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桓这一跪,将一向沉稳的子龙吓得虎躯一震。
赶紧往一旁退开:“这可万万使不得。”
“赵将军,在下自幼失怙,三岁死了爹,四岁死了娘,无父母教导,这本事全靠自学。”
孙桓神色悲戚,一脸诚挚:“先前受吴侯称赞,吾自以为有所小成,颇为自得。今闻世子一言,令我茅塞顿开,犹如拨云见日。承蒙将军不弃,传授武艺如同再造之恩,孙桓没齿不忘。”
赵云也是从小失去双亲,由兄长抚养长大,不禁感同身受,但他已经有了两个儿子,不想再收义子。
“某传授武艺,是为大汉培养后继人才,只要你诚心匡扶汉室,不负汉中王和世子之恩,某便知足矣!”
刘禅见孙桓眼中闪过一丝失落,知道他拜义父既是为表忠心,也有崇拜常山赵子龙之意,不忍让这样一个少年英雄受挫,说道:
“你既知感恩,不如与赵统结为金兰,同心匡扶汉室。”
孙桓看向赵云,赵云微微点头:“如此也好。”
赵统对孙桓也颇为欣赏,二人欣然同意,一切从简,当场便准备结拜。
正在此时,门口传来一个声音:“子龙不陪世子在大堂,怎得到了武场?”
赵云回头看去,来的正是关羽,他站在门口,正好被看到,笑道:“二哥来得恰好,快来做个见证。”
“何事?”关羽进门,赵云请他来到三人面前,说明刚才之事。
关羽抚须笑道:“前有刘封、张苞,今有赵统、孙桓,关某倒成了结拜见证人了。”
“二叔可不就是结义代表吗?”刘禅笑道:“为自己代言!”
能拜活着的关二爷,别人都羡慕不来啊!
赵云笑道:“能学二哥桃园结义那般,是他们晚辈的幸运。”
关羽正疑惑阿斗为什么要他吃盐,赵统和孙桓已经拜倒在面前,对着天地发誓。
赵统年长两岁,为兄长,孙桓为弟,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关羽抚须笑道:“莫忘忠义二字。”
正高兴之时,侍卫匆匆赶来:“世子,大事不好,吴侯他……他患了风疾了。”
“风疾?”刘禅吃了一惊,古代的风疾包括广泛,但基本都是瘫痪。
“二叔?”孙桓脸色大变,催促道:“世子,我……”
刘禅道:“你先去,我们随后就到。”
孙桓奔出校场,刘禅看向关羽和赵云,二人却是神色淡然。
“医者是我们的人,应该不会有诈吧?”
吐了个血就瘫痪,莫不是得了脑梗?
关羽双目微眯,抚须道:“待某亲自去看一看。”
“小心为好!”赵云也是一脸慎重。
古来诈病、装疯复仇的例子实在太多,尤其孙权这种人,已经没有任何可信度。
刘禅与二人同往馆舍,到了门口说道:“看我先试探于他。”
先进了屋内,只见孙权斜靠在床上,嘴歪眼斜,神情呆滞,确实像脑梗的样子。
两只手无力地交叉于胸前,手指时不时抽搐一下,证明他还是个活物。
“诶呀、诶呀——”
刘禅惊呼一声,快步走到床前:“诶呀呀呀呀呀呀呀……二舅,你这是什么造型啊,挺别致啊?”
他直接戏精上身,学着孙权的手势比了个双手举枪的动作,指着孙权脑门:“八百对十万啊?”
门口关羽的丹凤眼瞬间瞪圆,错愕地看了一眼赵云。
赵云摇头失笑,这还只是小场面,你没见他上次将孙权骂吐血的场景。
孙权浑身一颤,眼中闪过一丝怒色,喉咙里发出咕噜之声,却没有其他反应,只是嘴角流下一缕涎水。
“世子,嘴下留情啊!”孙桓急忙擦拭,小声求情。
这小子的嘴是真的毒啊,之前听人说在益阳骂得吴侯吐血,他还不不太相信。
这两天算是真正见识到了,句句戳人肺管子,这谁受得了?
“嘿嘿,叱咤风云的孙仲谋,怎会如此不堪?”
刘禅叹息连连,张开双手大叫道:“苍天啊,大地啊,这是哪位神仙显灵,替大汉和江东出的这口气啊?”
“世子……”孙桓急得直拽刘禅一脚,明显已经感觉到孙权身体在发抖。
“想去荆州吧?荆州是你的吗?这普天之下,都是我大汉的啊!”
刘禅却不为所动,顺着孙权颤抖的手指方向,恍然道:“这是想去合肥啊,等我忙完这一阵便助二舅夺回合肥。”
“呼哧呼哧……嘎~~”
孙权双目赤红,脸色发紫,嘎的一声竟抽过去了。
“世子……”孙桓大急,忙喊道:“医者,医者!”
医者急忙进来诊视,刘禅退到门口,对关、赵说道:“看来不像是装的。”
关羽已经不忍再看,转身走到院中,抚须叹道:“阿斗,孙仲谋也算一方诸侯,不必逼人太甚,留他些体面吧!”
“二叔……”刘禅欲言又止,笑道:“我这不过是试探而已。”
比起孙权砍了二爷,让你身首异处,我这已经算是够仁义了。
关羽正色道:“汝为汉中王世子,需有容人之量,千万不可学法孝直,睚眦必报,为众文武忌惮。”
“二叔教诲的是!”刘禅躬身受教。
二爷还是太善了!
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看孙权失势,竟先同情起来。
赵云道:“看来孙权已经无法理事,该如何处置?”
原本打算让孙权回来,让他下令让江东各郡县归降,算他一个汉臣的名分。
“既然他真的瘫了,就送回吴侯府休养吧!”
刘禅也是无奈,之前还感叹孙权血厚,吐了四五次还生龙活虎,没想到这次直接来了个大的。
本来最长寿的三雄之主,却提前下线了,这对江东来说也算是好事吧!
三人商议一番,命孙桓将孙权送回府中,另请医者救治,派人去请孙绍。
孙权之子孙登才十岁,要想稳住孙家宗室和江东局势,只能让孙策之子孙绍去做。
孙绍在江东和三国的存在感都不强,应该是受到了孙权的压制,毕竟孙绍长大,难保那些感念孙策的人不会有其他心思。
现在将他提拔起来,对江东旧臣也是一种抚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何尝又不是一种轮回呢?
赶紧往一旁退开:“这可万万使不得。”
“赵将军,在下自幼失怙,三岁死了爹,四岁死了娘,无父母教导,这本事全靠自学。”
孙桓神色悲戚,一脸诚挚:“先前受吴侯称赞,吾自以为有所小成,颇为自得。今闻世子一言,令我茅塞顿开,犹如拨云见日。承蒙将军不弃,传授武艺如同再造之恩,孙桓没齿不忘。”
赵云也是从小失去双亲,由兄长抚养长大,不禁感同身受,但他已经有了两个儿子,不想再收义子。
“某传授武艺,是为大汉培养后继人才,只要你诚心匡扶汉室,不负汉中王和世子之恩,某便知足矣!”
刘禅见孙桓眼中闪过一丝失落,知道他拜义父既是为表忠心,也有崇拜常山赵子龙之意,不忍让这样一个少年英雄受挫,说道:
“你既知感恩,不如与赵统结为金兰,同心匡扶汉室。”
孙桓看向赵云,赵云微微点头:“如此也好。”
赵统对孙桓也颇为欣赏,二人欣然同意,一切从简,当场便准备结拜。
正在此时,门口传来一个声音:“子龙不陪世子在大堂,怎得到了武场?”
赵云回头看去,来的正是关羽,他站在门口,正好被看到,笑道:“二哥来得恰好,快来做个见证。”
“何事?”关羽进门,赵云请他来到三人面前,说明刚才之事。
关羽抚须笑道:“前有刘封、张苞,今有赵统、孙桓,关某倒成了结拜见证人了。”
“二叔可不就是结义代表吗?”刘禅笑道:“为自己代言!”
能拜活着的关二爷,别人都羡慕不来啊!
赵云笑道:“能学二哥桃园结义那般,是他们晚辈的幸运。”
关羽正疑惑阿斗为什么要他吃盐,赵统和孙桓已经拜倒在面前,对着天地发誓。
赵统年长两岁,为兄长,孙桓为弟,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关羽抚须笑道:“莫忘忠义二字。”
正高兴之时,侍卫匆匆赶来:“世子,大事不好,吴侯他……他患了风疾了。”
“风疾?”刘禅吃了一惊,古代的风疾包括广泛,但基本都是瘫痪。
“二叔?”孙桓脸色大变,催促道:“世子,我……”
刘禅道:“你先去,我们随后就到。”
孙桓奔出校场,刘禅看向关羽和赵云,二人却是神色淡然。
“医者是我们的人,应该不会有诈吧?”
吐了个血就瘫痪,莫不是得了脑梗?
关羽双目微眯,抚须道:“待某亲自去看一看。”
“小心为好!”赵云也是一脸慎重。
古来诈病、装疯复仇的例子实在太多,尤其孙权这种人,已经没有任何可信度。
刘禅与二人同往馆舍,到了门口说道:“看我先试探于他。”
先进了屋内,只见孙权斜靠在床上,嘴歪眼斜,神情呆滞,确实像脑梗的样子。
两只手无力地交叉于胸前,手指时不时抽搐一下,证明他还是个活物。
“诶呀、诶呀——”
刘禅惊呼一声,快步走到床前:“诶呀呀呀呀呀呀呀……二舅,你这是什么造型啊,挺别致啊?”
他直接戏精上身,学着孙权的手势比了个双手举枪的动作,指着孙权脑门:“八百对十万啊?”
门口关羽的丹凤眼瞬间瞪圆,错愕地看了一眼赵云。
赵云摇头失笑,这还只是小场面,你没见他上次将孙权骂吐血的场景。
孙权浑身一颤,眼中闪过一丝怒色,喉咙里发出咕噜之声,却没有其他反应,只是嘴角流下一缕涎水。
“世子,嘴下留情啊!”孙桓急忙擦拭,小声求情。
这小子的嘴是真的毒啊,之前听人说在益阳骂得吴侯吐血,他还不不太相信。
这两天算是真正见识到了,句句戳人肺管子,这谁受得了?
“嘿嘿,叱咤风云的孙仲谋,怎会如此不堪?”
刘禅叹息连连,张开双手大叫道:“苍天啊,大地啊,这是哪位神仙显灵,替大汉和江东出的这口气啊?”
“世子……”孙桓急得直拽刘禅一脚,明显已经感觉到孙权身体在发抖。
“想去荆州吧?荆州是你的吗?这普天之下,都是我大汉的啊!”
刘禅却不为所动,顺着孙权颤抖的手指方向,恍然道:“这是想去合肥啊,等我忙完这一阵便助二舅夺回合肥。”
“呼哧呼哧……嘎~~”
孙权双目赤红,脸色发紫,嘎的一声竟抽过去了。
“世子……”孙桓大急,忙喊道:“医者,医者!”
医者急忙进来诊视,刘禅退到门口,对关、赵说道:“看来不像是装的。”
关羽已经不忍再看,转身走到院中,抚须叹道:“阿斗,孙仲谋也算一方诸侯,不必逼人太甚,留他些体面吧!”
“二叔……”刘禅欲言又止,笑道:“我这不过是试探而已。”
比起孙权砍了二爷,让你身首异处,我这已经算是够仁义了。
关羽正色道:“汝为汉中王世子,需有容人之量,千万不可学法孝直,睚眦必报,为众文武忌惮。”
“二叔教诲的是!”刘禅躬身受教。
二爷还是太善了!
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看孙权失势,竟先同情起来。
赵云道:“看来孙权已经无法理事,该如何处置?”
原本打算让孙权回来,让他下令让江东各郡县归降,算他一个汉臣的名分。
“既然他真的瘫了,就送回吴侯府休养吧!”
刘禅也是无奈,之前还感叹孙权血厚,吐了四五次还生龙活虎,没想到这次直接来了个大的。
本来最长寿的三雄之主,却提前下线了,这对江东来说也算是好事吧!
三人商议一番,命孙桓将孙权送回府中,另请医者救治,派人去请孙绍。
孙权之子孙登才十岁,要想稳住孙家宗室和江东局势,只能让孙策之子孙绍去做。
孙绍在江东和三国的存在感都不强,应该是受到了孙权的压制,毕竟孙绍长大,难保那些感念孙策的人不会有其他心思。
现在将他提拔起来,对江东旧臣也是一种抚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何尝又不是一种轮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