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凌州之战五-《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冷风裹挟着血腥气扑面而来,呼查哈紧握弯刀的指节已麻木,指缝间渗出的血珠滴落在马靴上。

  眼前的淳水宛如一条蜿蜒的血色巨蟒,漂浮的蒙古骑兵尸体随着波浪起伏,残肢断臂与破碎的牛皮甲胄在水面上打着旋儿。

  他曾以为谭威麾下这支甲胄不一的杂牌军不堪一击,此刻却被迎头痛击,精锐骑兵折损近半。

  “收兵!”

  呼查哈嘶哑着嗓子下令,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痛心。

  号角声呜咽着响起,北岸的蒙古骑兵如潮水般退去,扬起的尘土遮蔽了残阳。

  谭威站在了望塔上,身旁的杜风正激动得满脸通红:

  “都督!若此时黄督军从背后掩杀,呼查哈必成瓮中之鳖!”

  他的声音因兴奋而微微颤抖,手指用力指向北岸。

  谭威缓缓放下千里镜,望着战场上狼藉的尸体道:

  “不可轻敌,黄督军那。。。”

  他的声音低沉而无奈,随后补充道:

  “呼查哈征战多年,岂会如此轻易溃败?这不过是试探罢了。”

  说着他抬手示意传令兵:

  “用野炮轰击敌军后队,不能让他们太舒服了。”

  沉闷的炮声响彻天际,弹丸落入撤退的蒙古军阵中,炸起阵阵烟尘。

  呼查哈勒住受惊的战马,回头望向南岸明军阵地,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传令全军,暂退十里重整!”

  他明白若继续强攻,只会让军队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回到营帐,呼查哈一脚踢翻矮凳,羊皮地图散落一地。

  “明军的弩和炮。。。”

  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必须尽快绕过此处!”

  他的手指重重戳在地图上的呷玛:

  “全军明日天亮前启程,直奔呷玛!”

  稍作停顿,他又补充道:

  “忽鲁赤听令!你率两千精骑,从上游小渡口过河,侧击明军侧翼!“

  此时击退蒙古军的明军营地一片欢腾,徐悠大步流星地走进中军帐,铠甲上还沾着血迹:

  “都督!此战大获全胜,蒙古人不过如此!”

  他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谭威却面色凝重,目光忧虑道:

  “不可大意。”

  他不愿扫大家幸,但是该说的不能不说。

  “呼查哈老谋深算,此番受挫必定会全力反扑。今日之战,恐怕只是开始。”

  谭威环视帐中将领,继续冷静说道:

  “他们虽遭重创,但实力尚存,若他们调整战术,分兵突袭,胜负尚未可知。”

  见众人神色渐肃,谭威放缓语气:

  “今日将士们表现英勇,徐将军指挥得当,我很欣慰。”

  他的目光中带着赞许。

  “但越是胜利之时,越要保持清醒,传令下去,各营加强戒备,巡逻队每两时辰换防一次,密切监视蒙古军动向。”

  暮色渐浓,明军营地内灯火次第亮起,将士们枕戈待旦,长枪如林,弩床炮车就位,严阵以待即将到来的恶战。

  而在十里外的蒙古营地,忽鲁赤正集结精骑,准备执行突袭任务。淳水河畔的硝烟尚未散尽,新一轮的生死较量,已然在黑暗中悄然酝酿。

  寒风卷着碎沙掠过淳水北岸,杜风正握着千里镜的手微微发颤。

  镜头里两千蒙古骑兵如同黑色的潮水,正朝着上游方向浩浩荡荡移动,扬起的黄尘在天际勾勒出一条蜿蜒的轨迹。

  “果然如都督所料!”

  他猛地转身,望向身后的谭威道:

  “他们想夺取上游小渡口,从侧翼撕开防线!”

  谭威摩挲着腰间的匕首,眸子凝滞在思考。自淳水之战重创蒙古军后,他便料到呼查哈不会善罢甘休。

  “传令下去,让张小甲做好准备。”

  他的声音有些犹豫,但最后还是决定:

  “不惜代价拦住这股敌军,为黄崇援军争取时间。”

  “可是都督。。。”

  杜风正面露担忧:

  “那是蒙古最精锐的骑兵,张小甲手下不过两千人,况且黄督军那。。。”

  杜风正知道不能说的太明白,谭威不是笨人,他很聪明,跟自己是一样的聪明人。

  “我知道。”

  谭威还是抬手打断他的话。

  “蒙古骑兵确实骁勇,但我们别无选择。小渡口失守整个防线就会崩溃。”

  他望向远方,眼神中闪过一丝释然。

  “张小甲能从重伤中活下来,就注定了是阎王爷那里的常客。”

  作为谭威阵营的核心谋士,杜风正也知道这场阻击战的重要性。

  自开州智破连环命案被谭威赏识以来,他跟随主帅南征北战,不仅在多场战役中出谋划策,还一手组建了覆盖三州的情报网络。

  此刻他没有意识到,自己不知从何时开始,不仅为谭威谋划作战,也在为谭威谋划一些更重要的东西。

  淳水北岸的山岭间,张小甲勒住战马,警惕地望着前方,作为圭圣军最年轻的将领,他经历过生死重伤,如今的眼神中多了几分老练。

  “木字营、山字营听令!”

  他压低声音。

  “保持隐蔽,密切监视敌军动向,对敌人三方监视。”

  远处蒙古骑兵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这些草原驰骋的汉子对山间作战有些拘束,他们甚至做不好隐藏行踪,公然在开阔地带奔驰,企图利用骑兵的速度优势突袭明军侧翼。

  在他们的认知里,中原军队向来以步兵为主,骑兵不过是点缀,根本无法与他们抗衡。

  “将军,蒙古人动了!”

  一名侦骑疾驰而来。

  “两千骑兵,正朝上游小渡口方向行进!”

  张小甲眯起眼睛,轻抚腰间的佩刀,想起谭威临行前的叮嘱:

  “不要硬拼,但绝不能让他们过去。”

  作为圭圣军这支全骑兵部队的将领,他太清楚己方的优势所在,虽然人数处于劣势,但论机动性,他们丝毫不输蒙古骑兵。

  “全军跟上!”

  他猛地抽出钢刀。

  “保持距离,不要暴露!”

  圭圣军骑兵悄无声息地跟在蒙古军后方,像一群隐匿在黑暗中的孤狼。

  他们时而穿行于密林,时而沿着河谷前进,始终与蒙古军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蒙古骑兵的统领忽鲁赤骑在高头大马上,不时回头张望。他的脸上带着从容,心想汉人军队应该是骑兵有限,面对他们的挑衅竟不敢正面交锋。

  却不知一支同样精锐的骑兵部队正悄悄尾随,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