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再次征讨李克用-《唐末从军行》

  赫连铎逃往云州,朔州再度易手,经此一役后,赫连铎再也无力组织起军队,反攻李克用。

  赫连铎连遣三批信使,再度奔赴幽州,请陈大帅出兵驰援。

  李克用在夺下朔州后,部将史俨建议先取蔚州,坚城固垒,以防止幽州军可能的进攻。

  但李克用觉得,应该长驱直入,先破云州,只要杀了赫连铎,大事可定矣,如果先去攻打蔚州,时间必然拖延,届时很有可能振武军,草原鞑靼还会再出兵驰援。

  现在振武军兵变,鞑靼也刚刚撤兵,这个时候,就是围攻云州最好的机会。

  随后,李克用尽起大军,由朔州北上,进逼云州。

  陈从进收到消息时,已经是十月底了,赫连铎连败两场,元气大伤,使者是一波又一波的派。

  虽然陈从进觉得,赫连铎只要死守云州,大概率李克用是打不下来的,但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赫连铎被干掉了,李克用又并吞了吐谷浑部族,那对陈从进而言,也是个麻烦。

  于是,陈从进也来不及等朝廷的旨意了,只能先斩后奏,出兵了再说。

  不是陈从进不想按照原计划,等到明年开春再出兵,实在是赫连铎不给力,不出兵不行了。

  十月二十八日,陈从进下令骁骑军,踏漠军,一万四千骑先行北上妫州。

  二十九日,陈从进正式下令,出兵,征讨李克用。

  同日,陈从进下令,藩府诸司,同心协力,保粮道无虞,现在秋收已经过了,征发民夫不伤农力。

  十一月二日,陈从进亲率静塞,雄武,经略,牙军,羁从,宿卫,以及两百二十骑重甲军,总兵力三万两千余众,浩浩荡荡征讨李克用。

  这一战,陈从进用出了全力,幽州城中除了留下四千人外,余者全部跟随陈从进出征,三万两千人,还不包含先期出发的骁骑,踏漠二军。

  而抵达妫州后,陈从进还要调清夷军随行出征,这一次的军队规模,是陈从进领兵出征以来,数量最多的一次。

  正所谓,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李克用的名头,陈从进觉得,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其实,陈从进还曾想过,若是再征发了契丹,奚部牧骑,那自己岂不是能整出十万兵马。

  这么多军队,李克用平会不会吓的,不战而逃。

  但想了想,陈从进觉得没太大必要,兵力越多,粮草耗费就越大,对于后勤,那压力可以说是到达了恐怖的级别,军队数量,够用就行,其实就是现在,军队的数量都已经太多了些。

  而留守主将,名义上以李怀宣为主,但是李怀宣的年纪已经很大了,精力严重不足,因此,实际上,亲家郭崇景才是真正的主事人。

  郭崇景虽是陈从进的亲家,但是预防的手段,陈从进还是有的,留下的四千军卒中,牙军占了一半,剩下的两千人,雄平军又占了一半。

  另外,刘小乙怎也隐藏于幽州,多方势力纠缠,而且,郭崇景的长子,也在随军的之中。

  庞大的军队,有的从幽州城中出发,有的从城外军营汇集而来,数万虎贲即将兵临敌城,陷阵搏杀。

  这一次,陈从进大发幽州诸军,出动总兵力超过了六万人,号称马步军二十五万大军。

  规模浩大的军队,确实容易让人肾上腺素狂飙,万千的军队,听从于一人之命,这样的场景,只要是个男儿,看了一眼,必然会陷入其中。

  陈从进望着旌旗蔽日,戈矛如林,铁骑奔突的场景,即便是他,心中也不由升起一股志得意满之情。

  虽然陈从进告诫自己,不能自满,要虚心,但是内心中的兴奋,却是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下去。

  前军行进数个时辰,而后军犹未启行,首尾相顾,气势如虹,陈从进不知道李克用在得知自己出兵二十五万,讨伐他的消息后,究竟是何反应。

  一旁的杨建骑在马上,显然心情十分激动,这样的场景,他怎么看都看不够。

  心中激荡下,杨建口中,不禁大声吟道:“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杨建在陈从进身边不远处,他吟诗的声音很大,陈从进自然也听到了,这个读书人,还挺闷骚的。

  换作是陈从进,他倒是敢在万军之上,巴啦巴啦的大谈富贵,荣华,乃至为国为民,征讨不臣的话,但要是让陈从进在大庭广众下,念诗唱歌啥的,他莫名的会有一股羞耻感。

  李丰听后,调笑道:“杨亲事,你这诗念的不错啊。”

  杨建也不在意李丰的话语,是恭维多一些,还是调戏多一些,他呵呵一笑,道:“这是李太白的边塞诗,杨某有感而发,让李将军见笑了。”

  一旁的王猛忽然也开口道:“李太白的诗自然是好的,不知道杨亲事,有没有作什么诗啊,也念出来,让我等听一听。”

  杨建一挥衣袖,自信的说道:“某虽不敢和李太白相提并论,但是拙作一首,还是有的。”

  众人一听,当即来了精神,而一旁的陈从进,也不由的竖起耳朵。

  杨建郎声道:“关河万里接胡天,朔风卷甲冷寒霜。百战腰间犹带血,信使已报破羌胡。”

  不待李丰说话,陈从进接口而出,大声道:“好!好诗!”

  大帅都叫好了,李丰当然是跟着大帅,叫好。

  只有一旁的楞子王猛,冷不丁的问陈大帅:“大帅,这诗好在哪里?”

  诗好诗坏,陈从进又不是文化大家,他哪里分辩的出来,还碰到个杠精非要问自己哪里好。

  陈从进一时卡在那,好一会儿,才闷声道:“没听到破羌胡吗?这是吉兆,说明这一战,能大破李克用。”

  杨建这诗是以前作的,他哪里能料到,大帅居然还能这么解释,而且这样的解释,诸将看起来还很赞同,一个个的夸自己有诗仙之才。

  (今天稍微晚了半小时,但是章节大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