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过年了,京城突现自杀的风潮。
京城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死几个人其实没有人会在乎。
生老病死,没有一个人可以逃离这个圈子。
可这次这件事却让人议论纷纷。
自杀的都是有钱人不说,还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员,而且还是自己把自己吊死的。
如此奇怪的死法才引得人议论纷纷。
老百姓最爱聊这样的事情。
他们不但爱聊,还会冠以从别处听来的小道消息来进行佐证。
本来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到最后就变得玄乎了起来。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余令竟然成了余直!
余令在东厂杀人的这件事被人传播了出来,这一出来就止不住了,各种谣言满天飞。
年底汇聚的人群成了这件事的催化剂。
茶馆都有故事出来了,主角余直。
市面上传言说余直是一个宦官,长相是青面獠牙,丑陋异常。
为什么叫余直,因为余令残暴的行为和当年汪直一样,罗织大狱,残暴不仁。
这个名字是假名字。
这行径其实跟妖书案的手法一样。
在妖书《国本攸关续忧危竑议》里主角叫郑福成,郑指的是郑贵妃,福自然就是福王。
如今这个余直,怕就是指余令。
对于这些流言余令只是笑了笑,剧本也看了,说实话真不咋样。
除了把那些自杀的人也按到自己身上之外并无多大的新意。
唯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名字。
大家都在打听这个余直是谁,又是哪位高官。
可打听了一圈也没多少人见过余令,只知道是余直暗指余令。
在京城里,在京城的百姓口碑里,余令实在太陌生了。
因为不认识,又没见过余令是什么样子,凑热闹的人无法在脑海里生成一个具体的模样。
如今只生成了余令是一个恶人的形象。
别人不知道余令是什么样子,钱谦益知道。
他不但知道余令是什么样子,他还知道余令在东厂里面做了什么。
他甚至知道市面上这些流言是谁在传播。
可他不打算管,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东厂,一个郑家人的走狗,两帮人竟然斗了起来!
斗吧,咬吧,反正是狗咬狗一嘴毛,跟自己又没关系。
“老爷,余大人递来了拜帖!”
钱谦益不说话,转了身,后背对着暖炉,管家懂了,老爷这是不想见客。
如此,到访的客人需要打发走。
关门声传来,钱谦益又把身子转了回来。
打心眼里说,钱谦益不讨厌余令,也不喜欢余令。
唯一不喜欢的一点就是余令待人过于亲热。
没有分寸感,明明不熟,却让人以为跟自己很熟。
才拿起书,敲门声又响起,轻轻叩了叩桌子,管家推门而入。
望着慌里慌张的管家,喜静的钱谦益皱起了眉头。
“失礼!”
“老爷,不是我失礼,我说老爷你今日约有贵客,可那余大人不但不走,反而爬上了墙头,如今正坐在上面呢!”
“啥?”
“余大人翻墙头了,小的做不了主啊!”
钱谦益坐不住了,他实在没有想到余令竟然有这么厚的脸皮,翻墙而入。
他难道不怕院子里的狗么?
“他不怕狗么?”
“老爷,不怕,还商量着哪个狗好吃,教人怎么做好吃,用多少花椒来提味.....”
披上大氅,钱谦益从宅院慌忙冲了出来。
钱家有狗,而且狗还不止一条。
可如今院子的十多条狗全在呜咽,走路的时候三条腿在那里蹦。
为什么不用四条腿,因为第四条腿被打瘸了。
准确地说是被曹变蛟拿石头扔的。
他,余令,肖五,三个人此刻都坐在墙头上,呆呆地望着钱府。
三个人都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园子。
以水为脉,以楼带院,围而不隔,界而不分,阁台亭、细竹古木,景观层层连接。
虽是寒冬腊月,池水冰冻,但却是另一种美。
肖五虽然不懂美在何处,但这个园子透着的氛围还是让他打心眼里喜欢。
躁动的心突然就觉得很安静。
望着瘸腿的狗围了过来,钱谦益心疼道:
“余守心,你干什么呢?”
余令笑着拱拱手,歉意道:
“凉凉,我如此放肆实在是不得已为之,我昨晚做了一首诗,今一大早就迫不及待的来寻你!”
余令深吸一口气,语气真诚道:
“这是我第一次做诗,我在京城所遇的饱学之士唯你学问最高,也唯独和你能说的上几句话,想请你品鉴!”
余令的话格外的真诚,听的人心里舒坦。
钱谦益觉得自己刚才的口气有点重,非君子,也非待客之道,闻言慌忙走到墙下,仰着头道:
“下来说!”
“不行,我忍不住了!”
“念!”
余令深吸一口,眼神立马放空,神情也变得庄严了起来,喃喃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说到这里,余令脸上一变,愤恨中带着不被人理解的果断,挥舞着手臂,大声道: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钱谦益一愣,忍不住道:
“这是你作的?”
“是不是很差劲?”
望着余令那张忐忑的脸,钱谦益摇了摇头。
这首诗初听之下很简单。
可细细一琢磨那是越琢磨越有味道,而且和余令目前所遭遇的格外的贴切。
千磨万击不正好对应着如今街头上的污言秽语么?
钱谦益抬起了头,他之前认为余令有些才学。
如今看来这余令何止有一点,他写了一首题画诗,同时又是一首咏物诗。
既可认为他是写竹,又可以认为他是在写人,这就很厉害了。
没有些造诣是写不出来的。
钱谦益不知道这是余令抄的。
作为能上后世课本的诗词,哪一个不是传世之作,哪一个不是朗朗上口。
可清朝的诗词,余令能完整背下来的真的不多,大多是半句。
“很好,名字叫什么?”
余令不好意思的摇摇头,谦虚道:
“这也是我贸然登门的原因,我想不到一个好名字,想请受之起一个!”
余令的马屁一下子拍到了人心坎上。
见管家扛着梯子来了,钱谦益立马就忙了起来,邀功卖惨的狗实在讨厌,飞起一脚,狗就跑了。
“慢点,小心滑!”
“谢谢,凉凉!”
……
在钱谦益的盛邀下余令进了书房,进到书房余令就呆住了,目光所及之处全是书。
上下左右的每个空间都满满当当。
望着呆住了余令钱谦益有些小骄傲。
不光是余令,所有来到府上的客人见到这些藏书的时候都和余令模样差不多。
当然,这仅仅是一部分罢了。
在他老家,藏书更多,京城这里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宋刻本《汉书》?”
钱谦益得意的笑了笑:
“这本书是从藏书家王州手里获得,当初他为了得到这本书以一座庄园的代价从书商手里换得!”
“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散落到民间,为了这本书我也是苦寻了很多年,最后以一千二百两金子的高价买了下来!”
余令闻言深深吸了口气。
在这一刻余令才知道什么是真的有钱。
能用一千二百两金子买一本书,可见凉凉的家底得浑厚到什么地步。
真要换做自己,自己一定舍不得。
因为自己现在拿出一千二百两银子都费劲,更不要说去拿金子换一本书。
层次的高低在这些书的面前显露无遗。
“守心这次是为了城中的谣言而来的对吧!”
余令没有丝毫隐瞒的点了点头:“对!”
“我帮不了你!”
在钱谦益的伸手虚引下,余令和其对坐,轻声道:
“我不需要你帮忙,我只需要我做什么的时候你们别来落井下石!”
“若是有人落井下石,我就会用全力,到时候若是出现了什么不好的,破坏了咱们两人的至交之情!”
钱谦益心里苦,他都不知道和余令的至交之情是怎么来的。
“余大人太高看我了,我只能管住我一个人,其余文人我管不住。”
余令笑了笑没说话,自己把话带到就行,朝着钱谦益拱拱手,余令从怀里掏出了自己的反击纲要。
钱谦益好奇的拿起,这一看,钱谦益的脸色变了。
“震惊,这两位大人竟然在暗巷野战一个时辰!”
“某位官员嚣张喊话,他竟然说......”
“大胆,某位女贵人竟然把手伸到.....”
钱谦益忍着继续翻阅的冲动把余令写好的这些放倒案桌上。
窥秘是人之本能,钱谦益也想看后续,野战什么,他说了什么,伸到了哪里.....
“守心,你要做什么?”
“有人在害我名节,我自然要反击啊,他们会的,我也会,你看这些噱头如何?大家爱不爱看,有没有往下探索的欲望。”
钱谦益忍不住道:“这不是信口开河么?”
余令不认同的摇了摇头,压低嗓门道:
“凉凉,我把你当做我的至交,我告诉了你,你别告诉别人哈!”
“你知道的,我去了东厂,东厂里面有一屋子的卷宗,其中一部分就是某些官员的哪个啥.....”
“我可以保证,我搞的这些,除了名字不对,事可是千真万确啊。”
“至于其他事,我就不管是否合理了,真不真不重要,够野,爱看,才最重要!”
钱谦益不敢看余令的眼睛,随着余令的恶毒主意一个接着一个,钱谦益才发现余令的手段毁掉一个人太容易了。
这种什么“震惊”,揭秘、曝光、真相、重磅、慎重、注意.....
这种噱头,只要是一个读书人他都忍不住要看一下震惊了什么?
“守心,是不是过于酷烈了!”
余令摇摇头:“不不,是他们先惹我的,今日就是给你说这个事的,你我至交,我不骗你!”
......
余令在钱家坐了一会儿就走了,随着大门关上,钱谦益对管家吩咐道:
“去给所有人通知一声,东厂和郑氏的冲突千万别掺和,看他们狗咬狗就行了.....”
京城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死几个人其实没有人会在乎。
生老病死,没有一个人可以逃离这个圈子。
可这次这件事却让人议论纷纷。
自杀的都是有钱人不说,还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员,而且还是自己把自己吊死的。
如此奇怪的死法才引得人议论纷纷。
老百姓最爱聊这样的事情。
他们不但爱聊,还会冠以从别处听来的小道消息来进行佐证。
本来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到最后就变得玄乎了起来。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余令竟然成了余直!
余令在东厂杀人的这件事被人传播了出来,这一出来就止不住了,各种谣言满天飞。
年底汇聚的人群成了这件事的催化剂。
茶馆都有故事出来了,主角余直。
市面上传言说余直是一个宦官,长相是青面獠牙,丑陋异常。
为什么叫余直,因为余令残暴的行为和当年汪直一样,罗织大狱,残暴不仁。
这个名字是假名字。
这行径其实跟妖书案的手法一样。
在妖书《国本攸关续忧危竑议》里主角叫郑福成,郑指的是郑贵妃,福自然就是福王。
如今这个余直,怕就是指余令。
对于这些流言余令只是笑了笑,剧本也看了,说实话真不咋样。
除了把那些自杀的人也按到自己身上之外并无多大的新意。
唯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名字。
大家都在打听这个余直是谁,又是哪位高官。
可打听了一圈也没多少人见过余令,只知道是余直暗指余令。
在京城里,在京城的百姓口碑里,余令实在太陌生了。
因为不认识,又没见过余令是什么样子,凑热闹的人无法在脑海里生成一个具体的模样。
如今只生成了余令是一个恶人的形象。
别人不知道余令是什么样子,钱谦益知道。
他不但知道余令是什么样子,他还知道余令在东厂里面做了什么。
他甚至知道市面上这些流言是谁在传播。
可他不打算管,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东厂,一个郑家人的走狗,两帮人竟然斗了起来!
斗吧,咬吧,反正是狗咬狗一嘴毛,跟自己又没关系。
“老爷,余大人递来了拜帖!”
钱谦益不说话,转了身,后背对着暖炉,管家懂了,老爷这是不想见客。
如此,到访的客人需要打发走。
关门声传来,钱谦益又把身子转了回来。
打心眼里说,钱谦益不讨厌余令,也不喜欢余令。
唯一不喜欢的一点就是余令待人过于亲热。
没有分寸感,明明不熟,却让人以为跟自己很熟。
才拿起书,敲门声又响起,轻轻叩了叩桌子,管家推门而入。
望着慌里慌张的管家,喜静的钱谦益皱起了眉头。
“失礼!”
“老爷,不是我失礼,我说老爷你今日约有贵客,可那余大人不但不走,反而爬上了墙头,如今正坐在上面呢!”
“啥?”
“余大人翻墙头了,小的做不了主啊!”
钱谦益坐不住了,他实在没有想到余令竟然有这么厚的脸皮,翻墙而入。
他难道不怕院子里的狗么?
“他不怕狗么?”
“老爷,不怕,还商量着哪个狗好吃,教人怎么做好吃,用多少花椒来提味.....”
披上大氅,钱谦益从宅院慌忙冲了出来。
钱家有狗,而且狗还不止一条。
可如今院子的十多条狗全在呜咽,走路的时候三条腿在那里蹦。
为什么不用四条腿,因为第四条腿被打瘸了。
准确地说是被曹变蛟拿石头扔的。
他,余令,肖五,三个人此刻都坐在墙头上,呆呆地望着钱府。
三个人都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园子。
以水为脉,以楼带院,围而不隔,界而不分,阁台亭、细竹古木,景观层层连接。
虽是寒冬腊月,池水冰冻,但却是另一种美。
肖五虽然不懂美在何处,但这个园子透着的氛围还是让他打心眼里喜欢。
躁动的心突然就觉得很安静。
望着瘸腿的狗围了过来,钱谦益心疼道:
“余守心,你干什么呢?”
余令笑着拱拱手,歉意道:
“凉凉,我如此放肆实在是不得已为之,我昨晚做了一首诗,今一大早就迫不及待的来寻你!”
余令深吸一口气,语气真诚道:
“这是我第一次做诗,我在京城所遇的饱学之士唯你学问最高,也唯独和你能说的上几句话,想请你品鉴!”
余令的话格外的真诚,听的人心里舒坦。
钱谦益觉得自己刚才的口气有点重,非君子,也非待客之道,闻言慌忙走到墙下,仰着头道:
“下来说!”
“不行,我忍不住了!”
“念!”
余令深吸一口,眼神立马放空,神情也变得庄严了起来,喃喃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说到这里,余令脸上一变,愤恨中带着不被人理解的果断,挥舞着手臂,大声道: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钱谦益一愣,忍不住道:
“这是你作的?”
“是不是很差劲?”
望着余令那张忐忑的脸,钱谦益摇了摇头。
这首诗初听之下很简单。
可细细一琢磨那是越琢磨越有味道,而且和余令目前所遭遇的格外的贴切。
千磨万击不正好对应着如今街头上的污言秽语么?
钱谦益抬起了头,他之前认为余令有些才学。
如今看来这余令何止有一点,他写了一首题画诗,同时又是一首咏物诗。
既可认为他是写竹,又可以认为他是在写人,这就很厉害了。
没有些造诣是写不出来的。
钱谦益不知道这是余令抄的。
作为能上后世课本的诗词,哪一个不是传世之作,哪一个不是朗朗上口。
可清朝的诗词,余令能完整背下来的真的不多,大多是半句。
“很好,名字叫什么?”
余令不好意思的摇摇头,谦虚道:
“这也是我贸然登门的原因,我想不到一个好名字,想请受之起一个!”
余令的马屁一下子拍到了人心坎上。
见管家扛着梯子来了,钱谦益立马就忙了起来,邀功卖惨的狗实在讨厌,飞起一脚,狗就跑了。
“慢点,小心滑!”
“谢谢,凉凉!”
……
在钱谦益的盛邀下余令进了书房,进到书房余令就呆住了,目光所及之处全是书。
上下左右的每个空间都满满当当。
望着呆住了余令钱谦益有些小骄傲。
不光是余令,所有来到府上的客人见到这些藏书的时候都和余令模样差不多。
当然,这仅仅是一部分罢了。
在他老家,藏书更多,京城这里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宋刻本《汉书》?”
钱谦益得意的笑了笑:
“这本书是从藏书家王州手里获得,当初他为了得到这本书以一座庄园的代价从书商手里换得!”
“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散落到民间,为了这本书我也是苦寻了很多年,最后以一千二百两金子的高价买了下来!”
余令闻言深深吸了口气。
在这一刻余令才知道什么是真的有钱。
能用一千二百两金子买一本书,可见凉凉的家底得浑厚到什么地步。
真要换做自己,自己一定舍不得。
因为自己现在拿出一千二百两银子都费劲,更不要说去拿金子换一本书。
层次的高低在这些书的面前显露无遗。
“守心这次是为了城中的谣言而来的对吧!”
余令没有丝毫隐瞒的点了点头:“对!”
“我帮不了你!”
在钱谦益的伸手虚引下,余令和其对坐,轻声道:
“我不需要你帮忙,我只需要我做什么的时候你们别来落井下石!”
“若是有人落井下石,我就会用全力,到时候若是出现了什么不好的,破坏了咱们两人的至交之情!”
钱谦益心里苦,他都不知道和余令的至交之情是怎么来的。
“余大人太高看我了,我只能管住我一个人,其余文人我管不住。”
余令笑了笑没说话,自己把话带到就行,朝着钱谦益拱拱手,余令从怀里掏出了自己的反击纲要。
钱谦益好奇的拿起,这一看,钱谦益的脸色变了。
“震惊,这两位大人竟然在暗巷野战一个时辰!”
“某位官员嚣张喊话,他竟然说......”
“大胆,某位女贵人竟然把手伸到.....”
钱谦益忍着继续翻阅的冲动把余令写好的这些放倒案桌上。
窥秘是人之本能,钱谦益也想看后续,野战什么,他说了什么,伸到了哪里.....
“守心,你要做什么?”
“有人在害我名节,我自然要反击啊,他们会的,我也会,你看这些噱头如何?大家爱不爱看,有没有往下探索的欲望。”
钱谦益忍不住道:“这不是信口开河么?”
余令不认同的摇了摇头,压低嗓门道:
“凉凉,我把你当做我的至交,我告诉了你,你别告诉别人哈!”
“你知道的,我去了东厂,东厂里面有一屋子的卷宗,其中一部分就是某些官员的哪个啥.....”
“我可以保证,我搞的这些,除了名字不对,事可是千真万确啊。”
“至于其他事,我就不管是否合理了,真不真不重要,够野,爱看,才最重要!”
钱谦益不敢看余令的眼睛,随着余令的恶毒主意一个接着一个,钱谦益才发现余令的手段毁掉一个人太容易了。
这种什么“震惊”,揭秘、曝光、真相、重磅、慎重、注意.....
这种噱头,只要是一个读书人他都忍不住要看一下震惊了什么?
“守心,是不是过于酷烈了!”
余令摇摇头:“不不,是他们先惹我的,今日就是给你说这个事的,你我至交,我不骗你!”
......
余令在钱家坐了一会儿就走了,随着大门关上,钱谦益对管家吩咐道:
“去给所有人通知一声,东厂和郑氏的冲突千万别掺和,看他们狗咬狗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