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内的管事送走了杨玄纵,而后有些担忧的回到了杨汪的身边。
“家主,这几个人不太本分,若是出手帮助他们,往后或许会受到牵连”
杨汪的眼里也有些悲切,“我乃是楚国公的旧部,就是不帮他们,只怕也无法脱身。”
杨玄感的异样,杨素的诸多旧部都是有所察觉的,这让他们感到十分不安,杨玄感一旦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他们这些楚公旧部是一定会受到牵连的。
哪怕是去主动检举,只怕也落不得好。
前不久,杨玄感找到了杨汪,请求他能帮忙,帮着自己提拔几个族人。
提拔是吏部的差事,当今主掌吏部的有两个人,吏部尚书牛弘,那是个油盐不进的人,生活简朴,整日就抱着书来读,不参与朝中争斗,不劝谏皇帝,就安心做自己的事,那是个无法拉拢的人。
可好在,吏部提拔的时候,会召集博士诸官进行‘群定’,比如当初担任博士的刘炫就曾参与过,而后再往上禀告结果,杨汪如今担任祭酒,在这方面还能说得上话。
若只是寻常的提拔,这绝对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他们这个级别,向庙堂举荐几个人才,或许提拔人当个官,根本不算什么事,但是,杨玄感的这些提拔内容,却不是寻常的提拔。
杨玄感举荐了许多人,都是他的兄弟和族人,乃至父亲留给他的旧部,而他所要让这些人上任的职位,都是些鹰扬府的要职,如郎将之类的。
若是将这些人打散了,放在那奏表里,还看不出什么来,可若是这么凑在一起再看,那就真的有些太吓人了,你这将族人亲信好友都往鹰扬府里塞,让他们都去各大鹰扬府里统帅军队,你这是想干什么??
杨汪刚拿到这名单的时候,吓得差点将书信丢在杨玄感的脸上。
杨玄感再三解释,只是因为近期内许多战事,想让自己的族人们能捞取军功,还以其余勋贵们举例,大家都在图谋军功,他绝对没有别的什么想法。
尽管他这么说,杨汪还是不愿意,让杨玄感进行削减,最后只留下了心腹六人,杨汪方才答应了他。
可直到现在,杨汪心里都觉得害怕。
这厮若是真的做了什么,自己算不算是帮凶呢?
以圣人的性格,能饶恕自己吗?
圣人啊.
燕支山。
高台之上,杨广威风凛凛的坐着。
两旁有许多的侍卫,一路朝着远处延伸。
苏威,宇文述,杨雄,李渊,裴世矩,虞世基等大臣们站在两侧,模样肃穆。
就看到浩浩荡荡的众人,走向了台阶,毕恭毕敬的朝着高台处走来。
这些人共计有三十余人,他们披着锦缎的美衣裳,带着黄金宝石,一路都有乐师奏曲,远处还有舞女翩翩起舞,这些人都是西域的诸多小国王,是特意前来朝见杨广的。
而在高台之下,能看到许多的百姓。
这些百姓们穿着奢华,在远处跪拜,他们的数量极多,延绵不绝,道路被完全堵塞,绵延十余里。
等到这些小王们拜见,送上礼物之后,杨广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狂热。
他看向了负责操办这一切的裴世矩。
“裴卿!”
“朕进你为银青光禄大夫!”
“你这次做的极好!”
裴世矩赶忙跪谢。
杨广这才看向了那些西域的小王们,他指着远处的百姓,问道:“诸卿以为,中原可否强盛?!”
这些小王们看着远处那数不清的百姓,一直连接到了天边,脸上也有了惧色,纷纷开口说道:“强盛!”
杨广就下令赏赐给他们器物,并且要求他们往后恢复朝贡,需忠心对自己。
完成了朝觐,杨广也不急着回去,他还要继续看看自己所开扩的领地,大臣们也不敢劝谏。
大概是裴世矩这次的事情做的极为出色,让杨广十分开心,他就下令让裴世矩走在自己身边,跟自己同坐一辆车。
裴世矩坐在车内,看着皇帝的心情大好,忽开口说道:“陛下,臣还有一件天大的喜事。”
“哦?”
“还有喜事?”
“陛下,臣打探得知,突厥可汗染干病重,只怕,他会再次要求来朝见陛下.”
“哦?染干对朕忠心耿耿,他病重了,怎么能说是喜事呢?”
“正因为染干对陛下忠心耿耿,所以才说是喜事啊。”
裴世矩并不把话说明白,充分的给陛下展现才智的机会。
杨广果然笑了起来,“裴卿这是想再次行离间之事吗?”
“陛下英明!我们当初扶持染干,是因为他弱小,可这些年里,他跟随我们出征,先收复铁勒十余部,并领东方之奚,霫,室韦,部众遂强,实力大增!”
“无论他的哪个儿子继位,只怕往后都会成为大隋的威胁,倒不如趁机离间,让他们陷入内斗.到时候,我们再扶持其中薄弱的那一方,又能给边塞换来数十年的太平啊!”
杨广轻轻点头。
“你说的也有些道理,不过,这突厥内部的继承之事,我们怎么好插手?”
“染干必定会再次前来,他这次前来朝见,一定是为了让陛下册封他的儿子,我请陛下勿要答应,就派人告诉染干,说得知了他的病情,心里怜爱,希望他能先留在塞外休息,养好了身体再出发。”
“臣再派人去联系他的次子,让他做好准备,等到染干一死,陛下就下令,册封他的次子做突厥可汗,到那个时候,我料定突厥必定内乱!”
杨广眯起双眼,轻轻点头。
“好,朕知道了。”
“还有一件事”
“裴卿直言无妨!”
裴世矩低声说道:“陛下,我听人说,染干的长子咄吉身边的一个亲信,如今就在洛阳似是为了拜见某人而来的,朝中或许有人与这位咄吉勾结,意图不轨!”
“臣已在洛阳各处都留下了人手,探查此人的动向,目前还不曾发现他的位置。”
杨广的脸色瞬间变得冷酷。
他开口说道:“事情还没有查清之前,勿要再说这些事,朕自有定夺。”
裴世矩低头称是,杨广又让裴世矩出去,片刻之后,他将宇文述给叫了进来。
宇文述解下了甲胄,前来觐见皇帝。
看到他满头大汗的样子,杨广有些感动,宇文述为了确保安全,亲自领着骑兵在周围巡视,实在是能信任的重臣!
杨广就让他坐下来,又让人给他拿了些酒水。
宇文述身材高大,可坐在杨广面前时,却格外的乖巧,毕恭毕敬。
光从面相来看,宇文述长得颇为憨厚本分,就是个典型的猛将武夫的形象。
等到他坐下之后,杨广又问起了附近的情况,宇文述自然是信誓旦旦的表示,周围的盗贼都已经被收拾了,绝对没有什么威胁。
杨广此时沉默了片刻,忽然抬头看向对方。
“国公,国内有奸贼啊。”
宇文述茫然的抬起头来。
“朕那般信任的重臣,却偷偷与突厥人联络,只为了一些马匹,就不顾国家的安危你说,这样的人该不该杀?”
这一刻,宇文述的腿都软了。
他惊惧的看向了自己手里的酒盏。
“杨玄感这个奸贼!!朕对他那般信任!他却敢勾结突厥!”
杨广的下一句话,又将宇文述从地狱拉回了人间。
宇文述呼出了一口气,脸色涨的通红,他不可置信的看着杨广,“竟有这样的事情?!”
“罪证确凿!”
宇文述大怒,“陛下!为人臣不思报国,却与贼人私通,这罪行岂能饶恕?!岂能留他?!我愿为陛下除此贼!”
杨广脸上的怒火消散了许多,他看向宇文述。
“倘若国内的大臣都能如国公这般,那该有多好”
ps:西蕃胡二十七国,谒于道左,皆令佩金玉,被锦罽,焚香奏乐,歌儛喧噪。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帝见而大悦。——《隋书·裴矩传》
“家主,这几个人不太本分,若是出手帮助他们,往后或许会受到牵连”
杨汪的眼里也有些悲切,“我乃是楚国公的旧部,就是不帮他们,只怕也无法脱身。”
杨玄感的异样,杨素的诸多旧部都是有所察觉的,这让他们感到十分不安,杨玄感一旦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他们这些楚公旧部是一定会受到牵连的。
哪怕是去主动检举,只怕也落不得好。
前不久,杨玄感找到了杨汪,请求他能帮忙,帮着自己提拔几个族人。
提拔是吏部的差事,当今主掌吏部的有两个人,吏部尚书牛弘,那是个油盐不进的人,生活简朴,整日就抱着书来读,不参与朝中争斗,不劝谏皇帝,就安心做自己的事,那是个无法拉拢的人。
可好在,吏部提拔的时候,会召集博士诸官进行‘群定’,比如当初担任博士的刘炫就曾参与过,而后再往上禀告结果,杨汪如今担任祭酒,在这方面还能说得上话。
若只是寻常的提拔,这绝对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他们这个级别,向庙堂举荐几个人才,或许提拔人当个官,根本不算什么事,但是,杨玄感的这些提拔内容,却不是寻常的提拔。
杨玄感举荐了许多人,都是他的兄弟和族人,乃至父亲留给他的旧部,而他所要让这些人上任的职位,都是些鹰扬府的要职,如郎将之类的。
若是将这些人打散了,放在那奏表里,还看不出什么来,可若是这么凑在一起再看,那就真的有些太吓人了,你这将族人亲信好友都往鹰扬府里塞,让他们都去各大鹰扬府里统帅军队,你这是想干什么??
杨汪刚拿到这名单的时候,吓得差点将书信丢在杨玄感的脸上。
杨玄感再三解释,只是因为近期内许多战事,想让自己的族人们能捞取军功,还以其余勋贵们举例,大家都在图谋军功,他绝对没有别的什么想法。
尽管他这么说,杨汪还是不愿意,让杨玄感进行削减,最后只留下了心腹六人,杨汪方才答应了他。
可直到现在,杨汪心里都觉得害怕。
这厮若是真的做了什么,自己算不算是帮凶呢?
以圣人的性格,能饶恕自己吗?
圣人啊.
燕支山。
高台之上,杨广威风凛凛的坐着。
两旁有许多的侍卫,一路朝着远处延伸。
苏威,宇文述,杨雄,李渊,裴世矩,虞世基等大臣们站在两侧,模样肃穆。
就看到浩浩荡荡的众人,走向了台阶,毕恭毕敬的朝着高台处走来。
这些人共计有三十余人,他们披着锦缎的美衣裳,带着黄金宝石,一路都有乐师奏曲,远处还有舞女翩翩起舞,这些人都是西域的诸多小国王,是特意前来朝见杨广的。
而在高台之下,能看到许多的百姓。
这些百姓们穿着奢华,在远处跪拜,他们的数量极多,延绵不绝,道路被完全堵塞,绵延十余里。
等到这些小王们拜见,送上礼物之后,杨广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狂热。
他看向了负责操办这一切的裴世矩。
“裴卿!”
“朕进你为银青光禄大夫!”
“你这次做的极好!”
裴世矩赶忙跪谢。
杨广这才看向了那些西域的小王们,他指着远处的百姓,问道:“诸卿以为,中原可否强盛?!”
这些小王们看着远处那数不清的百姓,一直连接到了天边,脸上也有了惧色,纷纷开口说道:“强盛!”
杨广就下令赏赐给他们器物,并且要求他们往后恢复朝贡,需忠心对自己。
完成了朝觐,杨广也不急着回去,他还要继续看看自己所开扩的领地,大臣们也不敢劝谏。
大概是裴世矩这次的事情做的极为出色,让杨广十分开心,他就下令让裴世矩走在自己身边,跟自己同坐一辆车。
裴世矩坐在车内,看着皇帝的心情大好,忽开口说道:“陛下,臣还有一件天大的喜事。”
“哦?”
“还有喜事?”
“陛下,臣打探得知,突厥可汗染干病重,只怕,他会再次要求来朝见陛下.”
“哦?染干对朕忠心耿耿,他病重了,怎么能说是喜事呢?”
“正因为染干对陛下忠心耿耿,所以才说是喜事啊。”
裴世矩并不把话说明白,充分的给陛下展现才智的机会。
杨广果然笑了起来,“裴卿这是想再次行离间之事吗?”
“陛下英明!我们当初扶持染干,是因为他弱小,可这些年里,他跟随我们出征,先收复铁勒十余部,并领东方之奚,霫,室韦,部众遂强,实力大增!”
“无论他的哪个儿子继位,只怕往后都会成为大隋的威胁,倒不如趁机离间,让他们陷入内斗.到时候,我们再扶持其中薄弱的那一方,又能给边塞换来数十年的太平啊!”
杨广轻轻点头。
“你说的也有些道理,不过,这突厥内部的继承之事,我们怎么好插手?”
“染干必定会再次前来,他这次前来朝见,一定是为了让陛下册封他的儿子,我请陛下勿要答应,就派人告诉染干,说得知了他的病情,心里怜爱,希望他能先留在塞外休息,养好了身体再出发。”
“臣再派人去联系他的次子,让他做好准备,等到染干一死,陛下就下令,册封他的次子做突厥可汗,到那个时候,我料定突厥必定内乱!”
杨广眯起双眼,轻轻点头。
“好,朕知道了。”
“还有一件事”
“裴卿直言无妨!”
裴世矩低声说道:“陛下,我听人说,染干的长子咄吉身边的一个亲信,如今就在洛阳似是为了拜见某人而来的,朝中或许有人与这位咄吉勾结,意图不轨!”
“臣已在洛阳各处都留下了人手,探查此人的动向,目前还不曾发现他的位置。”
杨广的脸色瞬间变得冷酷。
他开口说道:“事情还没有查清之前,勿要再说这些事,朕自有定夺。”
裴世矩低头称是,杨广又让裴世矩出去,片刻之后,他将宇文述给叫了进来。
宇文述解下了甲胄,前来觐见皇帝。
看到他满头大汗的样子,杨广有些感动,宇文述为了确保安全,亲自领着骑兵在周围巡视,实在是能信任的重臣!
杨广就让他坐下来,又让人给他拿了些酒水。
宇文述身材高大,可坐在杨广面前时,却格外的乖巧,毕恭毕敬。
光从面相来看,宇文述长得颇为憨厚本分,就是个典型的猛将武夫的形象。
等到他坐下之后,杨广又问起了附近的情况,宇文述自然是信誓旦旦的表示,周围的盗贼都已经被收拾了,绝对没有什么威胁。
杨广此时沉默了片刻,忽然抬头看向对方。
“国公,国内有奸贼啊。”
宇文述茫然的抬起头来。
“朕那般信任的重臣,却偷偷与突厥人联络,只为了一些马匹,就不顾国家的安危你说,这样的人该不该杀?”
这一刻,宇文述的腿都软了。
他惊惧的看向了自己手里的酒盏。
“杨玄感这个奸贼!!朕对他那般信任!他却敢勾结突厥!”
杨广的下一句话,又将宇文述从地狱拉回了人间。
宇文述呼出了一口气,脸色涨的通红,他不可置信的看着杨广,“竟有这样的事情?!”
“罪证确凿!”
宇文述大怒,“陛下!为人臣不思报国,却与贼人私通,这罪行岂能饶恕?!岂能留他?!我愿为陛下除此贼!”
杨广脸上的怒火消散了许多,他看向宇文述。
“倘若国内的大臣都能如国公这般,那该有多好”
ps:西蕃胡二十七国,谒于道左,皆令佩金玉,被锦罽,焚香奏乐,歌儛喧噪。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帝见而大悦。——《隋书·裴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