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威一点碧莲都不要地表示不招待自己吃饭,罗诚无奈,只能心中怒骂谢威的无耻,脸上却是满脸笑容地表示不用客气,自己晚上还有应酬。
实际上,今晚上他是真的准备在老谢家蹭饭,跟谢威好好地喝一顿。
从原本的单位到哈工大校企办,再到蓉城,他身边都没有一个熟悉的朋友。
跟谢威两人聊得来,之前在学校相处也不差,罗诚自认为谢威算是朋友。
结果!
呸!
屁的朋友。
有朋友提着礼物上门,没有丝毫客气就收了,还不留自己吃饭的朋友么?
此刻。
罗诚很想把带来的麦乳精跟酒提走,那可是他自己花钱买的!
终究他还是做不到谢威那么无耻。
返回后,罗诚找到许书记把情况做了介绍。
许书记也没留他吃饭,这让罗诚整个人心情都有些不好了。
罗诚离开后,许宏侠找到黄荣奎先进行了沟通,随后召集相关干部一起开碰头会议。
红光厂的情况让很多人都担忧,了解了具体情况,也就不用担心了。
“这么说来,不管是哈工大还是红光厂,都是担心项目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会议上,许宏侠介绍了情况,其他干部都不吭声。
黄荣奎开口问道。
“对。”
许宏侠点头,“这也给我们提了醒,以后产业结构布局、新项目的成立都得谨慎一些,要是发现的晚,损失就不会小……”
众人不断点头,深以为然。
红光厂在短短三年时间,从工资都发不起,到现在干部职工家属超过3万人、年销售额超过3亿,并且还在迅速扩张产业,从原本的一个军工配套厂的配套厂转变为涉及厨房电器、电子零部件、数控系统、通讯产品零部件、机械制造、化学产品生产等众多领域的单位。
这样的扩张速度,堪称恐怖。
让不少干部都担忧。
一旦出现问题,所有产业都将会崩盘。
几万人吃饭都会成为问题!
“关于谢威提议,由咱们接手相关产业,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统一管理,大家怎么看?”
对于这,众人心中也没底。
红光厂把握不住,市里就能整合这么多产业?
万一到时候也出了问题,责任可不小。
“要不问问上级?”
魏国幍率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当初红光厂许志辉的破事在他到任后很长时间没解决,从而导致谢建国不断以此说事儿,说因为他的不作为谢威差点上不了大学,红光厂也不会有现在的好日子。
这两年,但凡涉及到到红光厂的事,魏国幍几乎都无法提出反对意见。
作为直属上级领导,他早就发现红光厂这样扩张隐藏的危机。
问题是,现在红光厂的销售额不断在增加。
对于红光厂的问题,魏国幍非常谨慎。
“问上级?红峰等厂虽然被挖走核心技术人员,这两年生产电饭煲、高压锅等产品,生产设备得到了升级、厂里干部职工收入增加、要是把红光厂的技术直接转移,没有统一的管理,结果会如何?以前他们的情况,才过去多久你就忘记了?”
许宏侠这话一点都不客气。
魏国涛只能苦笑,没有反驳。
“我的意见是以这次为契机,搞个试点,接手红光厂部分产业,范围不大,出问题影响也不大。”
许宏侠提出来了自己的想法。
其他众人你看我,我看他。
只是眼神交流,谁都不表态。
“咳,咳!”
黄荣奎见状,跟许宏侠对视了一眼,清了清嗓子,开口说到:“红光厂也是属于蓉城的企业,不妨也把红光厂纳入统一管理名单。”
众人听到这话顿时大惊——这话的意思是要给红光厂站台!!!
“我看行。就这样决定吧,先拿出章程,把框架搭起来……”
许宏侠没给众人反对的机会,直接拍板。
众人这才意识到,来会之前许宏侠跟黄荣奎两人已经达成了一致,召集众人来会只是走个流程而已。
“大家有没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
见没人提出反对意见,许宏侠才开口问众人意见。
“……”
众人心中怒骂不已,表面没表现出分毫,纷纷表示没有意见。
能有意见?
有意见也没用。
两个一把手都达成一致了,他们有意见也不会被采纳。
甚至还会得罪两人。
何必呢!
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下来。
过年期间,刘梅娘家人终究还是没有来家里,甚至谢建国安排到厂里的几个侄儿侄女也得到了谢建国的照顾,过年期间没有登门拜访。
倒是让谢威好好休息了一段时间。
谢建国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少了天天在酒桌上的应酬,经过这段时间休整,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一直到过完年收假上班,谢建国第一天召集了厂里领导干部来会,在第新年第一天宣布红光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始以数控系统跟电子产品为主,把高压锅、电饭煲等生产业务全部转移给之前的几个代工厂。
同时,原本准备进军的产业,大部分终止。
与会干部一片哗然。
不过这两年红光厂一直处在谢建国的一言堂之下,众人倒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红光厂明确提出产业调整的第三天,蓉城市政府下属一个新的试运行的职能部门没有挂牌开始整合相关产业。
“唉,红峰等厂咱们投入了不少资金提升产能,现在突然不归我们管了……”
秦柏林一脸失落,“可别以后咱们发展起来新的产业后,又被剥离!”
他是不甘心的。
这两年随着谢建国的重视,他在红光厂算是升职最快的领导,目前已经担任副厂长。
经过这次调整,红光厂的规模缩减了三分之二!
“你懂啥?咱们这样算是轻装上阵。核心产业咱们也没有丢失,利润同样没少拿。最重要的是我们之前从各个厂抽调的技术人员留下了!”
谢建国同样内心在滴血。
他可不管什么精简不精简,只希望红光厂规模越大越好。
可谢威要求了,他不能不做。
他只是返聘的退休人员,不管做出什么成绩,都只是在红光厂厂长的位置上。
谢威不同。
前途光明着呢。
“谢威走了?”
秦柏林问道,“原本还说等调整好后跟他一起喝个酒呢。”
“别提了!从过年到现在,虽然没有应酬,心中整天装着事儿,我连酒都没沾不说,也准备趁这小子在家的时候,好好喝顿酒,这样不用像以往那样不管情愿不情愿都得喝……结果,事情还没落实下来,学校就派了飞机来接他。”
谢建国抱怨的话里,充满了炫耀。
学校直接派出飞机来接谢威!
连秦柏林都诧异。
自己这个副厂长,才捞到一辆谢建国之前坐的老旧212吉普作为专车,谢威却已经是转机接送了。
看来,之前的担忧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难道学校出了什么事情?”
秦柏林很好奇。
专机接送啊。
自己当上副厂长,也才有乘坐飞机的资格,到现在都没有坐一次飞机呢。
“出事?能出什么事儿?要真有事儿也是学校领导解决,谢威还只是一个学生呢!”
得!
谢厂长又开始夸儿子了。
“肯定是有需要谢威处理的事情,才会这么着急不是?虽然他还是学生……”
秦柏林有些后悔要开口问这问题。
对于谢威跟谢柔兄妹两突然离开,最不高兴的就是刘梅,之前经过谢建国的劝说,她让本来准备春节期间到家里的父母跟哥哥们来家里见见谢威,有谢建国的劝说,加上谢威说事情处理完,回外公家去一趟。
结果,就这样突然离开了。
“儿子有自己的事业,学校直接派出飞机来接他,就说明对谢威的重视。要是不需要谢威就能处理,用得着专门派飞机来吗?几千里的路,飞机也得飞不少时间呢。”
谢建国是如此安慰刘梅的。
“我能不知道吗?他外公外婆可能等不了多久了……”
刘梅叹了口气。
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
刘梅是家里五姊妹,她是最小的,比大哥小了14岁。
现在刘梅大哥都已经满60了,老爹即将满80岁,这在年头算是绝对的高龄了……
“唉。”
谢建国也叹了口气,“孩子没出息的时候,天天盼着孩子有出息;孩子出息了,却又抱怨孩子不能承欢膝下了。”
“你之前不是都说了无数次,指望幺儿给你老谢家光耀门楣么?”
刘梅不乐意了。
谢建国急忙表示,自己现在也是一样指望幺儿光耀门楣。
他有句话没说,指望闺女光耀门楣没错,终究还是得指望儿子光宗耀祖啊!
“哥,不是说先去花都那边一趟,然后再回学校?”
飞机上,谢柔不解地问谢威。
运-11她已经不是第一次坐,早就没了乘坐飞机的激动心情,她很是好奇,哥哥回来事情还没处理完,学校就急着把他们接回去。
“回学校后看情况再说吧,你去中科院之前,我肯定带你去一趟花都。香江那边就算了,等以后回归了,再去。”
“啥时候回归啊!你别说,我还真的想去国外看看……”
谢威听到这话,心中一惊,“国外可没什么好的!虽然科技跟经济确实比我们发达了很多,但是我们会追上的……咱们要享受国家变得强大的过程!要不然,以后老了发现自己只知道国家强大,却不知道国家是如何强大的……”
“呃,你在紧张什么?”
谢柔不理解,自己不过是说去国外看看,哥哥就这么紧张,“莫姐姐出国,你可是都没有紧张!”
“能一样?你是我亲妹妹,一个妈肚子里出来的亲妹妹啊!亲的!”
谢威想都没想,开口说道。
开玩笑,谢柔能出国么?
不能!
深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谢威很清楚谢柔出国后一旦展露出天赋,肯定回不来了。
要是她不愿意为建设帝国主义出力,结果肯定是遭受各种意外。
当年钱老那一批归国科学家回国是多么艰辛?
“香江啥时候回归啊!”
“当初满清被逼着签的99年的租期到了,肯定就会回归的!”
要等明年,中英双方才会展开关于香江回归的谈判,84年签署《联合声明》,85年正式生效,97年回归。
“要等这么久啊……”
“当年国家弱,被强行租借,国家强大了自然能收回来。”
“现在我们还是不够强!”
谢柔说道,皱着眉头说道:“连个能覆盖美帝跟莫斯科的远程弹道导弹都没有……”
谢威嘴角接连抽搐,之前谢柔的兴趣不是“上天”么?
啥时候开始武德充沛了?
“记得伊扎克带回去的远火吗?”
谢威果断转移了话题。
东风-5已经研制成功,东风-31应该已经启动了预研工作,怎么跟谢柔谈这种涉密的事情?
理论上,谢威都是不了解这些项目的。
“我又不是老年人,这才多久?”
一说到这,谢柔就想起谢威当初不准自己去伊拉克,为此还让老娘专门到学校来守着自己!
刚才自己随口提出国去看看,谢威反应就如此激烈,她觉得哥哥对自己管得太多了。
去数学所学数学,她想都没想就同意,何尝不是为了脱离哥哥的掌控?
谢柔已经开始叛逆起来。
“伊扎克回去后成了一个旅长,4套远火在他手下,刚投入使用,就打残了波斯人一支装甲部队,摧毁30多辆波斯坦克……现在不仅阿卜杜拉将军来了,就连波斯人也来了……”
“数据呢?”
谢柔急切地问道。
从到了学校后,除了刚到学校时候跟着翟鑫国团队搞了一段时间火箭筒,随后就进入了方鹏举的远火团队,几乎是全程参与了150远火的研制。
“还不知道,学校只来了电话让赶紧回去。”
谢威摇头表示不知道具体情况。
冯珂跟着去那边了,也不知道那小子现在怎么样。
“那让飞机飞快点啊!要是有了实战数据,可以更好地改进性能,到时候再研究300公里射程的远程火箭炮,就有数据支撑了。”
谢柔急切地说道。
实际上,今晚上他是真的准备在老谢家蹭饭,跟谢威好好地喝一顿。
从原本的单位到哈工大校企办,再到蓉城,他身边都没有一个熟悉的朋友。
跟谢威两人聊得来,之前在学校相处也不差,罗诚自认为谢威算是朋友。
结果!
呸!
屁的朋友。
有朋友提着礼物上门,没有丝毫客气就收了,还不留自己吃饭的朋友么?
此刻。
罗诚很想把带来的麦乳精跟酒提走,那可是他自己花钱买的!
终究他还是做不到谢威那么无耻。
返回后,罗诚找到许书记把情况做了介绍。
许书记也没留他吃饭,这让罗诚整个人心情都有些不好了。
罗诚离开后,许宏侠找到黄荣奎先进行了沟通,随后召集相关干部一起开碰头会议。
红光厂的情况让很多人都担忧,了解了具体情况,也就不用担心了。
“这么说来,不管是哈工大还是红光厂,都是担心项目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会议上,许宏侠介绍了情况,其他干部都不吭声。
黄荣奎开口问道。
“对。”
许宏侠点头,“这也给我们提了醒,以后产业结构布局、新项目的成立都得谨慎一些,要是发现的晚,损失就不会小……”
众人不断点头,深以为然。
红光厂在短短三年时间,从工资都发不起,到现在干部职工家属超过3万人、年销售额超过3亿,并且还在迅速扩张产业,从原本的一个军工配套厂的配套厂转变为涉及厨房电器、电子零部件、数控系统、通讯产品零部件、机械制造、化学产品生产等众多领域的单位。
这样的扩张速度,堪称恐怖。
让不少干部都担忧。
一旦出现问题,所有产业都将会崩盘。
几万人吃饭都会成为问题!
“关于谢威提议,由咱们接手相关产业,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统一管理,大家怎么看?”
对于这,众人心中也没底。
红光厂把握不住,市里就能整合这么多产业?
万一到时候也出了问题,责任可不小。
“要不问问上级?”
魏国幍率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当初红光厂许志辉的破事在他到任后很长时间没解决,从而导致谢建国不断以此说事儿,说因为他的不作为谢威差点上不了大学,红光厂也不会有现在的好日子。
这两年,但凡涉及到到红光厂的事,魏国幍几乎都无法提出反对意见。
作为直属上级领导,他早就发现红光厂这样扩张隐藏的危机。
问题是,现在红光厂的销售额不断在增加。
对于红光厂的问题,魏国幍非常谨慎。
“问上级?红峰等厂虽然被挖走核心技术人员,这两年生产电饭煲、高压锅等产品,生产设备得到了升级、厂里干部职工收入增加、要是把红光厂的技术直接转移,没有统一的管理,结果会如何?以前他们的情况,才过去多久你就忘记了?”
许宏侠这话一点都不客气。
魏国涛只能苦笑,没有反驳。
“我的意见是以这次为契机,搞个试点,接手红光厂部分产业,范围不大,出问题影响也不大。”
许宏侠提出来了自己的想法。
其他众人你看我,我看他。
只是眼神交流,谁都不表态。
“咳,咳!”
黄荣奎见状,跟许宏侠对视了一眼,清了清嗓子,开口说到:“红光厂也是属于蓉城的企业,不妨也把红光厂纳入统一管理名单。”
众人听到这话顿时大惊——这话的意思是要给红光厂站台!!!
“我看行。就这样决定吧,先拿出章程,把框架搭起来……”
许宏侠没给众人反对的机会,直接拍板。
众人这才意识到,来会之前许宏侠跟黄荣奎两人已经达成了一致,召集众人来会只是走个流程而已。
“大家有没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
见没人提出反对意见,许宏侠才开口问众人意见。
“……”
众人心中怒骂不已,表面没表现出分毫,纷纷表示没有意见。
能有意见?
有意见也没用。
两个一把手都达成一致了,他们有意见也不会被采纳。
甚至还会得罪两人。
何必呢!
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下来。
过年期间,刘梅娘家人终究还是没有来家里,甚至谢建国安排到厂里的几个侄儿侄女也得到了谢建国的照顾,过年期间没有登门拜访。
倒是让谢威好好休息了一段时间。
谢建国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少了天天在酒桌上的应酬,经过这段时间休整,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一直到过完年收假上班,谢建国第一天召集了厂里领导干部来会,在第新年第一天宣布红光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始以数控系统跟电子产品为主,把高压锅、电饭煲等生产业务全部转移给之前的几个代工厂。
同时,原本准备进军的产业,大部分终止。
与会干部一片哗然。
不过这两年红光厂一直处在谢建国的一言堂之下,众人倒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红光厂明确提出产业调整的第三天,蓉城市政府下属一个新的试运行的职能部门没有挂牌开始整合相关产业。
“唉,红峰等厂咱们投入了不少资金提升产能,现在突然不归我们管了……”
秦柏林一脸失落,“可别以后咱们发展起来新的产业后,又被剥离!”
他是不甘心的。
这两年随着谢建国的重视,他在红光厂算是升职最快的领导,目前已经担任副厂长。
经过这次调整,红光厂的规模缩减了三分之二!
“你懂啥?咱们这样算是轻装上阵。核心产业咱们也没有丢失,利润同样没少拿。最重要的是我们之前从各个厂抽调的技术人员留下了!”
谢建国同样内心在滴血。
他可不管什么精简不精简,只希望红光厂规模越大越好。
可谢威要求了,他不能不做。
他只是返聘的退休人员,不管做出什么成绩,都只是在红光厂厂长的位置上。
谢威不同。
前途光明着呢。
“谢威走了?”
秦柏林问道,“原本还说等调整好后跟他一起喝个酒呢。”
“别提了!从过年到现在,虽然没有应酬,心中整天装着事儿,我连酒都没沾不说,也准备趁这小子在家的时候,好好喝顿酒,这样不用像以往那样不管情愿不情愿都得喝……结果,事情还没落实下来,学校就派了飞机来接他。”
谢建国抱怨的话里,充满了炫耀。
学校直接派出飞机来接谢威!
连秦柏林都诧异。
自己这个副厂长,才捞到一辆谢建国之前坐的老旧212吉普作为专车,谢威却已经是转机接送了。
看来,之前的担忧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难道学校出了什么事情?”
秦柏林很好奇。
专机接送啊。
自己当上副厂长,也才有乘坐飞机的资格,到现在都没有坐一次飞机呢。
“出事?能出什么事儿?要真有事儿也是学校领导解决,谢威还只是一个学生呢!”
得!
谢厂长又开始夸儿子了。
“肯定是有需要谢威处理的事情,才会这么着急不是?虽然他还是学生……”
秦柏林有些后悔要开口问这问题。
对于谢威跟谢柔兄妹两突然离开,最不高兴的就是刘梅,之前经过谢建国的劝说,她让本来准备春节期间到家里的父母跟哥哥们来家里见见谢威,有谢建国的劝说,加上谢威说事情处理完,回外公家去一趟。
结果,就这样突然离开了。
“儿子有自己的事业,学校直接派出飞机来接他,就说明对谢威的重视。要是不需要谢威就能处理,用得着专门派飞机来吗?几千里的路,飞机也得飞不少时间呢。”
谢建国是如此安慰刘梅的。
“我能不知道吗?他外公外婆可能等不了多久了……”
刘梅叹了口气。
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
刘梅是家里五姊妹,她是最小的,比大哥小了14岁。
现在刘梅大哥都已经满60了,老爹即将满80岁,这在年头算是绝对的高龄了……
“唉。”
谢建国也叹了口气,“孩子没出息的时候,天天盼着孩子有出息;孩子出息了,却又抱怨孩子不能承欢膝下了。”
“你之前不是都说了无数次,指望幺儿给你老谢家光耀门楣么?”
刘梅不乐意了。
谢建国急忙表示,自己现在也是一样指望幺儿光耀门楣。
他有句话没说,指望闺女光耀门楣没错,终究还是得指望儿子光宗耀祖啊!
“哥,不是说先去花都那边一趟,然后再回学校?”
飞机上,谢柔不解地问谢威。
运-11她已经不是第一次坐,早就没了乘坐飞机的激动心情,她很是好奇,哥哥回来事情还没处理完,学校就急着把他们接回去。
“回学校后看情况再说吧,你去中科院之前,我肯定带你去一趟花都。香江那边就算了,等以后回归了,再去。”
“啥时候回归啊!你别说,我还真的想去国外看看……”
谢威听到这话,心中一惊,“国外可没什么好的!虽然科技跟经济确实比我们发达了很多,但是我们会追上的……咱们要享受国家变得强大的过程!要不然,以后老了发现自己只知道国家强大,却不知道国家是如何强大的……”
“呃,你在紧张什么?”
谢柔不理解,自己不过是说去国外看看,哥哥就这么紧张,“莫姐姐出国,你可是都没有紧张!”
“能一样?你是我亲妹妹,一个妈肚子里出来的亲妹妹啊!亲的!”
谢威想都没想,开口说道。
开玩笑,谢柔能出国么?
不能!
深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谢威很清楚谢柔出国后一旦展露出天赋,肯定回不来了。
要是她不愿意为建设帝国主义出力,结果肯定是遭受各种意外。
当年钱老那一批归国科学家回国是多么艰辛?
“香江啥时候回归啊!”
“当初满清被逼着签的99年的租期到了,肯定就会回归的!”
要等明年,中英双方才会展开关于香江回归的谈判,84年签署《联合声明》,85年正式生效,97年回归。
“要等这么久啊……”
“当年国家弱,被强行租借,国家强大了自然能收回来。”
“现在我们还是不够强!”
谢柔说道,皱着眉头说道:“连个能覆盖美帝跟莫斯科的远程弹道导弹都没有……”
谢威嘴角接连抽搐,之前谢柔的兴趣不是“上天”么?
啥时候开始武德充沛了?
“记得伊扎克带回去的远火吗?”
谢威果断转移了话题。
东风-5已经研制成功,东风-31应该已经启动了预研工作,怎么跟谢柔谈这种涉密的事情?
理论上,谢威都是不了解这些项目的。
“我又不是老年人,这才多久?”
一说到这,谢柔就想起谢威当初不准自己去伊拉克,为此还让老娘专门到学校来守着自己!
刚才自己随口提出国去看看,谢威反应就如此激烈,她觉得哥哥对自己管得太多了。
去数学所学数学,她想都没想就同意,何尝不是为了脱离哥哥的掌控?
谢柔已经开始叛逆起来。
“伊扎克回去后成了一个旅长,4套远火在他手下,刚投入使用,就打残了波斯人一支装甲部队,摧毁30多辆波斯坦克……现在不仅阿卜杜拉将军来了,就连波斯人也来了……”
“数据呢?”
谢柔急切地问道。
从到了学校后,除了刚到学校时候跟着翟鑫国团队搞了一段时间火箭筒,随后就进入了方鹏举的远火团队,几乎是全程参与了150远火的研制。
“还不知道,学校只来了电话让赶紧回去。”
谢威摇头表示不知道具体情况。
冯珂跟着去那边了,也不知道那小子现在怎么样。
“那让飞机飞快点啊!要是有了实战数据,可以更好地改进性能,到时候再研究300公里射程的远程火箭炮,就有数据支撑了。”
谢柔急切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