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不知这些货物的产量如何-《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在斯佩克斯结束三年任期后,

  亨德里克·布劳沃于1632年接任了巴城总督,

  就是他在20年前发现了通往东印度的南方航线。

  范迪门则被十七人董事会任命为贸易总监。

  就像在过去几年里,与科恩及斯佩克斯一样,

  范·迪门和现任总督亨德里克·布鲁沃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和私人关系。

  这是个不小的成就,

  因为布劳沃臭名昭着的坏脾气和多疑的性格,他的很多下属都不喜欢他。

  但是范·迪门看起来很尊重他。

  无论如何,在写给十七人董事会的信里,

  范迪门赞许地写到总督,称颂了他的尽职,

  他的管理能力以及他在反对私人贸易时的坚定立场。

  总督布劳沃也投桃报李,在他1635年1月初写给董事会的报告中添加了一段附言,

  在其中他一再感谢董事会为他送来可敬的安东尼·范·迪门,

  并承认没有范·迪门的帮助,他将无法处理好全部工作。

  这两人关系如此之好,继任过程不过是走个形式。

  在1635年底,当布劳沃三年任期结束,他自动辞去总督职务,

  由安东尼·范·迪门继任,并在1636年1月的第一天宣誓就职。

  他这一干就是整整九年,一直到1645年才卸任。

  在历任巴达维亚总督中,科恩和范迪门是两个表现比较突出的人物。

  范迪门作为总督所取得的成就不胜枚举,从十七人董事会的角度看,

  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加强了荷印公司对利润极其丰厚的摩鹿加丁香贸易的控制。

  1637和1638年,范·迪门亲自领导了对摩鹿加群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在那里,通过武力和精明的外交手段,他成功控制了丁香的生产中心。

  这意味着从那时起,荷印公司几乎垄断了摩鹿加群岛的丁香贸易,

  并在很大程度上将葡萄牙、英国以及丹麦的竞争对手排除在外。

  除了保证了摩鹿加群岛的丁香贸易,

  范·迪门也在东印度群岛其他地区极大地扩展了荷印公司的利益。

  举例来说,他为公司在葡萄牙控制下的锡兰获取了一个据点。

  最终在1636年,作为锡兰康提王国统治者拉贾?辛哈的盟友,

  范迪门将葡萄牙人从内贡博和加勒这两个港口驱逐,

  并且在控制这两个城市的同时,还控制了其生产珍贵肉桂的内陆地区。

  同样的故事也在马来半岛重演,在柔佛苏丹的帮助下,

  范·迪门占领了葡萄牙控制的马六甲,对后者在马来群岛的海上力量造成毁灭性打击。

  在远东,范·迪门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将西班牙人赶出台湾,从而使荷印公司的对华贸易更加稳固。

  在日本,禁教令的风暴将葡萄牙人逐出岛国,

  而范·迪门通过顺应日方在政治上的要求,

  成功保住了荷兰人在长崎的商馆,从而确保了公司能够继续参与至关重要的对日贸易。

  除了这些军事和商业上的成功,范·迪门在诸多其他方面也很活跃。

  比如他将先前公司在亚洲不同殖民地施行的混乱不一的法条统一编纂成了一系列法规。

  这些法规在荷兰海洋帝国一直沿用到19世纪初。

  他扩展并加强了巴达维亚的城防,

  在巴达维亚和其他地区新建了加尔文宗教堂,

  并在巴达维亚设立了孤儿院和医院等等。

  范·迪门还是一个很有求知欲的人,

  相比他的大多数同辈,他似乎更加对自己所处的奇异的东方世界充满好奇。

  这使他在就任总督期间提出并组织了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

  其成果对地理知识的贡献也成为他最持久的遗产。

  在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早期探险史上,他拥有不可磨灭的名声。

  正是范迪门在1642和1644年派遣航海探险家阿贝尔·塔斯曼去探索未知的南方大陆,并绘制地图。

  在1803~1855年,英国殖民塔斯马尼亚的最初几十年,这个岛屿也被称为范·迪门之地。

  塔斯马尼亚东边的玛丽亚岛,以及新西兰北岛最北端的玛丽亚·范·迪门角,

  是被阿贝尔·塔斯曼用范·迪门的妻子之名来命名的。

  总之,最终让李国助改变主意,打算试着与荷兰人合作一下的,

  就是雅克·斯佩克斯和安东尼·范·迪门这一对密友,

  尤其是范迪门出众的能力和特殊的人格魅力。

  尽管在军事上的成就,可能会使他成为一个麻烦的对手。

  但他也是一个有大局观的人,未必就不会成为和平使者。

  在李国助的计划中,很可能会在亨德里克·布劳沃任期内对盘踞在台湾的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动手。

  毕竟着名的料罗湾海战就是发生在1633年,他接任巴城总督的第二年。

  到时布劳沃会如何抉择,范迪门和斯佩克斯可能会在其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不过历史上,斯佩克斯在卸任巴城总督以后就返回了荷兰。

  但在这个时空,李国助却有信心把他留在东亚,甚至让他成为永明荷兰商馆的馆长。

  “呦!这不是华宇兄吗?”

  码头上颜思齐一看见欧华宇,就连忙笑着上前拱手道,

  “久违了,别来无恙啊?”

  “托振泉兄的福,欧某身体还算硬朗。”

  欧华宇笑容可掬地拱手答道。

  “华宇兄此来所为何事呀?”颜思齐笑问。

  “哦,李大哥让我做了南海边地公司的股东,我当然要来看看公司的总部。”

  欧华宇答道,

  “何况去年国助贤侄给我带去的200担生丝和800匹丝绸在长崎被销售一空,供不应求,”

  “我自然也要来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蚕能在这种地方养殖啊。”

  “哦,如此说来考克斯先生去年收购的300担生丝和1000匹丝绸在平户也是被销售一空了吧?”

  颜思齐说着,扭头问考克斯道。

  “没错,简直太畅销了,不到冬季就被抢购一空,可谓是供不应求啊!”

  考克斯感慨地答道,

  “所以我今年来,就是想收购去年秋蚕产的生丝,还有你们这几个月织造的丝绸。”

  “不知这些货物的产量如何?”

  说到这里,他不经意地瞥了一眼斯佩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