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这铁贤,真是个奇人啊!-《让你假扮天子,你成了千古一帝?》

  陆远只好苦着脸,继续说道:“只是,臣派人查遍了他在山东任上的所有卷宗,发现此人虽与陈廷和往来甚密,却……却并非贪官。”

  “他在山东风评极佳,深受百姓拥护。锦衣卫之前去翻过他的府邸,结果……结果他府上家徒四壁,所有家当加起来,不过几十两碎银。他夫人,甚至还要靠每日织布,来补贴家用……”

  “什么?!”

  李睿这次是真的惊讶了。

  他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天下……还有这等奇人?”

  一个陈党的官员,给陈廷和送礼,却不贪污,不欺压百姓,家里还穷得叮当响?

  这他妈是碳基生物能干出来的事?

  陆远看出了李睿的疑惑,连忙躬身分析道:“陛下,臣以为,铁贤此人,之所以如此,或许与他的出身有关。”

  “他……他乃是色目人。”

  “色目人?”

  “是,他在朝中备受汉臣歧视,若不攀附陈廷和这棵大树,恐怕一辈子都只能在底层为官,更别说坐上山东巡抚这个封疆大吏的位置了。”

  李睿,瞬间了然。

  原来如此!

  这是一个,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为了能真正地为百姓做点事,而不得不和光同尘,甚至与狼共舞的能臣干吏!

  这种人,才是真正的人才!

  比于谦那种纯粹的忠臣,还要难得!

  因为这种人,才会做事,才会来事!

  必须重用!

  李睿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

  他重新坐回龙椅,看着窗外,幽幽地叹了口气。

  “先是江西那个水战奇才王守义,又是山东这个不要命的铁贤……”

  “朕,倒真是要好好谢谢你啊,赵钰。”

  “要不是你起兵造反,朕还真不知道,我大夏的官场里,竟然还藏着这么多,被埋没的宝贝疙瘩。”

  陆远听着李睿那番感慨,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他真想说,陛下,您要是把这话让宁王赵钰听见,那孙子怕不是要从德州城下直接气死过去。

  这叫什么?

  我辛辛苦苦起兵造反,结果成了你发掘人才的背景板了?

  杀人诛心啊!

  李睿负手而立,看着堪舆图上,德州那个小小的点,沉思了片刻。

  铁贤能守,这是好事。

  但,这终究不是他想要的剧本。

  他不喜欢这种脱离掌控的感觉。

  “既然如此,那就将宁王那孙子,死死地困在山东一线吧。”

  李睿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意。

  “朕,要亲自过去。”

  “朕要亲手,斩下宁王的人头!”

  话音刚落。

  “噗通!”

  陆远想都没想,直接拜倒在地,额头重重地磕在冰冷的地砖上。

  “陛下神武!”

  “只是……只是陛下若是想要御驾亲征,朝中,只怕会有很大的反对之声啊!”

  陆远是真的急了。

  开什么玩笑!

  皇帝亲征?

  大夏自从土木堡之变之后,提到亲征这两个字就开始犯PTSD了,那些大臣还不得像个疯狗一样乱咬啊!

  而且,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刚刚稳定下来的大夏,岂不是又要天下大乱?

  那些刚被提拔上来的新官,还有刚刚尝到甜头的勋贵们,绝对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反对?”

  李睿撇了撇嘴,脸上露出一抹极其玩味的笑容。

  他走上前,亲手将陆远扶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谁说是朕要御驾亲征了?”

  “出征的,明明就是威武大将军,赵寿好不好?”

  “跟朕,有半毛钱关系?”

  “啊?”

  陆远直接懵了。

  他呆呆地看着李睿,脑子一时间没转过弯来。

  威武大将军……赵寿?

  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

  卧槽!

  陆远猛地想了起来,当初陛下为了去九边巡视,不就是给自己封了个这么个玩意儿吗?!

  他张了张嘴,看着李睿那一脸“我就是规矩”的表情,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来。

  最终,所有的担忧和惊愕,都化为了一声哭笑不得的苦笑。

  他再次对着李睿,深深一躬。

  “陛下……圣明!”

  “行了行了!”

  李睿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天天圣明圣明的,朕的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

  他斜了陆远一眼,没好气地说道:“下次去找礼部尚书孔明礼那老学究,学点新词儿再来拍马屁!”

  “是,是,臣遵旨……”

  陆远连连点头,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躬身退了出去。

  待陆远走后,李睿脸上的玩味之色才缓缓收敛。

  他再次传下口谕,召见了内阁首辅于谦以及顾长青。

  很快,两位大夏朝堂上,文武两派的执牛耳者,便匆匆赶到了养心殿。

  “臣,参见陛下。”

  “免了。”

  李睿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开门见山地问道:“钱粮、民夫、军械,安排得如何了?”

  “可够大军所用?”

  “朕,要亲自去一趟山东。”

  于谦和顾长青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凝重。

  还是于谦先开了口,他站起身,对着李睿躬身一拜,语气中满是担忧。

  “陛下,万万不可!”

  “为何?”李睿挑了挑眉。

  于谦沉声道:“陛下,如今已入深冬,马上就要下大雪了!这个时候发兵,于我军极为不利!”

  “除了粮草军械,将士们还需要大量的蜂窝煤来取暖做饭,这后勤的压力,比往日要大上数倍!”

  “而且,再过最多半月,大运河估计就要彻底封冻,所有物资,都只能依靠陆路运输,其损耗之大,难以估量!”

  “国库的钱倒是没问题,但粮草本就不算充裕,若是强行发兵,恐怕一个月,就会消耗殆尽!”

  “从其他地方抽调粮草,也需要时间啊,陛下!”

  于谦说得情真意切,每一个字,都说在了点子上。

  李睿听完,眉头也皱了起来。

  他看向顾长青:“那顾爱卿,依你看,铁贤他,能守得住一个冬天吗?”

  不等顾长青回答,李睿又自顾自地说道:“要是守不住,让宁王那孙子打到京城来,岂不是更麻烦?”

  顾长青闻言,却是笑了。

  他站起身,脸上带着一种技术宅特有的自信。

  “陛下放心。”

  “臣断定,铁贤,一定能守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