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氏听了赵光义所言,觉得很有道理。
栓哥无论怎么瞧,都远远比不上自家官人。
“那人真来自千年后,能将官人和栓哥两个今后的所作所为,尽数说出。
妾身也相信,皇兄一定会做出明智的选择,会将皇位传于官人。
可……怕就怕这人为栓哥所遇,又是栓哥将之给引至皇兄跟前。
只怕会有偏袒,颠倒黑白,歪曲事实。”
“这亦是我所忧虑的。”
赵光义深以为然的点头,觉得夫人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
实打实的比功绩,比能力,对于赵德昭他是丝毫不怵。
别说是赵德昭这个崽子了,就连兄长他都同样不怵。
他若为帝,所得功绩将会超越唐太宗。
就像是唐太宗那样,光芒全面压李渊这个开国皇帝。
“这人虽是赵德昭这崽子先遇到的,但也不见得就一定会故意歪曲事实,诋毁于我。
公道自在人心,依我之才能,未来立下不世之功业,那人真若来自千年之后,但凡有一点点良知,也不会颠倒黑白,诋毁我这千古一帝。
再者,若是诋毁了我,让赵德昭当了皇帝,肯定会干的一塌糊涂。
他就不担忧幽云十六州不能收复,不能抵御辽国铁骑,被辽国打下华夏江山,让他也家破人亡,受到牵连?
那人总得为他自己的性命做考虑吧?
再说,我虽未先遇到他,并举荐给兄长,可亦未得罪于他。
他缘何又会故意诋毁于我?”
“官人高见!”
苻氏拜服,觉得自己家夫君说的很有道理。
“哈哈,这些不过是我等做的假设,做不得真。
那人又怎么可能会是千年之后来的人?
这事儿必有隐情,只是我等未知罢了。
还是那句话,这人若是千年之后来的,我就把头砍下来!”
“呸呸呸!官人,你怎又说这种话?”苻氏为之着急上火。
赵光义浑不在意的笑笑,别的誓言他不敢乱说,可在这件事情上,他是真敢说,就是这样的自信。
别说是砍他的头了,就算是砍他全家的头,这样的话他都敢说!
……
“你这几日死到哪里去了?香水呢?”
汴京城一处宅院之中,一年近五旬之人看着面前这个三十多岁的胖子,毫不客气的训斥。
“叔父,这……香水弄……弄不成了。”
这人有些结巴的出声说道。
“怎么了?”
这中年人闻言,一张脸顿时沉了下来。
“是嫌我给你的不够多。”
“叔父对我恩重如山,做牛做马一辈子都不能报答叔父的恩情。
那香水虽也不错,可又如何能与叔父的恩情相比?”
闻听此言,这中年人的脸色才又重新缓和。
“算你还有些良心!出了什么幺蛾子?”
“叔父,是那贼娃子另投了别人,跟着别人跑掉了。”
“什么人如此大胆?连我的胡都敢劫?找死不成?”这人发了怒。
宰相门前三品官,赵光义贵为晋王,位在宰相之上。
这中年人在晋王府地位不低,远非门房能比。
此时有这等反应倒也正常。
“叔父,是……二皇子。”
嗯?!
这中年人顿时愣住,卡了壳。
“你在戏弄我?二皇子怎参与到此事中来?”
“叔父,小子岂敢欺瞒您?千真万确?
侄儿亲自问了那贼娃子的叔父和婶娘,他们都说二皇子恰巧从那里经过。
这贼娃子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胆子,硬闯了过去。
没有被杀,还被二皇子带走了。
据小侄这几天的追查,发现竟然还被二皇子带入了宫……”
这下子,赵府的这个管事彻底哑火了。
他面色阴晴不定,沉默了好一会儿后,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带了一些庆幸道:“还好,还好,这几瓶香水我还未曾送上去。
我若送了上去,一切谈妥,结果却没办法再弄香水,事情可就大条了!”
“还好没坏了叔父大事,不然小侄就算是死一百遍也没办法赎罪……”
这人也跟着欢喜。
然后又带着一些试探的询问:“那……叔父,要不要将这事情向上禀告,也好让晋王殿下有个防备,以除后患。”
这管事想了想摇摇头道:“这事到此为止,你忘了,我也忘了,不许再与任何人提起。
殿下和官家,二皇子他们是一家人,他们的家事无需我等多言。”
说是这么说,实际上却是害怕把这事说出去后,招来晋王责罚。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还是隐瞒下来为好。
想来也不会因此对晋王殿下,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
……
几艘大船离了渡口,朝着江北岸驶去。
这几艘和寻常的船只不同,一是大,二是守备力量足够强。
而其上面乘坐之人的身份,也远超寻常人,乃是已经投降的南唐国主李煜及其亲属。
船只在在浮桥下游一里多处经过。
看着那两端皆有重兵把守,在江水波涛翻涌下上下浮动、用船、木板,绳索相连的浮桥,一身锦服的李煜,神情复杂。
恨不得将这浮桥给一把火点了!
正是这座浮桥沟通了南北,使得天堑变通途,让赵宋可以将源源不断的兵马粮草武器等,运送过来,攻打自己国都,才让自己落得这么个下场。
但可惜,也只能想想而已,大军在手时尚且做不到这些,更不要说此时了。
他目光自浮桥上转移开,回首望去,只见国都江宁城越来越远。
这个他所熟悉,且所拥有,并生活了多年的城池,终究是要做别了。
而且,极大可能是一去之后,这辈子都不可能再踏足。
而他,也不再是皇帝,而是以很屈辱的亡国之君的身份,来到异国他乡,等待他的还不知是什么……
他本就多愁善感,此情此景,早已沟通千愁万绪。
边上陪他站立的,一约莫二十几岁的美妇人,取出砚台和墨,倒些茶水轻轻研磨。
随后取出最上等的宣纸铺在案几上,用美玉制成的镇纸压住,又取出一支笔来放在笔架上。
而在她做好这些后,船也将要到北岸。
一直凭栏,望着那越来越模糊的江宁城的李煜回过身来,走到案几前,提笔蘸墨,一个个字跃然纸上。
仿佛那自笔尖流淌而出的不是文字,而是他心中的万千忧愁。
一气呵成,将笔掷于案上,李煜终于忍不住,潸然泪下。
那美夫人,也就是小周后了,伸手紧紧握着李煜的手,以作安慰。
泪眼朦胧之中,扭头朝着桌案望去,心中默念——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凡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一首诗读罢,小周后泪水滂沱而下……
……
“主上,常州润州皆为膏腴之地,我等需将之牢牢握在手中,万不可与宋军!”
有人望着吴越王钱俶,出声言到,神情郑重。
栓哥无论怎么瞧,都远远比不上自家官人。
“那人真来自千年后,能将官人和栓哥两个今后的所作所为,尽数说出。
妾身也相信,皇兄一定会做出明智的选择,会将皇位传于官人。
可……怕就怕这人为栓哥所遇,又是栓哥将之给引至皇兄跟前。
只怕会有偏袒,颠倒黑白,歪曲事实。”
“这亦是我所忧虑的。”
赵光义深以为然的点头,觉得夫人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
实打实的比功绩,比能力,对于赵德昭他是丝毫不怵。
别说是赵德昭这个崽子了,就连兄长他都同样不怵。
他若为帝,所得功绩将会超越唐太宗。
就像是唐太宗那样,光芒全面压李渊这个开国皇帝。
“这人虽是赵德昭这崽子先遇到的,但也不见得就一定会故意歪曲事实,诋毁于我。
公道自在人心,依我之才能,未来立下不世之功业,那人真若来自千年之后,但凡有一点点良知,也不会颠倒黑白,诋毁我这千古一帝。
再者,若是诋毁了我,让赵德昭当了皇帝,肯定会干的一塌糊涂。
他就不担忧幽云十六州不能收复,不能抵御辽国铁骑,被辽国打下华夏江山,让他也家破人亡,受到牵连?
那人总得为他自己的性命做考虑吧?
再说,我虽未先遇到他,并举荐给兄长,可亦未得罪于他。
他缘何又会故意诋毁于我?”
“官人高见!”
苻氏拜服,觉得自己家夫君说的很有道理。
“哈哈,这些不过是我等做的假设,做不得真。
那人又怎么可能会是千年之后来的人?
这事儿必有隐情,只是我等未知罢了。
还是那句话,这人若是千年之后来的,我就把头砍下来!”
“呸呸呸!官人,你怎又说这种话?”苻氏为之着急上火。
赵光义浑不在意的笑笑,别的誓言他不敢乱说,可在这件事情上,他是真敢说,就是这样的自信。
别说是砍他的头了,就算是砍他全家的头,这样的话他都敢说!
……
“你这几日死到哪里去了?香水呢?”
汴京城一处宅院之中,一年近五旬之人看着面前这个三十多岁的胖子,毫不客气的训斥。
“叔父,这……香水弄……弄不成了。”
这人有些结巴的出声说道。
“怎么了?”
这中年人闻言,一张脸顿时沉了下来。
“是嫌我给你的不够多。”
“叔父对我恩重如山,做牛做马一辈子都不能报答叔父的恩情。
那香水虽也不错,可又如何能与叔父的恩情相比?”
闻听此言,这中年人的脸色才又重新缓和。
“算你还有些良心!出了什么幺蛾子?”
“叔父,是那贼娃子另投了别人,跟着别人跑掉了。”
“什么人如此大胆?连我的胡都敢劫?找死不成?”这人发了怒。
宰相门前三品官,赵光义贵为晋王,位在宰相之上。
这中年人在晋王府地位不低,远非门房能比。
此时有这等反应倒也正常。
“叔父,是……二皇子。”
嗯?!
这中年人顿时愣住,卡了壳。
“你在戏弄我?二皇子怎参与到此事中来?”
“叔父,小子岂敢欺瞒您?千真万确?
侄儿亲自问了那贼娃子的叔父和婶娘,他们都说二皇子恰巧从那里经过。
这贼娃子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胆子,硬闯了过去。
没有被杀,还被二皇子带走了。
据小侄这几天的追查,发现竟然还被二皇子带入了宫……”
这下子,赵府的这个管事彻底哑火了。
他面色阴晴不定,沉默了好一会儿后,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带了一些庆幸道:“还好,还好,这几瓶香水我还未曾送上去。
我若送了上去,一切谈妥,结果却没办法再弄香水,事情可就大条了!”
“还好没坏了叔父大事,不然小侄就算是死一百遍也没办法赎罪……”
这人也跟着欢喜。
然后又带着一些试探的询问:“那……叔父,要不要将这事情向上禀告,也好让晋王殿下有个防备,以除后患。”
这管事想了想摇摇头道:“这事到此为止,你忘了,我也忘了,不许再与任何人提起。
殿下和官家,二皇子他们是一家人,他们的家事无需我等多言。”
说是这么说,实际上却是害怕把这事说出去后,招来晋王责罚。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还是隐瞒下来为好。
想来也不会因此对晋王殿下,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
……
几艘大船离了渡口,朝着江北岸驶去。
这几艘和寻常的船只不同,一是大,二是守备力量足够强。
而其上面乘坐之人的身份,也远超寻常人,乃是已经投降的南唐国主李煜及其亲属。
船只在在浮桥下游一里多处经过。
看着那两端皆有重兵把守,在江水波涛翻涌下上下浮动、用船、木板,绳索相连的浮桥,一身锦服的李煜,神情复杂。
恨不得将这浮桥给一把火点了!
正是这座浮桥沟通了南北,使得天堑变通途,让赵宋可以将源源不断的兵马粮草武器等,运送过来,攻打自己国都,才让自己落得这么个下场。
但可惜,也只能想想而已,大军在手时尚且做不到这些,更不要说此时了。
他目光自浮桥上转移开,回首望去,只见国都江宁城越来越远。
这个他所熟悉,且所拥有,并生活了多年的城池,终究是要做别了。
而且,极大可能是一去之后,这辈子都不可能再踏足。
而他,也不再是皇帝,而是以很屈辱的亡国之君的身份,来到异国他乡,等待他的还不知是什么……
他本就多愁善感,此情此景,早已沟通千愁万绪。
边上陪他站立的,一约莫二十几岁的美妇人,取出砚台和墨,倒些茶水轻轻研磨。
随后取出最上等的宣纸铺在案几上,用美玉制成的镇纸压住,又取出一支笔来放在笔架上。
而在她做好这些后,船也将要到北岸。
一直凭栏,望着那越来越模糊的江宁城的李煜回过身来,走到案几前,提笔蘸墨,一个个字跃然纸上。
仿佛那自笔尖流淌而出的不是文字,而是他心中的万千忧愁。
一气呵成,将笔掷于案上,李煜终于忍不住,潸然泪下。
那美夫人,也就是小周后了,伸手紧紧握着李煜的手,以作安慰。
泪眼朦胧之中,扭头朝着桌案望去,心中默念——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凡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一首诗读罢,小周后泪水滂沱而下……
……
“主上,常州润州皆为膏腴之地,我等需将之牢牢握在手中,万不可与宋军!”
有人望着吴越王钱俶,出声言到,神情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