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南京在华夏文明的传承中还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大古都中唯一一座没有被异族占领的都城。
尤其在衣冠南渡后,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庇佑华夏文明,也是汉族的复兴之地。
但是话说回来,没有五胡乱华,没有那个龌龊的司马氏,又何必衣冠南渡?
大汉根基留在中原,可能江南的发展不会有历史上两次南渡那么快,但稳步发展
孙仲谋,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那这发展江南、拓荒南海的机会,就留给刘封吧!
我只要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在每个蛮荒之地生根发芽,如春风化雨,传诸四海。
其实刘禅早就有了这样的计划,现在先拿刘封这个大哥打个样。
等以后中原稳定,周围的地盘都封给
宗室子弟封王,带着祖宗排位去,有功之臣赐姓,带着“劉”字金牌供奉,随便你们去折腾。
现在的欧洲罗马也正在内乱,贵霜即将分裂,美洲、非洲还是茹毛饮血。
等冶炼技术提升之后,加上培养的各类人才,我大汉雄兵所到之处,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到时候,这世界所有国家的皇帝都姓刘,还有谁敢质疑天命?
哪怕你自恃山高皇帝远,称王称霸都无所谓,只要拓荒成功,承认我大汉正硕,华夏文明,这就够了。
这一世或许你强势,但每过数百年,华夏大地上必会出现一位再造寰宇的大帝,追溯历史,名正言顺收回这一切。
蜀中有句老话说得好:肉要烂在锅里。
“二叔,进城吧!”
刘禅抓住关羽的衣袖,这江南的华夏文明传承之地,就由忠义千秋的二爷先镇一镇吧!
关羽一手拉着刘禅,一手抄着青龙刀,龙行虎步,昂然进入建业城中。
南京,你们真正的主人,到了!
进城之后,刘禅让左咸带兵去劝降那些官吏,这些才是基本盘。
马忠和霍弋巡视城内,汉军已经严明军纪不得扰民,但要防有人趁机作乱。
来到府衙,只见赵云带兵围在门口,还在与里面的禁军对峙。
刘禅上前问道:“子龙叔,这是何意?”
赵云抱拳道:“府中群臣要见关将军,由他许诺,方可能投降。”
“哼,败军之贼,也敢放肆?”关羽冷哼道:“胆敢有反抗者,斩之!”
刘禅笑道:“二叔息怒,我去看看怎么个事儿!”
也就是我云叔稳重,还在耐心劝降文武官员。
这要是换了二爷或者于禁,早就直接杀进去了。
“世子当心!”赵云跟上护在刘禅身旁,府衙内情况未明,难保有人会暗施冷箭。
糜威先带亲兵守住门口,大喝道:“汉中王世子在此,尔等还不速降?”
顾雍等人本看着这个屡次出风头的少年疑惑,此时闻言无不大惊。
没想到刘备竟派十几岁的少年来取江东,这是轻视我江东无人,还是为了帮刘禅立威?
刘禅笑道:“诸位不必惊慌,我只是奉父王之命收复大汉疆土,尔等本是汉臣,只要愿助我父王讨逆平乱,匡扶汉室,皆既往不咎。”
众人打量着刘禅,又着他身后站在台阶上那个高大的身影,谁也不敢多言,纷纷低头。
张温在人群中偷瞄刘禅,嘴角噙着一抹笑意。
还好我有先见之明,有了那两千万钱粮和书信,张家与王世子不就近了吗?
本想先开口说两句话场面话,顺便提升张家的声望,嘴巴张了张却又低下头。
如今张昭虽不在,文官还是以长史孙邵为首。
既然孙权不信任我江东世家,那又何必为孙氏辩护?
孙邵看左右无人答话,只好抱拳道:“久闻刘皇叔乃仁义之师,敢问王世子,我等已割地赔款,赎回吴侯,为何出尔反尔,袭我江东?”
刘禅微微蹙眉:“你是何人?”
孙邵道:“在下骠骑……车骑将军府长史孙邵。”
这不是东吴第一任丞相吗?
到了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后,正式在吴国设立丞相这一官职。
孙邵在三国演义中好像没出现,但他确实是孙权称帝后的第一位丞相。
这可能也和孙权喜欢玩制衡有关系,而张昭此时已经有了影响力,所以拔孙邵为丞相,成为为百官之首。
孙邵和诸葛瑾一样,都是北方人,在江东没有什么根基,诸葛瑾也是第一位东吴大将军。
见江东世家没人说话,刘禅已经知道了他们的态度,笑道:“吴侯对于偷袭荆州之事,深感懊悔,又因兵败无颜来见江东父老。故而主动让贤,已将江东让于本世子了。”
孙邵微微蹙眉,问道:“敢问可有吴侯手书?未知吴侯现在何处?”
“吴侯于公乃是大汉之臣,于私乃是我二舅,这本是我们的家事,何需书信?”
刘禅脸色微沉,淡淡道:“待我交割完诸事,吴侯便到!”
经常投降的朋友都知道,现在这一切都只是说些场面话,大家以后都好相处。
手里还有资源的可以谈谈条件,东吴现在已经没有任何谈判资格了,要是你孙邵给脸不要脸,那也不必多费唇舌。
不料孙邵话锋一转,言道:“孙氏安定江东,已历三世,宗室数百人,吏民亦念其恩,未知世子欲如何处置?”
刘禅道:“昔高祖创业,万邦息肩,九州之地,皆为大汉百姓。今江东之民,亦汉室之民。无论孙氏子弟,还是江东百姓,自当一视同仁。”
不就是要个承诺吗,在江陵早就商量好了!
“诸位若执意仕吴,我绝不阻拦,可随吴侯往吴郡封地享乐,若有心为朝廷出力,亦当量才录用。”
孙邵这才跪拜道:“吾等本是汉臣,如何不愿出力?”
“吾等愿为朝廷效力!”顾雍等人本就对孙权压制他们不满,纷纷跪倒。
吴侯啊吴侯,这是你咎由自取。
谁让你该死不死,非要苟活?
我们赎人也不是,另立新君也不是,两头为难,错失良机。
你说你要是早自刎谢罪,我们再立江东之主,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
现在一切都晚了,你贪生怕死,就别怪我们追随其后了。
南京在华夏文明的传承中还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大古都中唯一一座没有被异族占领的都城。
尤其在衣冠南渡后,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庇佑华夏文明,也是汉族的复兴之地。
但是话说回来,没有五胡乱华,没有那个龌龊的司马氏,又何必衣冠南渡?
大汉根基留在中原,可能江南的发展不会有历史上两次南渡那么快,但稳步发展
孙仲谋,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那这发展江南、拓荒南海的机会,就留给刘封吧!
我只要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在每个蛮荒之地生根发芽,如春风化雨,传诸四海。
其实刘禅早就有了这样的计划,现在先拿刘封这个大哥打个样。
等以后中原稳定,周围的地盘都封给
宗室子弟封王,带着祖宗排位去,有功之臣赐姓,带着“劉”字金牌供奉,随便你们去折腾。
现在的欧洲罗马也正在内乱,贵霜即将分裂,美洲、非洲还是茹毛饮血。
等冶炼技术提升之后,加上培养的各类人才,我大汉雄兵所到之处,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到时候,这世界所有国家的皇帝都姓刘,还有谁敢质疑天命?
哪怕你自恃山高皇帝远,称王称霸都无所谓,只要拓荒成功,承认我大汉正硕,华夏文明,这就够了。
这一世或许你强势,但每过数百年,华夏大地上必会出现一位再造寰宇的大帝,追溯历史,名正言顺收回这一切。
蜀中有句老话说得好:肉要烂在锅里。
“二叔,进城吧!”
刘禅抓住关羽的衣袖,这江南的华夏文明传承之地,就由忠义千秋的二爷先镇一镇吧!
关羽一手拉着刘禅,一手抄着青龙刀,龙行虎步,昂然进入建业城中。
南京,你们真正的主人,到了!
进城之后,刘禅让左咸带兵去劝降那些官吏,这些才是基本盘。
马忠和霍弋巡视城内,汉军已经严明军纪不得扰民,但要防有人趁机作乱。
来到府衙,只见赵云带兵围在门口,还在与里面的禁军对峙。
刘禅上前问道:“子龙叔,这是何意?”
赵云抱拳道:“府中群臣要见关将军,由他许诺,方可能投降。”
“哼,败军之贼,也敢放肆?”关羽冷哼道:“胆敢有反抗者,斩之!”
刘禅笑道:“二叔息怒,我去看看怎么个事儿!”
也就是我云叔稳重,还在耐心劝降文武官员。
这要是换了二爷或者于禁,早就直接杀进去了。
“世子当心!”赵云跟上护在刘禅身旁,府衙内情况未明,难保有人会暗施冷箭。
糜威先带亲兵守住门口,大喝道:“汉中王世子在此,尔等还不速降?”
顾雍等人本看着这个屡次出风头的少年疑惑,此时闻言无不大惊。
没想到刘备竟派十几岁的少年来取江东,这是轻视我江东无人,还是为了帮刘禅立威?
刘禅笑道:“诸位不必惊慌,我只是奉父王之命收复大汉疆土,尔等本是汉臣,只要愿助我父王讨逆平乱,匡扶汉室,皆既往不咎。”
众人打量着刘禅,又着他身后站在台阶上那个高大的身影,谁也不敢多言,纷纷低头。
张温在人群中偷瞄刘禅,嘴角噙着一抹笑意。
还好我有先见之明,有了那两千万钱粮和书信,张家与王世子不就近了吗?
本想先开口说两句话场面话,顺便提升张家的声望,嘴巴张了张却又低下头。
如今张昭虽不在,文官还是以长史孙邵为首。
既然孙权不信任我江东世家,那又何必为孙氏辩护?
孙邵看左右无人答话,只好抱拳道:“久闻刘皇叔乃仁义之师,敢问王世子,我等已割地赔款,赎回吴侯,为何出尔反尔,袭我江东?”
刘禅微微蹙眉:“你是何人?”
孙邵道:“在下骠骑……车骑将军府长史孙邵。”
这不是东吴第一任丞相吗?
到了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后,正式在吴国设立丞相这一官职。
孙邵在三国演义中好像没出现,但他确实是孙权称帝后的第一位丞相。
这可能也和孙权喜欢玩制衡有关系,而张昭此时已经有了影响力,所以拔孙邵为丞相,成为为百官之首。
孙邵和诸葛瑾一样,都是北方人,在江东没有什么根基,诸葛瑾也是第一位东吴大将军。
见江东世家没人说话,刘禅已经知道了他们的态度,笑道:“吴侯对于偷袭荆州之事,深感懊悔,又因兵败无颜来见江东父老。故而主动让贤,已将江东让于本世子了。”
孙邵微微蹙眉,问道:“敢问可有吴侯手书?未知吴侯现在何处?”
“吴侯于公乃是大汉之臣,于私乃是我二舅,这本是我们的家事,何需书信?”
刘禅脸色微沉,淡淡道:“待我交割完诸事,吴侯便到!”
经常投降的朋友都知道,现在这一切都只是说些场面话,大家以后都好相处。
手里还有资源的可以谈谈条件,东吴现在已经没有任何谈判资格了,要是你孙邵给脸不要脸,那也不必多费唇舌。
不料孙邵话锋一转,言道:“孙氏安定江东,已历三世,宗室数百人,吏民亦念其恩,未知世子欲如何处置?”
刘禅道:“昔高祖创业,万邦息肩,九州之地,皆为大汉百姓。今江东之民,亦汉室之民。无论孙氏子弟,还是江东百姓,自当一视同仁。”
不就是要个承诺吗,在江陵早就商量好了!
“诸位若执意仕吴,我绝不阻拦,可随吴侯往吴郡封地享乐,若有心为朝廷出力,亦当量才录用。”
孙邵这才跪拜道:“吾等本是汉臣,如何不愿出力?”
“吾等愿为朝廷效力!”顾雍等人本就对孙权压制他们不满,纷纷跪倒。
吴侯啊吴侯,这是你咎由自取。
谁让你该死不死,非要苟活?
我们赎人也不是,另立新君也不是,两头为难,错失良机。
你说你要是早自刎谢罪,我们再立江东之主,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
现在一切都晚了,你贪生怕死,就别怪我们追随其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