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陛下,他们发炭了,凭啥不给我们发?-《饭馆通大明:我靠预制菜发家致富》

  正常情况下,从九品的官员自然是没资格拜见皇帝陛下的。

  不过有正常情况,自然有特殊情况。

  眼下便是特殊情况,管辖难民营的吏员,虽然都是最低级的从九品。

  然而因为关涉重大,所以朱元璋当初是给了他们若遇到紧急情况,可以上殿面见的特权的。

  很快,几个穿着青色官服,形容狼狈的吏员被带了进来。

  他们一进大殿,看到高坐龙椅之上的朱元璋,立刻就跟找到了主心骨似的,“噗通”一声齐刷刷跪倒在地,然后便嚎啕大哭起来。

  “陛下!您要为我们做主啊!”

  “陛下!同样是为朝廷办事,为何要如此厚此薄彼啊!”

  “我们不服啊!”

  “陛下,莫非陛下要看着治下子民活活冻死不成?”

  ······

  哭声震天,可谓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朱元璋被他们这突如其来的一嗓子给搞懵了。

  什么情况?

  厚此薄彼?

  他什么时候厚此薄彼了?

  他怎么可能是这样的人?

  “都给朕闭嘴!”

  朱元璋被哭得心烦,猛地一拍龙椅扶手,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在朕的谨身殿里哭哭啼啼,成何体统!”

  皇帝发怒,威势无边。

  几个吏员吓得一个哆嗦,哭声戛然而止,只剩下断断续续的抽噎。

  朱元璋听着几人的哭泣,不禁有些心烦意乱,他随手指了其中一人:

  “你起来,说说看到底是什么事情!”

  被指的那名官员,抹了把眼泪鼻涕,抬起头,满脸悲愤地开口了。

  “陛下,我们冤啊!”

  “我们管理的营地,缺衣少食,难民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夜之间就病倒了一大片!”

  “可是!可是有的营地,他们却分到了大量的木炭!还是上好的青冈炭!”

  “敢问陛下,大家都是大明的子民,都是您的臣子。

  为何甲三营、甲七营他们能分到木炭,我们却连一根炭渣都看不到?这不公平!”

  他说得义愤填膺,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朱元璋听得却是满头雾水。

  什么?

  分木炭?

  他确实下令分木炭了,但命令刚刚下达,现在子逸估计都没出宫门,这些人到底是闹哪门子的幺蛾子?

  他凝眉问道:

  “你说什么?”

  “说清楚点,谁给他们分的木炭?分了多少?”

  那吏员见皇帝似乎不知情,顿时来了精神,竹筒倒豆子一般,将自己打听来的消息全都说了出来。

  “回陛下,是甲十六号难民营!

  有好几个难民营,都从甲十六号难民营拿到5000斤的木炭,然而等我等去拿碳的时候,却吃了个闭门羹,说主事的不在。”

  “陛下,凭什么他们有,我们就没有?我们营里的难民就不是人了吗?”

  “求陛下做主,让我们也能分到炭火,救救那些快要冻死的百姓吧!”

  他说完,又开始砰砰磕头。

  而龙椅上的朱元璋,立刻就反应过来,这些家伙到底在说些什么。

  有人从甲十六号营地里面拿到了大量木炭,但他们却没拿到,所以这些家伙认为是自己厚此薄彼。

  甲十六号难民营?

  一瞬间,夏沐的模样就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只是略微思考,他就推测出个大概。

  这些木炭大概都是夏家的。

  估计是夏沐看其他难民可怜,所以分出一些木炭。

  只是后来夏沐并不在营中,所以管事的吏员也没权处理这些木炭,到了这些人嘴里就成了闭门羹了。

  理顺了思路,朱元璋长叹了一口气。

  说真的,即便他的脸皮厚如城墙,也不好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的索要物资。

  他抬眸看向跪在地上的几人:

  “事情并非你们所说的那样。”

  “并非朕厚此薄彼,那些木炭并非朕分发下去的。”

  “那是夏家的私产,要卖要送全看夏家的心情。”

  “我已经命人从内库调拨木炭,估计天黑之前应该就能送到各个营地中。”

  “你们先省着用,应该能撑个一两天。”

  “行了,你们都赶紧回去吧,后续的木炭我会尽快想办法。”

  几人感恩带谢地离开,朱元璋朝身边的太监吩咐道:

  “去把负责甲十六号的吏员给我叫上来。”

  一个时辰后,王吏员出现在殿内。

  王吏员跪在冰冷的地砖上,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他只是个从九品的小官,平日里连应天府尹都难得见上一面,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跪在这谨身殿中,直面天颜。

  皇帝的威压,如同实质的山岳,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抬起头来。”朱元璋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王吏员一个激灵,连忙抬起头,却不敢直视龙椅上的那道身影,只能将视线落在自己的膝盖前方三尺处。

  “你是甲十六号营的吏员?”

  “回……回陛下,下官正是。”王吏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朕问你,那些木炭,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五一十,给朕说清楚!

  若有半句虚言,朕摘了你的脑袋!”

  朱元璋的声音陡然严厉起来。

  王吏员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从夏沐如何未雨绸缪,提前备下军大衣,到今天大雪突降,她又是如何看到其他营的惨状,心生不忍,才决定“卖”炭救急。

  他特别强调了,夏沐定下的是“市价”,并且要求对方“打欠条”,完全是公事公办的章程。

  只是后来求炭的人越来越多,夏沐又恰好不在营中,他不敢擅自做主。

  这才有了后面那些人吃闭门羹,跑到宫里来哭诉的事情。

  随着王吏员的讲述,朱元璋脸上的阴沉之色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难言的神情。

  他挥了挥手,示意王吏员可以退下了。

  空旷的大殿里,只剩下朱元璋一人。

  他靠在龙椅上,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只觉得一张老脸火辣辣地发烫。

  他堂堂大明天子,富有四海,如今却要靠着一个臣子的私产,来救济自己治下快要冻死的子民……

  这叫什么事儿!

  传出去,他这张脸还要不要了?

  之前从夏沐那里又是要粮,又是要军械,虽然每次都给了赏赐,但朱元璋心里清楚,自己占的便宜大了去了。

  这次,人家又主动站出来,替朝廷分忧,替他这个皇帝弥补了疏漏。

  他心中既有几分欣赏,又感到一阵阵的惭愧。

  朕,不能总占一个小姑娘的便宜啊!

  朱元璋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心中暗自思忖。

  赏钱?赏官?

  上次已经给过一个散官了,再给,就显得太刻意,也太小家子气。

  必须得想个别的法子。

  【求月票,求推荐票,求潇湘票!】

  【跪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