷军战死两千余人,被俘三千,丢失了所有武器铠甲,最后才收拢了不到四千的溃兵,其中战死者里还有不少苗家的子弟……”

  随着卫超娓娓道来,薛云才意识到事情的不简单。

  他早知道苗鑫与范陶两家不对付,并且还刻意扶持苗鑫打压范陶两家。

  结果范陶两家也不是吃素的,转头便给苗鑫来了一记狠的!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薛云听后并没有给出自己的想法意见,而是继续询问起了卫超的看法。

  “我知道苗家与范陶两家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但却没想到会到了这等你死我活的斗争程度,最重要的是现在没有证据能表明,常捷军的惨败是范陶两家的手笔。”

  卫超皱紧眉头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最重要的是现在城内已经有了这方面的风声传言,以至于军中的气氛都变得异常紧张!”

  “回头派人告诉苗鑫,约束好自己的人,只要他能拿出范陶两家勾结叛军的证据,我就一定会为他做主严惩他们。”

  薛云略作思索后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属下明白。”卫超点点头,心想着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毕竟没有证据,薛云也不能公然偏袒苗鑫惩处范陶他们这些军功家族,免得闹出更大的动静和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