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长坂坡乱战-《曹操那些事》

  曹操应当感谢刘备时刻挂在嘴边的正义,是他的正义给了曹操追上的机会。

  曹操铁骑日行三百里,杀到刘备众人跟前之时,刘备携带百姓还没有走出当阳县。

  面对眼前大量百姓以及甲胄不齐的士卒,曹操会心一笑。

  这一把稳赢!

  他当即命人冲杀,搜寻刘备的下落。

  刘备的大军面对曹操的铁骑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当即溃败。

  曹军才不管眼前的是何人,所到之处皆是刀下魂,铁蹄之下皆是丧命鬼。

  很快,大军就杀散了当阳地区的几乎所有人马。

  刘备无奈发动逃跑技能,抛下妻子和百姓,领着诸葛亮、张飞、赵云,还有一些文官向着江陵奔去。

  大量百姓、辎重都被曹军俘获。

  很多人说刘备并非真的仁义而不愿放弃百姓,而是想要拿百姓作为挡箭牌,把曹操大军拦在半路。

  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成立。

  虽然百姓的存在确实给曹操寻找刘备带来了麻烦,但若是刘备放弃百姓急行军,此时此刻早就到达江陵了,根本不需要用百姓来抵挡曹操。

  当阳的形势一片混乱,没有刘备的保护,甘夫人和刘禅陷入了乱军之中。

  曹操大军并不认识二人,也没有过多关注,只顾着搜寻刘备的下落。

  这一战,曹操誓要把刘备擒拿。

  没过多久,身边的铁骑前来汇报,说有一员战将,白袍白马,手中一把亮银枪,见骑兵就刺,没人是他对手。

  曹操十分惊奇,便朝着铁骑所指方向而去。

  约莫片刻功夫,铁骑便指着不远处的一个白色身影呼喊:“主公,便是那人!”

  众人纷纷望去,只见那名战将左右横突,手中长枪梨花带雨,所遇之人无不倒地,身上的白色战袍已被血浸染。

  曹操有些疑惑:“我观此人,枪法卓绝,只是这体型,为何如此臃肿。”

  众将士也有些疑惑。

  于禁忽然站出来对曹操说:“主公,那名战将似乎身前包裹着东西。”

  话音未落,又一名铁骑从前线过来,汇报战况。

  “启禀主公,此人枪法着实厉害,很多将军不是他的对手,被他刺落马下的将军已有数十名。他身前裹有一名婴儿,已经来回冲阵七次!”

  曹操听了,双目瞪大,颇为震惊,感叹道:“自从吕布陨落之后,再也没有见过如此勇猛之人。”

  “来将可报上姓名?”

  曹操忽然遥喊道。

  传令官挨个传递曹操的指令,直到让白袍战将听到。

  白袍战将一勒马缰,挺枪指向曹操:“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声响如雷贯耳。

  战马亦长鸣如雷声。

  “赵子龙,为何如此猛将,又死心塌地追随刘备!”

  曹操望着赵云,心中着实想不明白。

  论威望、论胆识、论实力,他都远胜刘备,此时此刻,刘备别说占据一城一池,连个容身之所都没有,都快成为别人的刀下魂了,居然还会有这么多勇猛之人追随。

  “何人可拿下赵子龙?”

  曹操马鞭一指,开口迎战。

  “丞相,末将愿往!”

  曹操回头看去,乃张辽张文远也,当即点头应允,命人擂鼓诸位。

  一旁的程昱看出了曹操的心思,知道曹操想要收服此人,便给曹操出了一个主意。

  他说,如今刘备正是没落之时,很多人都顺势投降了丞相,丞相可以利用这一点,散出消息,就说白袍战将前来投靠丞相,受到丞相重用。

  曹操瞬间就明白了程昱的意思,点头应允。

  好一条离间计,在最困难的时候最不容易相信身边人,更何况此时确实有很多人马临阵倒戈。

  很快,消息便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刘备的耳朵里。

  恰在此时,糜芳忽然来报,说他看到了赵云朝着北面而去。

  刘备身边众人无不震惊。

  唯独刘备并不相信。

  他说:“子龙不是那样的人!子龙不是弃我而去的!”

  另一边,张辽冲杀到赵云跟前,终于看清了其怀中的婴儿,惊讶地发现婴儿并没有啼哭。

  而赵云此刻手中的枪并没有停过。

  两人一交手,张辽便意识到了赵云的厉害,自知不敌。

  远处的于禁看清了情况,不顾江湖道义,驱马杀到跟前。

  赵云丝毫不惧,以一敌二。

  二人没有胜算,但手中刀枪越来越密。

  赵云意识到不可再停留,便甩开二人,一路杀出包围,直奔甘夫人处。

  二人无法阻挡,只好作罢。

  见赵云远去,曹操只能期盼程昱的离间计能够成功。

  赵云成功救出了甘夫人和刘禅,回到刘备身边。

  刘备十分欣慰,众人也无不叹服主臣二人的相互信任。

  此战之后,赵云也荣升为牙门将军。

  程昱的计谋也就此落空,曹操只能眼睁睁看着赵云依旧追随刘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没有在当阳县找到刘备,大军就一路向南推进。

  刘备便命张飞领二十骑去阻拦曹军。

  曹操领军来到当阳桥,却发现桥面已经消失,只有一名战将领着数十人站在河对岸。

  那人昂首挺胸,目视前方,丝毫没有慌乱。

  张飞自保家门,乃燕人张翼德也。

  曹操众将士早就从关羽的口中听闻张飞的厉害,都有些忌惮,哪怕张飞人少,也不敢贸然上前。

  曹操无奈,只好先行领兵后撤。

  刘备也因此转危为安。

  长坂坡之战中,曹纯俘虏了刘备的两个女儿。

  相传曹操想要用她们来要挟刘备,可刘备死活不承认有两个女儿。

  野史称曹操一气之下便将刘备的大女儿赏赐给了曹纯为妾,将小女儿安置在铜雀台(实际上此时还没有建成)。

  日后每每打仗获胜,或论功行赏,便会让刘备小女儿出来歌舞。

  不过这些都是传言,并没有在正史上记载,算不得数。

  同时,曹操大军还在混乱之中捉住了徐庶的母亲。

  程昱认得徐庶,也认得徐母,当即恭喜曹操,又能获得一名智谋之士。

  曹操不解。

  程昱解释道:“徐庶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此人最重孝道,只要丞相放出消息,说徐母就在丞相处安歇,再让徐母书信一封,徐庶定会来投。”

  曹操当即应允。

  徐庶听到消息,又收到母亲的书信,便辞别刘备,向北投靠曹操。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等典故便是出自此处。

  但历史上的徐庶并没有像《三国演义》一样,进入曹营后一言不发。

  相反,徐庶定然为曹操出谋划策,后来他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便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