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这封书信是何等的霸气!根本不是一个诸侯与另一个诸侯之间的对话,而是一名统治者对一名叛逆者的讨伐。
曹操手握八十万大军,就算你孙权压上江东全部的力量,也不是他曹操的敌手。
如今天下十三州,唯独扬州之地尚未归顺朝廷,他曹操只需要大手一挥,百万雄师即可踏平江东之地,而你孙权毫无还手之力。
轻如鸿毛的书信送到孙权手中,却在江东六郡八十一县中砸出了一个巨大的坑,掀起了超过十米高的巨浪。
孙权帐下第一文臣,长史张昭等人当即表态:准备投降。
理由分析很透彻:
第一,曹操乃豺狼虎豹,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征讨四方,孙权领军抵抗名不正言不顺,是与朝廷作对;
第二,江东能用来抵抗曹操的只有长江天险,现在曹操已经占据了荆州之地,长江天险已经不复存在,优势荡然无存;
第三,曹操的人马太多啦,动不动就几十万,加上荆州的水军三十万,怎么看都不是江东数万人马能抵挡的。
综合上述原因,最好的办法就是迎接曹操,投降朝廷。
张昭说的很委婉,并不是投降曹操,而是投降朝廷。
他们在座的所有人,哪个不是朝廷命官。
本就是朝廷的人,只不过看不惯那些诸侯动乱天下,这才起兵平乱。
如今朝廷既然征召,自然可以投降以示忠诚。
帐下众多谋士纷纷响应张昭的主张,唯独鲁肃一言不发。
孙权一时间无法做决定,从内心深处来说,整个江东可是他父亲孙坚、他哥哥孙策和他自己千辛万苦打下的基业,怎么能轻易拱手让给他人。
心烦意乱的孙权独自走出营帐,想要透一口气。
这时鲁肃追了上来。
孙权似乎看到了希望,握着鲁肃的手询问他的意见。
鲁肃直截了当地跟孙权说,那些劝你投降的人不是笨蛋就是坏蛋。
只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罢了。
他们都可以投降,简简单单朝着北面磕个头就行,将来还是能出来做官,甚至还能因为劝降有功而升职。
但是你孙权不行,江东之地是孙氏家族两代人打下来的基业,交给曹操之后,孙权还剩下什么?
不用看前人,看现在的刘琮就知道了。
面上是荆州刺史,实际什么权力都没有,甚至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他们是想把你孙权推到风口浪尖上去,并不是真的帮你谋划。
鲁肃又说起自己的事。
他说他跟其他人一样,投降无非就是换一个主子伺候,不会有任何改变。高兴了出来做官,不高兴就在家待着。
孙权恍然大悟。
他不敢在帐内发火,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人支持他的决定,另一方面是深受士族豪门的牵制。
先前聊曹操入主兖州之时,不得不给兖州的门阀士族成员安排官职,因为他们绑架了曹操的地位和未来。
这方面感受最深的第一人是荆州刘表,第二人便是江东孙权。
没有这些江东的门阀士族支持,仅仅凭借孙权自身的力量,别说平定郡县了,就是要保全自身都难。
所以孙权几乎所有的决定都需要权衡家族利弊,就如《三国杀》游戏中孙权的技能制衡一样。
当鲁肃说出这番言论之后,孙权不再犹豫,坚定了抗曹的信念。
毕竟鲁肃乃当地的大家族,他的号召力和话语权还是很大的。
随后,孙权便当着众人的面劈断桌案,力排众议,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领军三万,沿江而上,准备与刘备联手抗曹操。
诸葛亮也顺利的完成使命,回到刘备身边。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二月,孙刘联军,加上刘琦的一万人马,共计五万人逆水而上,行至赤壁。
此时曹操也从江陵出发,水路和陆路并进,准备一鼓作气拿下江东。
两军在赤壁附近相遇。
根据历史记载推测,曹军大约有二十万人,其中包括青州兵、冀州兵约十五万,这些战力较强,善于冲锋陷阵,但不熟悉水战。刚收服的荆州兵包括水军在内大约五万人,这些兵卒战力较弱,但擅长水战。
孙刘联军大约有五万人,包括孙权交给周瑜的三万人,刘备手中关羽率领的数千水军和在樊口汇聚的残兵共约一万人,刘琦交给刘备指挥的人马约一万人。
从兵力上来说,曹操是孙刘两家的四倍。
孙子兵法有云,五则攻之十则围之。
也就是说,曹操手中的人马还没到五倍,到不了正面进攻的地步。
另外,曹操书信中号称八十万大军,其实就是吓唬孙权的。
若真有这么多人马,曹操压根不会单从江陵顺江而下,而是会选择多条路线一同进发。
八十万人的行军,别说能否调度妥当,指挥有力,就连军需补给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古时候通讯能力差,八十万大军或许指令传递就得费时费力。
尽管没有十倍于孙刘联军的人马,但曹操依旧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可两军刚在赤壁遭遇,曹操打了第一次水战败仗。
周瑜命甘宁和韩当驾驶蒙冲轻松穿越在曹操的水军之中,很快就把曹操的水军击败。
曹操并没有气馁,而是下令水军往赤壁对岸,长江北面的乌林靠拢,并通知陆军在乌林汇合。
周瑜则选择在长江南岸安营扎寨。
两路人马就在赤壁对峙。
面对突如其来的失败,曹营中很多将士觉得曹操会大发雷霆,毕竟先前南下荆州都是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
这一次失败,就像是给兴致高昂的众人泼了一盆冷水。
曹操却出乎众人的预料,并没有责怪任何人,只是令荆州降将、他的好友蔡瑁,与另一位水军战将张允一道,在乌林边上操练水军。
因为曹操心里清楚,这一次水军失利并不是指挥问题,也不是众将士杀敌不勇,而是大军刚出江陵便遇到了瘟疫。
军中很多将士被感染,别说打仗了,就算是行军都十分困难。
加上北方的将士都不谙水战,一站上船便晕头转向,四处呕吐,不仅加重了疫情的传播,也大大削弱了战斗力。
故而在长江之上,不敌周瑜。
别无他法,曹操只能待疫情消散,将士们服水土之后再战。
他已经做好了长期对峙的准备。
这封书信是何等的霸气!根本不是一个诸侯与另一个诸侯之间的对话,而是一名统治者对一名叛逆者的讨伐。
曹操手握八十万大军,就算你孙权压上江东全部的力量,也不是他曹操的敌手。
如今天下十三州,唯独扬州之地尚未归顺朝廷,他曹操只需要大手一挥,百万雄师即可踏平江东之地,而你孙权毫无还手之力。
轻如鸿毛的书信送到孙权手中,却在江东六郡八十一县中砸出了一个巨大的坑,掀起了超过十米高的巨浪。
孙权帐下第一文臣,长史张昭等人当即表态:准备投降。
理由分析很透彻:
第一,曹操乃豺狼虎豹,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征讨四方,孙权领军抵抗名不正言不顺,是与朝廷作对;
第二,江东能用来抵抗曹操的只有长江天险,现在曹操已经占据了荆州之地,长江天险已经不复存在,优势荡然无存;
第三,曹操的人马太多啦,动不动就几十万,加上荆州的水军三十万,怎么看都不是江东数万人马能抵挡的。
综合上述原因,最好的办法就是迎接曹操,投降朝廷。
张昭说的很委婉,并不是投降曹操,而是投降朝廷。
他们在座的所有人,哪个不是朝廷命官。
本就是朝廷的人,只不过看不惯那些诸侯动乱天下,这才起兵平乱。
如今朝廷既然征召,自然可以投降以示忠诚。
帐下众多谋士纷纷响应张昭的主张,唯独鲁肃一言不发。
孙权一时间无法做决定,从内心深处来说,整个江东可是他父亲孙坚、他哥哥孙策和他自己千辛万苦打下的基业,怎么能轻易拱手让给他人。
心烦意乱的孙权独自走出营帐,想要透一口气。
这时鲁肃追了上来。
孙权似乎看到了希望,握着鲁肃的手询问他的意见。
鲁肃直截了当地跟孙权说,那些劝你投降的人不是笨蛋就是坏蛋。
只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罢了。
他们都可以投降,简简单单朝着北面磕个头就行,将来还是能出来做官,甚至还能因为劝降有功而升职。
但是你孙权不行,江东之地是孙氏家族两代人打下来的基业,交给曹操之后,孙权还剩下什么?
不用看前人,看现在的刘琮就知道了。
面上是荆州刺史,实际什么权力都没有,甚至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他们是想把你孙权推到风口浪尖上去,并不是真的帮你谋划。
鲁肃又说起自己的事。
他说他跟其他人一样,投降无非就是换一个主子伺候,不会有任何改变。高兴了出来做官,不高兴就在家待着。
孙权恍然大悟。
他不敢在帐内发火,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人支持他的决定,另一方面是深受士族豪门的牵制。
先前聊曹操入主兖州之时,不得不给兖州的门阀士族成员安排官职,因为他们绑架了曹操的地位和未来。
这方面感受最深的第一人是荆州刘表,第二人便是江东孙权。
没有这些江东的门阀士族支持,仅仅凭借孙权自身的力量,别说平定郡县了,就是要保全自身都难。
所以孙权几乎所有的决定都需要权衡家族利弊,就如《三国杀》游戏中孙权的技能制衡一样。
当鲁肃说出这番言论之后,孙权不再犹豫,坚定了抗曹的信念。
毕竟鲁肃乃当地的大家族,他的号召力和话语权还是很大的。
随后,孙权便当着众人的面劈断桌案,力排众议,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领军三万,沿江而上,准备与刘备联手抗曹操。
诸葛亮也顺利的完成使命,回到刘备身边。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二月,孙刘联军,加上刘琦的一万人马,共计五万人逆水而上,行至赤壁。
此时曹操也从江陵出发,水路和陆路并进,准备一鼓作气拿下江东。
两军在赤壁附近相遇。
根据历史记载推测,曹军大约有二十万人,其中包括青州兵、冀州兵约十五万,这些战力较强,善于冲锋陷阵,但不熟悉水战。刚收服的荆州兵包括水军在内大约五万人,这些兵卒战力较弱,但擅长水战。
孙刘联军大约有五万人,包括孙权交给周瑜的三万人,刘备手中关羽率领的数千水军和在樊口汇聚的残兵共约一万人,刘琦交给刘备指挥的人马约一万人。
从兵力上来说,曹操是孙刘两家的四倍。
孙子兵法有云,五则攻之十则围之。
也就是说,曹操手中的人马还没到五倍,到不了正面进攻的地步。
另外,曹操书信中号称八十万大军,其实就是吓唬孙权的。
若真有这么多人马,曹操压根不会单从江陵顺江而下,而是会选择多条路线一同进发。
八十万人的行军,别说能否调度妥当,指挥有力,就连军需补给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古时候通讯能力差,八十万大军或许指令传递就得费时费力。
尽管没有十倍于孙刘联军的人马,但曹操依旧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可两军刚在赤壁遭遇,曹操打了第一次水战败仗。
周瑜命甘宁和韩当驾驶蒙冲轻松穿越在曹操的水军之中,很快就把曹操的水军击败。
曹操并没有气馁,而是下令水军往赤壁对岸,长江北面的乌林靠拢,并通知陆军在乌林汇合。
周瑜则选择在长江南岸安营扎寨。
两路人马就在赤壁对峙。
面对突如其来的失败,曹营中很多将士觉得曹操会大发雷霆,毕竟先前南下荆州都是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
这一次失败,就像是给兴致高昂的众人泼了一盆冷水。
曹操却出乎众人的预料,并没有责怪任何人,只是令荆州降将、他的好友蔡瑁,与另一位水军战将张允一道,在乌林边上操练水军。
因为曹操心里清楚,这一次水军失利并不是指挥问题,也不是众将士杀敌不勇,而是大军刚出江陵便遇到了瘟疫。
军中很多将士被感染,别说打仗了,就算是行军都十分困难。
加上北方的将士都不谙水战,一站上船便晕头转向,四处呕吐,不仅加重了疫情的传播,也大大削弱了战斗力。
故而在长江之上,不敌周瑜。
别无他法,曹操只能待疫情消散,将士们服水土之后再战。
他已经做好了长期对峙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