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血溅宫廷-《天龙后记,水浒别传》

  行刑的西夏武士拿起一根烧红的烙铁,慢慢逼近彭长老的胸膛。

  “够了!”梁青璇猛地踏前一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父亲!再折磨下去他就死了!问不出什么的!”

  梁乞逋斜睨了女儿一眼,他看着彭长老奄奄一息的模样,挥了挥手:“停下吧。”

  “青璇,你就是心太软。成大事者,岂能拘泥于妇人之仁?”

  彭长老剧烈地喘息着,眼神涣散,精神已濒临崩溃。

  梁青璇走到彭长老面前,看着他血肉模糊的脸,缓缓道:“彭长老,你也是江湖成名人物,何必受此非人折磨?”

  “只要你供出李延宗等人的谋反详情,我保你性命无虞,下半生富贵荣华。”

  或许是梁青璇的话触动了他求生的本能,或许是非人般的折磨摧毁了他的意志防线。

  彭长老涣散的目光聚焦了一瞬,喉咙里发出模糊不清的声音,艰难地点了点头。

  梁青璇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示意武士取来纸笔。

  彭长老颤抖着,用仅剩的、还能勉强活动的几根手指,蘸着自己的血,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了他所知道的所有情报。

  梁青璇却别过脸去,不忍再看彭长老那如同被抽走了灵魂的绝望眼神。

  看着那血淋淋的供状,梁乞逋的脸上却是满是惊骇。

  梁乞逋抓起供状,霍然起身催促道:“备马!立刻押上此人,随我入宫面见太后!”

  夜色更深。西夏皇宫深处,太后寝宫“承天殿”内亮起了灯。

  梁太后并未安寝,她斜倚在铺着雪白狐裘的软榻上,仿佛在静待着什么。

  “启禀太后,有紧急军情禀报!”梁乞逋的声音在殿外响起。

  “进来吧。”梁太后的声音平静无波。

  梁青璇押着气息奄奄、如同血人般的彭长老,与梁国舅一同步入了殿内。

  殿内温暖如春,金兽吐香,与彭长老身上的血腥污秽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此乃潜入城中的五湖帮贼首彭长老!”

  梁青璇语速极快:“据其招供,四大监军司——野利令哥、李延宗、没藏云都、杨守全,已合兵二十万,意图谋反,不日将攻打宣化府!”

  梁国舅言语间难掩慌乱之色:“四大监军司皆反!这如何是好?!”

  “宣化府乃我大夏西陲门户,一旦有失,兴庆府危矣!太后,当立即发兵,火速驰援,剿灭叛军!”

  梁太后的目光落在彭长老身上,仿佛在看一件无关紧要的物件。

  她那绝美的面庞之上并未浮现一丝慌乱,反而掠过一抹淡然的笑意。

  “哦?四大监军司皆反?”她慢条斯理地重复了一句。

  “兄长稍安勿躁。这二十万大军,不过是乌合之众,难成大事。”

  梁乞逋愕然:“太后之意是...…?”

  梁青璇心头猛地一跳,一个念头闪电般划过脑海:“莫非...…太后早有布置?又或者四大监军司中,有内应?”

  她目光如电,迅速扫过梁太后平静无波的脸,试图捕捉一丝端倪。

  “野利令哥?李延宗?没藏云都?杨守全?究竟是谁?”

  梁太后唇角的笑意加深了几分,却不再言语。

  她只是轻轻挥了挥手:“将此人押下去,严加看管。传令百官,明日大朝会。”

  梁青璇心中疑窦丛生,但见太后讳莫如深,也不敢再问。

  她与梁国舅交换了一个惊疑不定的眼神,躬身领命,押着半死不活的彭长老退下了。

  翌日清晨,兴庆宫正殿“崇元殿”。

  钟鼓齐鸣,百官肃立。

  年幼的西夏小皇帝李乾顺穿着繁复沉重的龙袍,局促不安地坐在宽大的龙椅上,小脸绷得紧紧的。

  梁太后端坐在珠帘之后,凤冠霞帔,威仪凛然。

  “带人犯!”梁青璇清冷的声音在肃穆的大殿中回荡。

  数名甲士拖拽着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彭长老以及几名昨夜一同被俘、侥幸未死的中原武林人士走上殿来。

  他们浑身是伤,血迹斑斑,被强行按跪在冰冷的金砖地上。

  “众卿家,”梁太后隔着珠帘,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

  “昨夜有中原宵小潜入皇城,图谋不轨,已被青璇带人擒获。”

  “此贼子乃五湖帮贼首彭怀义,据其招供,有人心怀叵测,勾结宋人,意图谋反!”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群臣震惊失色,议论纷纷。

  “然而,天佑我大夏!”梁太后声音陡然转厉。

  “魑魅魍魉,难逃法眼!”

  “今日,便以此等叛逆勾结之贼的血,祭我大夏军旗,正我朝纲!”

  她话音一落,刽子手们立刻上前,手中寒光闪闪的匕首、小斧、铁钩毫不留情地落下!

  “啊——!”

  “呃——!”

  凄厉绝望的惨嚎瞬间响彻金殿!

  锋利的铁钩硬生生剜出眼球!

  冰冷的匕首沿着鼻梁根部狠狠切割!

  沉重的斧头剁下手指脚趾!

  滚落的眼球,断裂的手指,喷溅的鲜血,瞬间染红了殿前的金砖。

  浓烈刺鼻的血腥味和受刑者凄厉的哀嚎,冲击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百官中许多文臣早已吓得面无人色,双腿发软,几欲呕吐。

  一些武将也眉头紧锁,不忍直视。

  老臣李文忠站在文官班列前列,看着眼前这惨绝人寰的一幕,看着彭长老那空洞流血的眼窝和残缺的手掌,只觉得自己如同置身于火炉之中。

  彭长老虽为江湖草莽,但昨夜潜入,说到底是为了救他李文忠的家小!如今却在这煌煌大殿之上,受此非人酷刑!

  “住手!太后!快住手!”李文忠再也无法忍耐,猛地踏出一步,须发戟张,指着珠帘后的梁太后。

  他的声音颤抖嘶哑:“此乃煌煌朝堂,非是屠场!如此酷刑虐杀,惨无人道!有违天和!有悖人伦!”

  “我大夏立国,何曾有过如此暴行?!”

  整个大殿瞬间死寂!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怒发冲冠的老臣身上。

  小皇帝李乾顺更是吓得小脸煞白,紧紧抓住龙椅扶手,身体不住地发抖。

  他清澈的眸子里映满了血光和断指,巨大的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将他淹没。

  这一幕,如同烙铁般深深印入了他年幼的心灵。

  珠帘之后,梁太后的脸色瞬间阴沉如水。

  “李大人,你口口声声大夏朝堂,大夏律法。”

  “哀家问你,你身为先皇股肱之臣,深受国恩,不思报效,却勾结叛逆,图谋反叛!”

  “这,又是哪门子的忠君爱国?!又是哪门子的大夏律法?!”

  “谋反?!”李文忠悲愤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老臣一生,俯仰无愧天地!无愧于大夏!无愧于先皇!”

  “老臣所忠者,乃大夏社稷,乃李氏江山!非是你梁氏一门!”

  他猛地指向珠帘,怒斥如雷霆:“尔等梁氏,祸乱朝纲!毒杀先皇!窃据神器!你们才是祸乱我大夏的罪魁祸首!”

  “是你们,将这大好的河山,拖入了万劫不复的血海深渊!”

  “放肆!”梁太后勃然大怒,猛地拍案而起!

  珠帘剧烈晃动,发出刺耳的撞击声。

  “李文忠老匹夫!咆哮朝堂,污蔑太后,其罪当诛!”

  “来人!将李文忠拿下!将其满门抄斩!鸡犬不留!”

  她的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尖锐:“将这老匹夫…...给哀家拖到殿外!当着皇帝、当着百官的面,凌迟处死!”

  “喏!”殿前武士如狼似虎般扑上,将狂怒挣扎、破口大骂的李文忠死死按住,拖向殿外。

  “梁氏妖妇!你祸国殃民!残害忠良!你必遭天谴!”李文忠的怒骂声很快被拖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