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 看来我跟谢威的差距在于不要碧莲的程度-《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这么说来,上面是准备像拆分哈军工那样拆分哈工大?”

  当听完谢威的解释后,谢建国一脸震惊。

  “拆分就拆分啊,只要不影响儿子前途就行了。”

  刘梅倒是无所谓。

  儿子上了大学,已经是国家干部了。

  即使拆分了哈工大,也是不会影响儿子毕业分配成为国家干部不是?

  “你个妇道人家晓得个球!这一旦拆分了,学校影响力也就小了。这能不影响儿子前途?”

  谢建国没好气地数落着刘梅头发长、见识短。

  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学校如何影响不会太大,可谢威是普通学生么?谢建国可是在哈工大亲自见到儿子对学校的影响,也见到了学校领导对谢威的重视。

  学校被拆分,影响力就变小了。

  “那不至于,不至于……”

  谢威急忙摇头。

  “我吃饱了……”

  此刻,谢柔放下手中的鸡腿骨,用手帕擦了嘴,起身向外面走去,“我去洗手了。”

  谢威口中说的事情,她并不关心。

  反正不会影响她学习不是?

  “菜冷了,我去热一下。”

  刘梅也知道这些国家大事,她连合适的建议都提不出来,什么抢人造成吸血效应、影响了其他单位发展,开了不好的头,已经向着寡头发展……连这些名词都不是给儿子写信错别字越来越少的她能理解的。

  “所以,咱们这大好的局面就得停下来了?”

  谢建国脸上浮现出不爽。

  “其他单位没本事吃饭,也见不得别人吃肉?这是特么犯了红眼病!说好的改革开放,让一批单位先发展起来,然后再带动其他单位一起发展呢?”

  谢建国的话可谓一针见血。

  “谈不上停下来,只不过需要调整,不能再像现在这样继续盲目地乱挖人,瞎发展。”

  谢威能理解老头子的闹心。

  不只是谢建国,学校领导跟七机部很多领导也不希望看到下属单位野蛮发展。

  后果太严重了。

  作为过来人,谢威能理解。

  三星一家独大,一个公司巅峰时期占据整个国家GDP的五分之一,一旦这样的寡头公司出现问题,整个经济都受到影响。

  军工联合体的寡头们更甚:为了多获得利润,不断鼓动国家对外开战,在老对手苏联倒下后,美帝军费更是不断攀升,一度占据全世界军费开支的40%。

  要是现在没有干涉,指不定哈工大或是旗下校企办就成为这样的寡头。

  “那今年过年?”

  “闭门谢客!”

  回来的路上谢威都已经想好了,上面要的是态度,不然就不是目前这样的结果。

  “亲戚呢?”

  刚端着重新热了的菜进来的刘梅一脸紧张地问道。

  谢威一脸疑惑。

  以前过年,家里哪里有什么亲戚上门?甚至他一度羡慕同龄人有亲戚可走:过年走亲戚,都能拿到压岁钱,哪怕只有几角钱。

  “厂里发展迅速,用人需求就大,一直都在不断地招工,招其他地方的人是招,你舅舅他们家里的孩子也大了……”

  谢建国开口说道。

  “同样不见。这样吧,爸妈,你们收拾一下,我们去花都过年。”

  与其留在家里,各种有业务往来的单位领导、上下级、亲戚朋友肯定会登门的。

  现在红光厂需要收缩业务,蓉城市政府以及红光厂的主管单位领导肯定不会乐意的,这事情又没法跟他们解释,等年后,谢建国按照谢威的方案剥离部分业务出去。

  把一些配套的产业丢出去,按照市场规则来。

  听到这话,刘梅脸上顿时浮现出失落。

  “电饭锅、高压锅这些业务都丢出去,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红光厂向机械制造、电子制造等技术含量高的领域转移。”

  谢威把他在火车上想好的方案给谢建国说了。

  以前红光厂靠着电饭煲、高压锅等厨房用具的利润来支持哈工大那边技术开发经费,到现如今,红光厂提供的每年几百万的经费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电饭锅跟高压锅这些,可是目前红光厂的主要利润来源!没有了这些业务,红光厂的技术研发就缺乏经费支持,同时银行贷款也难以偿还。”

  谢建国没想到,谢威一开口,就让他割肉。

  “爸,电饭煲跟高压锅的利润能跟数控系统比么?”

  “那不能。”

  谢建国摇头,“红光厂技术部按照你之前留下的方案,设计了好几款功能更多的电饭煲,还没上市呢。”

  “我说的剥离,不是全部放弃!技术研发这块保持住,选择靠谱的代工厂,把技术跟生产转移出去,红光厂不再生产,但是销售渠道得掌握着。利润我们拿五成就是了。”

  已经培育出来的品牌,谢威不愿意就此放弃。

  品牌溢价,占据商品售价很大比例。

  国际同类型产品会逐步涌入,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到时候利润最高的高端市场都会被国外产品占据。

  “这跟现在也没啥区别啊!”

  谢建国不解地看着谢威。

  只是不生产。

  现在红光厂的生产也只占很少一部分,只是掌握着核心零部件生产而已。

  “时间不早了,吃饭完再说吧。过年我哪里都不去。哪有过年到处跑的?讨口子也有个自己的年!”

  刘梅一脸不乐意。

  听到谢威回来,她已经通知了娘家,哪怕从蓉城到娘家只有两百多公里,从谢威上学开始,几乎很少回家。

  当初谢建国工资不高,一家四张嘴,定量又供应不上,娘家没少接济。

  所以,谢建国在当厂长后,第一时间把刘梅娘家的几个年龄符合要求的孩子给招进了红光厂。

  这次刘梅准备让谢威见见娘家人,修复一下已经生分的亲情。

  “妈,都改革开放了!思想观念也得跟着改变,才能跟时代共同进步。”

  谢威刚才看到老娘的失落了。

  老娘的心思,他能理解。

  特别是记忆中的原主上初中时,吃得也厉害,还不爱吃粗粮,当着大队长的外公没少接济。

  可谢家现在真不能见家里亲戚。

  谢建国往厂里弄了太多亲戚。

  跟当初的许志辉那伙人最大的不同是谢建国没收任何人好处。

  “追求进步是你们年轻人的事情,我老了!”

  刘梅赌气地说道。

  “吃饭,吃饭。”

  谢建国知道刘梅的心思,刘梅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只想让娘家见识儿子的优秀。

  谢威没再说话,默默地吃饭。

  吃完饭,老娘收拾,谢建国亲自泡了两杯茶,端到堂屋,“你别怪你妈,当初你外公跟舅舅们都是从牙缝中省下口粮接济咱们家……为此,你大舅妈在大过年的时候当着一家人上吊……”

  谢建国轻声对儿子介绍当年的事情,“原本你下乡插队,你外公想找关系把你弄他们你外公当大队长的葫芦大队,你大舅是公社副书记……如果不是我狠下心把你弄回来,你在你外公那个大队也不会吃苦……”

  谢威沉默。

  很多事情他没有经历过,虽然理解,却无法共情。

  “你外公他们那边跟别的地方不同,当初我有工作,还是技术员,你妈没读过书……你外公跟舅舅们怕我对你妈不好……”

  以前,谢建国是从来不会当着儿子说这些事情。

  “爸,外公他们,等这事情过了,咱们去一趟吧。现在真的不合适。”

  谢威叹了口气。

  他知道巴蜀妇女地位高,性格泼辣,从而铸就了整个巴蜀大地所有男人都无法翻过的那座蜀道山。

  敢情是娘家给的底气。

  看看大舅舅为了接济老娘,搞得老婆大过年在家上吊……

  这事儿,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

  “行,我给你妈说说,让你外公他们过年后晚些时候再来。”

  “……”

  谢威不知道说什么了。

  从谢威回来开始,谢建国推掉了一切应酬,每天都在办公室坐镇。

  谢柔依然天天宅在家学习,连谢威说了多次喊她去找同学玩儿,直接被翻着白眼儿的谢柔用“我都上大学了,谁跟一群幼稚的初中生玩儿”给噎得无法回答。

  然后再也不管她。

  而谢威也没闲着,每天都在了解红光厂的详细情况,连这边的交换机厂都没有去。

  在知道谢威回来后,蓉城市政府接连几天邀请谢威,都被谢威拒绝了。

  无奈之下,许宏侠跟黄荣奎只能拜托罗诚到谢威家了解情况。

  从谢建国推掉所有应酬,也不参加各种表彰会,连一些关键的会议都不参加,很让人感到不同寻常。

  现在红光厂已经放出风声:准备把一些业务剥离、转让给有兴趣的单位,更是让许宏侠等人心中疑惑。

  放着挣钱的买卖不做?

  没有道理的事情。

  红光厂使用的哈工大的技术,中间联系人是谢威。

  谢威回蓉城过年,除了了解红光厂相关业务也不跟外界任何人接触,不仅没有拜访对红光厂大力支持的魏国幍、梁鸿等人,甚至连魏国幍跟梁鸿的邀请都不予理会!

  许宏侠如何能不着急?

  见不到谢威,只能找罗诚帮忙打听具体情况。

  “我还以为你回家过年去了。”

  谢威回家时,罗诚已经等了不短的时间。

  没等罗诚开口就主动问道。

  “事业不成,如何回家?”

  罗诚同样挂着校企办副主任的职务,在校企办跟蓉城市政府合资成立的数字信号交换机厂担任副厂长一职,相对他的年龄,职务已经很高了。

  到蓉城后,不是必要的事,根本不愿意离开。

  “许书记让你来找我的?”

  “你这说得,知道你回来,作为朋友,我难道不能来看看你?”

  罗诚辩解着。

  “学校年后开始会进行部分项目调整,红光厂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电饭锅等业务准备转让出去……”

  “啊?交换机呢?”

  “按照原本的规划发展。这不在调整范围内。”

  谢威开口说道。

  交换机属于哈工大目前产业结构的核心业务,如果放手,在国际通讯巨头们已经开始大举涌入的情况下,很难跟实力雄厚的国际品牌竞争。

  而先进的通讯技术对集成电路的促进作用更大。

  没有市场,继续研发下去的资金就是问题。

  学校在通讯领域的技术,关系到众多军工项目的进度,哪怕砍掉军工项目,谢威也不会放弃已经有了不错局面的交换机项目。

  “能问问为什么吗?”

  罗诚思索片刻,认真地问谢威。

  谢威也没有否认,把情况给他做了介绍,最后总结着说道:“盲目扩张,很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学校有太多耗资巨大的项目。红光厂也是一样,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靠贷款无法解决,最后校企办是救还是不救?”

  罗诚点头。

  没有表达自己的看法。

  这让谢威意识到眼前这被自己忽悠到校企办的罗诚成长了很多,远比之前更沉稳。

  “如果这样,学校的科研进度岂不是会受到影响?还有,经费问题怎么解决?上面给拨款么?”

  他问出了自己关心的话题。

  他还指望在校企办快速积累成绩,更好地进步呢。

  “短期内经费问题不大。至于科研方面又不是不研究了。从学校独立研发变成跟更多单位联合研发……进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会太多。”

  谢威给罗诚喂了一颗定心丸。

  暂停项目扩张,对学校也有很大好处:先消化目前的项目,避免快速扩张导致人才、资金等缺口出现。

  “校企办不同于科研项目,并不在调整的序列,后期的合作模式跟分成比例会有一定调整,目前尚未有具体方案。”

  “红光厂剥离的产业,蓉城能接手吗?”

  “嗯?”

  谢威疑惑地看着罗诚。

  蓉城市政府接手红光厂剥离的产业?

  几个意思?

  “那边希望能由他们成立一家公司专门管理这些产业……”

  在谢威疑惑的目光下,罗诚把许宏侠等人的想法具体做了介绍。

  “专门的资产管理单位么?”

  谢威听完,喃喃地说道,他想起了一个二十年后才成立的单位。

  “不过,成立公司管理并不太合适。最好是相关的职能部门,这样管理更方便。”

  谢威把二十年后那个专门管理国营企业的单位情况做了介绍。

  “这有区别?”

  罗诚一脸诧异。

  在他看来,谢威说的其实没有太大区别,一个是职能部门管理,一个是公司管理。

  “对……”

  谢威点头。

  他进一步把想法告诉了罗诚,希望通过罗诚向许宏侠他们转达自己的想法。

  “要不你抽个空跟许书记他们见一面?许书记说,随时都有时间见你。”

  罗诚也觉得谢威的提议很可行。

  通过自己从中中转消息,总觉得谢威这老银币又在谋划什么。

  别到时候被他卖了还帮着数钱。

  “你帮着转达一下就行,许书记他们明白的。你也知道我之前在学校时候的状况,回来是为了好好休息,更好地学习、进步。”

  谢威摇头。

  “……”

  罗诚差点破口大骂:你能力都这么强了,还要更好地学习,更好地进步,真的是一点生路都不给自己这样的普通人留么!

  他比之前努力了很多的工作,现在连交换机厂的事情很多都没法搞定。

  谢威这时候说这话!

  “行了,时间不早了,今年家里不待客,我也就不留你吃饭了,赶紧回去吧。”

  事情说完,眼看时间不早,谢威开口下逐客令。

  “……”

  罗诚嘴角直抽搐:好歹是大过年的,自己提着两罐麦乳精跟两瓶酒上门,谢威连茶都没给自己泡一杯不说,还把不留自己吃饭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不要碧莲!

  或许,这就是自己跟谢威的真实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