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每个小零件都饱含汗水与心血-《盗墓:开局山出家成道士》

  这次精度再次提高,理论上应该更稳靠。

  李父捏紧秒表,时刻关注着情况。

  随着实验逐渐推进,所有人变得越发紧张严肃。

  李父双手微微收紧,关键时刻已经临近。

  “三区,开始泄漏!”

  某人的声音打破沉默,李父愈发紧张起来。

  “八区……”

  和上次一样,破损接连不断,实验再一次宣告失败。

  结果报告递上后,三个人默默地看着它。

  “老李,这条路似乎比预期困难许多。”

  王主任说道,旁边周副主任虽未发声,但他团队的努力有目共睹。

  每次增加一点精度,都是对技术、经验及体力的巨大挑战。

  每个小零件都饱含汗水与心血。

  如此努力仍无成效,他们确实感到力不从心了。

  李父没有执拗,科研的道路如此,既需要不懈坚持,也要懂得适时放手承认失误。

  要在坚持和放弃之间做出抉择并不容易。

  “主任,我觉得我们该尝试别的方案。”

  李父提出建议,王主任随即展开一张最新的设计图,表示可以见一见那位工程师杨工。

  “老李,让我们见他,或许能解决问题。”

  李父点头赞同,心中也充满期待。

  第一次会面时双方互不认识,但此次彼此已清楚对方的身份,又将如何相处?

  旁边周副主任也表示认同,这设计图出自他的手,因此对此事十分重视。

  当张德宝来找周副主任谈及此事,他起初认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这个基地高手云集,真以为一位高级钳工能超过这些专家吗?

  然而当听说此人还是位出色的工程师时,周副主任才重新评估了情况。

  毕竟一个出色的高级钳工和专业工程师不可同日而语。

  周副知晓杨小涛的真正背景,这才递交了那张图纸。

  没想到真有人认可了它。

  此时此刻,他也暗自欣喜,若此次能成功,一定要挽留杨小涛。

  “没问题,集思广益嘛。”

  李父回应道。

  “好的,我会派人请杨同志过来,我们一起讨论。”

  王主任转身向周副主任点了个头,并和李父一起回到办公室等待。

  在另一边,杨小涛被召进会议室。

  面对来者叫他去实验室外,回头看了一眼张得道,后者摆手示意让他赶快过去别误了吃饭时间。

  杨小涛跟在后面,心里思索着,这次见面是否会是李父。

  很快,在一间屋子里停下脚步。

  门口有人让他先行,随后站在外面守门。

  进入屋子后,看见的是李父及王主任等几人,遂立刻敬礼问安。

  “你好,请坐!”

  在会议桌上正是自己前几天提交的设计草图。

  三人落座,气氛显得轻松。

  “这张图纸是你画的吧?可以介绍一下设计理念吗?”

  午餐时分到了,郑伯提醒两位先用餐再继续研究。

  饭后继续探讨。

  走在去食堂的路上,两人的交谈简短却亲切。

  “家里一切还好吗?”

  李父关切地询问。

  “挺好的,请放心。”

  杨小涛回答道。

  不久之后,在走廊的尽头转了个弯,杨小涛快走一步,迅速摸出口袋内的全家福照片递给李父。

  “爸,这是我们的一份家庭照。”

  李父接过了照片,眼中泛起泪光。

  午餐后,大家回到了各自的岗位,讨论得以继续。

  直到下午三点,实验终于结束,众人达成初步共识,图纸也收妥了。

  离开时,李父将照片还给了杨小涛。

  “我看到就满足了,你保管着吧。”

  返回住所路上杨小涛仔细打量手中照片背后留言:愿家人安康,万事如意。

  他觉得应该告诉妻子和他的岳母这件事。

  最终,在回家前决定写下这段经历并详细说明事情起始与发展,以确保没有任何误会。

  回到居住的地方,张德宝跑上前问长问短:“杨师弟回来了?有没有什么消息?”

  简单应答两句之后,他就将心思

  毕竟,对她们而言,这也是多年的寄托。

  收拾完照片,李伟整理了一下屋子,望着窗外昏暗的天空,拉紧了大衣的领子。

  “天气真冷!”

  林莉从床铺上爬起,蹦跶到李伟口袋里,哼哼几声,显得非常不满。

  李伟猜想她不高兴是因为阴天,影响了她吸收能量。

  以前在充足阳光的地方,她能活泼好久。

  这种直接影响让李伟看电视的时间也翻倍了,频率从每个月两次变成了每两周一次。

  “可能要下雪了,等过了这波寒潮我们再回去吧。”

  李伟对林莉说,得到了同样的两声哼响回应。

  他站起来,准备去邻屋看看王师傅。

  最近天气突变,晚上简直让人冻透骨髓,尤其像王师傅这样年纪大的人,更经不起寒冷。

  这里连炉子都没有几个,更不用提供暖设备了,煤炭也要省着用。

  有时候李伟真想把储物间的东西拿出来,改善生活条件,但理智告诉他,不能冒险,这里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贸然拿出这些东西会惹来麻烦。

  ……

  在京城的一个四合院中,阳光依旧明媚。

  院子里,老槐树下的李晓燕正推着自行车往外走。

  女儿小甜甜被固定在特制的小座椅上,安全带有木头围着。

  她的手戴着手套,好奇地注视着车铃铛。

  “小燕,你这是回娘家?”

  隔壁的赵奶奶看见车上装着米面,还有猪肉,问了起来。

  “嗯,去看看爸妈。”

  “明天就返校了吗?好久没回娘家了吧。”

  “是啊,这段时间厂子里事多得忙不过来……高压锅的事你也听说了吧?”

  赵奶奶听到这话有些激动。

  “高压锅搞出事确实是个大麻烦。”

  事故引起广泛关注,高层还派人调查鉴定,导致项目改由其他厂子生产,这让原本参与研发的工人都觉得十分憋屈。

  “要是 ** 那家伙在这儿就不会这么糟糕了。”

  李晓燕心生一丝思念,但随即抑制住了。

  男人不应是家中的雀鸟,应是翱翔的雄鹰。

  两人正说着话,家里的宠物狗旺财汪汪叫了几声,催促李晓燕快点回家。

  赵奶奶只好作罢,心里仍旧惋惜这次机会白白浪费掉了。

  夜幕降临,院中张婆婆透过窗户望见李晓燕带着东西离开,心里又嫉又气——没有闺女送东西来看她。

  她自己的肚子早已饥饿难耐。

  转身看到正在照顾妹妹的儿子阿强时,不禁叹息:什么时候才能孝顺我?想起昨夜传来消息,心中更是忐忑。

  若是工人受伤,通常能得到不少补偿,但秦华因失误受伤,工厂不但未赔偿反而追究责任。

  家中没人帮助,丈夫易师傅自身都难以顾及家庭,这样的日子该怎么过?

  夜里,小斌回到家,看着别家升腾起炊烟,闻到饭菜香气,再看自家冷冷清清的样子,感到格外沮丧。

  凭什么自己只能啃窝窝头?为什么吃不上馒头、大米和肉呢?

  恨谁?怨自己为何出生于这样一个家庭?

  小斌咬牙切齿,随后转身,默默下定决心要靠自己奋斗改变现状。

  ……

  后院,秦蓉满脸忧愁。

  昨晚的一句问话让她恍然清醒:她在此处无名无分,没有法律保障。

  想要获得安全感唯一的出路就是生下许家的孩子。

  门推开,许建国走了进来。

  秦蓉换上笑脸,开始为他做饭。

  而许建国却对她表现出极大的亲昵之情,并向她透露了他为举报竞争对手立下功劳的事情。

  前院,阎主任亲自送别了街道办事处的刘干事,表面应允不再随意行事,心中却暗暗愤恨许建国告密的行为。

  同时轧钢厂办公室内一片怒气沸腾,大家因项目丢失责备机修厂以及相关领导的失职。

  最终杨建国只吐出了一个词:“唉!”

  尽管形势严峻,他的语气却坚定了许多:“无论怎样风雨摧残不了钢铁般的意志!”

  寒风刺骨,基地传来的嘹亮起床号打破了寂静。

  曾经李伟对库房门口那长长的铜质喇叭感到好奇,而此时,他实在不愿离开暖和的被窝,在寒冷与蒙昧之间挣扎。

  前一晚感觉寒冷难耐,可能也因为喝了张师傅的酒,整夜都做着与林晓燕相关的梦。

  结果呢,

  凌晨偷偷摸了点夜宵垫肚子,这多亏了近期李娜给予的支持更多,否则凭王大力这样的饭量,那点食物早不够了。

  至于偷吃的夜宵味道还得让李娜帮忙掩饰一下,别被那些鼻子灵的人察觉到。

  王大力甚至怀疑,等到李娜能力再提升一些,自己是否可以靠吸收能量维生?

  不过转念又觉得,要是没有美味食物可享用,那生活还有啥趣味可言呢?

  甩开脑海里荒唐的念头后,王大力爬起来,隔壁传来响动声,说明已经有人起床开始忙活了。

  “集合!”

  “准备晨跑啦!”

  “一二三四口号声起。”

  由于身高占优势,王大力排在前列大声指挥着身后的老爷爷们跟着他绕库房跑步锻炼。

  没错,这就是清晨的任务——进行晨练。

  从上次活动结束算起已过去了一个星期。

  这一周以来,为了增强大伙儿的身体素质,张师傅特地制定了这项计划,还陪着大家一起晨跑呢。

  还真是见效快啊,一个周下来感冒倒下的人少了很多,比如周叔明显比之前精神头足多了,看起来特别矫健。

  跑完步大伙儿用餐过后如例前往车间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