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贵四说这些话对也不对,这些事一个参将还是有权决定的,反正这些消耗品也不会有人来查账。
只是段贵四找的借口,单纯都就是不想给,毕竟这些东西给了,他手了火铳都变烧火棍了,虽然这些东西爱炸膛,但是有时候还是能唬唬人的。
“老哥,你上次从我那里走的时候说的好好的,怎么老弟一来就给我安排到陕西去了!”
“这个你听我说嘛,这是范大人决定的老哥我也尽力了说服了,只是范大人他不听呀。”
段贵四说这些话明显底气不足,张元梁就死死的看着他。
“好好,算是老哥对不起你,火药这些老哥还能做些主,我让书办给你拨五百斤!”
“两千斤!”
“什么嘛,这么多没有没有!”
“我请你在汝宁府万花楼嫖了这么多……!”
“好,好!一千斤不能再多了。”
“那我给嫂子说,你把万关楼的小嫣红接走了!”
段贵四一把抓住张元梁的手:“两千,就两千!”
“加五十套棉甲!”
“行,都行!”
“那先谢谢老哥了,我还想……,呜呜!”
张元梁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段贵四推着出了门,到了门口还想再说几句话,人家直接回屋把门关上了。
“老哥,这是干嘛,咱俩还没有聊完呢!”
张元梁对着里面大喊:“段大人,东西不要忘了呀?”
府内传出来声音:“齐书办,会把东西都给你送过去了,你后天去陕西我就不去送了!”
“切!老抠!”
张元梁瘪了瘪嘴,不就是自己敲了点东西嘛,都不过来送兄弟了,本来想的出发那天再用去陕西的事在敲点东西,他不去那张元梁这事就没有办法搞了。
两天时间过的很快,所有人都在收拾着自己的东西,有些士兵拿着自己的闲钱又去买了点必需品。
出发的头天晚上陈家一家人,各各又是忍不住对着张元梁一阵嘱托,这些话让张元梁忍不住想到了,前世自己求学的时候!
每次开学的头天,家里父母都会忍不住嘱托,那时候自己年少总是觉得有些啰嗦肉麻,真到离开的那一刻内心还是有些不舍,等再外面呆了一段时间就会忍不住想家。
所以张元梁现在很享受和珍惜陈家人给自己带来的温暖,这顿饭吃的也非常的圆满,最后在爱人陈婷的恋恋不舍下,结束了这顿饭。
张元梁对陈婷的感情其实真说爱的死去活来也不太现实,他们俩本来就是陈四海撮合起来的,感情肯定还是有的,只是两人正常的过日子,张元梁需要有当官的老丈人,陈婷需要一个依靠的潜力股,两人也算是各取所需。
这次出发去陕西旅途遥远,加上敲诈这点火药军械,准备的东西也是颇多,又凑了点百姓挑夫过来拉车做后勤,现在整个队伍一共是七千人!
古代打仗和现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也是张元梁来以后慢慢的一步步知道的,看着一支队伍很庞大其实很多时候只有三分之一是战兵,剩下的都是辅兵或者民壮。
打仗时需要准备诸多装备器械,帐篷马车,粮食马草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人来运输,如果三千人的队伍,那至少有一千五人甚至很多是来做后勤辅助。
开始张元梁也是想做到,带多少人就是多少战兵,这些人赶路拉着辎重粮草,打仗就全部一股脑的冲出去战斗。
后来发现这样的想法根本就不现实,因为全部都是战兵没后勤保障根本不能持续作战,最多只能支持一个月就算久的了。
正常打仗都是短则四五个月,长点的都是一年半载都算正常,甚至五六年都很正常,张元梁做了一些简单的调整,真正装备齐全的战兵四千三,剩下的两千五都是都是又军余充当。
他想的是至少这些人都是经历过短期的军事训练,至少没有脱产,他们给部队运送物资做后勤工作还是挺不错的,万一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刻,那这些人一人一把刀当战兵冲就行了。
至少比摊派来的民壮好的多,不然这些人只要正面顶不住了,他们多半就会乱跑,对正面战场有害无利。
从河南到陕西也不算远,张元梁的队伍一路向西北走去,这一路上满是荒芜之地,和后世有很大的区别,基本路上没有成片的树木灌木,稍微大点都被人砍了回来烧火了。
稍微人烟稀少的地方还好些,能看点绿色这一路走来,途径山西这里还算不错,路上也会偶遇从陕西逃荒的百姓,看着这人个个形如枯槁,面如死灰眼神空洞的往前走着,张元梁心里很不舒服。
只觉得这些人可怜,本来陕西就受了旱灾,结果朝廷官员还要横征暴敛,把这些逼的走投无路。
这些逃难的人看着张元梁队伍只能远远的让开道路,生怕惹到了兵士对他们不利,张元梁看着即将被饿死的人。
五月十号开始还会施粥救治,但是一路上灾民越来越多,张元梁觉得自己这样不是办法,只能给告诉他们。
“往南走,去河南的汝宁府,哪里会有人收留他们,给他们吃食!”
“大人,您说的可是…… 可是真的!”
一群人中走一个年纪大点的老头,身后跟着同乡的几个男人,后面跟着更多的妇孺,张元梁从马上下来。
“本官说的当然属实,我是汝宁卫的指挥使到了汝宁府自然有人安排你,到时候想要顿顿吃饱不可能,但是每顿有稀饭裹肚。”
流民们的看着这个穿着官服的青年,心中有些怀疑他说的是否是真的,那个老头率先给张元梁跪下感谢,因为他觉得张元梁说的很仔细,打量他的队伍感觉又是精锐,心里又信了几分,最后觉得他们没有别的出路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一旁的逃难百姓见此,也都给张元梁跪下,感谢他的救命大恩。
张元梁没有拒绝,感受着他们跪拜,这个时候自然不能拒绝。
“你们是陕西哪里的,怎么这几天这么多人逃难?”
“大人,俺们蒲城的,本来日子还能凑合过,结果那些义军过来把我们抢了,这日子没法活了,只能跟着逃荒了。”
“那些义军……不是义军,土贼越过黄河往山西中间去了,俺们不想跟着就偷偷分开了。”
“你是说这些起义军都越过黄河来山西了?他们都是谁?”
“大人,我只知道有冲天炮,老虎头……这些大王去了,具体多少我们也是听来来往往逃难的说的,所以实属也不清楚。”
张元梁得到这个消息,心中也感叹,更多是无可奈何,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谁也阻挡不了。
只是段贵四找的借口,单纯都就是不想给,毕竟这些东西给了,他手了火铳都变烧火棍了,虽然这些东西爱炸膛,但是有时候还是能唬唬人的。
“老哥,你上次从我那里走的时候说的好好的,怎么老弟一来就给我安排到陕西去了!”
“这个你听我说嘛,这是范大人决定的老哥我也尽力了说服了,只是范大人他不听呀。”
段贵四说这些话明显底气不足,张元梁就死死的看着他。
“好好,算是老哥对不起你,火药这些老哥还能做些主,我让书办给你拨五百斤!”
“两千斤!”
“什么嘛,这么多没有没有!”
“我请你在汝宁府万花楼嫖了这么多……!”
“好,好!一千斤不能再多了。”
“那我给嫂子说,你把万关楼的小嫣红接走了!”
段贵四一把抓住张元梁的手:“两千,就两千!”
“加五十套棉甲!”
“行,都行!”
“那先谢谢老哥了,我还想……,呜呜!”
张元梁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段贵四推着出了门,到了门口还想再说几句话,人家直接回屋把门关上了。
“老哥,这是干嘛,咱俩还没有聊完呢!”
张元梁对着里面大喊:“段大人,东西不要忘了呀?”
府内传出来声音:“齐书办,会把东西都给你送过去了,你后天去陕西我就不去送了!”
“切!老抠!”
张元梁瘪了瘪嘴,不就是自己敲了点东西嘛,都不过来送兄弟了,本来想的出发那天再用去陕西的事在敲点东西,他不去那张元梁这事就没有办法搞了。
两天时间过的很快,所有人都在收拾着自己的东西,有些士兵拿着自己的闲钱又去买了点必需品。
出发的头天晚上陈家一家人,各各又是忍不住对着张元梁一阵嘱托,这些话让张元梁忍不住想到了,前世自己求学的时候!
每次开学的头天,家里父母都会忍不住嘱托,那时候自己年少总是觉得有些啰嗦肉麻,真到离开的那一刻内心还是有些不舍,等再外面呆了一段时间就会忍不住想家。
所以张元梁现在很享受和珍惜陈家人给自己带来的温暖,这顿饭吃的也非常的圆满,最后在爱人陈婷的恋恋不舍下,结束了这顿饭。
张元梁对陈婷的感情其实真说爱的死去活来也不太现实,他们俩本来就是陈四海撮合起来的,感情肯定还是有的,只是两人正常的过日子,张元梁需要有当官的老丈人,陈婷需要一个依靠的潜力股,两人也算是各取所需。
这次出发去陕西旅途遥远,加上敲诈这点火药军械,准备的东西也是颇多,又凑了点百姓挑夫过来拉车做后勤,现在整个队伍一共是七千人!
古代打仗和现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也是张元梁来以后慢慢的一步步知道的,看着一支队伍很庞大其实很多时候只有三分之一是战兵,剩下的都是辅兵或者民壮。
打仗时需要准备诸多装备器械,帐篷马车,粮食马草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人来运输,如果三千人的队伍,那至少有一千五人甚至很多是来做后勤辅助。
开始张元梁也是想做到,带多少人就是多少战兵,这些人赶路拉着辎重粮草,打仗就全部一股脑的冲出去战斗。
后来发现这样的想法根本就不现实,因为全部都是战兵没后勤保障根本不能持续作战,最多只能支持一个月就算久的了。
正常打仗都是短则四五个月,长点的都是一年半载都算正常,甚至五六年都很正常,张元梁做了一些简单的调整,真正装备齐全的战兵四千三,剩下的两千五都是都是又军余充当。
他想的是至少这些人都是经历过短期的军事训练,至少没有脱产,他们给部队运送物资做后勤工作还是挺不错的,万一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刻,那这些人一人一把刀当战兵冲就行了。
至少比摊派来的民壮好的多,不然这些人只要正面顶不住了,他们多半就会乱跑,对正面战场有害无利。
从河南到陕西也不算远,张元梁的队伍一路向西北走去,这一路上满是荒芜之地,和后世有很大的区别,基本路上没有成片的树木灌木,稍微大点都被人砍了回来烧火了。
稍微人烟稀少的地方还好些,能看点绿色这一路走来,途径山西这里还算不错,路上也会偶遇从陕西逃荒的百姓,看着这人个个形如枯槁,面如死灰眼神空洞的往前走着,张元梁心里很不舒服。
只觉得这些人可怜,本来陕西就受了旱灾,结果朝廷官员还要横征暴敛,把这些逼的走投无路。
这些逃难的人看着张元梁队伍只能远远的让开道路,生怕惹到了兵士对他们不利,张元梁看着即将被饿死的人。
五月十号开始还会施粥救治,但是一路上灾民越来越多,张元梁觉得自己这样不是办法,只能给告诉他们。
“往南走,去河南的汝宁府,哪里会有人收留他们,给他们吃食!”
“大人,您说的可是…… 可是真的!”
一群人中走一个年纪大点的老头,身后跟着同乡的几个男人,后面跟着更多的妇孺,张元梁从马上下来。
“本官说的当然属实,我是汝宁卫的指挥使到了汝宁府自然有人安排你,到时候想要顿顿吃饱不可能,但是每顿有稀饭裹肚。”
流民们的看着这个穿着官服的青年,心中有些怀疑他说的是否是真的,那个老头率先给张元梁跪下感谢,因为他觉得张元梁说的很仔细,打量他的队伍感觉又是精锐,心里又信了几分,最后觉得他们没有别的出路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一旁的逃难百姓见此,也都给张元梁跪下,感谢他的救命大恩。
张元梁没有拒绝,感受着他们跪拜,这个时候自然不能拒绝。
“你们是陕西哪里的,怎么这几天这么多人逃难?”
“大人,俺们蒲城的,本来日子还能凑合过,结果那些义军过来把我们抢了,这日子没法活了,只能跟着逃荒了。”
“那些义军……不是义军,土贼越过黄河往山西中间去了,俺们不想跟着就偷偷分开了。”
“你是说这些起义军都越过黄河来山西了?他们都是谁?”
“大人,我只知道有冲天炮,老虎头……这些大王去了,具体多少我们也是听来来往往逃难的说的,所以实属也不清楚。”
张元梁得到这个消息,心中也感叹,更多是无可奈何,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谁也阻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