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儿笑了笑:“可能是吧。”
老头说完走了,大约一个小时后,轮到了桃花湾大队交公粮,已经快中午了,中午粮站的工作人员还要吃饭,吃完饭才接着干,一直到了下午,桃花湾大队的公粮才交完。
秦如风和秦慕风回到家,家里特别给他们留了丸子,还有中午的西红柿蛋花汤,热一下配着丸子吃。
秦母好奇交公粮的场景,就让秦如风和秦慕风讲给她听,秦母道:“农民也真够难的,好的粮食都交上去了,留给自己吃的那么少还不好。”
交完公粮就要分粮食了。
大队里按照本村村民知青和下放人员的顺序发放粮食。
秦家一共十口人,除了秦老爷子和两个孩子,有七个壮劳力,加上钟婉婉之前给老母猪接生,带领村民采药额外加的工分,还有之前柳家赔偿的,秦家人一共得到了六千多个工分。
村里面发粮食,按照秋收粮食的总数,减去交的公粮数,再减去明年留种的数量,乘以总公分数,得出一个工分能分到多少粮食。
再用这个数值乘以每个家庭或者每个人的总工分数,就能知道这个人或者这个家庭能分到多少粮食了。
最后算下来,秦家人能领到两千斤的玉米棒子,三百斤的杂粮,还有两百斤的稻谷,弄回家自己手工脱皮。
地里的红薯还没有刨,等到下了霜,红薯刨出来大家还能分红薯。
分完粮食之后,地里也没活儿了,整个大队在农事上就彻底闲下来了。
之前做头花的妇女继续做头花,秋后刚开工,为了满足供销社的销售需求,又在村里招了十个手工活做的好的年轻妇女。
陈玉芳在家里闲的没事,把孩子交给了陆母,自己去报名做头发了。
之前人少的时候,大队长会让她们把活拿到家里做,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做好的头花和原材料被弄脏的情况,并且工人在家里繁琐事多,效率不是太高。
现在人越来越多,大队长就想把她们集中起来,便于管理,提高效率。
大队部的会议室,平时不开会的时候就让她们在那里做头发,秋收后,大队里一般就不开什么会了,若非需要开在院子里开也行,就不会影响头花的制作。
秦秋月心灵手巧,是这些妇女里做头花做得最快最好的,平时除了钟绾绾提供图纸,她也能开发出一些样式,渐渐成了头花坊的技术骨干。
陈玉芳一来到这里就看她特别不顺眼,她一定要比秦秋月做的好,把秦秋月比下去。
因为秋后农闲,很多人都开始村与村之间的走亲戚了。
秋收后,猪圈里的粪依旧要往外清理,除了玉米地还高耸着玉米秸秆没有被放火烧掉,红薯还没有刨出来,其他的地都清理干净了。
他们把猪粪挑到这些地里,就可以直接撒在地上了,经过阳光照射,猪粪里的寄生虫会被杀死,不会影响到明年的庄稼种植,只保留对土地有营养的部分。
姜雨梦已经挑够了三个月的大粪,现在轮到了林婉柔接班,林婉柔也要挑够三个月。
可以说,这个冬天她都要和大粪打交道了。
她也要把大粪挑到地里,直接撒在土地上面。
秦二叔正往地里挑着粪,从隔壁大队来了两个往桃花湾走亲戚的。
这两人是对夫妻,大约都是四五十岁的样子。
夫妻两个在看到秦二叔后,都不由得愣住了。
女人指着秦二叔对男人说:“诶,你看这个人,跟周长和那三兄弟长得像不像?”
男人立马驻足仔细打量秦二叔。
“像,确实像,就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的。”
“诶,他们家老四不是说不是亲生的吗?小时候刚出生的时候跟人家抱错了,会不会就是跟这个人抱错的?”
男人眼神暗了下,“很有可能。”
“这么说,咱们的债有门了,周家欠了咱们那么多钱,还以为他们家人死绝了,咱们又不知道长安在哪儿,钱算是打了水漂,要这个人是那家里真正的老四,咱们就跟他要钱。”
“对,咱们先去问问,要是证明他是周家老四,咱们就跟他要钱。”
秦二叔看到那边一男一女一直在盯着自己看,并对自己指指点点,下放以来,他没少被人指点,已经习惯了。
那两人见他挑粪,肯定以为他是下放的,所以才用特殊的眼光看他。
算了,他不跟他们计较,可是那两人却拦住了他。
女人道:“你跟我们大队的周家兄弟长的可真像啊,他们家的老四跟你差不多大的年纪,不是他们家亲生的,他妈在怀他的时候和别人一起生产,结果和人家的孩子给抱错了,和他抱错的人应该就是你吧。”
这时,林婉柔也挑着粪走到了这里,听到了那女人的话,之前还不确定的某件事突然又出现在了脑海里。
秦二叔听到那女人的话错愕了一阵,竟然和那天在公社粮站遇到的老头说的一样。
一个人那样说他不相信,现在又冒出了两个人见到他又说出这样的话,加上他的长相确实和秦家人不一样,难道他真的从小就被别人抱错了?
他并不是秦老爷子的儿子,这里才有他本来的家。
不能说百分之百确定这个可能,至少也有百分之八十了。
他现在基本和大房划清了界限,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每天除了上工洗衣做饭,都要自己干。
如果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真正的家人,家人应该能帮衬他一下吧。
“你们确定我跟你们村里的邹家人长得像?”
“确定,当然确定。不信你跟我们去我们村里,他们都会说你长得像周家人。”
老头说完走了,大约一个小时后,轮到了桃花湾大队交公粮,已经快中午了,中午粮站的工作人员还要吃饭,吃完饭才接着干,一直到了下午,桃花湾大队的公粮才交完。
秦如风和秦慕风回到家,家里特别给他们留了丸子,还有中午的西红柿蛋花汤,热一下配着丸子吃。
秦母好奇交公粮的场景,就让秦如风和秦慕风讲给她听,秦母道:“农民也真够难的,好的粮食都交上去了,留给自己吃的那么少还不好。”
交完公粮就要分粮食了。
大队里按照本村村民知青和下放人员的顺序发放粮食。
秦家一共十口人,除了秦老爷子和两个孩子,有七个壮劳力,加上钟婉婉之前给老母猪接生,带领村民采药额外加的工分,还有之前柳家赔偿的,秦家人一共得到了六千多个工分。
村里面发粮食,按照秋收粮食的总数,减去交的公粮数,再减去明年留种的数量,乘以总公分数,得出一个工分能分到多少粮食。
再用这个数值乘以每个家庭或者每个人的总工分数,就能知道这个人或者这个家庭能分到多少粮食了。
最后算下来,秦家人能领到两千斤的玉米棒子,三百斤的杂粮,还有两百斤的稻谷,弄回家自己手工脱皮。
地里的红薯还没有刨,等到下了霜,红薯刨出来大家还能分红薯。
分完粮食之后,地里也没活儿了,整个大队在农事上就彻底闲下来了。
之前做头花的妇女继续做头花,秋后刚开工,为了满足供销社的销售需求,又在村里招了十个手工活做的好的年轻妇女。
陈玉芳在家里闲的没事,把孩子交给了陆母,自己去报名做头发了。
之前人少的时候,大队长会让她们把活拿到家里做,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做好的头花和原材料被弄脏的情况,并且工人在家里繁琐事多,效率不是太高。
现在人越来越多,大队长就想把她们集中起来,便于管理,提高效率。
大队部的会议室,平时不开会的时候就让她们在那里做头发,秋收后,大队里一般就不开什么会了,若非需要开在院子里开也行,就不会影响头花的制作。
秦秋月心灵手巧,是这些妇女里做头花做得最快最好的,平时除了钟绾绾提供图纸,她也能开发出一些样式,渐渐成了头花坊的技术骨干。
陈玉芳一来到这里就看她特别不顺眼,她一定要比秦秋月做的好,把秦秋月比下去。
因为秋后农闲,很多人都开始村与村之间的走亲戚了。
秋收后,猪圈里的粪依旧要往外清理,除了玉米地还高耸着玉米秸秆没有被放火烧掉,红薯还没有刨出来,其他的地都清理干净了。
他们把猪粪挑到这些地里,就可以直接撒在地上了,经过阳光照射,猪粪里的寄生虫会被杀死,不会影响到明年的庄稼种植,只保留对土地有营养的部分。
姜雨梦已经挑够了三个月的大粪,现在轮到了林婉柔接班,林婉柔也要挑够三个月。
可以说,这个冬天她都要和大粪打交道了。
她也要把大粪挑到地里,直接撒在土地上面。
秦二叔正往地里挑着粪,从隔壁大队来了两个往桃花湾走亲戚的。
这两人是对夫妻,大约都是四五十岁的样子。
夫妻两个在看到秦二叔后,都不由得愣住了。
女人指着秦二叔对男人说:“诶,你看这个人,跟周长和那三兄弟长得像不像?”
男人立马驻足仔细打量秦二叔。
“像,确实像,就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的。”
“诶,他们家老四不是说不是亲生的吗?小时候刚出生的时候跟人家抱错了,会不会就是跟这个人抱错的?”
男人眼神暗了下,“很有可能。”
“这么说,咱们的债有门了,周家欠了咱们那么多钱,还以为他们家人死绝了,咱们又不知道长安在哪儿,钱算是打了水漂,要这个人是那家里真正的老四,咱们就跟他要钱。”
“对,咱们先去问问,要是证明他是周家老四,咱们就跟他要钱。”
秦二叔看到那边一男一女一直在盯着自己看,并对自己指指点点,下放以来,他没少被人指点,已经习惯了。
那两人见他挑粪,肯定以为他是下放的,所以才用特殊的眼光看他。
算了,他不跟他们计较,可是那两人却拦住了他。
女人道:“你跟我们大队的周家兄弟长的可真像啊,他们家的老四跟你差不多大的年纪,不是他们家亲生的,他妈在怀他的时候和别人一起生产,结果和人家的孩子给抱错了,和他抱错的人应该就是你吧。”
这时,林婉柔也挑着粪走到了这里,听到了那女人的话,之前还不确定的某件事突然又出现在了脑海里。
秦二叔听到那女人的话错愕了一阵,竟然和那天在公社粮站遇到的老头说的一样。
一个人那样说他不相信,现在又冒出了两个人见到他又说出这样的话,加上他的长相确实和秦家人不一样,难道他真的从小就被别人抱错了?
他并不是秦老爷子的儿子,这里才有他本来的家。
不能说百分之百确定这个可能,至少也有百分之八十了。
他现在基本和大房划清了界限,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每天除了上工洗衣做饭,都要自己干。
如果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真正的家人,家人应该能帮衬他一下吧。
“你们确定我跟你们村里的邹家人长得像?”
“确定,当然确定。不信你跟我们去我们村里,他们都会说你长得像周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