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2章 拒绝,还是拒绝-《重生做股神》

  “我不清楚您说什么。”

  脸看着林鸿海那张疲惫的脸上,写满了疑惑,惊讶和不解。

  虽然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已经确定期货老王已经在市场上被打败。

  但是自己肯定不能承认。

  谁会给自己招来仇恨?

  就算打败了对手,也装作不知道。

  “李先生,你很厉害。比我想象的厉害很多。你可知道,这个市场上,很多人穷其一生,都无法战胜市场,从市场上获得收入。而你.........”

  说到一半,林鸿海停了下来,长叹一声:“你却能源源不断地从市场获得超额收益。”

  李建笑道:“可能是我身边的交易员都非常给力吧。我很幸运,能够偶然在市场上有自己的一群得力的助手罢了。”

  林鸿海当然知道李建这是客套话。

  但是还是点头附和:“你说的也有道理。这市场上,我见过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大部分都是靠团队作战的。从没有见过个体交易员,能够长期战胜市场的。”

  李建也点点头。

  “林总说的没错。个人的贪婪和恐惧会导致交易行为变形,根本无法抗衡市场的压力。最后都会失败。长期来看,再厉害的个人交易员都是以破产退市为收场。”

  这一点,形成了共识。

  毕竟,绝大部分取得成功的交易员,都是有团队的。

  而且是非常厉害的团队。

  每个团队把交易员的职能分成四大部分。

  分析师负责决策,交易员负责具体的进出场点,下单员只负责听命令下达,风控员必须铁面无私地执行止盈止损任务。

  如此一来,杜绝了个人交易员因为贪婪或者恐惧做出的错误交易行为。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实现长期的稳定盈利。

  李建把自己的观点也陈述给了林鸿海。

  林鸿海当然认可,不停地点头。

  “没想到,李先生年纪轻轻,就已经看透了市场的本质,难得。”

  李建笑道:“诶,您高看我了。我就是普通一个大学生,现在还没有毕业。只是略懂一点交易市场的皮毛。偶尔运气好,获得了一点点的收益。改善了一下生活而已。”

  林鸿海看着李建谦逊的样子,确信这个年轻人肯定已经懂得了交易的本质。

  毕竟,只有大彻大悟的人,才会如此谦逊。

  “我有个小小的要求,不知道李先生能否同意。”

  李建一听,就知道这家伙来者不善。

  于是问道:“不知道林总有什么提议?”

  “我现在有个保险公司,主打的就是万能险。但是投资团队却很不给力,我想,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可以在这一块进行合作。”

  李建一听,顿时有点头大。

  这万能险,自己也不怎么了解,怎么合作?

  况且,自己手中有那么多的交易项目,忙都忙不过来,哪里有时间跟你合作?

  “非常抱歉,林总。我时间有限,精力也有限。所以,这个合作的事情,真的很抱歉。”

  林鸿海当然不死心。

  但是他也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

  做事情就得有韧性,有诚心和毅力。

  一次不行,就来两次,两次不行就来三次。三次不行,还有无数次。

  只要诚意够了,那么李建迟早同意合作。

  毕竟,这个年轻人,虽然老成,但总归是年轻人。

  年轻人很看重面子,且不懂得拒绝。

  给点好处,说点好话,夸几句,往往能够成功。

  当然,这是林鸿海在商海里,长期的摸爬滚打中,得出的结论。

  林鸿海把年轻人的特点,总结成一句话:年轻人爱面子,易感动,心软,好骗。

  只是可惜的是,他碰到的是李建。

  李建在重生之前,已经三十五了。

  现在还想用三顾茅庐的方式来忽悠他,不是那么容易奏效。

  李建对万能险没有任何的兴趣,给出的态度很明确:合作?没时间。

  林鸿海只好转移话题。

  “ 现在,大豆、豆粕、豆油都在快速上涨,导致我的一些饲料厂、食品厂的成本大幅度提高。对于控制成本,不知李先生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建心想,这家伙,肯定没有瘪好屁。

  毕竟,控制成本的方法很多。

  提前囤积原材料,或者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等方法,都是可行的。

  而且,这个林鸿海自己都是商场上的老狐狸了,肯定不会缺少这方面的团队和人才的。

  现在来问自己,肯定是为了套自己的计划。

  想到这里,李建不由得笑道:“您不是有自己的期货团队吗?让他们进行套期保值就行了。”

  “这个,真的很惭愧,我的期货团队一直没有请到高手。所以,不知道,能否邀请李先生给我们的团队进行指导。当然,报酬这一块,肯定不能让您吃亏。”

  这话一出,李建就摸清了对方如何看待自己了。

  李建不由得心中想笑。

  毕竟,自己昨天一个白天加上一个晚上,在美豆、豆粉、豆油上,加起来,就能赚十几个小目标的美金,还不包括内盘的豆油期货。

  自己不缺钱,怎么可能在意你这点培训费?

  这邀请,分明没有诚意。

  既然如此,就没有再继续谈下去的必要了。

  李建于是笑道:“林总,您看,我这段时间,学习很紧张,事情也很多。所以,真的没有时间去参观您的期货团队。诶,分身乏术啊。”

  李建的拒绝, 也在林鸿海的意料之内。

  毕竟,能够在金融市场上,获得收益的人,根本不在意金融市场之外的任何收入。

  林鸿海接触过的交易高手都是如此。

  有些期货高手,对于林鸿海提出的薪酬计划,根本理都不理。

  更有甚至,直接说道:“一座金山都不去。”

  还有一些,根本就是以不自由为理由拒绝。

  毕竟,厉害的交易员,哪一个愿意给人打工的?

  林鸿海反复邀请李建前去提点一下他的交易团队,可是李建的态度很明确:不去。谁爱去谁去。

  “林总,国内的期货高手不少。您还是另请高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