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子里的技术员和李建业交换着眼神,肚子里早就憋了话。
“净整这些虚的!”
有人低声嘟囔。
“零件不摸,倒跟废纸耗上了?装模作样!”
“我看是没招了,拖着呢!”
嘀咕声压不住焦躁。
终于,王铁山放下了最后一张图纸。
众人的耐心,也绷到了极限。
只见他踱到那台被判了“死刑”的新滚齿机旁。
刹那间,整个大车间安静得针落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像被磁铁吸住,心提到了嗓子眼,就等这位传奇的年轻人开口判生死。
可他依旧没动手,连冰冷的机身都没碰一下。
他慢慢转过身,眼神扫过身后这群对他深信不疑的伙计。
掠过周铁牛,掠过赵大勇,最后,稳稳地落定在那个一直闷声不响的青年钳工身上——林响。
只有那双眼睛,死死钉在机器上,亮得慑人。
迎着李建业、张副厂长,迎着几百道火辣辣注视的目光,王铁山的声音清晰地响彻车间:
“林响。”
被点到名字的青年钳工猛地抬头,脸上写满愕然,还有藏不住的手足无措。
王铁山嘴角牵起一丝细微的弧度,似笑非笑。
就这么点变化,看得李建业后背无端地爬过一丝凉气。
“说说,”
王铁山的语速不疾不徐,吐字清晰有力。
“要是把咱们培训课上讲的《金属疲劳与应力集中》那点道理,揉进这台机器的图纸里……你瞅出啥门道没有?”
啥?!
让徒弟在满厂老师傅面前讲课?
这提议像块巨石砸进死水潭,“轰”的一声在每个人心口炸开!
让个徒弟给专家、领导们讲课?
狂!
这也太狂、太自信了!
“唰——”
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死死锁在那个一直不起眼的钳工林响身上。
林响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天灵盖都麻了!
他抬头,脸颊“腾”地烧得通红。
在全场无声的注视下,手不知道该往哪儿搁,下意识地在汗湿的裤腿上蹭了又蹭。
“我…我…”
他喉咙发紧,像被堵着,声音挤不出来。
王铁山没催。
只是静静地看着他,那目光沉甸甸的,没有声音,却全是无声的鼓励和托付。
那目光像道暖流,一下子冲散了盘踞在他心头的紧张和恐惧。
他猛地想起那间破仓库,王老师是怎么用大白话给他们撕开知识的天窗。
那些想破头都不明白的金属奥妙,经王老师三两句话一点,立刻就豁亮!
一股从未有过的力量,猛地从心底顶了上来!
林响深吸一口气,迎着那无数道交织着怀疑、审视的目光,一步,一步,走到了那台崭新却难倒所有专家的滚齿机旁。
开口时声音还带着颤,思路却像冲开了闸门,如潮水般清晰起来,声线也奇异地稳住了:
“王老师,各位领导,师傅们。”
他的手指向灯光下寒光闪烁的滚齿刀和它固定的运行轨迹。
“课上讲过,零件加工最大的应力,往往不是出在切削那一秒。”
“而在刀具高速回退、被削的地方骤然冷却的那一瞬间!”
“那巨大的热应力,才是元凶!”
“这台机器的图纸,我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
他的指尖,精准地戳向图纸上某个几乎被所有人下意识忽略的微小参数!
“滚刀回退速度,设定的是一百二十米每分钟!”
“可它最大的切削速度呢?”
林响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无可置疑的力量!
“只有六十米每分钟!”
“回退比切削快了一倍!”
“问题,就是卡死在这儿了!”
林响这番话,不啻在车间里引爆了一颗重磅炸弹!
在场所有老师傅、技术骨干,全懵了!
他们的心思、研究,从来只盯着怎么让刀切得更准、更平、更光滑!
至于那刀完成任务后是怎么蹿回去的?
谁管过!
总工李建业更像是脑袋上挨了狠狠一记闷棍!
脸上的血色“唰”地退得干干净净!
他似乎想起了什么,疯子一样冲到机器边。
粗暴地扒开挡路的技术员。
眼珠子像是要喷出火来,死死地瞪着林响点出的那个“回退速度”!
王铁山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许。
他大步走到林响身边。
厚实的手掌用力地拍在青年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的肩上:
“好!”
紧接着,王铁山指出了更致命的问题。
他缓缓走到滚齿机旁的液压站前。
在众人困惑的目光中,拧开注油口。
手指蘸了一点粘稠的液压油。
他将沾油的手指凑到鼻尖闻了闻。
又用指尖捻了捻。
做完这一切,他才转过身。
对所有人宣布最终的诊断:
“回退速度只是表象。”
“根子,在这里。”
他举起沾满油污的手指。
声音平静却如惊雷:
“根据这台机器的出厂说明书,液压系统必须使用高精度、牌号为46号的抗磨液压油!”
“但我们厂,给它用的是普通车床用的32号油!”
“32号油黏度远远不够!”
“这导致整个液压系统在高压往复运动时,产生肉眼无法察觉的高频抖动!”
“正是这微乎其微的抖动,在滚刀以每分钟一百二十米高速回退时,给高温状态下刚切削完成的齿根,造成了致命的——如同蛛网般的微振裂纹!”
“不可能!”
李建业下意识地厉声反驳,声音嘶哑。
“绝对不可能!”
“厂里的液压油都是市里统一采购的好油!”
“怎么可能有问题?!”
一旁的张副厂长早已被这神乎其技的诊断惊得目瞪口呆。
此刻猛地回神!
他转身对着人群。
不容置疑地怒吼:
“中心仓库保管员呢?!”
“马上给我滚过来!”
很快,一个身材干瘦、眼神躲闪的中年保管员被两个工人从人群里推出来。
“说!”
张副厂长指着他的鼻子厉喝。
“厂里那批46号的抗磨液压油,到底去哪了?!”
在张副厂长吃人的目光逼视下,保管员支支吾吾。
终于崩溃承认:
“张……张厂长……那批46号的油太贵了……前阵子……李总工说要响应节约成本的号召,就把……全厂的液压油,都换成了便宜的32号油……”
“这事……李总工……他是知道,默许了的……”
真相大白!
整个车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目光复杂地看向那个面如死灰、摇摇欲坠的总工程师!
问题不在机器,更不在操作工!
问题出在他们自己的管理上!
出在他们为了节约成本、自作聪明的愚蠢决策上!
“净整这些虚的!”
有人低声嘟囔。
“零件不摸,倒跟废纸耗上了?装模作样!”
“我看是没招了,拖着呢!”
嘀咕声压不住焦躁。
终于,王铁山放下了最后一张图纸。
众人的耐心,也绷到了极限。
只见他踱到那台被判了“死刑”的新滚齿机旁。
刹那间,整个大车间安静得针落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像被磁铁吸住,心提到了嗓子眼,就等这位传奇的年轻人开口判生死。
可他依旧没动手,连冰冷的机身都没碰一下。
他慢慢转过身,眼神扫过身后这群对他深信不疑的伙计。
掠过周铁牛,掠过赵大勇,最后,稳稳地落定在那个一直闷声不响的青年钳工身上——林响。
只有那双眼睛,死死钉在机器上,亮得慑人。
迎着李建业、张副厂长,迎着几百道火辣辣注视的目光,王铁山的声音清晰地响彻车间:
“林响。”
被点到名字的青年钳工猛地抬头,脸上写满愕然,还有藏不住的手足无措。
王铁山嘴角牵起一丝细微的弧度,似笑非笑。
就这么点变化,看得李建业后背无端地爬过一丝凉气。
“说说,”
王铁山的语速不疾不徐,吐字清晰有力。
“要是把咱们培训课上讲的《金属疲劳与应力集中》那点道理,揉进这台机器的图纸里……你瞅出啥门道没有?”
啥?!
让徒弟在满厂老师傅面前讲课?
这提议像块巨石砸进死水潭,“轰”的一声在每个人心口炸开!
让个徒弟给专家、领导们讲课?
狂!
这也太狂、太自信了!
“唰——”
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死死锁在那个一直不起眼的钳工林响身上。
林响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天灵盖都麻了!
他抬头,脸颊“腾”地烧得通红。
在全场无声的注视下,手不知道该往哪儿搁,下意识地在汗湿的裤腿上蹭了又蹭。
“我…我…”
他喉咙发紧,像被堵着,声音挤不出来。
王铁山没催。
只是静静地看着他,那目光沉甸甸的,没有声音,却全是无声的鼓励和托付。
那目光像道暖流,一下子冲散了盘踞在他心头的紧张和恐惧。
他猛地想起那间破仓库,王老师是怎么用大白话给他们撕开知识的天窗。
那些想破头都不明白的金属奥妙,经王老师三两句话一点,立刻就豁亮!
一股从未有过的力量,猛地从心底顶了上来!
林响深吸一口气,迎着那无数道交织着怀疑、审视的目光,一步,一步,走到了那台崭新却难倒所有专家的滚齿机旁。
开口时声音还带着颤,思路却像冲开了闸门,如潮水般清晰起来,声线也奇异地稳住了:
“王老师,各位领导,师傅们。”
他的手指向灯光下寒光闪烁的滚齿刀和它固定的运行轨迹。
“课上讲过,零件加工最大的应力,往往不是出在切削那一秒。”
“而在刀具高速回退、被削的地方骤然冷却的那一瞬间!”
“那巨大的热应力,才是元凶!”
“这台机器的图纸,我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
他的指尖,精准地戳向图纸上某个几乎被所有人下意识忽略的微小参数!
“滚刀回退速度,设定的是一百二十米每分钟!”
“可它最大的切削速度呢?”
林响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无可置疑的力量!
“只有六十米每分钟!”
“回退比切削快了一倍!”
“问题,就是卡死在这儿了!”
林响这番话,不啻在车间里引爆了一颗重磅炸弹!
在场所有老师傅、技术骨干,全懵了!
他们的心思、研究,从来只盯着怎么让刀切得更准、更平、更光滑!
至于那刀完成任务后是怎么蹿回去的?
谁管过!
总工李建业更像是脑袋上挨了狠狠一记闷棍!
脸上的血色“唰”地退得干干净净!
他似乎想起了什么,疯子一样冲到机器边。
粗暴地扒开挡路的技术员。
眼珠子像是要喷出火来,死死地瞪着林响点出的那个“回退速度”!
王铁山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许。
他大步走到林响身边。
厚实的手掌用力地拍在青年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的肩上:
“好!”
紧接着,王铁山指出了更致命的问题。
他缓缓走到滚齿机旁的液压站前。
在众人困惑的目光中,拧开注油口。
手指蘸了一点粘稠的液压油。
他将沾油的手指凑到鼻尖闻了闻。
又用指尖捻了捻。
做完这一切,他才转过身。
对所有人宣布最终的诊断:
“回退速度只是表象。”
“根子,在这里。”
他举起沾满油污的手指。
声音平静却如惊雷:
“根据这台机器的出厂说明书,液压系统必须使用高精度、牌号为46号的抗磨液压油!”
“但我们厂,给它用的是普通车床用的32号油!”
“32号油黏度远远不够!”
“这导致整个液压系统在高压往复运动时,产生肉眼无法察觉的高频抖动!”
“正是这微乎其微的抖动,在滚刀以每分钟一百二十米高速回退时,给高温状态下刚切削完成的齿根,造成了致命的——如同蛛网般的微振裂纹!”
“不可能!”
李建业下意识地厉声反驳,声音嘶哑。
“绝对不可能!”
“厂里的液压油都是市里统一采购的好油!”
“怎么可能有问题?!”
一旁的张副厂长早已被这神乎其技的诊断惊得目瞪口呆。
此刻猛地回神!
他转身对着人群。
不容置疑地怒吼:
“中心仓库保管员呢?!”
“马上给我滚过来!”
很快,一个身材干瘦、眼神躲闪的中年保管员被两个工人从人群里推出来。
“说!”
张副厂长指着他的鼻子厉喝。
“厂里那批46号的抗磨液压油,到底去哪了?!”
在张副厂长吃人的目光逼视下,保管员支支吾吾。
终于崩溃承认:
“张……张厂长……那批46号的油太贵了……前阵子……李总工说要响应节约成本的号召,就把……全厂的液压油,都换成了便宜的32号油……”
“这事……李总工……他是知道,默许了的……”
真相大白!
整个车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目光复杂地看向那个面如死灰、摇摇欲坠的总工程师!
问题不在机器,更不在操作工!
问题出在他们自己的管理上!
出在他们为了节约成本、自作聪明的愚蠢决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