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起义风云搞事组-《众生芸:王者浴血》

  第十一章:起义风云搞事组

  1.李膺品:复辟之事如昙花一现

  “大明朝,我来了!”

  李膺品大喊一声,拔刀自刎。

  尸体跪靠在石壁上,带血的头颅直下万丈深渊。

  汩汩的鲜血,沿着五指山的石壁,流了一地。

  七年前,李膺品在福州向南明唐王朱聿键陈述兵要。

  并将全部的家财,和多年的薪俸全部奉上。

  唐王感其忠诚,赐给他监军御史的职位。

  那时候的李膺品,热血沸腾,风光无限。

  然而,快乐和幸福,总是短暂的。

  不到一年,福州失守,唐王以身殉国。

  彼时的李膺品,正在筹谋收复江浙的计划。

  不得已,计划胎死腹中。

  唐王死了,桂王摇旗呐喊。

  李膺品被召回肇庆,做兵部左侍郎。

  然而清兵以来,桂王第一个弃城而逃去了桂林。

  在桂林,李膺品一声叹息,决意隐退江湖不理朝堂事。

  但是,历史的撞针再次碰到李膺品的软肋。

  经不起旧同僚的死缠乱打,李膺品再次披甲上阵。

  不是每一次战斗,都有运气的成分。

  这一次,李膺品被清军堵在五指山。

  像那只失去法力的猴子,再也没有了回头路。(完)

  2.吴三桂:开枝散叶为难老头子

  一大把年纪了,还要开枝散叶。

  气喘吁吁地吴三桂,靠在床板上,大汗淋漓。

  距月底,还有五天的时间。

  刨去白天八小时,光加班本月就一百六十小时了。

  那一把老骨头,都快散架了。

  果然,喜欢的爱爱轻松自由,变成工作腰酸背痛。

  都怪李自成,掳走了他最爱的陈圆圆。

  让向来狂傲的吴三桂,染上了微软的毛病。

  对于其他的女子,都提不起兴趣。

  好在,吴家有子字应熊,器宇轩昂胜布朗。

  吴三桂便把传宗接代的希望,寄托在吴应熊身上。

  为了提增吴家血脉的皇族之气,他以藩王之名觐见康熙。

  当着文武百官之面,向康熙求娶建宁公主。

  康熙早知道,建宁公主和韦小宝混在一起。

  但又不能公然拒绝吴三桂,怕吴三桂起兵造反。

  建宁公主到了昆明,第一件事就咔嚓了吴应熊的子孙根。

  把吴三桂的开枝散叶计划,全部给打乱了。

  更可气的是,家丁和女佣都看到是吴应熊自己咔嚓的。

  吴三桂很生气,但也没办法,公主有高清视频为证。

  吴应熊成了阉人,建宁公主便合理、合规、合法回去了。

  留下个烂摊子给吴三桂来收拾,真是辛苦了他老人家。(完)

  3.洪秀全:天帝赐予光明和希望

  葫芦山上,住着一位白胡子老爷爷。

  白胡子老爷爷,种了一藤葫芦。

  葫芦结了七个果,落地变成七个神通小娃娃。

  打败了葫芦山的蝎子精、蛇精,以及一众喽啰小怪。

  从此,葫芦山上,遍地是爱与和平的暖阳。

  洪秀全看《葫芦兄弟》的动画片,每次都要感动得流眼泪。

  作为太平七雄之首,武力值不一定要高。

  但表演能力一定要强,情绪价值输出一定要到位。

  这样,才能让班子成员明白“日”和“太阳”的联系。

  最近,洪秀全想组织一个青年干部演武训练班。

  给年轻一代的太平将士,鼓鼓劲、加加油、提提神。

  让石达开,讲讲行军打仗的谋略。

  让杨秀清,讲讲上帝会的服务宗旨。

  最后,自己上台做个总结,喊几句振奋人心的口号。

  参加培训班的学员,一定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所以,自费报名的优先录取,捐款报名的提前录取。

  这样的年轻人,才是太平天国的希望和未来。

  伟大的天帝,才会赐给他们永世的光明和希望。

  结业证书上,必须要有一个大大的“太阳”。

  这件事情,必须交给冯云山来做。

  太阳就是饼,有饼吃,就有希望。(完)

  4.杨秀清:耶和华也救不了自己

  一个人,能够做领导。

  往往,和他个人的能力没多大关系。

  但会和特定的环境,背景的博弈有关系。

  杨秀清,脑子非常好使。

  不过,他输在了起步比洪秀全晚。

  太平国论资排辈,他就只能屈居第二。

  这样的排位,让以耶和华附体胜战的杨秀清不舒服。

  毕竟,太平国能够攻入京城,基本是他的功劳。

  然结果,是洪秀全正儿八经地窃取了起义的果实。

  当然,杨秀清是个不认输的人。

  他多次故技重施,用耶和华上身来迷惑军心。

  他要削弱洪秀全,在太平国的威望。

  这样他才能,有机会取代洪秀全的位置。

  可惜,他千算万算,算错了一件事。

  那就是洪秀全,永远只会给他“九千岁”的铭牌。

  想要“万岁”的铭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虽说靠耶和华附身,洪秀全碍于面子同意尊杨秀清为“万岁”。

  但这种死皮赖脸的明抢,完全不顾洪秀全以其兄弟的面子。

  是韦昌辉自作主张,还是洪秀全幕后指使。

  结局都是那样:杨秀清死于韦昌辉之手。

  为安抚民心,不让杨秀清冤魂纠缠,韦昌辉成了替罪羔羊。(完)

  5.冯云山:私塾先生的奋斗之路

  小倭国有五小强,星矢、冰河、紫龙、阿舜、一辉。

  太平国有七天王,洪、杨、箫、韦、冯、石、秦、胡。

  其中的冯,指的就是南王冯云山。

  冯云山本是乡间的一位私塾先生,懂得写文字。

  太平国建国初期,需要一个会写农村“刷墙体”的人。

  好巧不巧,冯云山在私塾给人家写广告词。

  被提着灯笼找舅的洪秀全,一眼相中了。

  冯云山的广告词,清雅中透露妩媚,妩媚中饱含煽情。

  让人云里雾里不知道怎么个美法,反正就是美。

  洪秀全充分发扬“一霸手”传统,先上车后买票。

  在未经太平国董事会同意的情况下,邀请冯云山当合伙人。

  就这样,在高官厚禄的熏陶之下。

  冯云山脱下了孔乙己的长衫,进了太平国的草台班子。

  冯云山出山当品牌代言人的消息,不胫而走。

  曾经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纷纷送来贺礼。

  那些没钱的学生,更是自动请缨。

  加入太平军,改入太平国籍。

  一时间,乡间黎民,皆以入太平国为荣耀。

  而文案策划的幕后推手,就是冯云山老师。

  这次,他去苏州城授课。

  就是要让苏州人,老老实实地加入太平国籍。(完)

  6.李秀成:铁窗里写下的自述书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李秀成知道,七兄弟失和,自己被捕是早晚的事情。

  也知道,想要得到曾国藩的原谅,是不可能的。

  身为太平国草台班子,七常委之一。

  李秀成不死,很难给为清军卖命的“洋枪队”一个交代。

  但是,此时的他还在李鸿章手里。

  李鸿章,是一个爱才惜才的人。

  于是,李秀成洋洋洒洒,写了万言自述书。

  不仅把太平国的黑历史,全部抖了出来。

  还将如何投降或瓦解太平军的办法,讲了出去。

  李鸿章看了李秀成的自述书,深有感触。

  于是写信给曾国藩,希望能够网开一面,留下李秀成。

  但曾国藩心里清楚,这个杀死胞弟的男人。

  如果不死的话,很难向家族中的老者交代。

  大清国,少一个能打仗的人,没有关系。

  但大清国,多一个杀死亲人的男人,绝对不可以。

  就这样,李秀成被秘密押解到南京,凌迟处死。

  李秀成死后,曾国藩告诉李鸿章一个秘密。

  “临刑前一天,李秀成在监狱里大呼小叫要求见我。”

  “他亲口承认,写自述书只是为了博你同情而后接近我。”

  “他的目的,居然是蛊惑我谋朝篡位,这样人必须凌迟处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