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天佑大明-《饭馆通大明:我靠预制菜发家致富》

  吴琳也没有耽搁,立刻一五一十的把情况说了出来。

  当然,他自然没有说出,这批样品到底是怎么来的?

  “30石的药物???”

  听到药品的数量,文渊阁内的一众大臣尽皆哗然。

  在场中就没有真正的酒囊饭袋,自然清楚药物的价值。

  只是简单的计算了一下,一个个大臣就开始倒吸凉气。

  要知道,因为今年各地都出现歉收的情况。

  朝廷今年的税收预计也就只有2000万石,折算成白银也就是大约1000万两左右。

  扣除各种正常的花销用度,国库一年的盈余,估计连100万两都没有。

  就算一石的药物,价值只有1000两,30石也足足价值3万两了。

  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的药物,让在场的众人都有些晕晕乎乎的。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稳住了激动的心情。

  此刻他脑海中已经闪过了无数名字,这些名字全都是五姓七家的关键人物或者直接就是家主。

  在他看来,也就只有这些延绵了几百年的大世家,才能够一下子拿出这么大批的药物。

  他看了一眼正在底下窃窃私语的一众大臣。

  “吴爱卿留下,其他人先行退下吧。”

  虽然其他人都十分好奇。

  但是朱元璋都已经下了逐客令,自然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触皇帝的眉头,一个个只能恋恋不舍地离开文渊阁。

  等文渊阁里只剩下朱元璋和吴琳,朱元璋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眼神也变得锐利起来。

  “吴爱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些药物到底是哪个家族的,他们又想以此获得什么好处???”

  他盯着吴琳,眸底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有疑虑,有警惕,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杀意。

  “吴爱卿,你且如实说来。”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如古钟,

  “是博陵崔氏,还是太原王氏?”

  “亦或是江南的那些盐商巨贾?他们既肯出此重资,必有所求。”

  “是想换个世袭的爵位,还是要盐引茶引的专营权?”

  “那些世家大族,哪个不是盘根错节,算计到家?”

  朱元璋悄无声息地踱步到吴琳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当年朕打天下时,他们隔岸观火;如今朕坐了江山,他们倒想起行善来了?”

  他伸出手,指着殿外:

  “去年河南灾荒,朕让户部去募捐,那些所谓的名门望族,一个个哭穷喊冤,拿出的粮食还不够塞牙缝!

  现在突然冒出这么多奇药,你让朕如何相信是无偿的?”

  吴琳感受着皇帝的威压,额头渗出细汗。

  换做是别人,此刻他肯定早已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只是那人却不是别人,而是养育自己的姑母。

  吴琳咬着道:

  “陛下,臣以自己的项上人头保证,捐赠者确无任何所求。”

  “药物已经存于仓库,朝廷可以随时取用。”

  “若是对方真的有所图谋,肯定会千方百计地为自己争取利益,又怎么会早早把筹码交出来?”

  朱元璋听到吴琳这番话,脚步蓦地一顿。

  他缓缓转过身,龙袍的宽袖在空气中划出一道沉缓的弧线。

  殿角的铜鹤香炉里,三缕青烟正笔直地向上攀升,在梁枋间氤氲开来。

  他盯着吴琳额角滚落的汗珠,那汗珠顺着对方鬓角滑入官袍领口,洇出一小片深色的水渍。

  是啊,若真是有所图谋,对方大可以等到灾情最危急时再抛出条件。

  那时别说几个盐引,就算要他赏爵免赋,他怕是也得捏着鼻子答应。

  可对方偏在此时将三十石奇药全盘托出,连半分条件都未曾提及。

  朱元璋缓缓坐回龙椅,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

  不知为何,他突然想起,自己的标儿前些日子提到的那个食肆东家。

  那人似乎也是不求利益,只为了让更多人能过得更好。

  朱元璋严肃的脸上,不知何时多出了几分笑意。

  “你说得对。”

  “朕是被那些世家逼得太紧了,倒忘了这世间,总还有些不求回报的善举。”

  “这些药,能救多少人?”

  “回陛下,”吴琳连忙挺直脊背,

  “净水片可保百万灾民半年饮水无虞,止泻药粉按剂量算,足可应对迁徙途中的疫病。

  若是用得妥当,少说也能救下数万性命。”

  “数万……”

  朱元璋重复着这个数字,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

  他想起那些在灾荒中死去的亲人,忽然觉得眼角有些发涩。

  若是当年他也能遇到这样的好心人,或许····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再抬眼时,眸中的柔情已经被锐意再次代替:

  “好,好啊!民间能有如此善人,是天佑我大明。”

  “传令下去,即刻调拨一百禁军严守仓库。”

  “再让太医院选派十名得力医官,带着药物赶往山东赈灾前线,务必让这些奇药发挥最大效用!””

  朱元璋的语气重又变得郑重,“任何人敢克扣截留,朕定斩不饶!”

  “臣万死不辞!”

  待吴琳的脚步声消失在回廊尽头,朱元璋才重新拿起那两张写着用药说明的纸,娟秀的字迹落在粗糙的麻纸上,倒像是春日里抽芽的柳枝,透着股生机勃勃的暖意。

  “无名无姓,不求回报……”

  他喃喃自语,忽然抬手唤来太监,

  “去查查,最近京城里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人物走动。”

  太监躬身应是,刚要退下,却又被朱元璋叫住。

  “罢了。”皇帝摆摆手,目光重新落回奏疏,“既然人家不愿声张,便别去扰了这份清静。

  好好把药用到实处,才是正经。”

  另一边,夏沐看着花呗上多出的三万多的账单长长地叹了口气。

  “三万多啊……”夏沐抓起抱枕往脸上一捂,闷声闷气地嘟囔着。

  “让你做好人,这可是三万多!”

  不过,她的抱怨也只是持续了片刻,就消失不见了。

  父亲的身体虽然已经大好,医院复查各项指标都趋于正常。

  但是,父母年纪已经越来越大了。

  以前开快餐店时候,几乎每天都是高强度工作,身体受损程度可比普通人要更高。

  谁能保证以后不会有个头疼脑热?

  三万块,换吴师太一个承诺,绝对是超值的。

  现代的医院治急病确实厉害,可爸妈年纪大了,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缠人的慢性病?

  有吴师太那手鬼门十三针在,总归是个保障。

  pS:月底了,月票不投就要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