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分析起来一套一套的-《穿越六零,惊现系统,玩转年代》

  李明清小两口在赵婆婆这里待了一大中午,到快吃午饭的时候才离开。

  “你俩别回去了,留下来吃饭吧。”

  “婆婆,我娘在家里做好了,还是回家吃吧。”

  李老婆子专门给孙佳雪和杨大丫做的午饭。

  两人没娘家回,她这个做婆婆的给做顿好吃的。

  “成,这是白面你带回去。”

  “家里有,我每个月的粮票根本吃不完,您留着自己吃。”

  “我一个人更是吃不完,怎么这么和我见外呢,快拿着,要不然我还得专门去给你送过去。”

  李明清这才伸手接过,这事她真的能干出来。

  俩人出去时看见孙秀红和孙秀花两人鬼鬼祟祟的在赵桂英家门口。

  知道的是回娘家,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做贼呢。

  孙秀红整个人瘦了一圈,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年过的并不好。

  魏学义一见李明清问道;“我丈母娘咋样了?”

  “我咋知道,你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这么长时间还没好吗,要是好了的话我们就进去看看。”

  “不知道。”

  这么长时间李明清没再看见赵桂英,不过她大部分时间只能躺着。

  魏学义颇为遗憾的叹了口气。

  他本来还想厚着脸皮咋再在这里多住两天呢。

  孙秀红和孙秀花对视一眼,小声说道:“要不我们还是回去吧,别来打扰娘休息了。”

  “我看中,咱们回去吧。”

  两姐妹大过年走娘家啥也没带,空手套白狼。

  几个人还真就连门没进直接离开。

  好不容易来一趟,竟然连院子没进就走了,好歹进去看一眼吧。

  当儿女当到这份上也是挺奇葩的。

  王麻子一出门看见他们下意识的要回屋关门。

  但毕竟是大过年的他还是主动开口说道:“你们娘刚睡着。”

  孙秀红讪讪道;“是啊,我们就不进去了。”

  说了这么一句话便离开。

  李明清和孙佳雪也跟着一起离开。

  林岩和林金宝站在李家门口等李明清,他实在不放心就带孩子再来看看。

  “明清,麻烦给金宝看看是不是没问题?”

  “进屋吧。”

  父子俩进去后坐在那里等李明清拿医药箱出来。

  术后第二天,没有拆纱布的必要,起码得等到三天后才能拆。

  他诊脉并没有发现任何的问题。

  “怎么样,叔,我有时候眼睛会疼。”

  “疼是正常的,伤的这么严重怎么可能一点也不疼,明天差不多就没这么疼了。”

  手术再小也是手术,哪有一晚上就好的。

  虽然在包扎之前他给喂过灵泉水但也不能嘎嘣脆的一下就好了。

  林岩可算安心了。

  早晨孩子说眼睛疼可把他急坏了。

  王大凤带着林招娣回娘家,真要出事那可不得了。

  父子俩待了一会儿就离开。

  杨大丫和向南过来的时候正好碰到。

  向南问道:“金宝,还疼吗?”

  “还疼。”

  他这话把向南吓了一大跳,说道:“以后我再也不偷玩鞭炮了,金宝你以后也别玩了。”

  “我肯定不玩。”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这次给林金宝留下的心理阴影不小。

  杨大丫进屋和孙佳雪说道:“娘喊咱们去吃饭呢,就剩咱们两个小可怜只能在家里待着,不过挺舒坦的,岁月静好。”

  “走吧,去吃饭。”

  她看着孙佳雪面上没有半点伤心之色,笑着道:“你倒是想的开。”

  “想得开,何必为难自己。”

  “话是这么说但我怕他们会来找事。”

  “不会,上次杨家人差点蹲局子,肯定不敢再来,孙家人也一样。”

  “看不出来啊弟妹,看的还真是透彻。”

  平时看着柔弱,分析起来一套一套的。

  其实昨天她就担心,李明清和她说的,宽慰她放宽心。

  过完年家家户户准备开春。

  把家里干活的锄头等家伙事全部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遍,出毛病就赶紧去修,别到时候耽误了干活。

  李明清看着李老头忙活的身影,说道:“爹,今年你还上工吗?”

  “说什么胡话呢,当然上工。”

  “我媳妇马上要生了,你和娘要不在家里歇着吧,还能帮忙照看孩子。”

  “看孩子没问题,我自己去也行。”

  要不然能跑能跳的在家里闲着干什么,能挣一点是一点。

  再说了,到时候乡亲们全部去上工也没人拉呱,还不如去地里干活闲聊。

  李老婆子笑着说道:“佳雪生孩子你就别操心了,我肯定给照顾的妥妥的,你尽管安心上班。”

  “娘照顾我肯定放心。”

  “你媳妇儿把生孩子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早就收拾妥当了。”

  孙佳雪在家闲着没事早早把包袱全部弄好,到时候只要去跟着去就行。

  “过了正月十五就要开工了。”

  “正月十五吃元宵,赶集的时候我去买两斤。”

  “娘,我看不用等赶集,过几天卖货郎就来村里卖了。”

  “起码得过了初五才会来。”

  “集市不也得等到初十之后才会开集嘛,要是有卖货郎来村里卖就先买点尝尝。”

  “成,也不知道啥时候有来的。家里还剩一点糯米粉,要不自己做也行。”

  “太麻烦了,还是吃现成的吧。”

  有些钱还是得让别人赚。

  汤圆还要准备芝麻和红糖,做起来不简单。

  大年初五果然来了一个挑着担子的卖货郎。

  吆喝道:“汤圆喽!又圆又香的汤圆喽!手工汤圆,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

  大爷旁边被村里的孩子团团围住。

  小孩子就没有不嘴馋的。

  不仅小孩出来,大人也都出来看热闹。

  李明清和孙佳雪过去看,又白又圆的大汤圆粒粒分明的放在筐子里。

  “大爷,怎么卖啊?”

  “两分钱一个,当时上好的糯米做的,用的是芝麻和冰糖,保证你吃了这一次还想吃第二次。”

  “给我来三十个。”

  “好嘞,这就给你装袋。这温度能放的住,就是吃到开春也坏不了。”

  他乐呵呵的一边装袋一边说话。

  村里人见状实在是见怪不怪了。

  李明清花钱大手大脚的,不是见过一次两次的,全然习惯了。

  李老婆子原本也想买几个的却被他拦下。

  “娘,这三十个汤圆一大家子吃够了,一人吃一个,这玩意吃多了腻歪,等过两天赶集的时候再去买。”

  卖货郎坐在大路边上,最终只有两三个人买。

  不是乡亲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