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冬把镜头转向四周。
梁阿姨给他准备的房间比他们原来的家还要大,墙上贴着淡蓝色的壁纸,书桌上摆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床边是一把吉他。
"梁叔叔送的。"颜冬指着吉他,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他说我有天赋。"
颜夏的胸口一阵刺痛,她从未有能力给弟弟买这样的礼物。
"真好。"她努力让声音听起来高兴,"记得谢谢人家。"
他们又聊了几句,然后互道晚安,挂断电话后,颜夏蜷缩在宿舍狭小的床上,把脸埋进枕头里,她以为自己会哭,但眼睛干涩得发疼。
大学生活比颜夏想象中忙碌,除了繁重的课业,她还需要做两份兼职。
图书馆管理员和家教,每天回到宿舍时,室友们通常已经睡了,她们渐渐不再邀请颜夏参加聚餐和逛街,而她也乐得清静。
每周三和周日,与颜冬的视频通话是她唯一的慰藉。
透过小小的手机屏幕,她看着弟弟一点点变化:头发长了,个子高了,说话的声音变得低沉了,他加入了学校的乐队,开始有女生给他递纸条,梁叔叔教他作曲...
而颜夏自己的生活却像一潭死水,直到那个深秋的下午,她在建筑系馆迷了路。
"需要帮忙吗?"一个温和的男声从身后传来。
颜夏转身,看到一个高个子男生站在走廊里,怀里抱着一卷图纸,他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头发有些自然卷,笑起来左颊有个小酒窝。
"我找302教室。"颜夏说,"建筑设计基础。"
"巧了,我也去那儿。"男生眨眨眼,"你是新转来的?没见过你。"
"不是,我是经济系的,来旁听。"
男生扬起眉毛。"对建筑感兴趣?"
"嗯。"颜夏简短地回答,实际上,她只是需要这门课的学分,而正选的时间冲突。
他们一起走向教室。
男生叫程阳,建筑系大三学生,他说话时喜欢做手势,讲到激动处眼睛会闪闪发亮,颜夏大多时候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点头。
下课后,程阳主动提出带颜夏参观系馆。"既然你对建筑感兴趣..."他这样说。
颜夏本想拒绝,但程阳已经热情地介绍起系馆的历史和设计,当他们走到模型展示区时,程阳不小心碰掉了一卷图纸,图纸展开,颜夏看到上面是一个孤儿院的设计图。
"你的设计?"她弯腰帮忙收拾,突然注意到程阳手腕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和她左手腕上的几乎一模一样。
程阳迅速卷起图纸。
"嗯,公益项目。"他转移了话题,"对了,你周末有空吗?我们系有个展览..."
就这样,颜夏和程阳渐渐熟络起来,他和其他人不同,从不问她的家庭情况,也不对她的节俭和忙碌表示惊讶。
有时候,他会"恰好"多买一份午餐,或者"偶然"得到两张电影赠票。
十二月初的一个周末,颜夏终于答应去程阳家吃饭,他母亲是大学附中的音乐老师,父亲早年病逝,程阳说,他母亲一直想见见"那个让儿子赞不绝口的女孩"。
程家的温馨让颜夏既羡慕又心酸。
程母做了满满一桌菜,不停地给颜夏夹菜,问她学习累不累,生活习不习惯,当颜夏提到有个弟弟在邻市寄养时,程母的眼睛亮了起来。
"音乐天赋?那一定要让我听听!"程母兴奋地说,"我们附中有最好的音乐老师,如果他能转学过来..."
"妈,"程阳轻声打断,"颜夏弟弟已经有安排了。"
回家的路上,程阳送颜夏到宿舍楼下,"抱歉,我妈太热情了。"他不好意思地说。
"没关系。"颜夏微笑,"她很可爱。"
他们沉默地站了一会儿,程阳突然说:"我知道照顾别人有多难,我爸爸生病那几年,都是我和妈妈..."
颜夏抬头看他,这是程阳第一次谈起自己的过去。
"你弟弟很幸运,有你这样的姐姐。"程阳轻声说。
颜夏不知如何回应,她从未觉得自己是个好姐姐,好姐姐不会把弟弟送去别人家。
寒假开始前,颜夏收到梁阿姨的电话。
电话那头,梁阿姨的声音异常疲惫:"颜夏...有件事要和你商量,我丈夫查出胃癌,需要马上手术。术后我要全心照顾他,恐怕..."
颜夏的心沉了下去。"我明白了。"她机械地回答,"我会尽快接颜冬回来。"
挂断电话,颜夏坐在宿舍床上,盯着墙壁发呆。
她才刚刚适应大学生活,成绩刚刚有了起色,兼职也渐入佳境,如果现在接回颜冬,她将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到那种日夜打工的日子。
手机震动起来,是程阳的信息:"听说你放假不回家?我妈想请你除夕来吃饭。"
颜夏盯着那条信息看了很久,然后回复:"可能要改变计划了,我弟弟需要我。"
不到五分钟,程阳就打来电话,颜夏简单解释了情况,省略了大部分细节,但程阳似乎听出了她的困境。
"等等,"他突然说,"我有个想法,我妈学校附中有寄宿部,而且音乐师资很强,如果你弟弟能转学过来..."
"不行。"颜夏打断他,"我不能继续麻烦你们。"
"不是麻烦。"程阳的声音坚定,"我妈早就想见你弟弟了,而且..."
他犹豫了一下,"教职工有优惠,住宿费可以减免。"
颜夏沉默了,这个提议太诱人了,但她不确定自己能否承受更多的恩惠。
"至少考虑一下?"程阳轻声说,"明天我带你去看看学校环境。"
第二天,颜夏跟着程阳参观了附中,学校确实很好,音乐教室设备先进,宿舍干净整洁,程母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详细介绍了音乐课程。
"你弟弟如果有天赋,我们还可以推荐他去少年宫乐团。"程母说,"那里有最好的老师。"
离开学校时,颜夏的心情复杂极了,这确实是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如果她不考虑自己的骄傲的话。
"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她低声说。
程阳摇摇头。
"不用感谢,只是..."他深吸一口气,"我希望你知道,你不必一个人承担一切。"
颜夏抬头看他,发现他的眼神无比认真,那一刻,她突然意识到程阳对她的感情可能超出了友谊。
寒假第一天,颜夏坐上了去邻市的客车,梁阿姨家的小区装饰着圣诞彩灯,一派节日气氛,但当她按响门铃时,开门的梁阿姨憔悴得几乎认不出来。
"颜夏..."梁阿姨眼眶红了,"真抱歉突然这样..."
颜冬从里屋冲出来,一把抱住姐姐,他长高了不少,几乎和颜夏一样高了。
"我可以回家了吗?"他小声问,声音里满是期待。
颜夏抚摸着他的后背,不知如何回答,她看向梁阿姨,后者勉强笑了笑。
"进去说吧。"梁阿姨让开路,"我烤了饼干。"
梁阿姨给他准备的房间比他们原来的家还要大,墙上贴着淡蓝色的壁纸,书桌上摆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床边是一把吉他。
"梁叔叔送的。"颜冬指着吉他,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他说我有天赋。"
颜夏的胸口一阵刺痛,她从未有能力给弟弟买这样的礼物。
"真好。"她努力让声音听起来高兴,"记得谢谢人家。"
他们又聊了几句,然后互道晚安,挂断电话后,颜夏蜷缩在宿舍狭小的床上,把脸埋进枕头里,她以为自己会哭,但眼睛干涩得发疼。
大学生活比颜夏想象中忙碌,除了繁重的课业,她还需要做两份兼职。
图书馆管理员和家教,每天回到宿舍时,室友们通常已经睡了,她们渐渐不再邀请颜夏参加聚餐和逛街,而她也乐得清静。
每周三和周日,与颜冬的视频通话是她唯一的慰藉。
透过小小的手机屏幕,她看着弟弟一点点变化:头发长了,个子高了,说话的声音变得低沉了,他加入了学校的乐队,开始有女生给他递纸条,梁叔叔教他作曲...
而颜夏自己的生活却像一潭死水,直到那个深秋的下午,她在建筑系馆迷了路。
"需要帮忙吗?"一个温和的男声从身后传来。
颜夏转身,看到一个高个子男生站在走廊里,怀里抱着一卷图纸,他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头发有些自然卷,笑起来左颊有个小酒窝。
"我找302教室。"颜夏说,"建筑设计基础。"
"巧了,我也去那儿。"男生眨眨眼,"你是新转来的?没见过你。"
"不是,我是经济系的,来旁听。"
男生扬起眉毛。"对建筑感兴趣?"
"嗯。"颜夏简短地回答,实际上,她只是需要这门课的学分,而正选的时间冲突。
他们一起走向教室。
男生叫程阳,建筑系大三学生,他说话时喜欢做手势,讲到激动处眼睛会闪闪发亮,颜夏大多时候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点头。
下课后,程阳主动提出带颜夏参观系馆。"既然你对建筑感兴趣..."他这样说。
颜夏本想拒绝,但程阳已经热情地介绍起系馆的历史和设计,当他们走到模型展示区时,程阳不小心碰掉了一卷图纸,图纸展开,颜夏看到上面是一个孤儿院的设计图。
"你的设计?"她弯腰帮忙收拾,突然注意到程阳手腕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和她左手腕上的几乎一模一样。
程阳迅速卷起图纸。
"嗯,公益项目。"他转移了话题,"对了,你周末有空吗?我们系有个展览..."
就这样,颜夏和程阳渐渐熟络起来,他和其他人不同,从不问她的家庭情况,也不对她的节俭和忙碌表示惊讶。
有时候,他会"恰好"多买一份午餐,或者"偶然"得到两张电影赠票。
十二月初的一个周末,颜夏终于答应去程阳家吃饭,他母亲是大学附中的音乐老师,父亲早年病逝,程阳说,他母亲一直想见见"那个让儿子赞不绝口的女孩"。
程家的温馨让颜夏既羡慕又心酸。
程母做了满满一桌菜,不停地给颜夏夹菜,问她学习累不累,生活习不习惯,当颜夏提到有个弟弟在邻市寄养时,程母的眼睛亮了起来。
"音乐天赋?那一定要让我听听!"程母兴奋地说,"我们附中有最好的音乐老师,如果他能转学过来..."
"妈,"程阳轻声打断,"颜夏弟弟已经有安排了。"
回家的路上,程阳送颜夏到宿舍楼下,"抱歉,我妈太热情了。"他不好意思地说。
"没关系。"颜夏微笑,"她很可爱。"
他们沉默地站了一会儿,程阳突然说:"我知道照顾别人有多难,我爸爸生病那几年,都是我和妈妈..."
颜夏抬头看他,这是程阳第一次谈起自己的过去。
"你弟弟很幸运,有你这样的姐姐。"程阳轻声说。
颜夏不知如何回应,她从未觉得自己是个好姐姐,好姐姐不会把弟弟送去别人家。
寒假开始前,颜夏收到梁阿姨的电话。
电话那头,梁阿姨的声音异常疲惫:"颜夏...有件事要和你商量,我丈夫查出胃癌,需要马上手术。术后我要全心照顾他,恐怕..."
颜夏的心沉了下去。"我明白了。"她机械地回答,"我会尽快接颜冬回来。"
挂断电话,颜夏坐在宿舍床上,盯着墙壁发呆。
她才刚刚适应大学生活,成绩刚刚有了起色,兼职也渐入佳境,如果现在接回颜冬,她将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到那种日夜打工的日子。
手机震动起来,是程阳的信息:"听说你放假不回家?我妈想请你除夕来吃饭。"
颜夏盯着那条信息看了很久,然后回复:"可能要改变计划了,我弟弟需要我。"
不到五分钟,程阳就打来电话,颜夏简单解释了情况,省略了大部分细节,但程阳似乎听出了她的困境。
"等等,"他突然说,"我有个想法,我妈学校附中有寄宿部,而且音乐师资很强,如果你弟弟能转学过来..."
"不行。"颜夏打断他,"我不能继续麻烦你们。"
"不是麻烦。"程阳的声音坚定,"我妈早就想见你弟弟了,而且..."
他犹豫了一下,"教职工有优惠,住宿费可以减免。"
颜夏沉默了,这个提议太诱人了,但她不确定自己能否承受更多的恩惠。
"至少考虑一下?"程阳轻声说,"明天我带你去看看学校环境。"
第二天,颜夏跟着程阳参观了附中,学校确实很好,音乐教室设备先进,宿舍干净整洁,程母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详细介绍了音乐课程。
"你弟弟如果有天赋,我们还可以推荐他去少年宫乐团。"程母说,"那里有最好的老师。"
离开学校时,颜夏的心情复杂极了,这确实是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如果她不考虑自己的骄傲的话。
"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她低声说。
程阳摇摇头。
"不用感谢,只是..."他深吸一口气,"我希望你知道,你不必一个人承担一切。"
颜夏抬头看他,发现他的眼神无比认真,那一刻,她突然意识到程阳对她的感情可能超出了友谊。
寒假第一天,颜夏坐上了去邻市的客车,梁阿姨家的小区装饰着圣诞彩灯,一派节日气氛,但当她按响门铃时,开门的梁阿姨憔悴得几乎认不出来。
"颜夏..."梁阿姨眼眶红了,"真抱歉突然这样..."
颜冬从里屋冲出来,一把抱住姐姐,他长高了不少,几乎和颜夏一样高了。
"我可以回家了吗?"他小声问,声音里满是期待。
颜夏抚摸着他的后背,不知如何回答,她看向梁阿姨,后者勉强笑了笑。
"进去说吧。"梁阿姨让开路,"我烤了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