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9章 韩非的重要性,蜀汉坦克出场,狂轰曹魏-《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一旁的刘恒闻言有些惊讶。

  “父皇似乎很不喜欢韩非?”

  刘邦哼了一声,道:

  “韩非那一套就是始皇帝用的,结果大秦二世而亡。”

  “朕当然不喜欢那一套。”

  陈平和曹参闻言立刻点头称是。

  “陛下英明!”

  刘恒沉吟片刻,指出了一个问题。

  “父皇,不都说汉承秦制吗?”

  刘邦哈哈一笑,道:

  “咱们继承的是秦国的制度,又不是秦国的思想。”

  “朕当然也知道外儒内法才是未来华夏的标准答案,但这并不代表朕就喜欢法家了。”

  说到这里,刘邦毫不掩饰地吐槽道:

  “法家这些家伙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人情味,一个个好像机器一样。”

  “没有人情味的世界,太可怕了!”

  对刘邦而言,他人生的大半辈子都是一个混混。

  混社会,这是最讲人情世故和兄弟义气的。

  和讲法律、讲秩序的法家思想南辕北辙。

  刘邦悠然地开口道:

  “总之就是一句话,法家这玩意你今后好好用,反正朕是懒得用了,哈哈。”

  刘恒一时无言。

  父皇现在是越来越有一种洒脱的味道了。

  爱咋咋地,反正就是不改!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韩国都城,新郑。

  韩非注视着窗外,怔怔出神。

  该如何才能拯救韩国呢?

  韩国是如今战国七雄之中最弱,同时又最靠近秦国的。

  对韩国君臣来说,秦国的每一次胜利,都让韩国朝着灭亡的结局更进一步。

  韩非作为韩国王族后裔,自然不愿意看到祖宗的基业就此结束在自己这一代人的手里。

  家仆敲响屋门。

  “主上,外面有使者前来,说大王让您入宫觐见!”

  韩非赶忙收拾打扮,来到王宫中见到了韩王。

  韩王表情复杂地对着韩非道:

  “秦王要见你,你收拾一下就出发去咸阳吧。”

  “啊?”韩非愣住,疑惑地开口道:

  “秦王为什么要见臣?”

  作为一名法家学者,韩非可从来没有向秦国朝廷投递过任何文章。

  韩王心情越发复杂了,良久之后叹了一口气。

  “是寡人派人把你的文章送去咸阳给秦王看的。”

  “韩非啊,到了咸阳之后,希望你能在秦王面前多说一说大韩的好话,保护我们这片祖先的基业。”

  韩非顿时就明白了韩王的意思。

  韩王希望他成为下一个郑国!

  但问题在于,郑国渠已经基本修建完成了 。

  原先计划中的“疲秦”,如今反而让秦国变得更加强大。

  韩非入秦,真的能起到什么作用吗?

  最终,韩非还是点头道:

  “臣必定尽力而为。”

  韩非收拾好行装,一路来到了咸阳城。

  在这里,他首先去拜见了李斯。

  李斯如今已经是秦国九卿之中的廷尉,位高权重。

  他笑着招待了韩非,然后正色道:

  “师弟啊,你我联手,一定能在大秦开创出一番事业来。”

  “等你见了大王后,我会进言大王,让他重用你的!”

  韩非心情复杂地看着李斯,过了好一会才点头道:

  “那就拜托师兄了。”

  离开李斯的府邸,韩非叹了一口气。

  他能感觉到,李斯已经是一个真正的大秦臣子,不再对楚国有任何留恋。

  这样的人,显然并不能成为韩非保全韩国的盟友。

  翌日,韩非入宫见到了嬴政。

  年轻的嬴政问了跟之前面对李斯时同样的问题。

  “若帝王作恶,法律该如何解决?”

  韩非有些惊讶地看了一眼嬴政,随后摇头道:

  “不需要解决。”

  “嗯?”嬴政眯起眼睛。

  韩非侃侃而谈。

  “任何思想流派理论之诞生,都是为了辅佐君王治国,而不是教育君王。”

  “君王的教育,只能由上一任的君王,以及国家王族世世代代的教育来决定。”

  “法家管的是臣,管的是民,从来都管不到君。”

  嬴政呵了一声,嘲笑道:

  “那你和李斯也没有什么区别嘛。”

  韩非想了想,道:

  “外臣和师兄本就师承一脉,想法相近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王若是想要不同的看法,或许应该去找其他法家流派之人。”

  嬴政哼了一声,道:

  “既然你说君王的教育只能由君王决定,那你所谓的‘术’之道又该如何解释?”

  韩非答道:

  “术之道是为了更好地让君王统御臣下,这也并非对君王的教育。”

  “那你说的‘势’呢?”嬴政紧接着追问。

  韩非越发惊讶了。

  他是真的没想到,嬴政对自己的着作竟然通读到这种地步。

  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后,韩非开口道:

  “法,是一个国家的根基。”

  “在法律的基础上,君王用权术统御臣子,并通过臣子来确保对百姓的控制。”

  “如此,整个国家自然也就如臂使指,能被君王任意指挥。”

  “到了这个地步,君王就可以发动国家机器对外进行战争和扩张,不断地变强。”

  “法律、权术、国家三者之间持续的良性反应,最终会让这个国家超脱于其他国家,成为当世无敌的超级强国。”

  “到这个时候,天下再也没有任何国家能阻挡这个国家的脚步了,也就是‘大势已成’。”

  “先法,再术,最后自然而然地成势。”

  “这便是臣的理论。”

  嬴政沉吟良久,缓缓点头。

  “有点意思。”

  “你再详细地说说你所理解的‘权术’。”

  【韩非入秦之后,很快就得到了秦王嬴政的赏识,被任命为客卿。】

  【作为号称“诸子百家集大成者”的韩非,给嬴政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法家的知识,而是一整套极为严密的争霸理论。】

  【这理论中包括了法律、御下、治国、争霸甚至是天命哲学,对嬴政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也奠定了华夏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立身之基。】

  【都说华夏是“百代皆行秦政”,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阐释,也可为“百代皆为韩非弟子”。】

  【韩非入秦,是年轻的嬴政走向成熟的重要节点。】

  诸多弹幕随之飘过。

  【汉武帝刘彻:朕看过《韩非子》,里面的很多论点确实挺有意思的。】

  【汉高祖刘邦:也就那样,你们这些家伙就是不愿意用朕的黄老!】

  看到这句弹幕,诸多刘姓皇帝顿时尴尬。

  汉初的黄老之道,也就到汉武帝刘彻为止便被抛弃了。

  【宋太祖赵匡胤:哈哈哈,这回你们姓刘的不呱呱叫了吧?】

  【光武帝刘秀:你姓赵的懂什么?我们也是为了顺应时代的需要。】

  【昭烈帝刘备:就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具体情况具体判断!】

  【汉中祖刘禅:能解决问题的就是好办法,你赵匡胤懂什么?】

  【周太祖武则天:墨守成规可不是一个国家统治者该做的事情,你们这些家伙记住了,儿子不中用的时候记得让女儿当皇帝!】

  对于武则天的这句话,历朝皇帝非常有默契地选择了无视。

  华夏五千年才一个武则天。

  又不是欧洲那种有名无实的分权制女王,哪里有这么容易?

  三国世界,函谷关。

  炮声隆隆,枪声震耳。

  蜀汉军队向防御此地的曹魏军队发起了猛攻。

  张飞手中举着望远镜,哼了一声。

  “这些魏国人以为这样就能挡住咱们大汉的推进了?”

  “痴心妄想!”

  “告诉前线的将军们,继续猛攻,不要给魏国人任何机会!”

  蜀汉军队的攻势从一开始就抵达了最高峰。

  在多轮密集的火炮轰击完毕后,沉闷的声音响起。

  十几辆坦克缓缓驶出,朝着魏军阵地而去。

  这也是坦克第一次应用在三国的战场上。

  看着这些大铁疙瘩,张飞乐不可支。

  “真想知道那夏侯霸看到咱们的大宝贝是什么表情。”

  魏军阵地中,主将夏侯霸看着蜀汉坦克驶来,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蜀国人竟然连坦克都有了?”

  “快,立刻集合火炮,轰它!”

  炮弹很快将正在缓慢移动的坦克所覆盖。

  一番猛烈炮击过后,两辆坦克履带受损,停留在原地动弹不得。

  但其他坦克还在继续前进。

  夏侯霸急了,怒吼道:

  “这些大炮怎么搞的,加大发射量!”

  旁边一名魏国将军面无人色地开口道:

  “大将军,这些坦克的装甲太厚,我们的大炮打不穿啊!”

  “该死!”夏侯霸正打算说些什么,突然目光一凝。

  蜀汉的坦克开火了!

  轰轰轰!

  伴随着无情喷射而出的火焰,坦克发射出来的炮弹落在了曹军精心修筑的工事中。

  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响起,一座座工事随之倒塌,烟尘四溅。

  “救命,救我!”

  “快来人,拉我一把!”

  “我的腿!”

  其他的曹魏士兵们正打算营救战友,突然有人又大喊起来。

  “坦克又开火了,注意!”

  轰轰轰!

  新一波的炮弹随之而来。

  十几分钟后,多辆坦克无情地碾过废墟,继续朝着前方挺进。

  在坦克之后,是无数俯身冲来的蜀汉士兵。

  夏侯霸头皮发麻,情不自禁地后退两步。

  曹魏苦心经营多年的函谷关要塞,竟然仅仅不到半天时间,就被蜀汉突破了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