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坐在椅子上,身子不自觉的微微前倾,一张黑脸上没有表情。
心里面却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一点都不平静。
太熟悉了!
李成所讲述的这些,他真的是太熟悉了!
和他陈桥驿的那一夜,何其相像!
同样都是将要当皇帝的人,对于所发生的事情毫不知情,突然间就被人给推着拉着,弄到了皇位之上。
同样有跳大神的人,同样是面对皇位,一开始时显得犹豫,推辞,被身边的人狠狠的推了一把……
倘若这些为真,自己三弟这个深度参加了陈桥驿之变的人,还当真是学到了精髓!
一切做起来,竟是这样的流畅!
什么事先毫不知情?
分明就是筹谋良久,方才一击致命,当上了皇帝。
且不说别的,单从李成所说的史书记载上面,便也能看出诸多的端倪。
这程德玄首先绝对知情,要不然他是脑袋有多大的毛病,才能半夜三更不睡觉,在晋王门前一直守着?
而听李成先前所言,当夜可是下着大雪的。
下着大雪的晚上,不睡觉,在晋王府门前淋着雪,吹冷风。
没过多久就碰巧遇到了王继恩,然后带着王继恩去见晋王。
这不要说没有事先预谋,那才是怪事儿!
一朝天子一朝臣,从自己这边当皇帝后,史书之上对于陈桥驿之变的记载,推己及人,便可以得知,在自己这个太祖去世,三弟当皇帝后,后面的那些人写史书时,也肯定会有很多的曲笔。
比如,程德玄所言,听到有人喊他如何如何,要么是程德玄在说谎,要么便是写史书的人在故意曲笔。
真实的情况,应当是他一直就在那里等着王继恩。
而自己三弟,那得知情况之后,先大惊又犹豫,而后在程德玄的催促之下入宫,就显得更传神了。
别看过程,看结果,只看他被人劝了之后,便速速入宫这一事情,便可将之前的惊讶犹豫,全部都给抛弃,忽略不计。
程德玄对他所说的这话,看起来是劝谏,催促他速速入宫,不可错过的机会。
但有没有什么更深层的含义呢?
比如这句话,还可以暗着告诉三弟,各个方面一切准备就绪,不会有什么危险。
所以,三弟在听了这话后,就没了犹豫,果断前去宫中?
“后面呢?”
一番沉默之后,赵匡胤望着李成再度开了口。
“后面,一直在万岁殿守在官家身边的宋皇后,听到王继恩等人过来的动静后,出声询问:是德芳来了吗?
王继恩回答说:是晋王来了。
据史书记载,宋皇后见到晋王后,哭着对晋王下拜,说我母子性命,尽托于官家也。
晋王也流泪道:保共富贵,勿忧也。”
赵匡胤又一次握住了玉斧。
共保富贵!共保富贵!无忧也!
好!
好的很啊!
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团和气,可实际上,这一团和气背后,又有多少权力斗争,多少的人心险恶?
情绪激动,为之恼恨的同时,赵匡胤脑海忽然间浮现出很久远,但很清晰的画面……
七岁的柴宗训,以及二十多岁的皇后,望着自己那恐惧当中又带着无助的模样。
自己带兵入汴梁,进皇宫,也同样是对他们做出来了一些保证。
如柴家子孙,今后只要不犯谋反大罪,就不会治罪。
这就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吗?
自己干过的事,在十几年后,发生在了自己妻儿身上。
赵匡胤知道,暗地里绝对有人私下里,说自己欺负孤儿寡母。
而现在,自己留下的孤儿寡母也被欺负了。
还是自己的亲弟弟动的手!
好弟弟!
真是自己的好弟弟!
“据史书记载,到了辰时,晋王赵光义就已经在万岁殿登基,并进行改元,将官家的开宝年号,改为太平兴国。
从官家身死,到他登基称帝,只用了短短六个小时。
哦,对了,六个小时就是三个时辰。
我们后世将一天划分为二十四个小时。”
只用了三个时辰?
三个时辰,从自己身死,到这个没有被自己立为皇储的晋王登基称帝,就已经完成了?
如此之速?!
赵匡胤多少都有些被惊到了!
原本以为自己陈桥驿兵变后就返回汴梁稳定局势,让范质等人承认自己的地位,又通过柴宗训禅让登基,就已经够快的了。
现在和自己家三弟做的这事儿比起来,那是远远不如!
只三个时辰,就把这一切都给完成了!
好弟弟,当真是好弟弟!
真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这些给学了个十足十!
可关键是,自己是从柴家人手里夺得的江山,而他这个做亲弟弟的,却把这些本事都给用到自己这个亲兄长身上!
这又算怎么回事?
又听到李成说,这家伙在登基当天,就废了自己的开宝年号,改为了什么太平兴国,哪怕赵匡胤再能沉住气,表情管理一绝,可这个时候也还禁不住眉头皱起,面现怒容。
这可当真是连一刻都不愿意多等,这么快就想要消除自己这个开国皇帝的影响,来证明他的正统。
还当真是难为他了,处处这样的处心积虑!
“若官家还是不相信,那么从赵光义当上皇帝之后,王继恩,程德玄,马韶这些人官职上面的变化,也能看出相应的端倪来。”
等待了一会儿后,见赵匡胤没有开口的意思,李成想了想准备在这件事情上,再加一把火。
彻底将赵匡胤赵光义这个驴车战神给按死了
“王继恩任被提拔为宫苑使,兼河北刺史。
后来迁内侍省押班,掌皇城司,又任宣政使。
程德玄当年就被提拔为翰林使,后迁翰林医官使,兼仪鸾使。
至于马韶,这个喊出晋王当立的人,在太平兴国元年,则被授司天监主簿,后迁司天监丞,又任太史局丞。”
听了李成这话,赵匡胤依旧没有言语,只静静的坐着,脸上神情看起来显得有些吓人。
李成也没有再多说什么,这些已经足够赵光义落不了什么好了。
况且,从之前的接触里能看得出来,赵匡胤对于赵德昭当皇帝,立赵德昭为继承者的心愿,还是挺强烈的。
赵匡胤对他自己也很自信,觉得他可以干出大成就。
结果,猛然之间从自己这里得知,他连一年的寿命都没有,并且还是被特别信任的亲弟弟给谋害了,夺了皇位。
他心里绝对不好受,需要多一点的时间来消化也再正常不过。
他相信,就自己说出来的这些,已经足够无赵光义喝上一壶了。
只怕接下来,自己很快就能看到兄友弟恭,这令自己期待已久的局面!
花间小筑陷入到了寂静之中。
如此过了一阵后,赵匡胤手持玉斧起了身,一双虎目,杀气弥漫。
他接连向前踏出几步,眨眼间便已欺身来到李成跟前。
手中玉斧,对着李成面门闪电般斩出,根本不给李成任何反抗的机会!
竟是要直接将李成击杀!
心里面却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一点都不平静。
太熟悉了!
李成所讲述的这些,他真的是太熟悉了!
和他陈桥驿的那一夜,何其相像!
同样都是将要当皇帝的人,对于所发生的事情毫不知情,突然间就被人给推着拉着,弄到了皇位之上。
同样有跳大神的人,同样是面对皇位,一开始时显得犹豫,推辞,被身边的人狠狠的推了一把……
倘若这些为真,自己三弟这个深度参加了陈桥驿之变的人,还当真是学到了精髓!
一切做起来,竟是这样的流畅!
什么事先毫不知情?
分明就是筹谋良久,方才一击致命,当上了皇帝。
且不说别的,单从李成所说的史书记载上面,便也能看出诸多的端倪。
这程德玄首先绝对知情,要不然他是脑袋有多大的毛病,才能半夜三更不睡觉,在晋王门前一直守着?
而听李成先前所言,当夜可是下着大雪的。
下着大雪的晚上,不睡觉,在晋王府门前淋着雪,吹冷风。
没过多久就碰巧遇到了王继恩,然后带着王继恩去见晋王。
这不要说没有事先预谋,那才是怪事儿!
一朝天子一朝臣,从自己这边当皇帝后,史书之上对于陈桥驿之变的记载,推己及人,便可以得知,在自己这个太祖去世,三弟当皇帝后,后面的那些人写史书时,也肯定会有很多的曲笔。
比如,程德玄所言,听到有人喊他如何如何,要么是程德玄在说谎,要么便是写史书的人在故意曲笔。
真实的情况,应当是他一直就在那里等着王继恩。
而自己三弟,那得知情况之后,先大惊又犹豫,而后在程德玄的催促之下入宫,就显得更传神了。
别看过程,看结果,只看他被人劝了之后,便速速入宫这一事情,便可将之前的惊讶犹豫,全部都给抛弃,忽略不计。
程德玄对他所说的这话,看起来是劝谏,催促他速速入宫,不可错过的机会。
但有没有什么更深层的含义呢?
比如这句话,还可以暗着告诉三弟,各个方面一切准备就绪,不会有什么危险。
所以,三弟在听了这话后,就没了犹豫,果断前去宫中?
“后面呢?”
一番沉默之后,赵匡胤望着李成再度开了口。
“后面,一直在万岁殿守在官家身边的宋皇后,听到王继恩等人过来的动静后,出声询问:是德芳来了吗?
王继恩回答说:是晋王来了。
据史书记载,宋皇后见到晋王后,哭着对晋王下拜,说我母子性命,尽托于官家也。
晋王也流泪道:保共富贵,勿忧也。”
赵匡胤又一次握住了玉斧。
共保富贵!共保富贵!无忧也!
好!
好的很啊!
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团和气,可实际上,这一团和气背后,又有多少权力斗争,多少的人心险恶?
情绪激动,为之恼恨的同时,赵匡胤脑海忽然间浮现出很久远,但很清晰的画面……
七岁的柴宗训,以及二十多岁的皇后,望着自己那恐惧当中又带着无助的模样。
自己带兵入汴梁,进皇宫,也同样是对他们做出来了一些保证。
如柴家子孙,今后只要不犯谋反大罪,就不会治罪。
这就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吗?
自己干过的事,在十几年后,发生在了自己妻儿身上。
赵匡胤知道,暗地里绝对有人私下里,说自己欺负孤儿寡母。
而现在,自己留下的孤儿寡母也被欺负了。
还是自己的亲弟弟动的手!
好弟弟!
真是自己的好弟弟!
“据史书记载,到了辰时,晋王赵光义就已经在万岁殿登基,并进行改元,将官家的开宝年号,改为太平兴国。
从官家身死,到他登基称帝,只用了短短六个小时。
哦,对了,六个小时就是三个时辰。
我们后世将一天划分为二十四个小时。”
只用了三个时辰?
三个时辰,从自己身死,到这个没有被自己立为皇储的晋王登基称帝,就已经完成了?
如此之速?!
赵匡胤多少都有些被惊到了!
原本以为自己陈桥驿兵变后就返回汴梁稳定局势,让范质等人承认自己的地位,又通过柴宗训禅让登基,就已经够快的了。
现在和自己家三弟做的这事儿比起来,那是远远不如!
只三个时辰,就把这一切都给完成了!
好弟弟,当真是好弟弟!
真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这些给学了个十足十!
可关键是,自己是从柴家人手里夺得的江山,而他这个做亲弟弟的,却把这些本事都给用到自己这个亲兄长身上!
这又算怎么回事?
又听到李成说,这家伙在登基当天,就废了自己的开宝年号,改为了什么太平兴国,哪怕赵匡胤再能沉住气,表情管理一绝,可这个时候也还禁不住眉头皱起,面现怒容。
这可当真是连一刻都不愿意多等,这么快就想要消除自己这个开国皇帝的影响,来证明他的正统。
还当真是难为他了,处处这样的处心积虑!
“若官家还是不相信,那么从赵光义当上皇帝之后,王继恩,程德玄,马韶这些人官职上面的变化,也能看出相应的端倪来。”
等待了一会儿后,见赵匡胤没有开口的意思,李成想了想准备在这件事情上,再加一把火。
彻底将赵匡胤赵光义这个驴车战神给按死了
“王继恩任被提拔为宫苑使,兼河北刺史。
后来迁内侍省押班,掌皇城司,又任宣政使。
程德玄当年就被提拔为翰林使,后迁翰林医官使,兼仪鸾使。
至于马韶,这个喊出晋王当立的人,在太平兴国元年,则被授司天监主簿,后迁司天监丞,又任太史局丞。”
听了李成这话,赵匡胤依旧没有言语,只静静的坐着,脸上神情看起来显得有些吓人。
李成也没有再多说什么,这些已经足够赵光义落不了什么好了。
况且,从之前的接触里能看得出来,赵匡胤对于赵德昭当皇帝,立赵德昭为继承者的心愿,还是挺强烈的。
赵匡胤对他自己也很自信,觉得他可以干出大成就。
结果,猛然之间从自己这里得知,他连一年的寿命都没有,并且还是被特别信任的亲弟弟给谋害了,夺了皇位。
他心里绝对不好受,需要多一点的时间来消化也再正常不过。
他相信,就自己说出来的这些,已经足够无赵光义喝上一壶了。
只怕接下来,自己很快就能看到兄友弟恭,这令自己期待已久的局面!
花间小筑陷入到了寂静之中。
如此过了一阵后,赵匡胤手持玉斧起了身,一双虎目,杀气弥漫。
他接连向前踏出几步,眨眼间便已欺身来到李成跟前。
手中玉斧,对着李成面门闪电般斩出,根本不给李成任何反抗的机会!
竟是要直接将李成击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