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5章 谏逐客令,嬴政震惊,曹操叫好-《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这一刻的李斯,如同被人迎头浇了一盆冷水,那叫一个透心凉。

  当今天下,大秦最强,也最有希望一统。

  若被迫离开大秦,李斯无论去了任何一个国家,都只能在大秦兵锋之下瑟瑟发抖,为臣为妾。

  这怎么行!

  “必须要阻止,必须要阻止!”

  李斯浑浑噩噩地离开,嘴里喃喃自语。

  “喂!”一辆马车猛然停在李斯面前,车夫气坏了,大骂道:

  “你眼瞎啊,谁让你走在马路中间的!”

  李斯愣了一下,才发现周围的人都在用异样的表情打量着自己,议论纷纷。

  “呵呵,这些东方六国之人就喜欢不遵守法律,走路都不好好走。”

  “那可不?好好的大秦就是被这些六国人搞坏的,这几年大秦多少变故都是他们带来的。”

  “还是大王英明,把这些家伙给赶走了,今后大秦再也不需要被他们恶心到了。”

  李斯气愤,对着众人大叫。

  “我们是来给大秦做贡献的,你们不要污蔑我们!”

  但迎来的却只是更大的嘲笑。

  “你们只不过是一群趋炎附势之徒罢了,魏国强就去魏国,齐国强就去齐国,现在又跑来抱大秦的大腿。”

  “就是,不中用的东西,滚回你家去吧!”

  李斯脸色阵青阵白,被众人骂得落荒而逃。

  当天晚些时间,李斯坐在一间相当寒酸的客栈屋子里,苦思冥想。

  直到凌晨时分,他才开始研墨动笔,急速书写。

  一个个秦国文字跃然竹简之上,犹如黑色的精灵被勾勒而出,整整齐齐自上而下列队。

  李斯知道,这是一场战争。

  一场关系到他和整个大秦中六国来客们命运的战争。

  他别无选择,只能赢!

  不知何时,窗外逐渐亮起。

  李斯站起来,打开窗棂,感受着咸阳早晨的新鲜空气。

  砰砰砰!

  面前的客栈院门突然被敲响。

  一名秦国吏员带着几名衙役走了进来,对客栈掌柜喝道:

  “按大王之命,六国来客需要在三天内离开大秦。”

  “三日后若尔客栈中还有六国人,那便将尔抓去治罪!”

  看着点头哈腰的客栈掌柜,李斯心情顿时变得越发急迫。

  他甚至都来不及睡觉,就急匆匆地拿着自己的这份《谏逐客书》离开客栈,朝着咸阳宫而去。

  咸阳宫外。

  “你好,我是来向大王投递奏章文书的。”李斯尽可能堆起和蔼的笑容。

  负责管理事务的秦国吏员闻言抬头,上下打量了一番李斯的衣物,露出几分鄙夷表情。

  “楚人啊,呵呵,放那吧。”

  李斯顺着对方手指的方向看去,发现有好几个大箩筐丢在地上,里面满满当当地放着各种简牍。

  不用说,这些都是来向秦王嬴政投递奏章文书的。

  只是如此被随意弃置地上,毫不珍惜的方式,真的能让自己的这份谏逐客书送到秦王嬴政的面前吗?

  李斯深吸一口气,向对方致谢一句,随后走了过去,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简牍平放在了箩筐的最上方,一步三回头地离去。

  三天后,客栈门外。

  李斯恋恋不舍地离开,缓慢地朝着咸阳东门而去。

  往常只需要半个时辰的路程,他足足走了两个时辰。

  又在途中于某个食肆中坐了很久。

  期间,他无数次地看向大街,希望能听到来自大秦朝廷派人来寻找他的消息。

  然而,他最终失望了。

  夕阳即将西下。

  诸多大秦吏员、衙役在大街上来回奔走,敲锣大喊。

  “城门马上关闭,六国来客即刻离开!”

  “关城门后若有六国客依旧不走,直接逮捕入狱!”

  李斯顺着最后一股人流,离开了咸阳东门。

  耳边尽是其他六国来客的叹息、愤怒和不满。

  “秦国今日弃我,他日我定领兵攻入咸阳,方消此恨!”

  “唉,大秦,我的梦中祖国,为何弃我而去!”

  “我恨啊,为何身为赵国人?天知道我是多么想要替大秦效力!”

  “呜呜,再见了,我最爱的大秦!纵然我在天涯海角,我永远爱你,我的大秦!”

  伴随着吱呀呀的沉重摩擦声,咸阳城东门在李斯身后沉重地关闭了。

  李斯静静地看着这一幕,终于死心。

  他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跟随人流朝着东边而去。

  黑暗席卷而来,吞没了他的身影。

  同一时间,咸阳宫。

  昌文君、昌平君两人正苦劝嬴政。

  “大王,清扫吕不韦党羽是应该的,但将整个六国来客全部驱逐,臣窃以为是有些过了。”

  “大王还请三思啊。”

  这两位都是楚国人。

  好在他们和宣太后芈氏有关系,算得上大秦王族姻亲,并不在驱逐之列。

  但一个只有老秦人的秦国朝堂,这两个楚国人肯定也是非常难混的。

  嬴政面无表情地摇头,淡淡道:

  “寡人心意已决,不必多说了。”

  看着昌文君、昌平君沮丧离开的背影,嬴政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自己在邯郸的童年。

  “秦狗政!”

  “秦狗政,别躲在家里,出来啊,我们打死你!”

  “大家谁都不要和这个秦狗政玩!”

  良久,嬴政冷哼一声。

  不和寡人玩?

  寡人以后也不带你们这些六国人玩!

  片刻后,嬴政将目光投向不远处的几个大箩筐。

  好几天前它们就已经放在这里,只不过嬴政一直没看。

  迟疑片刻后,嬴政对一旁的贴身太监道:

  “把这些奏折文书拿来,寡人看看。”

  看了几篇,嬴政忍不住冷笑一声。

  “全是无稽之谈!”

  这些奏折之中,要么各种拍马屁,想让嬴政高兴之后取消逐客令。

  要么严辞批评嬴政,说他这么乱搞一定会把大秦弄到亡国,对不起大秦列祖列宗。

  嬴政有些烦躁地将手中的奏折丢到地上,自言自语。

  “寡人是对的。”

  本想直接让人把这几个箩筐的奏折全部烧掉,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

  “下一篇。”

  又一篇奏章送到了嬴政的面前。

  《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嗯?”嬴政眉头一皱,突然感觉……有点意思。

  这第一段,鲜明地提出了一个观点“秦国之所以能富强,和历代帝王重用东方来客有直接关系。”

  并列举了五位帝王作为论据。

  嬴政继续看去: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嬴政看到这里,眼睛再度眯起。

  这一段主要说的是嬴政作为秦王的各种享受。

  宝物、奢侈品、舞乐乃至美女,秦国宫廷中来自六国的东西比比皆是。

  若全部禁绝六国之人、物,那秦国还有啥,还能享受啥?

  嬴政继续看下去。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这一段很简短,说的是秦国放弃六国来客后,这些人必然只能投奔其他六国,将会成为秦国未来的心腹大患。

  嬴政看到这里,脸色微微一变。

  “这……”

  他随即看向了最后一段: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嬴政猛地瞪大了眼睛,身体开始震动。

  他下意识地看向了奏章的左下角,想要知道这份奏章的作者是谁!

  “臣楚人秦吏李斯,叩首顿拜敬上。”

  “李斯……”嬴政猛地站了起来,沉声道:

  “来人,立刻去把这个李斯给寡人找回来!”

  “还有,马上发布旨意,取消逐客令!”

  诸多弹幕随之飘过。

  【汉武帝刘彻:不得不说,李斯这《谏逐客书》还真是字字珠玑啊!】

  【魏武帝曹操:第一段讲祖宗用来客,第二段讲六国风俗宝物对秦国的贡献,第三段讲六国来客被驱逐后对秦国的威胁。】

  【魏武帝曹操:最后一段讲秦国逐客令后可能会亡国的未来。层层递进,有理有据,实在是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