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策勋十二转-《我的哥哥是高欢》

  青州,东阳城内。

  高欢和王思政已经离开。

  尔朱荣随时都有可能发兵河北,高欢不能离开相州等地太远。

  他跟高羽私底下达成的协议,也需要通过元修的名义,以诏令来昭告天下,要以天子诏令,加盖玉玺的官方途径遣人送到天策府来。

  时间已经来到十二月二十一。

  待到元修前往清河郡后,高羽也会带兵北上,前往清河郡朝见新君。

  大冬天的其实并不适合这么折腾,但洛阳那边不断传回来的消息,尔朱荣在不断集结大军,征调粮草,随时都有可能发兵北上。

  燕、幽之地的兵马、钱粮也在源源不断的运往瀛州的河间郡。

  尔朱荣明显不打算给高家兄弟太多的准备时间。

  作为实力更强的一方。

  他就是可以用这么‘浪费’的方式,逼着高家兄弟跟自己一起玩‘军备竞赛’。

  高羽的家底厚一点,终究是在山东之地经营了两年。

  高欢才到河北多久?

  也就是在秀荣川劫掠了一番,积攒了些许家底。

  但也经不起这么的折腾。

  显然尔朱荣又将他围猎的那一套战法用了出来。

  当年他是将葛荣晾在河北之地,骄兵三个月,然后以雷霆之势兵出滏口,一战定乾坤。

  如今对高欢?

  采用的则是‘疲兵之计’,不断的给高欢施压,让高欢时时刻刻都处于惴惴不安的情绪下。

  屋外天寒地冻,屋内却温暖如春。

  贾思勰正在向高羽汇报这一年来的工作成果。

  “最初那一批使用曲辕犁和堆肥的农户们,秋收的收成明显提高不少,府兵的恤田和口分田收成也颇丰,周遭村庄的百姓们以及府兵们都得知了这个消息,愿意来年使用堆肥。”

  “只要来年风调雨顺,定然又能大丰收!”

  贾思勰脸上带着笑意。

  在技术的推广层面,高羽并没有太过于激进。

  古代这个生产力,农户们抗击风险的能力极低,甚至可以说是没有。

  一场天灾就足以让很多农户破产。

  破产之后就只能去依附世家,成为世家们的隐户。

  经不起折腾,也不能指望他们一上来就懂什么堆肥能够让田地里增加收成。

  派人说的天花乱坠,不如先在小范围里进行实验、推广,拿出成果来给周遭的人看,出了成果,真的能够有效提升地里粮食的产量,农户们自然会主动来学习。

  也正是如此。

  高羽甚至没有强行在府兵内推广新技术,而是在恤田、禄田里先行使用这些技术。

  “嗯,确实是个好消息。”

  高羽也笑了起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的其实就是后勤。

  士卒再骁勇,后勤补给跟不上,也会士气崩盘。

  必须有足够的粮食,才能支撑自己大规模的用兵,好在高羽并没有无节制的爆兵,目前并没有太大的粮草压力。

  更何况这两年,他让刘桃枝去南朝赚的钱,基本都换成了粮食运回来。

  玩的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一套。

  “之后还要麻烦知行了。”

  “将军何必这么说话,此乃我生平所愿,若能让这世间无人再饿肚子,亦是大功一件。”

  高羽在贾思勰的身上看到了理想主义者的光辉。

  贾思勰是真善。

  并非是像‘白左’那样,动动嘴巴来悲天悯人,他是真愿意为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

  明明也就比高羽年长些许,看上去却跟田间四十多岁的农户无异,根本就不像是出自世家的贵公子。

  送走贾思勰后。

  高羽起身前去找到崔劼等人。

  这些时日,他一直在让崔劼他们将自己准备的大杀器给酝酿出来。

  其实就是效仿秦国的‘军功’制度,给大头兵们提供一条只需要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即可稳定上升的通道。

  秦国靠着‘军功’体系,建立了一支无敌之军。

  兵仙韩信在成为刘邦加封的大将军之后,也是第一时间将军功升职体系明确、规范下来。

  如今高羽,也要效仿韩信,明确的给自己手底下的大头兵们一条‘登天’的升职通道!

  ………………

  “妾身听闻夫君又要外出征战了?这才刚回来……”

  “聒噪,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

  王玄皱眉呵斥道。

  可一看自己娇滴滴的媳妇,挺着个大肚子,不由叹了口气,“若无征战,我焉能有今日?将军待我等恩重如山,我等自当奋勇杀敌,以报将军之恩!”

  “你难道就不曾听闻,将军正在与长史、主薄等人商议,要让我等武夫也能为官?”

  “待我立下功勋,日后若能为官,自然也就无需这般频繁的外出征战。”

  消息已经在府兵群体里面传开了。

  高羽压根就没有想要隐瞒消息。

  主要这几个月内,府兵们被折腾的够呛,先是北上夺齐州、济州,又南下夺徐州,来回的折腾士卒们心中定然有怨言。

  休息不了多久,马上又要跟随高羽北上。

  必然要放出这样的消息来抵消、冲散士卒们心中的怨气,还能给士卒们额外的动力。

  “妾身也知,只是沙场之上,刀枪无眼……若是夫君。”

  “你就不能盼着点我好?”

  王玄皱着眉头,但也清楚妻子终究是为了自己着想,他说道,“将军待我等恩重如山,若我真在沙场上有个好歹,家中有田,战殁者的家属也能每年前去领取粮食、布帛。”

  “我阿父、阿母已经年老,我出征后,家中一切就由你来操持……”

  王玄看了一眼妻子微微隆起的小腹。

  “若是诞下一子,将来亦可继承我的衣钵,待到长大成人后继续为将军效力!”

  “若是女儿,亦可嫁给其他府兵之子。”

  高羽其实就是通过制度来全方位的解除士卒们的后顾之忧。

  让士卒们只需要专注在战场上杀敌即可!

  杀敌就能立功,立功便能升官加职,享受更高的待遇。

  即便是一不小心战死沙场,家中的人也不会饿死,恤田的存在就是给于这些在沙场上战死之人的一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