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军沉默着。月光下,儿子的眼睛亮得惊人,里面那份陌生的笃定却让他无法反驳。
他吧嗒了下烟锅,长叹一声,终于点了头:“唉,走吧走吧…我也去。一家子,总得在一块儿。”
第二天清早,一辆解放卡车吼着停在王家破败的院门口,这是钱广发和刘主任的安排。
王家举家进城的风声眨眼传开。全村老小,无论忙不忙活,全涌到车边送行。大伙儿看着一件件不多的家当搬上车,眼神复杂得厉害,羡慕、酸涩、不舍,还有一丝对前路的茫然。
村长赵老蔫使劲抓住王铁山的手,眼圈发红,反反复复念叨:“铁山娃,出去了,可别忘了根啊!红星村,还是你的家!”
王铁山用力点头。
车启动了,慢悠悠驶离村口。
王铁山站在车斗上回头。小小的村子,熟悉的乡亲,弯弯曲曲的山路,连绵起伏的群山……几十年光阴瞬间涌上心头。
卡车颠簸许久,终于停在一栋三层红砖楼下。
这里是县机械厂的家属楼,多少人做梦都想住进来。
王家人跳下车,望着眼前干净整齐的楼房,再想想村里那个透风漏雨的泥巴屋,脸上都焕然一新,掩不住新奇和兴奋。
钱广发老战友果然靠谱,给他们在二楼向阳面安排了一套两室一厅,带着独用厨房厕所。和村里的破屋比,这儿就是天堂。
一家人手脚麻利地搬着不多的行李。刚安顿好,王铁山气都没喘匀,便从贴身的衣兜里,珍而重之地摸出那沓改变命运的文件。
他立刻带着同样激动又忐忑的家人,揣着刘主任亲批的“农转非”文件,直奔派出所。
派出所同志一瞧文件上的签名和大红印章,办事爽利得很。在爹娘紧张的目光里,户籍警利落地注销了他们的农业户口簿,拿出新簿子,在“户别”栏稳稳地盖下“非农业户口”的红印。
当王铁山接过那簇新的户口本,马凤的手直哆嗦。
她凑近了,粗糙的手指一遍遍抚摸着那几个铅字,眼泪无声地淌了下来。往后,他们再也不是土里刨食的泥腿子了!
紧接着,王铁山又领着家人,揣上新户口本,走向街角的粮站。
粮站窗口后,工作人员登记好,递出一本鲜红的册子,封面上印着“居民购粮定额本”。
“行了,以后每月头十天,就凭这个本子和粮票,按家里人头领米面油。”工作人员交代。
这简单的过程,在王崇军和马凤心里却重若千斤。他们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小小的购粮本,就像接住了往后几十年安稳的靠山。
从派出所到粮站,这短短一上午,王铁山心里最后那点关于土地的牵扯,彻底消散干净。这世道,是真的变了。
然而,搬新家头一天,街坊邻居就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
王家在二楼201,对门202住的是县机械厂老车间主任杨卫国一家。
下午,马凤正领着王银贵在楼道里收拾。吱呀一声,202的门开了。一个穿蓝布背心、微胖的中年妇女端盆水出来,一眼瞥见她俩,眼睛嗖地亮了起来。
“哎呦,新搬来的?”她嘴里招呼着热乎,那双眼睛却像探照灯一样,滴溜溜在母女俩洗得发白的旧衣裳上打转。
马凤有些局促地点头:“…是啊,大姐,今儿刚来,以后是街坊了。”
“喊我张嫂就行。”张嫂放下盆,话像不经意顺嘴溜出来,“听我家老杨说,你们不是咱厂的职工?那咋住进这楼里了?这楼,最差也得是个班组长才够格呢。”这话一出口,马凤脸上顿时火烧火燎。
正尴尬着,门里又走出个身材高大、面容严肃的男人,正是杨卫国。他瞪了自己婆娘一眼,嫌她多嘴。
杨卫国上下打量着王家人。他性子直,向来看不惯走后门的主儿。听说王家是上头领导硬塞进来的,心里早攒了几分成见。他背起手,语气带着审视:
“你们就是王家?听说,你们家出了个人物,把公社拖拉机给修好了?”
这时王铁山也从屋里出来,不卑不亢:
“杨主任好,不敢称本事,就懂点皮毛。”
“哼,现在的年轻人,懂点皮毛就敢挂‘技术顾问’的名头了?”杨卫国鼻子一哼,满是不信,“我们厂里头八级老师傅好几个,也没见哪个有这么大的面儿,能让好几个单位的领导给安排工作又安排房!”
短短的照面夹枪带棒,空气里飘着股看不见的硝烟。王铁山心里门清,这邻里关系,怕是好不了。
他懒得计较这些琐碎,心思早就飞得更远。刚安顿下,他就跑去居委会打听县里顶好的小学。
必须送妹妹王银贵去念书!
上辈子,家里穷又重男轻女,伶俐的妹子一天书都没沾过,这是他心口拔不掉的刺。这辈子,不光要让她吃饱穿暖,更要给她最好的书念!只有脑袋里装了墨水,女孩儿才能真正改命。
新家刚安顿好的第三天,王铁山正要带妹妹去报名,钱广发找上门来了。
“山子,新家咋样?”钱广发进门就笑呵呵地问。
“托您的福,钱站长,都好着呢。”王铁山赶紧倒了杯热茶。
寒暄几句,钱广发笑容收敛了。他放下茶杯,看着王铁山:
“山子,今儿来,是给你带个信儿,也是个新闯关。”
王铁山心里早有数:“钱站长,您说。”
“就上次提的那军垦农场,我老战友那边儿联系上了。”钱广发道,“人家听说你赤手空拳把东方红都摆弄好了,高兴得不得了,点名请你去当‘技术指导’。”
他话锋一转,神色认真起来:
“不过……人家开出了个条件。”
王铁山凝神听着。
钱广发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
“我那老战友,也就是农场场长,说了。他们有台苏联的‘斯大林-80’铁疙瘩,趴在那儿三年了,省里市里来的专家换了好几拨,愣是没一个人能让它喘气的,现在跟堆废铁没两样。”
“场长拍了板,只要你小子有能耐把那‘斯大林-80’给鼓捣得能跑能转,农场库房里头堆成山的报废零件机器,你看上啥,拖啥!随你拉!”
钱广发声音拔高了几分,眼里也冒光:
“还有!农场直接给你挂‘特级技师’的衔!正儿八经的工资不说,每月再加三十斤全国粮票!外搭两张工业券!”
他吧嗒了下烟锅,长叹一声,终于点了头:“唉,走吧走吧…我也去。一家子,总得在一块儿。”
第二天清早,一辆解放卡车吼着停在王家破败的院门口,这是钱广发和刘主任的安排。
王家举家进城的风声眨眼传开。全村老小,无论忙不忙活,全涌到车边送行。大伙儿看着一件件不多的家当搬上车,眼神复杂得厉害,羡慕、酸涩、不舍,还有一丝对前路的茫然。
村长赵老蔫使劲抓住王铁山的手,眼圈发红,反反复复念叨:“铁山娃,出去了,可别忘了根啊!红星村,还是你的家!”
王铁山用力点头。
车启动了,慢悠悠驶离村口。
王铁山站在车斗上回头。小小的村子,熟悉的乡亲,弯弯曲曲的山路,连绵起伏的群山……几十年光阴瞬间涌上心头。
卡车颠簸许久,终于停在一栋三层红砖楼下。
这里是县机械厂的家属楼,多少人做梦都想住进来。
王家人跳下车,望着眼前干净整齐的楼房,再想想村里那个透风漏雨的泥巴屋,脸上都焕然一新,掩不住新奇和兴奋。
钱广发老战友果然靠谱,给他们在二楼向阳面安排了一套两室一厅,带着独用厨房厕所。和村里的破屋比,这儿就是天堂。
一家人手脚麻利地搬着不多的行李。刚安顿好,王铁山气都没喘匀,便从贴身的衣兜里,珍而重之地摸出那沓改变命运的文件。
他立刻带着同样激动又忐忑的家人,揣着刘主任亲批的“农转非”文件,直奔派出所。
派出所同志一瞧文件上的签名和大红印章,办事爽利得很。在爹娘紧张的目光里,户籍警利落地注销了他们的农业户口簿,拿出新簿子,在“户别”栏稳稳地盖下“非农业户口”的红印。
当王铁山接过那簇新的户口本,马凤的手直哆嗦。
她凑近了,粗糙的手指一遍遍抚摸着那几个铅字,眼泪无声地淌了下来。往后,他们再也不是土里刨食的泥腿子了!
紧接着,王铁山又领着家人,揣上新户口本,走向街角的粮站。
粮站窗口后,工作人员登记好,递出一本鲜红的册子,封面上印着“居民购粮定额本”。
“行了,以后每月头十天,就凭这个本子和粮票,按家里人头领米面油。”工作人员交代。
这简单的过程,在王崇军和马凤心里却重若千斤。他们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小小的购粮本,就像接住了往后几十年安稳的靠山。
从派出所到粮站,这短短一上午,王铁山心里最后那点关于土地的牵扯,彻底消散干净。这世道,是真的变了。
然而,搬新家头一天,街坊邻居就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
王家在二楼201,对门202住的是县机械厂老车间主任杨卫国一家。
下午,马凤正领着王银贵在楼道里收拾。吱呀一声,202的门开了。一个穿蓝布背心、微胖的中年妇女端盆水出来,一眼瞥见她俩,眼睛嗖地亮了起来。
“哎呦,新搬来的?”她嘴里招呼着热乎,那双眼睛却像探照灯一样,滴溜溜在母女俩洗得发白的旧衣裳上打转。
马凤有些局促地点头:“…是啊,大姐,今儿刚来,以后是街坊了。”
“喊我张嫂就行。”张嫂放下盆,话像不经意顺嘴溜出来,“听我家老杨说,你们不是咱厂的职工?那咋住进这楼里了?这楼,最差也得是个班组长才够格呢。”这话一出口,马凤脸上顿时火烧火燎。
正尴尬着,门里又走出个身材高大、面容严肃的男人,正是杨卫国。他瞪了自己婆娘一眼,嫌她多嘴。
杨卫国上下打量着王家人。他性子直,向来看不惯走后门的主儿。听说王家是上头领导硬塞进来的,心里早攒了几分成见。他背起手,语气带着审视:
“你们就是王家?听说,你们家出了个人物,把公社拖拉机给修好了?”
这时王铁山也从屋里出来,不卑不亢:
“杨主任好,不敢称本事,就懂点皮毛。”
“哼,现在的年轻人,懂点皮毛就敢挂‘技术顾问’的名头了?”杨卫国鼻子一哼,满是不信,“我们厂里头八级老师傅好几个,也没见哪个有这么大的面儿,能让好几个单位的领导给安排工作又安排房!”
短短的照面夹枪带棒,空气里飘着股看不见的硝烟。王铁山心里门清,这邻里关系,怕是好不了。
他懒得计较这些琐碎,心思早就飞得更远。刚安顿下,他就跑去居委会打听县里顶好的小学。
必须送妹妹王银贵去念书!
上辈子,家里穷又重男轻女,伶俐的妹子一天书都没沾过,这是他心口拔不掉的刺。这辈子,不光要让她吃饱穿暖,更要给她最好的书念!只有脑袋里装了墨水,女孩儿才能真正改命。
新家刚安顿好的第三天,王铁山正要带妹妹去报名,钱广发找上门来了。
“山子,新家咋样?”钱广发进门就笑呵呵地问。
“托您的福,钱站长,都好着呢。”王铁山赶紧倒了杯热茶。
寒暄几句,钱广发笑容收敛了。他放下茶杯,看着王铁山:
“山子,今儿来,是给你带个信儿,也是个新闯关。”
王铁山心里早有数:“钱站长,您说。”
“就上次提的那军垦农场,我老战友那边儿联系上了。”钱广发道,“人家听说你赤手空拳把东方红都摆弄好了,高兴得不得了,点名请你去当‘技术指导’。”
他话锋一转,神色认真起来:
“不过……人家开出了个条件。”
王铁山凝神听着。
钱广发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
“我那老战友,也就是农场场长,说了。他们有台苏联的‘斯大林-80’铁疙瘩,趴在那儿三年了,省里市里来的专家换了好几拨,愣是没一个人能让它喘气的,现在跟堆废铁没两样。”
“场长拍了板,只要你小子有能耐把那‘斯大林-80’给鼓捣得能跑能转,农场库房里头堆成山的报废零件机器,你看上啥,拖啥!随你拉!”
钱广发声音拔高了几分,眼里也冒光:
“还有!农场直接给你挂‘特级技师’的衔!正儿八经的工资不说,每月再加三十斤全国粮票!外搭两张工业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