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百里驰援-《曹操那些事》

  昱没有等到第二天,当天夜里就迎来了黄巾军的第二波进攻。

  趁着夜色朦胧,刘辟领着数千人悄悄摸到城前,准备偷袭。

  好在程昱早已经料到黄巾军会夜袭,分了三组人不间断巡逻,还在城楼上准备了引火之物。

  黄巾军还没来得及发动进攻,就被程昱的大火打断。

  熊熊大火照亮了半边天。

  见形势不对,刘辟嘴上虽然气愤不已,不断臭骂,但实际行动没有逞能,很识相地撤回了营地。

  寿张的激烈战况随时随地报送到曹操手中。

  次日,曹操留下荀彧镇守昌邑,自己领着万人大军前往寿张。

  从昌邑到寿张将近两百里地,他必须在两日内赶到,否则程昱恐怕守不住。

  连续两日的急行军对于曹操是一个严重的考验。

  关键其中还要穿越黄巾军掌控的地盘,难免会与黄巾军交手。

  很快,大军刚到巨野城西面二十里地的赵王河边,就遭遇了一支四处流窜的黄巾军。

  黄巾军人数不多,也就一两千人。

  这对于曹操的万人大军就是小菜一碟,轻松拿下。

  而后在梁河外,无盐南面先后遭遇黄巾军小队人马,都被曹操挨个击破。

  相比寿张的惨烈,南面行军中的黄巾军变得轻而易举。

  很多将士渐渐觉得这百万黄巾军也不过如此,甚至曹操自己也认为,黄巾军就是黄巾军,跟正规军没法比。

  不管是战略布局还是行军策略,正面交锋,都是松散无形,没有任何配合。

  想要击败这百万黄巾军应该不是难事。

  又过了一日,自信心膨胀的鲍信来找曹操,说:“原来还以为黄巾军有多厉害,也不过如此,都是散兵游勇,我们有一万正规军,应该能一举拿下,到时候兖州就太平了,还能收编一些黄巾军,壮大自己的势力。不如速速行军,刚到寿张与黄巾军决战,也好缓解程昱的压力。”

  曹操虽然因为近日的胜利对黄巾军有所轻视,但每时每刻从程昱处送来的战报无不提醒着曹操黄巾军的厉害之处。

  鲍信见曹操还有些犹豫,便示意陈宫。

  陈宫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也来劝说曹操速速与黄巾军决战。

  这一来二去,着实说得曹操有些心动。

  曹操答应鲍信,命曹仁领着三千人垫后,自己领着五千人先行。

  鲍信见状,也领着手中的数千人跟上曹操的脚步。

  此刻的寿张城上,程昱早已经精疲力尽。

  三日,对于寿张城来说已经是极限了。

  面对数万黄巾军的狂轰乱炸,破烂不堪的城墙已经再也支撑不住,随时都有可能被击破。

  程昱身后,原先的数百猛士,如今也只剩下不到百人。

  这东西两里地的城墙,已经无人可守。

  城下的黄巾军也意识到了寿张的情况,嚣张地嘲笑。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一名将士跑来跟程昱汇报,说城外黄巾军做好了再次攻城的准备。

  程昱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女儿墙旁,用他三日没有好好合过眼的婆娑眼神审视着城前散乱而又密密麻麻的黄巾军。

  这应该是最后一波了。

  因为他已经再也无法抵挡第二波。

  城墙上的众人已经陷入了沉默,他们似乎已经看到了寿张的未来和结局。

  而他们又无能为力。

  “兄弟们,与寿张共存亡!”

  程昱来到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城不过四日,却做好了与寿张城共进退的打算。

  一个县令都如此,将士们保卫的是自己的家,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他们各个抱着必死的决心,面对黄巾军。

  这一刻,他们万众一心。

  也正是这绝望的一刻,曹操与鲍信终于领着大军赶到,直接杀向了黄巾军的后部。

  或许如果不是鲍信的建议,寿张这场战斗会以黄巾军胜利而收场。

  最毒谋士程昱也或许会终止在此地。

  好在曹操赶到了,彻底改变了这场关键性战役的形势。

  刘辟和龚都压根没有料到此时此地会出现其他曹军,还从背后而来,只好匆忙组织大军迎战。

  由于黄巾军人数众多,一时间无法很好的掉头,左翼的大军也没有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被曹操大军冲散。

  也正是因为黄巾军人数众多,刚开始还处于被动局面的黄巾军,经过一段时间的纠缠,很快就转变了形势。

  不同于先前曹操他们遇到的黄巾军,刘辟和龚都手中的将士都是身经百战,十分精悍。

  他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将曹操与鲍信击散,并包围了曹操。

  曹操命夏侯渊领军突围,几次下来都没有成功,而身边的将士却渐渐倒下,越来越少。

  时至傍晚,太阳缓缓落入山角,周边弥漫开黑暗与血光。

  浓浓的血腥味一下子激活了深藏在曹操内心深处的记忆,那段被徐荣围困在荥阳外汴水边的惨痛记忆。

  惊慌,恐惧,无措充斥了曹操的胸口。

  “难不成要再次全军覆没吗?”

  无助的自问响彻脑海。

  曹操张大了嘴,瞪大了眼,惊慌地四处查看。

  回过神来的曹操唯一的想法就是跑,赶紧跑。

  可往哪里跑,哪里才是真正的出路?

  徐荣当初只有三万多人,此刻的黄巾军最起码有十余万人,足足数倍,根本没有空余的地方。

  “这次真的要折在这里了!”

  曹操居然绝望了,陷入了真正的绝望。

  身边的那几个兄弟不停地击杀着想要冲上来的黄巾军,曹昂一直护在父亲曹操身边,寸步不离。

  可是不管他们怎么努力,黄巾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

  正当他们即将放弃之时,忽然东南方向杀来一路人。

  众人惊喜望去,只见鲍信领着将士突破包围,前来营救曹操。

  曹操匆忙迎了上去。

  二人汇合,各自心神稍定。

  “孟德兄,再这么下去,这一万个兄弟都得倒下,不如我们集中兵力,先突破,再找机会。”

  曹操同意鲍信的看法。

  “向南,南面的黄巾军最为薄弱。”

  二人合并一处,合力向南杀去。

  此法果然奏效,黄巾军反应不及时,包围圈被撕开一个缺口。

  曹操和鲍信看准时机,立刻突围。

  谁料无意中射来一支箭,击散了曹操和鲍信。

  曹操被擦落马下。

  就这个短暂的时间,黄巾军又围了上来。

  鲍信见状,奋不顾身回身救援,硬生生地抗下了黄巾军刺来的刀剑,将曹操从地上拉起来,重新扶上马。

  而鲍信自己则再也没有站起来。

  曹操愤怒又懊悔,想要与黄巾军决一死战。

  程昱忽然出现在曹操身后,见状立刻建议:“主公,程昱来晚了。我有一计,可击退黄巾军。”

  曹操回身看去,终于看到了这个荀彧口中的文武全才。

  “何计?”

  “寿张南北都是软土,我料定一会就会下雨,只要一下雨,软土就成了泥潭,主公只需要此刻跑向寿张西南方向,跑过软土区,引诱黄巾军追来。届时大雨一下,黄巾军大部分人员就会陷入泥潭中而动弹不得,主公再领军回击,就能一举击破黄巾军。”

  此刻的曹操没有把握,但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