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一般人肯定会吓到-《我来四合院带着黑诊所》

  在夏季,奉天与北平的气温相差无几,不过透着些清爽,让人感觉很舒服。

  于是饭后柳夫人就拉着郑筱兰和娄小娥去逛逛,留下柳成功和何雨柱俩人也好说话。

  儿女之事柳成功夫妇是赞成的,其他的事就顺其自然了。

  柳成功主要说的是辽省的事儿。

  辽省以奉天、滨城为中心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华夏九十年代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涵盖钢铁、石化、造船等领域。

  奉天作为东北地区的工业中心,曾拥有全国第一条地铁,滨城则凭借港口优势成为东北对内外经济交流的重要窗口。 ?

  90年代辽省经济以重化工为主导,鞍山钢铁、滨城石化等企业支撑着全国的工业生产。

  但是,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尤其是国内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传统重工业面临技术升级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压力。

  这话说来还跟何雨柱有很大的关系,这么多年来何雨柱给华夏提供了大量技术资料,也“进口了”大量的国际领先的机械和仪器设备。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

  而这些生产力大多集中在西北和西南,这些相对安全的战略位置上,一些民用的则集中在东南一带沿海城市。

  这就给了辽省这种老工业城市很多压力。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以前柳成功和何雨柱没有交集,即使知道他神通广大也是枉然!

  不过缘分这玩意就是这么奇怪,原本挨不上的两个人却因为儿女之间自由恋爱产生了联系。

  于是就有了如今公私兼顾的一次见面。

  在柳成功看来娄小娥则是意外之喜,亲家真给力,还没说具体的呢,就把投资的给拉来了!

  可他完全不知道何雨柱就是最大的金主,也是最大的技术来源。

  何雨柱了解了情况,心中也有了一些想法,不过人家请他来不是听想法的,而且是想让他出手帮忙的。

  于是何雨柱开门见山地问道:“有什么我能帮忙的,亲家公请明言。”

  柳成功脸色一红,他求何雨柱虽是为公,但也不得不说对他自己来说也是政绩,干好了也是青史留名的,所以还是要领情的。

  “不瞒亲家说,我也是在两个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

  “要么加强原有优势的重工产业,让新技术使它们焕发第二春。要么让他们继续发挥余热,在新的产业异军突起,展现新的生机。”

  “可是之前的优势产业现在优势已经不在,积重难返,是真正的船大难掉头!而要是只顾着新产业,不管这些老产业,即使新产业利润丰厚,将来也要贴补老产业负重前行!”

  此言一出,何雨柱立刻就明白了,这是既要又要啊,但还是有点不好意思!

  不是脸皮薄,而是怕何雨柱~带来的人承受不起,进而啥也得不到!

  “我说亲家,幸亏你就是个省委书记,你要是~~我会直接被你吓死!

  要说帮助一个老企业技术改造,还好说,建个新厂也没得说,人家说不一定还能饶一个房地产公司什么的!”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何雨柱虽然不直接经商,但是基本的商业眼光和谈判技巧还是有的,由于有后世的眼光个能在战略上还是超人一等的。

  果然,何雨柱话一出口,柳成功脸色就垮下来了!

  “其实,如果有一颗子能让整盘棋活起来,也未尝不可!”

  说完这句话,柳成功有割肉一样心痛的感觉,要少了就等于亏了啊!

  何雨柱但是有点意外,这种要价就是天上一脚地下一脚!跨度太大,不适感很强!

  可是还没等何雨柱反应过来,柳成功喝了口茶,放下茶杯继续说道:“听说你们的汽车厂还没有确定地址,你看奉天如何?”

  好家伙,这直接就打汽车厂的主意了!

  不过也得说柳成功眼光毒辣,要说什么企业能以点带面,汽车厂绝对是可以担当的。

  尤其是全新的最先进的轿车生产厂家,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要重新生产。

  普通轿车通常由1万至2万个独立零部件?组成,涵盖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车身及电气系统等核心模块?。

  如果交给老厂去生产有可能救活一个老厂,或者给老厂一个新的增长点。

  如果开新厂,那就是妥妥的投资额和扩大就业。

  在何雨柱看来,把汽车厂落户在奉天也不错,目前来讲,从工业配套的角度来讲奉天比北平更合适。

  但是,北平市府不会同意,银行也不会同意,这是明摆着的!

  除非~本地银行愿意贷款。

  不过北平可是心脏,辽省这样明目张胆地抢项目,就不怕人家告状?

  人家告状可是方便得很,一片腿儿的事儿!

  虽然说厂址还没选好,但是项目可是实实在在的申请了的!

  等等~申请好像还没有正式批复,到底批复了没有?何雨柱也没太放在心上,因为还在等最重要的一个契机!

  柳书记既然提这个事儿,说明他已经有了应对之法。

  即使想到这里何雨柱还是觉得这事儿不靠谱。

  似乎是看出了何雨柱的为难,柳大书记开口微笑,“开个玩笑,轿车那种精细玩意,就算落户到我们这儿,我们也不一定玩的转。你看有没有卡车项目,载重量10吨或者16吨的最好!”

  “你这说话大喘气~很容易产生误会!不过,相对来讲,重型卡车要比轿车还要难以制造。小轿车就是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三大件比较难,但是卡车还有涡轮增压器?、驱动桥与主减速器?、制动系统核心元件?和转向系统等等都是很重要的,都很有生产难度。”

  何雨柱没说的是,世界上能生产重卡的也仅仅有几个大国。

  九十年代,华夏国内的重型货车需满足车长≥6米、总质量≥12吨(即公斤)的标准。

  而当时国内的卡车还是以五吨车为主,有的企业在尝试八吨级别车型,而柳成功一开口要的就是十吨十六吨级别的,要是一般人肯定会被吓着!

  幸亏何雨柱不是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