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1 章 李善长的选择-《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

  铁铉再次下拜谢恩,朱元璋再次说道:“百户就算了,你就直接从千户做起。”

  从千户做起!!

  那岂不是距离锦衣卫指挥使只有一步之遥!

  朱元璋则是看向陈林:“你杀了咱的两任锦衣卫指挥使,说吧,怎么补偿?”

  陈林嘿嘿一笑:“实在不行,我可以兼任。”

  朱元璋也笑了:“你!”

  “不是咱小看你,这个职位你不合适。”

  陈林双手一摊:“那我就没办法了,你自己解决吧!”

  朱元璋却指向施大壮:“你大舅哥,咱要了。”

  陈林一愣:“那不行,他根本没法胜任。”

  朱元璋大手一挥:“那咱不管,反正咱就是看上你大舅哥了。”

  朱元璋不讲理,陈林更不讲理。

  “你动他试试!”

  朱元璋冷笑道:“咱就动他了,你能怎样?”

  陈林直接拔出枪瞄准:“别逼我!”

  施大壮赶紧上前:“别冲动,我愿意接受锦衣卫指挥使之职,我愿意。”

  “死一边去,这里没你说话的份。”陈林直接怒斥道。

  铁铉无语了。

  先生这也太区别对待了,自己的大舅哥死活不让接触锦衣卫,他这个学生却直接推出去送死。

  合着学生在先生心目中就是后娘养的呗!

  局势僵持了,陈林举枪瞄准朱元璋头颅,朱元璋也梗着脖子不服。

  “有种杀了咱,即便咱不能复活又怎样,动手啊!”

  陈林冷笑着:“你以为我不敢?”

  “那你动手啊!”

  陈林眯着眼睛,拉开保险。

  施大壮和徐妙锦等人赶紧上前抓住手枪:“别冲动,千万别冲动啊!”

  刚好这时,马皇后进来了,第一眼就看到两人又对上了。

  “又来,想死也带我一个呗!”

  陈林收起枪:“反正施大壮不行,其他人你随便挑。”

  朱元璋也说道:“咱就要施大壮,其他人不要。”

  “你要是实在担心你大舅哥的话,咱可以给他一个丹书铁券,免死金牌。”

  免死金牌!!

  陈林怒了:“你丫的免死金牌什么德行,你自己不知道吗?”

  “凡是得到你的免死金牌,最后有几个是好下场的?”

  “不行,绝对不行。”

  朱元璋有点尴尬:“咱现在看过史书了,绝不会像史书上那样,不会再乱杀人了。”

  陈林不屑道:“这可说不准,你这货什么路数,老子比你清楚。”

  这时候马皇后插话道:要不以我这个皇后的名义赐下这块免死金牌,这样你总能放心吧!”

  陈林摸着下巴:“由娘娘赐下免死金牌......”

  陈林看向施大壮:“娘娘的免死金牌倒是能保你一命,你自己决定吧!”

  施大壮点点头:“锦衣卫指挥使啊,小的也算祖坟冒青烟了。”

  马皇后居中调节,朱元璋和陈林总算达成平衡,施大壮的锦衣卫指挥使之职就这么定下了。

  陈林知道这是朱元璋拿捏自己的一种手段,朱元璋也知道陈林知道。

  答应下来就是纳投名状,也是一种保证和服软。

  事情定下,朱元璋挥手让一众人等退下,他有话要跟陈林细说。

  众人都看向陈林,因为先生没发话,他们不敢离开。

  朱元璋那叫一个气啊,他这个皇帝还没死,这些人竟敢无视他。

  陈林得意的挥挥手:“下去吧,皇帝的旨意还是要听的,今后不要这样了。”

  众人赶紧拱手应下,离开了。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朱元璋赶紧换上一副贱贱的表情:“那啥,你老丈人再过几天就要抵京了,咱的意思是到时候也带上咱,对了,还有太子。”

  “老丈人,徐达吗?”

  “是啊,他的身体你有听说过吧!”

  陈林点点头:“大概知道一点,活不了几年。”

  “是啊,那你这个女婿不得帮帮忙,让你老丈人也死一次!”

  陈林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倒不是不可以,只是我这太频繁回后世,就怕哪一次过去就一去不回了。”

  朱元璋一惊:“你没法控制吗?”

  陈林很认真的点点头:“是的,每次都得花很多钱,要是钱花完,就回不来了。”

  朱元璋狐疑的看着他:“你不会在糊弄咱吧!”

  陈林双手一摊:“不信的话你可以试试。”

  “反正你有太子了,万一回不来,大明也能继续运转,没什么好担心的。”

  朱元璋赶紧摆手:“那不行,咱还有很多事要做,不就是钱吗,咱给,给你还不行吗?”

  陈林笑了:“这就对了嘛,那就先来个五百万两。”

  “没有。”朱元璋直接拒绝道。

  陈林扭头就走。

  “等会儿,你不是贪污了一百多万两吗,应该够用了,三天,三天后你老丈人就回来了,到时候一起死啊......”

  三天时间匆匆而过,这三天时间,不仅倭寇覆灭的消息全面传开,参与走私的家族被抄家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这时候,杨士奇领衔的海关总署正式挂牌,就位于外交部隔壁的一处院子。

  与此同时,皇城外原属于胡惟庸的宅子,直接成了大明中央银行,也在同一天挂牌面世。

  金川门外的皇家军事学院也正式开始招生。

  短短三天时间,朝廷一下子推出三个新衙门,可谓是轰动一时。

  韩国公府内,淮西勋贵们又来请教李善长了。

  “还好咱们及时做出切割,毛骧那厮也没将咱们的事情上报,不然这次咱们也得完蛋。”

  “是啊,要不是陛下不想大开杀戒,仅凭朱亮祖那几家的人头,绝对平息不了这次走私风波。”

  “永昌侯呢,回来了吗?”李善长问道。

  “回李先生,永昌侯还在海上,估计得待一段时间。”

  李善长捋着胡须:“这次你们都欠他一个人情,要不是他主动向陈林交底,就朱亮祖那几家,根本没法平息此次风波。”

  “李先生,那接下来咱们要做什么?”

  李善长看向那人:“什么都别做,安心待着,朝廷让你们带兵出征,你们听命行事便是,没让你们动,就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啥也别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