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朝阳,当第一缕金光刺破晨雾时,车队缓缓驶离了68号安全城厚重的铁门。
杨承则坐在第三辆货车的副驾位置。这辆货运车的驾驶舱空间不算宽敞,刚好能容纳三个人。
除了司机,还有杨承泽还有另外一名佣兵。
佣兵姓李,队里人都这么叫老李,杨承则也跟着这么称呼。
其实老李并不算老,不过四五十岁的年纪,头发却已染上霜白,在晨光里泛着细碎的银光。
年轻时他曾是灯塔卫兵,那段经历让他积累了远超常人的野外经验,如今在小队里是仅次于队长马森的二号负责人。
只是岁月和任务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老李的左眼在一次任务中受了重伤,彻底失去了视力,平日里总用一块深色眼罩遮住,只留右眼视物。
或许是经历使然,他性子偏静,平日里不怎么说话,沉默寡言。
杨承泽没想到自己会和老李在一个车上,车子行驶的路中,老李就闭上了眼睛,似乎在闭目养神。
杨承泽也没有与他搭话的打算,见到老李睡觉,本来想和司机聊天的兴致也没有了,只是在那沉默的看着窗外
尽管已经多次驶出安全城,窗外掠过的景象却依然能让杨承泽每次都生出不同的感触。
这个世界里,除了被高墙圈护的安全区,外界的一切都与他记忆中那个规整的世界截然不同。
你可能正走在同一片土地上,左手边是寸草不生的荒凉荒漠,黄沙在风中打着旋儿。
右手边却骤然切换成遮天蔽日的森林,藤蔓像巨蟒般缠绕着枯朽的树干,绿意浓得几乎要渗出水来。
这一切都源于那场毁灭性的污染,生态系统被彻底撕碎,住在这里的人类、奔跑的动物、扎根的植物,都在毒素的侵蚀下发生了诡异的异变,连地貌气候都变得喜怒无常,充满了不可预测的怪异。
沿途,杨承泽的目光总会被那些旧城留下的残骸吸引。
就像他们此刻行驶的这条路,路面虽已布满裂痕、杂草丛生,却仍能看出当年宽阔平整的轮廓。
每隔一段距离,路边就立着几块歪斜的巨大牌子,曾经闪烁的电子显示屏早已在岁月里熄灭、碎裂,只剩下锈蚀的金属框架戳在原地,但那些倾倒的残骸上,依然能辨认出属于旧时代的印记。
从38号安全城到106号安全城虽有两条路线可选,但外出执行任务的路线向来是提前规划好的,他们只需沿着既定轨迹稳步前行。
驶出安全城的防护范围后,信号便像断了线的风筝般时断时续,导航设备在这里几乎成了摆设。
他们只能紧盯着路面,沿着旧时代遗留的公路艰难行驶。
这条路早已失去养护,却仍是荒野中最可靠的指引。每隔一段距离,路边总会立着些斑驳的提示牌,虽布满锈蚀与裂痕,却依稀能辨认出上面的字迹,标注着前方路段的地形与曾经的地名,成了比电子信号更可靠的路标。
正午时分,车队没有停车休整,众人只在颠簸的车厢里简单啃了几口自带的压缩干粮和净水。
短暂的停顿后,大家下车活动了下因久坐而僵硬的四肢,踢掉鞋缝里的泥沙,便又迅速回到车上继续赶路。
他们必须赶在天黑前抵达预定的服务站。
虽说低级污染区的夜晚不算绝对致命,但荒野的危险程度远非安全的服务站可比。那些在污染中变异的生物,尤其是夜行性的掠食者,
总爱在夜幕降临时活跃起来,像幽灵般在黑暗中搜寻猎物。若非万不得已,没人愿意在毫无屏障的荒野里熬过漫漫长夜。
下午5点,在天就要黑下来之前,他们终于到达了服务站。那是一个比较大的服务站,1109号服务站。
1109号服务站所处的位置比较特殊,有连续不同的七条公路连接这里,所以这个服务站也是近几个安全区唯一的服务站。
杨承泽和车队的人到达服务站的时候天还没有黑,停车场处已经停满了不少车辆。
车队的司机找了半天才找到车位,将车子停下,负责人王勇又将所有人召集起来,并且挨个检查了所有车上的门锁之后才带着几一行人去了服务站的接待大厅。
杨承泽跟着车队抵达服务站时,天边还残留着最后一抹橘红。
停车场早已被各式车辆填满,有和他们一样的货运卡车,也有改装过的越野车,轮胎碾过碎石地面的声响混着人声,在空旷的场地里嗡嗡作响。
司机们费了好一番功夫才在缝隙里找到空位停稳车辆,负责人王勇立刻召集所有人,仔细检查完每辆车的门窗锁扣,确认万无一失后,才带着队伍走向服务站主体建筑。
这是一栋七层的混凝土楼房,墙皮斑驳脱落,露出里面深浅不一的水泥底色,却在荒野中透着难得的安全感。
众人很快在接待处办完入住手续,被分配到四楼的房间。服务站本就是荒野中的临时落脚点,房间都不大。
一二楼是简陋的大通铺,十几张铁架床挤在一起,价格低廉却嘈杂;楼层越高,房间条件越好,顶层甚至有罕见的单人间。
杨承泽执行任务次数不算少,但以前多半只能挤在大通铺,夜里此起彼伏的呼噜声能吵得他彻夜难眠。
同行的雇佣兵们却像是练就了本领,沾床就能睡死过去,完全不受影响。
不过这次的雇主格外大方,他们分到的是三人间——他、老李和队长马森同住一间。
走进房间,杨承泽把背包往床头一放。
在这支队伍里,雇佣兵的背包向来是自己打理的禁区: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包里装的装备、药品、补给也各有讲究,更有些不愿示人的私人物品。
乱翻别人的背包,是比任务失误更严重的忌讳。
简单收拾好行李,三人便准备下楼去一楼餐厅用餐。
服务站的餐厅向来准时准点,虽价钱比安全区里贵上不少,还有严格的用餐时段,一旦错过就只能啃干粮,但这次任务的食宿全由雇主包揽,杨承泽自然不必省着,放下东西便催着动身。
他们小队的人大多住在四楼,走廊里不时能撞见同路的队友,多半也和杨承泽一样,刚把行李归置好就往楼下赶。
他远远看见几个熟悉的身影,抬手打了声招呼,便结伴走向楼梯口。
一楼的餐厅算不上豪华,更像是旧时代学校里的食堂。
宽敞的空间里摆着成排的金属桌椅,空气中飘着饭菜混着消毒水的味道。
这里采取自助形式,没有菜单可选,一人一百联邦币就能随便吃,只是菜式实在普通,肉类更是稀罕物,大多是些变异谷物做成的主食和耐储存的腌菜。
食物品种算不上丰富,但比起路上啃的能量棒已经强太多了。
他们下楼时离正式开餐还有几分钟,餐厅门口已经围了不少等餐的人,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着。
杨承泽坐了一天车,浑身骨头都像散了架,正觉得需要活动活动筋骨,便靠在走廊的柱子上,等着餐厅开门。
视线不经意一扫,看到远处亭子里坐着的两个人。
其中一个人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戴着个帽子,看不清具体的神情,但是他手里拿着一个奇怪的黑色仪器,上面伸出两根长长的天线,好像是一个信号接收器
这种接收器杨成泽也知道,他在一些大型的猎人公会间见过,这种信号接收器能够让自己的通讯仪器有信号,在没有污染的荒野也能拥有一些信号,但是这种连接器比较贵
杨承泽以前还专门打听过这种信号接收器,最便宜的需要1万联邦币。
一般只有大型荒野猎人团体或者是其他大型组织才会使用。
杨成泽眯眼又看了看那个人手里的通讯装置,感觉这个人手里的通信装置与他以前见过的有些不同,似乎更小了一点,是不是这种小型的通讯装置要更便宜?
杨承泽这样想着就不由靠近了一些。
不过刚刚走了没两步忽然就停下了脚步,因为他的眼前突然出现了系统的提示面板
【发现玩家】
杨承则坐在第三辆货车的副驾位置。这辆货运车的驾驶舱空间不算宽敞,刚好能容纳三个人。
除了司机,还有杨承泽还有另外一名佣兵。
佣兵姓李,队里人都这么叫老李,杨承则也跟着这么称呼。
其实老李并不算老,不过四五十岁的年纪,头发却已染上霜白,在晨光里泛着细碎的银光。
年轻时他曾是灯塔卫兵,那段经历让他积累了远超常人的野外经验,如今在小队里是仅次于队长马森的二号负责人。
只是岁月和任务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老李的左眼在一次任务中受了重伤,彻底失去了视力,平日里总用一块深色眼罩遮住,只留右眼视物。
或许是经历使然,他性子偏静,平日里不怎么说话,沉默寡言。
杨承泽没想到自己会和老李在一个车上,车子行驶的路中,老李就闭上了眼睛,似乎在闭目养神。
杨承泽也没有与他搭话的打算,见到老李睡觉,本来想和司机聊天的兴致也没有了,只是在那沉默的看着窗外
尽管已经多次驶出安全城,窗外掠过的景象却依然能让杨承泽每次都生出不同的感触。
这个世界里,除了被高墙圈护的安全区,外界的一切都与他记忆中那个规整的世界截然不同。
你可能正走在同一片土地上,左手边是寸草不生的荒凉荒漠,黄沙在风中打着旋儿。
右手边却骤然切换成遮天蔽日的森林,藤蔓像巨蟒般缠绕着枯朽的树干,绿意浓得几乎要渗出水来。
这一切都源于那场毁灭性的污染,生态系统被彻底撕碎,住在这里的人类、奔跑的动物、扎根的植物,都在毒素的侵蚀下发生了诡异的异变,连地貌气候都变得喜怒无常,充满了不可预测的怪异。
沿途,杨承泽的目光总会被那些旧城留下的残骸吸引。
就像他们此刻行驶的这条路,路面虽已布满裂痕、杂草丛生,却仍能看出当年宽阔平整的轮廓。
每隔一段距离,路边就立着几块歪斜的巨大牌子,曾经闪烁的电子显示屏早已在岁月里熄灭、碎裂,只剩下锈蚀的金属框架戳在原地,但那些倾倒的残骸上,依然能辨认出属于旧时代的印记。
从38号安全城到106号安全城虽有两条路线可选,但外出执行任务的路线向来是提前规划好的,他们只需沿着既定轨迹稳步前行。
驶出安全城的防护范围后,信号便像断了线的风筝般时断时续,导航设备在这里几乎成了摆设。
他们只能紧盯着路面,沿着旧时代遗留的公路艰难行驶。
这条路早已失去养护,却仍是荒野中最可靠的指引。每隔一段距离,路边总会立着些斑驳的提示牌,虽布满锈蚀与裂痕,却依稀能辨认出上面的字迹,标注着前方路段的地形与曾经的地名,成了比电子信号更可靠的路标。
正午时分,车队没有停车休整,众人只在颠簸的车厢里简单啃了几口自带的压缩干粮和净水。
短暂的停顿后,大家下车活动了下因久坐而僵硬的四肢,踢掉鞋缝里的泥沙,便又迅速回到车上继续赶路。
他们必须赶在天黑前抵达预定的服务站。
虽说低级污染区的夜晚不算绝对致命,但荒野的危险程度远非安全的服务站可比。那些在污染中变异的生物,尤其是夜行性的掠食者,
总爱在夜幕降临时活跃起来,像幽灵般在黑暗中搜寻猎物。若非万不得已,没人愿意在毫无屏障的荒野里熬过漫漫长夜。
下午5点,在天就要黑下来之前,他们终于到达了服务站。那是一个比较大的服务站,1109号服务站。
1109号服务站所处的位置比较特殊,有连续不同的七条公路连接这里,所以这个服务站也是近几个安全区唯一的服务站。
杨承泽和车队的人到达服务站的时候天还没有黑,停车场处已经停满了不少车辆。
车队的司机找了半天才找到车位,将车子停下,负责人王勇又将所有人召集起来,并且挨个检查了所有车上的门锁之后才带着几一行人去了服务站的接待大厅。
杨承泽跟着车队抵达服务站时,天边还残留着最后一抹橘红。
停车场早已被各式车辆填满,有和他们一样的货运卡车,也有改装过的越野车,轮胎碾过碎石地面的声响混着人声,在空旷的场地里嗡嗡作响。
司机们费了好一番功夫才在缝隙里找到空位停稳车辆,负责人王勇立刻召集所有人,仔细检查完每辆车的门窗锁扣,确认万无一失后,才带着队伍走向服务站主体建筑。
这是一栋七层的混凝土楼房,墙皮斑驳脱落,露出里面深浅不一的水泥底色,却在荒野中透着难得的安全感。
众人很快在接待处办完入住手续,被分配到四楼的房间。服务站本就是荒野中的临时落脚点,房间都不大。
一二楼是简陋的大通铺,十几张铁架床挤在一起,价格低廉却嘈杂;楼层越高,房间条件越好,顶层甚至有罕见的单人间。
杨承泽执行任务次数不算少,但以前多半只能挤在大通铺,夜里此起彼伏的呼噜声能吵得他彻夜难眠。
同行的雇佣兵们却像是练就了本领,沾床就能睡死过去,完全不受影响。
不过这次的雇主格外大方,他们分到的是三人间——他、老李和队长马森同住一间。
走进房间,杨承泽把背包往床头一放。
在这支队伍里,雇佣兵的背包向来是自己打理的禁区: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包里装的装备、药品、补给也各有讲究,更有些不愿示人的私人物品。
乱翻别人的背包,是比任务失误更严重的忌讳。
简单收拾好行李,三人便准备下楼去一楼餐厅用餐。
服务站的餐厅向来准时准点,虽价钱比安全区里贵上不少,还有严格的用餐时段,一旦错过就只能啃干粮,但这次任务的食宿全由雇主包揽,杨承泽自然不必省着,放下东西便催着动身。
他们小队的人大多住在四楼,走廊里不时能撞见同路的队友,多半也和杨承泽一样,刚把行李归置好就往楼下赶。
他远远看见几个熟悉的身影,抬手打了声招呼,便结伴走向楼梯口。
一楼的餐厅算不上豪华,更像是旧时代学校里的食堂。
宽敞的空间里摆着成排的金属桌椅,空气中飘着饭菜混着消毒水的味道。
这里采取自助形式,没有菜单可选,一人一百联邦币就能随便吃,只是菜式实在普通,肉类更是稀罕物,大多是些变异谷物做成的主食和耐储存的腌菜。
食物品种算不上丰富,但比起路上啃的能量棒已经强太多了。
他们下楼时离正式开餐还有几分钟,餐厅门口已经围了不少等餐的人,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着。
杨承泽坐了一天车,浑身骨头都像散了架,正觉得需要活动活动筋骨,便靠在走廊的柱子上,等着餐厅开门。
视线不经意一扫,看到远处亭子里坐着的两个人。
其中一个人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戴着个帽子,看不清具体的神情,但是他手里拿着一个奇怪的黑色仪器,上面伸出两根长长的天线,好像是一个信号接收器
这种接收器杨成泽也知道,他在一些大型的猎人公会间见过,这种信号接收器能够让自己的通讯仪器有信号,在没有污染的荒野也能拥有一些信号,但是这种连接器比较贵
杨承泽以前还专门打听过这种信号接收器,最便宜的需要1万联邦币。
一般只有大型荒野猎人团体或者是其他大型组织才会使用。
杨成泽眯眼又看了看那个人手里的通讯装置,感觉这个人手里的通信装置与他以前见过的有些不同,似乎更小了一点,是不是这种小型的通讯装置要更便宜?
杨承泽这样想着就不由靠近了一些。
不过刚刚走了没两步忽然就停下了脚步,因为他的眼前突然出现了系统的提示面板
【发现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