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狂风骤雨,将廊檐上堆积的旧尘都一洗而新。
天刚蒙蒙亮,崔府下人就开始忙碌起来,在周嬷嬷的分派下,扫除积水,布置装点,厨房筹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开。
小厮们在园子北面搭了个木台,铺上厚厚的红毯,再搬了一只供桌,摆有青铜香炉、三牲。这里,就是即将举行典仪的地方。
接着,又搬来巨大的屏风,将园子一分为二,设男女分席。桌椅都搁在大树荫凉下、假山背阴面,周围曲水流觞,再添上大大的冰鉴,竟也暑气尽消,别有意趣。
自辰时起,便开始有人登门,渐渐的,张灯结彩的崔府大门前宾客如云,一片热闹景象。
崔承和薛氏在门口迎接着宾客,二人笑意盈盈,配合默契,全然一对互敬互爱的好夫妻。
崔承居首辅之位已近十年,深得皇帝器重,一听说崔府有喜,巴结讨好之辈可谓蜂拥而至;另一边,则是薛氏祖父做户部尚书时提拔的学生们,他们遍布朝堂,盘根错节,表面上与崔承不过君子之交,实际暗中往来,互相配合关照着。
唯有一人的到来,实在令人意外。
崔承见到谢沉璧,心下一惊,第一反应竟是反省自己最近犯了什么事,第二反应是可来了什么犯事的人。
直到谢沉璧身后的侍卫双手奉上礼物,他才回过神来,笑脸相迎:“谢副使,难得,快请进!”
“崔首辅,恭喜。”
谢沉璧点点头,礼貌地笑了笑,全然不知自己这表情,被旁人视为“皮笑肉不笑”。
他自行进入大门,身后跟着一行动作严整的侍卫,莫名走出了一种查抄的架势。
即便他今日未着官服,只一身寻常的月白衫子,本该应该显得亲和不少,可众人还是远远躲着他走,实在躲不开才僵笑着与他见礼。
他一一回礼,十分礼貌,对他人的惧怕只做不知。
“哟,那提刑司的阎王怎么来了?”户部侍郎家罗夫人惊讶道。
“小点声。”薛氏忙捂她的嘴,“他,我们可开罪不起。”
围捧着薛氏的贵妇们,多是祖父学生家中的女眷,她们与薛氏打小就见过,都是闺中密友的关系。
想到薛三爷刚被谢沉璧抓了去,薛家请人多方打听,也没个消息,薛氏神色黯了几分。
礼部尚书的女儿赵永莲见状,忙岔开话题:“你家小姑子还不回郑家?都快三个月了吧?”
薛氏悄悄拿眼尾瞥了园中一眼,崔梦佳正陪着老太太,招呼着崔家一些老亲戚。
母女俩言笑晏晏,在众人跟前惯是会装的。
薛氏亦笑了笑:“这是她的家,自然想待多久待多久。”
“要说,你家小姑也是个有福气的,夫君郑小将军在外头挣军功,婆母也不要求她在跟前儿伺候,她回了家又是得宠的,我们就没这么好命了。”
“可不,我刚刚还看到了你家小姑的婆母,拉着她说说笑笑的,可亲热了。”
薛氏面上一同笑着,心里却恨得劈天裂地。崔梦佳就是个搅家精,她不在郑家祸害,她婆母可不开心坏了?
“倒是这个叫什么……崔谨,哪里冒出来的?”罗氏惯没个心眼儿,“只听说过这个女儿,倒不知道她的亲娘是谁,是崔承早年的妾室?外室?还是……”
薛氏笑得越来越难看,终于打断罗氏无止境的打探,道:“哎哟,你们就别问了。”
“我还听说,她小时候被拍花子的拍了去,一共失踪了十个孩子,就她被找回来了,是不是真的?”
“行了行了,”薛氏不欲多说,只道,“从前的事不提也罢,这丫头怪惹人心疼的,只要她父亲肯认她,我总是没意见的。”
什么叫“肯认她”?若真是崔承的女儿,又有什么肯不肯的呢,难道崔谨的亲娘真上不得台面?
薛氏一派贤良的态度,却几句话,便挑得众人浮想联翩,又不好再继续追问下去。
金玉阁内,崔谨尚未梳妆。
阿曲引了一人进来,转身出去关上门,在门口守着。
崔谨微笑道:“没想到县主会来,我这样子失礼了。”
“客气什么?”顾国公府小县主顾瑜拉了她一同坐下,“我母亲说,她与薛氏不再来往,可没说不和你来往,今日是你的大日子,她便委托我来了。”
“上次的事,我顾家还要深谢你。”
他们家原也听说过薛三爷的名声,却没真正见识过,想着与崔家结亲倒也无妨,却不想薛氏竟是个帮理不帮亲的糊涂人。
听崔谨说起后,国公夫人原本只是将信将疑,没想到那日一试,果然腌臜不堪的很。
如今罢了两家相看,免了不知道多少麻烦,他们家实在感谢崔谨。
“放心,今日若有人为难你,我大鞭子抽他。”顾瑜拍了拍崔谨的肩,“除了我,母亲还另请了一位贵人,做你的大靠山。”
这厢正说着,崔府门前已然喧闹起来。
四匹骏马齐头并进,一辆宽大华丽的马车停下。马车后,一排婢女,一排内监,均是手里捧着用器,微微躬身地行走。
“这是谁呀,好大的排场!”
“你连这马车都不认得吗?这种规制的,全京都唯有一辆,就是长公主的车驾!”
众人涌出大门瞧着,议论纷纷。
崔承和薛氏听闻声响,赶紧从人堆里挤出来。
众人随他二人跪下:“恭迎长公主殿下!”
一名侍女从马车下来,面对众人朗声道:“长公主请各位免礼平身。”
众人谢过,站于两旁,无形威压之下,都不敢高声说话。
侍女们架梯、铺毯、撒香……好一阵忙活,才掀开车帘,请长公主出来。
蜀绣翡翠鞋轻轻落在地毯上,长公主站稳,缓缓扫视在场众人,目光在一处微顿了顿,却并未停留。
她径直顺着地毯走进去,崔承和薛氏忙跟上。
“母亲。”谢沉璧就立于门前,他姿态恭敬地躬身行礼。
众人都循声望去,却只见长公主毫不停留地从谢沉璧面前走过。
而谢沉璧,面不改色地保持着姿态,直至长公主走远。
面对母亲的忽视,他似乎已经见怪不怪。
天刚蒙蒙亮,崔府下人就开始忙碌起来,在周嬷嬷的分派下,扫除积水,布置装点,厨房筹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开。
小厮们在园子北面搭了个木台,铺上厚厚的红毯,再搬了一只供桌,摆有青铜香炉、三牲。这里,就是即将举行典仪的地方。
接着,又搬来巨大的屏风,将园子一分为二,设男女分席。桌椅都搁在大树荫凉下、假山背阴面,周围曲水流觞,再添上大大的冰鉴,竟也暑气尽消,别有意趣。
自辰时起,便开始有人登门,渐渐的,张灯结彩的崔府大门前宾客如云,一片热闹景象。
崔承和薛氏在门口迎接着宾客,二人笑意盈盈,配合默契,全然一对互敬互爱的好夫妻。
崔承居首辅之位已近十年,深得皇帝器重,一听说崔府有喜,巴结讨好之辈可谓蜂拥而至;另一边,则是薛氏祖父做户部尚书时提拔的学生们,他们遍布朝堂,盘根错节,表面上与崔承不过君子之交,实际暗中往来,互相配合关照着。
唯有一人的到来,实在令人意外。
崔承见到谢沉璧,心下一惊,第一反应竟是反省自己最近犯了什么事,第二反应是可来了什么犯事的人。
直到谢沉璧身后的侍卫双手奉上礼物,他才回过神来,笑脸相迎:“谢副使,难得,快请进!”
“崔首辅,恭喜。”
谢沉璧点点头,礼貌地笑了笑,全然不知自己这表情,被旁人视为“皮笑肉不笑”。
他自行进入大门,身后跟着一行动作严整的侍卫,莫名走出了一种查抄的架势。
即便他今日未着官服,只一身寻常的月白衫子,本该应该显得亲和不少,可众人还是远远躲着他走,实在躲不开才僵笑着与他见礼。
他一一回礼,十分礼貌,对他人的惧怕只做不知。
“哟,那提刑司的阎王怎么来了?”户部侍郎家罗夫人惊讶道。
“小点声。”薛氏忙捂她的嘴,“他,我们可开罪不起。”
围捧着薛氏的贵妇们,多是祖父学生家中的女眷,她们与薛氏打小就见过,都是闺中密友的关系。
想到薛三爷刚被谢沉璧抓了去,薛家请人多方打听,也没个消息,薛氏神色黯了几分。
礼部尚书的女儿赵永莲见状,忙岔开话题:“你家小姑子还不回郑家?都快三个月了吧?”
薛氏悄悄拿眼尾瞥了园中一眼,崔梦佳正陪着老太太,招呼着崔家一些老亲戚。
母女俩言笑晏晏,在众人跟前惯是会装的。
薛氏亦笑了笑:“这是她的家,自然想待多久待多久。”
“要说,你家小姑也是个有福气的,夫君郑小将军在外头挣军功,婆母也不要求她在跟前儿伺候,她回了家又是得宠的,我们就没这么好命了。”
“可不,我刚刚还看到了你家小姑的婆母,拉着她说说笑笑的,可亲热了。”
薛氏面上一同笑着,心里却恨得劈天裂地。崔梦佳就是个搅家精,她不在郑家祸害,她婆母可不开心坏了?
“倒是这个叫什么……崔谨,哪里冒出来的?”罗氏惯没个心眼儿,“只听说过这个女儿,倒不知道她的亲娘是谁,是崔承早年的妾室?外室?还是……”
薛氏笑得越来越难看,终于打断罗氏无止境的打探,道:“哎哟,你们就别问了。”
“我还听说,她小时候被拍花子的拍了去,一共失踪了十个孩子,就她被找回来了,是不是真的?”
“行了行了,”薛氏不欲多说,只道,“从前的事不提也罢,这丫头怪惹人心疼的,只要她父亲肯认她,我总是没意见的。”
什么叫“肯认她”?若真是崔承的女儿,又有什么肯不肯的呢,难道崔谨的亲娘真上不得台面?
薛氏一派贤良的态度,却几句话,便挑得众人浮想联翩,又不好再继续追问下去。
金玉阁内,崔谨尚未梳妆。
阿曲引了一人进来,转身出去关上门,在门口守着。
崔谨微笑道:“没想到县主会来,我这样子失礼了。”
“客气什么?”顾国公府小县主顾瑜拉了她一同坐下,“我母亲说,她与薛氏不再来往,可没说不和你来往,今日是你的大日子,她便委托我来了。”
“上次的事,我顾家还要深谢你。”
他们家原也听说过薛三爷的名声,却没真正见识过,想着与崔家结亲倒也无妨,却不想薛氏竟是个帮理不帮亲的糊涂人。
听崔谨说起后,国公夫人原本只是将信将疑,没想到那日一试,果然腌臜不堪的很。
如今罢了两家相看,免了不知道多少麻烦,他们家实在感谢崔谨。
“放心,今日若有人为难你,我大鞭子抽他。”顾瑜拍了拍崔谨的肩,“除了我,母亲还另请了一位贵人,做你的大靠山。”
这厢正说着,崔府门前已然喧闹起来。
四匹骏马齐头并进,一辆宽大华丽的马车停下。马车后,一排婢女,一排内监,均是手里捧着用器,微微躬身地行走。
“这是谁呀,好大的排场!”
“你连这马车都不认得吗?这种规制的,全京都唯有一辆,就是长公主的车驾!”
众人涌出大门瞧着,议论纷纷。
崔承和薛氏听闻声响,赶紧从人堆里挤出来。
众人随他二人跪下:“恭迎长公主殿下!”
一名侍女从马车下来,面对众人朗声道:“长公主请各位免礼平身。”
众人谢过,站于两旁,无形威压之下,都不敢高声说话。
侍女们架梯、铺毯、撒香……好一阵忙活,才掀开车帘,请长公主出来。
蜀绣翡翠鞋轻轻落在地毯上,长公主站稳,缓缓扫视在场众人,目光在一处微顿了顿,却并未停留。
她径直顺着地毯走进去,崔承和薛氏忙跟上。
“母亲。”谢沉璧就立于门前,他姿态恭敬地躬身行礼。
众人都循声望去,却只见长公主毫不停留地从谢沉璧面前走过。
而谢沉璧,面不改色地保持着姿态,直至长公主走远。
面对母亲的忽视,他似乎已经见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