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陛下!”
看到赵仙罴到来,一名名士兵当即将盛满饭菜的碗端在腹前,身形站的笔直。
赵仙罴随手拍了拍最近一名士兵肩膀,对众人说道:“不必拘谨,朕是看看你们,不是来打搅你们吃饭的。”
周围数百名大秦士兵,闻言微微放松了一点,但面对赵仙罴这位天子,他们还是难免激动,一个个无法做到完全的放松。
赵仙罴问道:“这饭菜合不合胃口?”
“合胃口!不,太好吃了!陛下您发明的炒菜,味道简直比山珍海味还要好!”
“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原来蔬菜、肉,还可以这样用大火翻炒,这种做法可比蒸煮做出来的菜诱人多了。”
一名名士兵抢答着,一双双眼睛崇敬的看着赵仙罴。
赵仙罴点点头:“朕可没能力让你们每天都能吃上这样的饭菜,这还要看上天的意思。
比如行军打仗,或者在一些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巡查站岗,想吃上这样的饭菜就比较麻烦。”
众人看赵仙罴微微板起脸打趣的样子,不由心下一笑。
这一刻,他们感觉这位天子不仅是他们心中高高在上的帝王、神明,同时也是一位平易近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赵仙罴继续道:“朕会让人研究出维持军士营养均衡的最佳餐食搭配。
让你们身体健康,拥有充沛的体能,这才是最重要的。
除了饮食,在军队装束上面,朕也绝不会苦了朕手下的将士。
不管是夏衣、冬衣、盔甲,这些朕也已经命官坊在加紧制作。
冬衣不再是以前只能填充芦花、麻絮那种衣物,没什么御寒能力,而是朕研制出用棉花,也即是白叠子纺织而成的棉衣。
当然,朕知道在前唐时,前朝皇帝已经用朕提供的技术开始制作棉衣,但还没有大量普及。
而朕什么资源都不缺,可以制作出足够数量的棉衣,普及到每一名士兵。”
“除了军需,我大秦将士不用担心,朕还给你们增设了一些休闲竞技的项目,比如长跑、短跑、蹴鞠、拔河、骑射、投石、角抵等等。
这些需要在你们完成必要的训练后,去主动报名参加。
在各军区获得名次后,都会有相应的奖励。”
周围数百名将士听了无不振奋。
突然,有一名士兵说道:“陛下,我们想上现场,为您开疆拓土!您不是说了吗,在这个世界,还有其它许多国家,为了大秦千秋万载,我们可以把那些较大国家的政权全部摧毁,让他们构不成威胁!
还有,我们…大多是前唐降卒,未立寸功,岂敢受禄!”
说着这名士兵抱着碗筷,将头勾下。
周围其他士兵闻言也纷纷露出渴望上战场杀敌建功的神色。
他们固有的理念,就是无功不受禄。
只有立了功,才能安心享用帝国,享用赵仙罴这位天子赐给他们的各种荣誉和福利。
赵仙罴摇头:“朕从来没有把你们当成大唐,或大唐周边地区的人,从你们归附朕的那一刻,你们都是朕的子民,是大秦的子民,这层身份你们要永远记住。
包括你们的子孙后辈,也要永远记住。”
周围众士兵闻言纷纷躬身道:“是!陛下!”
赵仙罴点点头,神色微微柔和:“至于你们说的上阵杀敌,会有机会的。
即使不上阵杀敌,守疆卫国也是功勋,朕和百姓同样不会忘记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功劳。”
‘润物细无声的功劳?’
众人默默领会着这句话的含义,渐渐的明白了,一个个笔直敬畏的看着赵仙罴。
赵仙罴冲他们微微一笑,说了句‘都吃饭吧,朕去其他地方看看’。
然后在这些士兵注视下,前往另一个小型方阵。
看着赵仙罴慰问了一群将士,又前往了另一群将士阵型中,正端着碗筷的魏征转头对房玄龄说道:
“你能想象,这是一个十七岁少年能拥有的做人智慧?我现在终于明白,大秦自他被建立以来,为什么无往不利,所向披靡。
因为凡是他亲自创立,或者被他招抚的军队,全都对他死心塌地。”
房玄龄手里同样端着盛满饭菜的碗,说道:“现在看来,当初他对…他对违命侯(李世民现今在身份上,被贬斥为违命侯,暗含讽刺李世民当初不愿投降负隅顽抗的行为)的种种不以为意,不接受违命侯给予的任何好处,和当初的李唐皇室彻底划清界限,是早就想好了另一条路。
一旦违命侯一时冲动走错一步,对赵家…”
房玄龄摇摇头,没有就着刚才的话往下说下去。
他叹道:“总之,违命侯在错杀良臣后,好在心里其实还是一直有着愧疚的,没有再对赵家做什么。
否则他今日恐怕连被软禁的资格都没有。
而我们,也将夹在中间,难以做人。”
魏征沉默,没说话,拿着筷子缓缓夹其一把猪油炒菠菜,放进嘴里嚼了嚼。
有猪油的荤香中和菠菜那股涩味,顿时,这道菜在无形中升华了。
魏征用心感受着味蕾遭受的美食冲击,舒服的闭着眼,忍不住赞叹道:“发明炒菜的,真是个天才。”
正同样拿起筷子准备扒一口饭菜的房玄龄抬起头:“这不是陛下发明的吗?”
魏征睁开眼,不知道是因为掩饰尴尬,还是别的什么,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道:“失言,失言。”
房玄龄看了眼魏征,究竟是不是失言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魏征是真心在夸赞赵仙罴这位新天子。
不远处,程咬金没有急着接过士兵递来的热腾腾的饭菜。
他乐此不疲的拿着一块块新鲜的肉,投喂着那些很是通人性的猛兽。
“哈哈,吃吧,快吃吧,我们要吃饭,你们也不能饿着!”
…
莱州,靠着岸边的海面上。
两艘扶桑船只甲板上,一名名扶桑人脸色死灰看着对面大秦楼船上,张弓搭箭警告的大秦士兵。
他们不明白,大秦这样的超级大国,为什么要这样残酷无情的对待他们扶桑一个小国。
“陛下!”
看到赵仙罴到来,一名名士兵当即将盛满饭菜的碗端在腹前,身形站的笔直。
赵仙罴随手拍了拍最近一名士兵肩膀,对众人说道:“不必拘谨,朕是看看你们,不是来打搅你们吃饭的。”
周围数百名大秦士兵,闻言微微放松了一点,但面对赵仙罴这位天子,他们还是难免激动,一个个无法做到完全的放松。
赵仙罴问道:“这饭菜合不合胃口?”
“合胃口!不,太好吃了!陛下您发明的炒菜,味道简直比山珍海味还要好!”
“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原来蔬菜、肉,还可以这样用大火翻炒,这种做法可比蒸煮做出来的菜诱人多了。”
一名名士兵抢答着,一双双眼睛崇敬的看着赵仙罴。
赵仙罴点点头:“朕可没能力让你们每天都能吃上这样的饭菜,这还要看上天的意思。
比如行军打仗,或者在一些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巡查站岗,想吃上这样的饭菜就比较麻烦。”
众人看赵仙罴微微板起脸打趣的样子,不由心下一笑。
这一刻,他们感觉这位天子不仅是他们心中高高在上的帝王、神明,同时也是一位平易近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赵仙罴继续道:“朕会让人研究出维持军士营养均衡的最佳餐食搭配。
让你们身体健康,拥有充沛的体能,这才是最重要的。
除了饮食,在军队装束上面,朕也绝不会苦了朕手下的将士。
不管是夏衣、冬衣、盔甲,这些朕也已经命官坊在加紧制作。
冬衣不再是以前只能填充芦花、麻絮那种衣物,没什么御寒能力,而是朕研制出用棉花,也即是白叠子纺织而成的棉衣。
当然,朕知道在前唐时,前朝皇帝已经用朕提供的技术开始制作棉衣,但还没有大量普及。
而朕什么资源都不缺,可以制作出足够数量的棉衣,普及到每一名士兵。”
“除了军需,我大秦将士不用担心,朕还给你们增设了一些休闲竞技的项目,比如长跑、短跑、蹴鞠、拔河、骑射、投石、角抵等等。
这些需要在你们完成必要的训练后,去主动报名参加。
在各军区获得名次后,都会有相应的奖励。”
周围数百名将士听了无不振奋。
突然,有一名士兵说道:“陛下,我们想上现场,为您开疆拓土!您不是说了吗,在这个世界,还有其它许多国家,为了大秦千秋万载,我们可以把那些较大国家的政权全部摧毁,让他们构不成威胁!
还有,我们…大多是前唐降卒,未立寸功,岂敢受禄!”
说着这名士兵抱着碗筷,将头勾下。
周围其他士兵闻言也纷纷露出渴望上战场杀敌建功的神色。
他们固有的理念,就是无功不受禄。
只有立了功,才能安心享用帝国,享用赵仙罴这位天子赐给他们的各种荣誉和福利。
赵仙罴摇头:“朕从来没有把你们当成大唐,或大唐周边地区的人,从你们归附朕的那一刻,你们都是朕的子民,是大秦的子民,这层身份你们要永远记住。
包括你们的子孙后辈,也要永远记住。”
周围众士兵闻言纷纷躬身道:“是!陛下!”
赵仙罴点点头,神色微微柔和:“至于你们说的上阵杀敌,会有机会的。
即使不上阵杀敌,守疆卫国也是功勋,朕和百姓同样不会忘记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功劳。”
‘润物细无声的功劳?’
众人默默领会着这句话的含义,渐渐的明白了,一个个笔直敬畏的看着赵仙罴。
赵仙罴冲他们微微一笑,说了句‘都吃饭吧,朕去其他地方看看’。
然后在这些士兵注视下,前往另一个小型方阵。
看着赵仙罴慰问了一群将士,又前往了另一群将士阵型中,正端着碗筷的魏征转头对房玄龄说道:
“你能想象,这是一个十七岁少年能拥有的做人智慧?我现在终于明白,大秦自他被建立以来,为什么无往不利,所向披靡。
因为凡是他亲自创立,或者被他招抚的军队,全都对他死心塌地。”
房玄龄手里同样端着盛满饭菜的碗,说道:“现在看来,当初他对…他对违命侯(李世民现今在身份上,被贬斥为违命侯,暗含讽刺李世民当初不愿投降负隅顽抗的行为)的种种不以为意,不接受违命侯给予的任何好处,和当初的李唐皇室彻底划清界限,是早就想好了另一条路。
一旦违命侯一时冲动走错一步,对赵家…”
房玄龄摇摇头,没有就着刚才的话往下说下去。
他叹道:“总之,违命侯在错杀良臣后,好在心里其实还是一直有着愧疚的,没有再对赵家做什么。
否则他今日恐怕连被软禁的资格都没有。
而我们,也将夹在中间,难以做人。”
魏征沉默,没说话,拿着筷子缓缓夹其一把猪油炒菠菜,放进嘴里嚼了嚼。
有猪油的荤香中和菠菜那股涩味,顿时,这道菜在无形中升华了。
魏征用心感受着味蕾遭受的美食冲击,舒服的闭着眼,忍不住赞叹道:“发明炒菜的,真是个天才。”
正同样拿起筷子准备扒一口饭菜的房玄龄抬起头:“这不是陛下发明的吗?”
魏征睁开眼,不知道是因为掩饰尴尬,还是别的什么,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道:“失言,失言。”
房玄龄看了眼魏征,究竟是不是失言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魏征是真心在夸赞赵仙罴这位新天子。
不远处,程咬金没有急着接过士兵递来的热腾腾的饭菜。
他乐此不疲的拿着一块块新鲜的肉,投喂着那些很是通人性的猛兽。
“哈哈,吃吧,快吃吧,我们要吃饭,你们也不能饿着!”
…
莱州,靠着岸边的海面上。
两艘扶桑船只甲板上,一名名扶桑人脸色死灰看着对面大秦楼船上,张弓搭箭警告的大秦士兵。
他们不明白,大秦这样的超级大国,为什么要这样残酷无情的对待他们扶桑一个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