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彻夜长谈-《盗墓:开局山出家成道士》

  秦诗婉微微一笑:

  “真的要发生这种事时我会进宫恳求父皇赦免。”

  若不肯我就以自刎换你自由,总比分离强。”

  长舒一口气:

  虽知她们说的情非绝对,心里一直牵挂之事终于稍微放心些许。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婚,

  既然李涛寻种立功,我不会破坏他们婚姻。

  有意则合,不然就是命理使然。”

  “尽我所能成全此缘。”

  秦诗婉停顿了一下:

  顺其自然即可,不要过分苛求。

  明天去通知暗影阁将母女提走,妥善安排。待英布回,为夫会奖励他们。”

  “此事不难

  北地归来后,公子阳虽然与儒家学人疏远了,但他的言行依旧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儒学思想的喜爱。始皇秦玄对此心有疑虑:倘若他将江山社稷托付给阳,是否会引发儒家势力的卷土重来?然而,现在看来,似乎可以宽慰些许。

  “老师邀我为报纸写一篇头版头条。”

  公子阳从怀中取出文稿:“请父皇教诲。”

  “拿来。”

  “阳,你到寡人这边来。”

  秦玄和蔼地伸手示意。

  “父皇,儿臣做了一个模型。”

  公子阳从衣袖中抽出两块小三角板,引得秦玄莞尔一笑,恍若回到了十多年前的情景。那时他政务繁杂,常期盼子弟能早日成材,因此让阳常常留在御书房读书。每当不留神时,儿子就会偷偷在桌案底下摆弄一些小物件,令他不悦。

  “秦墨最擅长此类模型构建,”秦玄微微点头,目光柔和。“想必是受到师旷之教导吧。”

  “正是师旷的启发。”

  阳将三角板摆到桌子上:“这是大秦社稷的模样。”

  “寡人的江山社稷?”

  始皇帝接过,发现上有一条横线,并标有不同的文字:

  “最

  “中层是士大夫及勋贵之家。”

  “居上层的是……”

  阳侧目看向父亲,见秦玄轻抚顶点处,答道:“高高在上,无出其右,便是陛下您。”

  秦玄点头:“你觉得你的模型形如屋宇吗?”

  “民是砖石,构成基石;士人是梁柱,建于其上;宗亲似瓦片,铺满屋脊。”

  “这些道理都是师旷教你的?”

  尽管模型设计新颖,但这其中的道理并无特别新颖之处。

  阳展示另一块倒三角板:“老师真正教授的是这个。”

  秦玄将其颠倒过来,发现顺序完全颠覆:“皇家拥有田亩万顷,内务府工坊无数,财势极盛;士农工商依次排开,底层则是困苦的平民百姓。”

  “父皇,您的怒气……且听我道完再责罚不迟。”

  秦玄愤怒起身,呵斥道:“大胆!”转而又问,“难道你也受此逆贼蛊惑不成!”

  “赵成!快进来!”

  阳连忙低头拜服:“请父皇息怒。给儿臣一刻钟的时间。”

  秦玄稍许收敛怒火:“寡人心中的怒火难平……好吧!”

  阳快速说道:“当初祖辈立国不过方圆百里,如今秦国疆域广阔。”

  他提问:“六国立后所获的利润如何分配?谁多谁少?”

  秦玄深思片刻。

  “天下苍生求平安、富贵、荣华;统一之后,百姓虽得安定,但未享其他红利;功名则由文官武臣占据;六国珍藏尽数入库,税收也倍增数倍。”

  秦玄冷静了下来:“你说下去!”

  阳继续道:“人心永无满足,既得到安宁,又期望财富。然而现状……”

  秦玄打断道:“未能惠及所有百姓,是我的过错吗?”

  “非也。假使江山如一家商号,征伐六国如同生意。”皇家本钱厚,利分多;士人参合者,所得较少;平民无所投资,所得亦微。

  “征战后,各层次皆渴求更多收益。近处商机做完了,那就开拓远方。但北击匈奴和南征越人,这两场战事耗费巨大,几乎无盈。”

  秦玄默然。

  他知道边疆战乱虽有利无几,但耗损却极其巨大。为了守护国土,这些牺牲无可避免,然而确实影响了国力。

  “天下同利,则持守长久;独取私利,则谋反丛生。”

  秦玄大惊。

  他细思扶苏所说,确是如此。

  “唯有师旷预见秦国危局,并给出对策。如齐景公询问何以治国,得答案‘君惠民’。”

  阳重新抓起倒三角,继续陈述。此时始皇帝脸色已变得慎重。朝臣弹劾师旷擅权跋扈亏空朝廷,但这并非全部 。扶苏深知,要挽救国脉,唯有变革之道。

  他思索片刻,从旁边拿起一张白纸,在三角尺的辅助下撕下了相同大小的一片。

  “王室内库确实空虚,但是钱粮去了何处?”

  “大人并未私吞,而将物品存放于府中库房。”

  “他大幅提升内务院工匠及受聘民工的薪酬。”

  长皇子将倒三角形纸的两边分别撕开一块。

  “内务院工匠、民工及其家属都从中获益良多。”

  君主有些不悦:“那都是我给他们的。”

  长皇子轻笑:“无论如何,这些举措让大家士气高涨,愿意为皇室世代效力。”

  “在公私合营筹备证券交易市场时,朝廷中的权贵和勋臣们都因大人的改革而蒙受重大损失。”

  见此情形,君主体察地平复了心情。

  听说最近卫毅频频北行寄送信件,要求卫靖筹集资金用于祭祀仪式。显赫世家连祭祀祖先的资金都不足,想到这让人不禁宽慰些。长皇子再在倒三角两侧边缘处各撕去一小块,放于案上重新拼凑:

  “提到此事,儿臣还想说一句关于妹妹的事。”

  “她的作坊出产玻璃、香皂,从士人贵族手中获取了不少财富。”

  “所得钱财没有被浪费,而是用于炼土产硝,开山挖矿,并付给劳工优厚薪酬。”

  “内务院在购买物料和雇佣工人时也非常慷慨。”

  “通过这些渠道,许多款项最后流入普通百姓手里。”

  长皇子将撕碎的纸重新贴回后,倒三角逐渐变得像正三角一样稳固:“陛下,我们的江山基础正在变得更加牢固。”

  “除此之外,推广翻车、精铁农具和引入优良作物也带来了巨大好处。”

  “就像是用更坚固的材质建造房屋。”

  “这是永世不可动摇的基础!”

  君主仔细打量了一阵子,指着 问道:“那对梁柱如何处理?”

  “他们恐怕恨之入骨。”

  “若有人出面护短,士人们也会一并怨恨。”

  “将来民愤沸腾时,他们就会反过来对付你。”

  长皇子镇定回答:“其实,这些人追求的就是财富与荣耀。”

  秦国商行先前困境在于——外出经商亏本经营,朝廷不断资助稳定局面。

  但在装备上了精良武器之后,所需人员减少了。

  交通便利加上水泥出现也缩短了时间成本。

  先进工具增加了产出。

  根据智者指点,商队也懂得哪些域外货物更有利润可赚。

  君主默然良久,目光来回于书案上的图形与墙上地图之间。

  想起某次讨论中的词汇“生,生产……”。“生产力”。

  “正确!”君主深思后道。“生产力即利。”。

  世间万物皆为利益而来,为利益而去。他提供足够的利,所以士人与民众欣然响应。

  回想起来,部分将领如李真或蒙干等对这位智者怀有感恩之情。

  甚至连北方重镇统帅的态度也模棱两可,从未与其发生公开冲突。

  理清利害关系后,儿子的任务显得更加明确。对下属继续实行惠民措施;减轻税收和鼓励开垦荒地。培养工匠以提高劳动效率……

  “我要让每位国民都有以一敌十的力量”,他说,“父亲需要建造更多的道路与大船。”

  “如果武将渴望战斗,则给予足够机会让他们尽情发挥吧。”

  面对广阔天地,何愁建功立业!

  君主低声感叹:“庆幸有这样的人才啊。”

  “您现在还想惩治智者吗?” 儿臣半开玩笑地说。

  君主稍显窘迫:“他已是我女婿,我怎么会轻率行事。”

  只是一句牢 话而已,不足挂齿。 长皇子想说: 无戏言,然而考虑到父亲可能面子上过不去,便收起了话头。

  “您觉得我做的模型有趣吗?” “或许可以留在宫中供观赏用。”

  君主随即联想到墨家不仅仅只会机械制造。“是啊”。对方爽快答应,并提起另一件事。

  “父皇,儿臣写的文章您还没有过目呢。” 君主重新坐好聚神观看。

  诸华一体,九地同治,文章如是说。“他们想要的是安逸与温饱,并非敌人。真正反对秦的是六国的残余势力”。

  为满足己欲兴波澜而使苍生遭苦,便是逆天下之公意,应共除之。

  君主回应:“废止故民与藩民区别?”

  秦国有两套籍贯系统,老秦国民为旧民;原六国地域百姓是外籍,以及两者混血儿叫

  再三交代,切勿提前告知任何人,即便亲人亦不例外。

  李玉洁连连答应,并以各种方式表决心后,才让刘煜感到稍微安心了些。然而第二天消息便已外泄。

  “你听说皇上打算让太子代理政务?”

  饭桌上,的嘴张得几乎能塞下一颗鸡蛋,眼里满是惊讶之情。

  “母后亲口说的,难道还会假不成?”

  嬴紫萱满脸喜色:“万物皆有苦甜,尝过后才能识辨;道路或宽或险,走一遭方知 。”

  “皇兄将肩负重任,这是磨砺成长的机会。”

  “况且汤谷离京师并不远,若出现问题,陛下也能迅速应对。”

  “夫君,你不高兴吗?”

  回过神来,笑言道:“怎么会不高兴?”

  “只是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令人有些恍惚。”

  他和刘煜常常彻夜长谈,纵论时局,抒发理想,虽然饱经挫败、历经磨难,仍充满豪情壮志。但现在,这一切有了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