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又是一年秋收-《穿越六零,惊现系统,玩转年代》

  李明清抱着孩子在那里就见王大柱和周京立散步并两步过来。

  “盖你的房子花了多少钱?”

  “这我还真没仔细算过,确实不知道多少钱。你们去问问于知青,他的房子刚建成比较有数。”

  “问了,说是八百。合理吗?抢钱吧!”

  周京立和王大柱还没从震惊里缓过来。

  刘佳佳过来说道:“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于怀智才盖了两大间屋,再看看他家,满打满算得有五间屋,何必问这个给自己添堵。”

  乡亲们没事拿了钱一个个乐开怀的坐着闲聊。

  老光棍说道:“我成天在外面转悠没见到女的要饭,想有个儿子真的没戏了。”

  “这事不能强求,得看缘分。”

  “啥缘分啊,大半辈子也没见缘分来。”

  吴力听他说的话觉得他有点舍近求远,郑寡妇正好合适,本来两人就不明不白的。

  这么想着他便说出来:“郑寡妇不就挺好。”

  “好什么好,不是说生不出来孩子吗?”

  李明清在一旁听了觉得不可能。

  郑寡妇就不可能看上李老光棍,穷的要死根本不可能跟他。

  年轻时不着急现在着急也晚了。

  五分钟后,李老光棍问道:“明清,生不出来孩子你可以治吗?能治好吗?”

  “我可没这么大的本事。”

  “你的医术我还能不知道嘛,你没有这么大的本事谁有这么大的本事。”

  “大爷,另请高明吧。”

  “我跟你说真的,没开玩笑,到底能不能治好?”

  “我治不了,你去问问别人吧。”

  李明清说完就站起来去旁边找孙佳雪。

  要是再坐在这里恐怕李老光棍能拉着他去找郑寡妇。

  “明清哥,怎么了?要回去吗?”

  “你继续聊天就行,不用管我。”

  孙佳雪在他移动时视线就全部放在他的身上,小碎步来到他身边。

  “牡丹说过两天就做门窗,争取下个月全部收拾妥当搬进新屋。”

  “那差不多,门窗很快就做好了,两间屋更快。”

  “只要门窗做好一天就能安装好。”

  炎热的三伏天已经过去。

  每个村子都在为秋收做准备。

  尤其是李家村的人,更是期待今年的粮种能有多少的产量。

  他们心里还是有些担心的。

  有黄叶子的花生先提前从地里刨出来。

  村长和大队长用锄头刨出来之后立马甩了甩上面的土,把上面的土弄干净,仔细数了数。

  一颗花生整整结了三十五颗花生。

  粒粒饱满。

  以往村里的花生种最多每棵结二十来个。

  大队长剥开外壳,露出来新鲜的花生米。

  “真好,明清带来的花生种确实好,今年交了粮之后花生也够吃。”

  “这么看的话今年不缺花生油吃。”

  “等收了玉米肯定也不少。”

  郑老头惊叹道:“我滴老天爷,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第一次见长这么多的花生。”

  “说的是啊,没见过。”

  “多亏了明清呐,这些先送到李家吧。”

  “李家大哥这不正好在这,等会让他带回去就行。”

  李老头替自家儿子松了一口气。

  “不用,家里自留地也种的。”

  “你拿着就行,回去煮煮吃,再说了,不是给你的是给明清的。”

  “明清身为村里的一份子能帮到大家伙也好。”

  村长高兴的合不拢嘴,说道:“多亏了明清,今年肯定能过个好年。”

  于是,李明清回来就收到了一筐花生。

  “明清,今年真是大丰收啊。”

  “收了这么多了,村长叔,怎么拿到我家了?”

  “先给你送点。”

  村长说完就和大队长扛着?头出去。

  这事全村人都没意见,能有这么好的收成全是靠着李明清弄来的种子。

  过了半个月正式进入秋收。

  乡亲们越干越精神,一点也不嫌累。

  麦场上堆了好多的花生。

  和往年相比差不多得多了一大半。

  李明清想着去自留地看看种的那两沟花生。

  他拎着镢头和筐子就去弄花生。

  上次村长送来的花生全都煮了吃了。

  到自留地。

  一伸手还没开始干活就被“洋刺子”扎到。

  按理来说夏天杨树上有这种绿色的虫子,没想到花生叶子上也有。

  洋刺子,身体呈现绿色,有毛,有些身上还有竖着的蓝色小点组成的条形纹。

  一旦碰到它,皮肤就会感到奇痒无比并伴有扎疼的感觉。

  李明清抬起食指仔细看了一下。

  确实扎进手里不少的细毛。

  还真是倒霉,没开始干活就被扎到手。

  亏得手上还没沾上泥土,赶紧把扎到手上的细毛拔掉。

  村里人对洋刺子基本上习惯了。

  就是被扎到也不会有什么反应。

  不过李明清之前没被扎过,眼看着手指肿起来。

  他连忙抹上灵泉水才消下去。

  来都来了哪有空着筐子回去的道理。

  坐在地头,准备等半个小时再开始干活。

  牛棚的毕大叔牵着牛路过。

  “李同志,来刨花生啊?”

  “是啊,大爷这是放牛回来了还是刚出来啊?”

  “我去地里干了会儿活,太阳马上落山正是放牛的好时候,这块青草蛮茂盛的。”

  毕大叔坐在田埂上和李明清闲聊。

  他牵着黄牛的绳子让黄牛自己吃青草。

  “听说村子今年的收成不错,所有人都对你赞不绝口,粮食收成好比什么都重要,起码饿不着。”

  “我只是碰巧碰到买到好一点的粮种而已。”

  今年风调雨顺,就是没有他的粮种收成也不会差的。

  不过经过空间培育出来的粮种确实产量高。

  起码扣除需要上交的粮食和一家人的口粮还有剩余的粮食卖。

  粮食值钱的很。

  不出意外村里人今年会赚到一笔。

  要是王大柱和周京立认真上工,挣得工分多的话能有一笔钱。

  紧紧嘴,使劲省省,还是能盖两间土坯房的。

  李明清见手上的红印消失之后便起身忙活。

  埋头苦干二十分钟,收了一筐子花生就打道回府。

  周京立这个奇葩不去干活在这里瞎晃荡什么。

  “明清,有事和你说。”

  “你每次和我说都没好事,你还是别和我说了。”

  “说的啥话啊,就是来问问今年村里人大概能分多少的粮食?”

  听到这话李明清想直接给他一棒槌。

  缺心眼的玩意,才刚开始秋收就问这,脑子不好。

  “我的眼又不是透视眼,可估计不出来到底能收多少的粮食。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去地里多干点活。”

  “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敢情受苦受累的不是你。”

  “谁让我有本事呢。”

  这话周京立无力反驳,确实有本事。

  就这一身的医术绝对吃不到苦。

  孙佳雪背着妞妞过来,旁边跟着大妞。

  周京立又道:“你媳妇儿怎么不出来干活,孩子大了又不是孩子小离不开人。”

  “不该管的别管,你个老光棍管的还挺多。”

  “只是提醒你而已,看看村里的小媳妇没人跟你媳妇儿一样,就是刚生了娃的小媳妇也得下床干活。”

  李明清没一点耐心在这里听他叨叨。

  “媳妇儿,你咋来了?”

  “妞妞睡醒了我寻思来帮忙,动作还挺快,这是要回家吗?”

  “对,弄了一筐子花生,回去煮煮。”

  大妞从孙佳雪后背上接过妞妞,背在自己后背上。

  她是家里最大的孩子,看小孩子对她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挺沉的吧?”

  “小婶,一点也不沉,妞妞身上软绵绵的背着挺舒服的。”

  李明清笑着说道:“妞妞身上确实软乎乎的。”

  “咱们家妞妞真的是村里的独一份,很少见这么白胖的小孩,跟福娃娃似的,一看就是有福气,这辈子平平安安,吃不到一点苦。”

  周京立就是再看不惯也不得不承认妞妞确实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