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咋了?”
孙权怒吼道:“当初我们救你,是为了你好啊!”
“罢了,过去之事暂且不提!”
刘禅摆摆手,对极度愤怒中的人,与他辩论是不明智的,说道:“我与父王他们商量过了,既然你不愿抗曹,不如我们自己完成兴汉大业。”
说着指了指左右:“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我想江东之众,也不乏心存汉室,欲匡扶朝廷的大义之人,不可令其埋没。”
孙邵等人本来神色尴尬,听到刘禅这番话,无不挺起了胸膛。
世子此言有理啊,我们祖上食汉禄,早就想匡扶汉室,奈何吴侯只想偷袭盟友,我等也是有心无力。
“你与刘备言而无信!”孙权怒道:“江东已经付了钱粮,又重新结盟。你父子既要匡扶汉室,就该以信义示人,却在背后偷袭,就不怕为人所笑,遗臭万年吗?”
“这不都是跟吴侯学的?从周瑜到吕蒙,你们多少次背盟?”
刘禅冷笑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对于失信之人,岂能以信义待之?反正你守在江东也是寸土难争,不如交给我们去打。”
“你……”孙权为之气结,还是不甘心,争辩道:“吾先前受人挑唆,如今已然悔悟,决心北伐破曹。”
刘禅摇头道:“可你兵败合肥了!”
“吾欲尽起江东之众,一雪前耻。”
“可你兵败合肥了!”
孙权脸色铁青,握拳道:“我可向天发誓,不灭曹贼,绝不退兵。”
“可你兵败合肥了!”
“你……刘禅……竖子——噗——”
孙权脸色由青转紫,由紫变白,终于忍不住,口喷鲜血昏死过去。
孙皎怒道:“刘禅小儿,你欺人太甚!”
刘禅摇头叹道:“非是我欺人,是吴侯的气性太大了。”
孙皎可是见识过刘禅的口才,此时更是大势已去,知道多说无益,大吼道:“快请救人。”
“都阶下之囚了,还这么横?”
刘禅嘀咕着,命人将孙权抬下去救治。
一片混乱之后,堂中安静下来,江东众人望着那一滩血迹,全都陷入沉默。
谁能想到,那个十八岁接管江东,意气风发的少年,这几年屡出昏招,竟落得如此结局?
“刘禅,你三番两次耍弄吴侯,欺我孙家无人乎?”
正各想心事的时候,忽然一人厉喝道:“我要与你单挑!”
众人扭头看去,正是小将孙桓,只见他双手叉腰,剑眉倒竖,怒瞪着刘禅。
不想刘禅却摇头叹道:“唉,可惜啊可惜!”
孙桓愕然道:“汝此言何意?”
刘禅道:“本世子自从到江东,孙氏子弟只有孙将军一人有如此胆气。我看吴侯称赞你为宗室颜渊,似乎不妥。”
孙桓冷嗤道:“吴侯如何评价于我,这是我孙家之事,与你一个外人何干?”
这是我二叔对我的最高评价,你小子凭什么质疑?
加之刘禅几次称呼吴侯为二舅,背地里却全是坑人的伎俩,要这外甥何用?
“我可不是外人!”刘禅岂能听不出他的话外之音,轻笑道:“若是我大舅还活着,我想必会称赞小将军为‘宗室季霸’!”
“季霸?!”
孙桓一愣,旋即嘴角有些压制不住的牵动几下,眉梢微挑:“何以见得?”
孙策人称江东小霸王,评价自己为季霸,那就是小小霸王啊!
刘禅笑道:“小将军胆略过人,有乃父之风,当学小霸王统雄兵征战天下,岂学儒生皓首穷经?”
“嗯……咳咳,这可不敢!”
孙桓连连摆手,他父子对孙策的敬重那是骨子里的,他父亲孙河是孙策的心腹爱将,曾改姓俞,孙策爱之,赐姓为孙,直接列入宗室之属。
不过看向刘禅的眼神亲切了许多,抱拳道:“世子当真如此看在下?”
“正是,小将军可听过选择大于努力?”
刘禅缓缓道:“战场之上,一头猛虎率领群羊,远胜过一头绵羊率领群虎啊!”
东吴文武闻言齐刷刷看向刘禅,这小子年纪不大,心眼不小。
谁是猛虎,谁又是小绵羊?
“嘶——世子此言深得……”
孙桓眼前一亮,仿佛遇到知音,忽然又反应过来。
“世子此言甚为不妥,哪有猛虎甘为羊驱使?能率领猛虎者,必有龙虎之姿。”
孙桓及时改口,警惕地看着刘禅,这小子油嘴滑舌,差点上了他的当,我得当心些!
刘禅笑道:“却不知小将军要做绵羊还是猛虎?”
“大丈夫当为猛虎,我要做江东季霸~”
孙桓挺了挺腰板,朗声道:“你我单挑,未免被人笑孙某以大欺小,世子可另选一人代战。”
孙桓故意着重说“以大欺小”,以防这小子又使诈,若请赵云出战,那还用打吗?
刘禅道:“你若输了,又当如何?”
孙桓道:“我若输了,今后任凭差遣。”
刘禅看救治孙权的还没消息,便让赵统应战,两人就在府衙外的广场上比试。
这孙桓武艺倒也不错,但缺少名师指点,比起赵统还是差了半截,不到二十合枪法渐乱。
在刘禅看来,孙桓也是妥妥的大将坯子,随吕蒙攻打荆州时斩获关羽五千多兵马,夷陵之战截击刘备,差点将其生擒,可惜战后不久就英年早逝。
江东这地方真邪门,只要稍微有点成绩的英才,大多都会夭折,甚至连大明朱标都是同样的命运。
网上看到过一个评论,似乎和当年秦始皇破金陵王气有关。
刘禅对观战的赵云说道:“子龙叔,我似乎找到了霸王枪法的传人!”
赵云点头道:“此子枪法刚猛,可惜招式不够纯熟,可练霸王枪,只是日后……”
刘禅微微撇嘴:“我大汉人才济济,怕他个季霸?”
“赵将军武艺高强,在下认输了!”
正讨论的时候,孙桓退出战圈,转身向刘禅拜倒:“孙桓愿赌服输,愿为汉室效力,还请世子不要为难孙氏子弟。”
“这是自然!”刘禅走下台阶亲自扶起孙桓,安慰道:“小将军也不必气馁,你今后可随子龙将军学武,必能为孙氏正名。”
“当真?”孙桓惊喜不已。
他也早听过汉军五虎上将广收门徒,传授武艺,羡慕多时,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自己了。
赵云点头笑道:“小将军若诚心匡扶汉室,某愿倾囊相授。”
孙桓大喜,扔了兵器跪在赵云面前:“将军若不弃,桓愿拜为义父!”
孙权怒吼道:“当初我们救你,是为了你好啊!”
“罢了,过去之事暂且不提!”
刘禅摆摆手,对极度愤怒中的人,与他辩论是不明智的,说道:“我与父王他们商量过了,既然你不愿抗曹,不如我们自己完成兴汉大业。”
说着指了指左右:“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我想江东之众,也不乏心存汉室,欲匡扶朝廷的大义之人,不可令其埋没。”
孙邵等人本来神色尴尬,听到刘禅这番话,无不挺起了胸膛。
世子此言有理啊,我们祖上食汉禄,早就想匡扶汉室,奈何吴侯只想偷袭盟友,我等也是有心无力。
“你与刘备言而无信!”孙权怒道:“江东已经付了钱粮,又重新结盟。你父子既要匡扶汉室,就该以信义示人,却在背后偷袭,就不怕为人所笑,遗臭万年吗?”
“这不都是跟吴侯学的?从周瑜到吕蒙,你们多少次背盟?”
刘禅冷笑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对于失信之人,岂能以信义待之?反正你守在江东也是寸土难争,不如交给我们去打。”
“你……”孙权为之气结,还是不甘心,争辩道:“吾先前受人挑唆,如今已然悔悟,决心北伐破曹。”
刘禅摇头道:“可你兵败合肥了!”
“吾欲尽起江东之众,一雪前耻。”
“可你兵败合肥了!”
孙权脸色铁青,握拳道:“我可向天发誓,不灭曹贼,绝不退兵。”
“可你兵败合肥了!”
“你……刘禅……竖子——噗——”
孙权脸色由青转紫,由紫变白,终于忍不住,口喷鲜血昏死过去。
孙皎怒道:“刘禅小儿,你欺人太甚!”
刘禅摇头叹道:“非是我欺人,是吴侯的气性太大了。”
孙皎可是见识过刘禅的口才,此时更是大势已去,知道多说无益,大吼道:“快请救人。”
“都阶下之囚了,还这么横?”
刘禅嘀咕着,命人将孙权抬下去救治。
一片混乱之后,堂中安静下来,江东众人望着那一滩血迹,全都陷入沉默。
谁能想到,那个十八岁接管江东,意气风发的少年,这几年屡出昏招,竟落得如此结局?
“刘禅,你三番两次耍弄吴侯,欺我孙家无人乎?”
正各想心事的时候,忽然一人厉喝道:“我要与你单挑!”
众人扭头看去,正是小将孙桓,只见他双手叉腰,剑眉倒竖,怒瞪着刘禅。
不想刘禅却摇头叹道:“唉,可惜啊可惜!”
孙桓愕然道:“汝此言何意?”
刘禅道:“本世子自从到江东,孙氏子弟只有孙将军一人有如此胆气。我看吴侯称赞你为宗室颜渊,似乎不妥。”
孙桓冷嗤道:“吴侯如何评价于我,这是我孙家之事,与你一个外人何干?”
这是我二叔对我的最高评价,你小子凭什么质疑?
加之刘禅几次称呼吴侯为二舅,背地里却全是坑人的伎俩,要这外甥何用?
“我可不是外人!”刘禅岂能听不出他的话外之音,轻笑道:“若是我大舅还活着,我想必会称赞小将军为‘宗室季霸’!”
“季霸?!”
孙桓一愣,旋即嘴角有些压制不住的牵动几下,眉梢微挑:“何以见得?”
孙策人称江东小霸王,评价自己为季霸,那就是小小霸王啊!
刘禅笑道:“小将军胆略过人,有乃父之风,当学小霸王统雄兵征战天下,岂学儒生皓首穷经?”
“嗯……咳咳,这可不敢!”
孙桓连连摆手,他父子对孙策的敬重那是骨子里的,他父亲孙河是孙策的心腹爱将,曾改姓俞,孙策爱之,赐姓为孙,直接列入宗室之属。
不过看向刘禅的眼神亲切了许多,抱拳道:“世子当真如此看在下?”
“正是,小将军可听过选择大于努力?”
刘禅缓缓道:“战场之上,一头猛虎率领群羊,远胜过一头绵羊率领群虎啊!”
东吴文武闻言齐刷刷看向刘禅,这小子年纪不大,心眼不小。
谁是猛虎,谁又是小绵羊?
“嘶——世子此言深得……”
孙桓眼前一亮,仿佛遇到知音,忽然又反应过来。
“世子此言甚为不妥,哪有猛虎甘为羊驱使?能率领猛虎者,必有龙虎之姿。”
孙桓及时改口,警惕地看着刘禅,这小子油嘴滑舌,差点上了他的当,我得当心些!
刘禅笑道:“却不知小将军要做绵羊还是猛虎?”
“大丈夫当为猛虎,我要做江东季霸~”
孙桓挺了挺腰板,朗声道:“你我单挑,未免被人笑孙某以大欺小,世子可另选一人代战。”
孙桓故意着重说“以大欺小”,以防这小子又使诈,若请赵云出战,那还用打吗?
刘禅道:“你若输了,又当如何?”
孙桓道:“我若输了,今后任凭差遣。”
刘禅看救治孙权的还没消息,便让赵统应战,两人就在府衙外的广场上比试。
这孙桓武艺倒也不错,但缺少名师指点,比起赵统还是差了半截,不到二十合枪法渐乱。
在刘禅看来,孙桓也是妥妥的大将坯子,随吕蒙攻打荆州时斩获关羽五千多兵马,夷陵之战截击刘备,差点将其生擒,可惜战后不久就英年早逝。
江东这地方真邪门,只要稍微有点成绩的英才,大多都会夭折,甚至连大明朱标都是同样的命运。
网上看到过一个评论,似乎和当年秦始皇破金陵王气有关。
刘禅对观战的赵云说道:“子龙叔,我似乎找到了霸王枪法的传人!”
赵云点头道:“此子枪法刚猛,可惜招式不够纯熟,可练霸王枪,只是日后……”
刘禅微微撇嘴:“我大汉人才济济,怕他个季霸?”
“赵将军武艺高强,在下认输了!”
正讨论的时候,孙桓退出战圈,转身向刘禅拜倒:“孙桓愿赌服输,愿为汉室效力,还请世子不要为难孙氏子弟。”
“这是自然!”刘禅走下台阶亲自扶起孙桓,安慰道:“小将军也不必气馁,你今后可随子龙将军学武,必能为孙氏正名。”
“当真?”孙桓惊喜不已。
他也早听过汉军五虎上将广收门徒,传授武艺,羡慕多时,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自己了。
赵云点头笑道:“小将军若诚心匡扶汉室,某愿倾囊相授。”
孙桓大喜,扔了兵器跪在赵云面前:“将军若不弃,桓愿拜为义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