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开始笼罩神奈川的天空,头顶上那场惨烈的空战也终于慢慢平息。
近卫飞行集团,这小鬼子最后的指望,被他们当成航空兵精锐里的精锐。
一个下午的功夫,就全给打没了,连渣都不剩。
也不知道从啥时候起,天上已经再见不着一架鬼子战机,只剩下天朝的战机还在得意洋洋地盘旋。
地面上,鬼子兵的反击还在继续。
刚才那一波被天朝军的强大火力生生摁下去了,可他们反倒更疯了。
一个个脑袋上缠着白布条子,活像奔丧的,端着三八大盖就往上冲。
对这些鬼子兵来说,这大概就是最后一搏了。
因为他们身后是本土,是亲人,是家。
打从天朝军踏上他们的土地,这帮人大概就做好了死的准备。
可惜啊,想法挺悲壮,现实却硌牙。
越来越多的海军陆战队涌上滩头,前线的兵力越来越厚实,小鬼子的反击也就越来越疲软。
他们的冲锋,注定只会变成天朝军士兵胸前叮当作响的军功章。
太阳开始偏西,快下午五点了。
海军陆战一师一万多人马,这会儿已经全在滩头上站稳了脚跟。
到了这份上,海军陆战队可不想再缩在这屁大点地方了。
后头刚登陆的部队接到了反击命令,几千号陆战队士兵拉开散兵线开始推进,打头阵的是步兵战车和T34坦克。
虽说T34坦克在天朝和日耳曼那边,都算快过时的老家伙了,可对小鬼子来说,这玩意儿就是他们迈不过去的坎儿。
钢铁和血肉之躯的碰撞在这片土地上上演。
T34坦克对上鬼子步兵,鬼子兵嘴里“嗷嗷”叫着冲上来,可那顶啥用?等着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夕阳西沉,半边脸都埋进了地平线。
昏黄的残阳照在人脸上,连点暖和气儿都没了。
王铁头一屁股坐在还冒着烟的焦土上,屁股底下都烫得慌。
他伸手一把扯开军装的扣子,就这么敞着怀。
嘴里斜叼着根烟卷,手里抓过军用水壶,“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
渴是真渴,累也是真累,感觉骨头都酥了。
喝完水,他又从口袋里摸出个铝饭盒,从里面抠出个小袋装的葡萄糖粉。
这玩意儿是前线救急用的,感觉体力透支快趴窝了,来一袋,能顶一顶。
周围的士兵,一个个跟王铁头差不离。
早先穿得笔挺的军装,这会儿都破得跟叫花子似的。
有敞着怀抽烟的,有抱着水壶牛饮的。
还有几个腮帮子鼓鼓囊囊,正使劲嚼着硬糖块,这也是补充体力的小零嘴。
另一边,医疗队的兵还在战场上来回穿梭,忙着救治伤员。
远处海面上停着两艘医疗船,小船一趟趟来回,把伤员往船上运。
郑树也一屁股墩儿坐在王铁头旁边,瞅着他吞云吐雾的样子,咧嘴一笑:“老王,咋样?今儿这仗打得过瘾不?”
“过瘾?”王铁头吐了个烟圈,斜眼看他,“过瘾个锤子!你们这帮龟儿子再磨蹭会儿,老子们就该在这儿光荣了!
小鬼子那反扑,跟吃了耗子药似的,完全不要命啊!”
提起下午那阵亡命冲锋,他现在想起来后脊梁还冒凉气。
那一群群的鬼子兵跟潮水似的往上涌,前面倒下了后面踩着尸体接着冲。
他打仗这些年,头回见这么疯的鬼子。
顶着那么猛的火力还敢往上送,连炮火都不带掩护的!
“都过去了!”郑树弹了弹烟灰,“说实在的,那也是小鬼子最后蹦跶的机会了。
咱们大部队一上岸,把滩头塞瓷实了,他们就彻底没戏唱了!”
他顿了顿,又嘬了口烟,带着点庆幸的口气:“咱们算运气好,捞着个美差,晚上可以喘口气,睡个囫囵觉了。
至于今晚上的进攻,交给二团那帮小子去接着啃。”
郑树眯着眼,看着远处地平线上最后一点残阳,“另外,海面上那两个摩托化集团军,今晚也要陆续上岸了。
等到明天天亮,对付小鬼子的主攻任务,就全交给陆军了!
今晚这一仗,估摸着就是咱们在小鬼子老巢打的最后一场硬仗了。
打完这一锤子买卖,咱们啊,暂时就能歇歇喽。”
郑树慢悠悠地说着,语气里带着点如释重负,又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遗憾。
确实,仗打完了,他们这先锋的任务就算交了差,之后的硬仗全归陆军接手
但郑树心里其实有点不得劲儿,因为没仗打,他的军旅生涯估摸着也就到头了。
他不是根正苗红的黄埔军校生,也不是陆军大学的高材生。
小时候在老家私塾混了两年,识得几个字,后来才参了军打鬼子。
可惜参军那会儿有点晚了,天朝本土大局已定,鬼子败亡就是早晚的事儿,他也没赶上啥惊天动地的大战役露脸。
后来因为他老家是水乡,水性好得跟鱼似的,就被调到了海军陆战队。
再后来战争爆发,他才靠着敢打敢拼,一步步从大头兵爬到了营长的位置。
对他郑树来说,基本算是到顶了。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戏,要是后面还有硬仗打,再立个功。
说不定就能从现役军官转成军校生,进军校镀层金。
这一步,对无数像他这样的中低级军官来说,可是鲤鱼跃龙门的坎儿!
只要进了军校门,出来一准儿升官加衔,前途敞亮。
...........
“没仗打好啊!没仗打,老子就能回家搂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了!”王铁头脸上露出点难得的笑意。
这年头,天朝人结婚都早,二十郎当岁有老婆孩子是常事。
王铁头是真盼着这仗赶紧结束,好回家守着老婆孩子过日子。
没在鬼门关前打过滚的人,哪能明白家的金贵?
郑树摇摇头,没在这个话题上多纠缠。
人各有志,追求的东西各不相同。
有人图功名富贵,有人想位高权重,有人盼青史留名,有人只求安稳平淡,还有人梦想富甲一方。
郑树自己呢?他眼前晃动的不是金山银山,而是沙场点兵的将军印。
他老郑的名字,可不想在历史书里当个一闪而过的路人甲,连个正脸都没有。
近卫飞行集团,这小鬼子最后的指望,被他们当成航空兵精锐里的精锐。
一个下午的功夫,就全给打没了,连渣都不剩。
也不知道从啥时候起,天上已经再见不着一架鬼子战机,只剩下天朝的战机还在得意洋洋地盘旋。
地面上,鬼子兵的反击还在继续。
刚才那一波被天朝军的强大火力生生摁下去了,可他们反倒更疯了。
一个个脑袋上缠着白布条子,活像奔丧的,端着三八大盖就往上冲。
对这些鬼子兵来说,这大概就是最后一搏了。
因为他们身后是本土,是亲人,是家。
打从天朝军踏上他们的土地,这帮人大概就做好了死的准备。
可惜啊,想法挺悲壮,现实却硌牙。
越来越多的海军陆战队涌上滩头,前线的兵力越来越厚实,小鬼子的反击也就越来越疲软。
他们的冲锋,注定只会变成天朝军士兵胸前叮当作响的军功章。
太阳开始偏西,快下午五点了。
海军陆战一师一万多人马,这会儿已经全在滩头上站稳了脚跟。
到了这份上,海军陆战队可不想再缩在这屁大点地方了。
后头刚登陆的部队接到了反击命令,几千号陆战队士兵拉开散兵线开始推进,打头阵的是步兵战车和T34坦克。
虽说T34坦克在天朝和日耳曼那边,都算快过时的老家伙了,可对小鬼子来说,这玩意儿就是他们迈不过去的坎儿。
钢铁和血肉之躯的碰撞在这片土地上上演。
T34坦克对上鬼子步兵,鬼子兵嘴里“嗷嗷”叫着冲上来,可那顶啥用?等着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夕阳西沉,半边脸都埋进了地平线。
昏黄的残阳照在人脸上,连点暖和气儿都没了。
王铁头一屁股坐在还冒着烟的焦土上,屁股底下都烫得慌。
他伸手一把扯开军装的扣子,就这么敞着怀。
嘴里斜叼着根烟卷,手里抓过军用水壶,“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
渴是真渴,累也是真累,感觉骨头都酥了。
喝完水,他又从口袋里摸出个铝饭盒,从里面抠出个小袋装的葡萄糖粉。
这玩意儿是前线救急用的,感觉体力透支快趴窝了,来一袋,能顶一顶。
周围的士兵,一个个跟王铁头差不离。
早先穿得笔挺的军装,这会儿都破得跟叫花子似的。
有敞着怀抽烟的,有抱着水壶牛饮的。
还有几个腮帮子鼓鼓囊囊,正使劲嚼着硬糖块,这也是补充体力的小零嘴。
另一边,医疗队的兵还在战场上来回穿梭,忙着救治伤员。
远处海面上停着两艘医疗船,小船一趟趟来回,把伤员往船上运。
郑树也一屁股墩儿坐在王铁头旁边,瞅着他吞云吐雾的样子,咧嘴一笑:“老王,咋样?今儿这仗打得过瘾不?”
“过瘾?”王铁头吐了个烟圈,斜眼看他,“过瘾个锤子!你们这帮龟儿子再磨蹭会儿,老子们就该在这儿光荣了!
小鬼子那反扑,跟吃了耗子药似的,完全不要命啊!”
提起下午那阵亡命冲锋,他现在想起来后脊梁还冒凉气。
那一群群的鬼子兵跟潮水似的往上涌,前面倒下了后面踩着尸体接着冲。
他打仗这些年,头回见这么疯的鬼子。
顶着那么猛的火力还敢往上送,连炮火都不带掩护的!
“都过去了!”郑树弹了弹烟灰,“说实在的,那也是小鬼子最后蹦跶的机会了。
咱们大部队一上岸,把滩头塞瓷实了,他们就彻底没戏唱了!”
他顿了顿,又嘬了口烟,带着点庆幸的口气:“咱们算运气好,捞着个美差,晚上可以喘口气,睡个囫囵觉了。
至于今晚上的进攻,交给二团那帮小子去接着啃。”
郑树眯着眼,看着远处地平线上最后一点残阳,“另外,海面上那两个摩托化集团军,今晚也要陆续上岸了。
等到明天天亮,对付小鬼子的主攻任务,就全交给陆军了!
今晚这一仗,估摸着就是咱们在小鬼子老巢打的最后一场硬仗了。
打完这一锤子买卖,咱们啊,暂时就能歇歇喽。”
郑树慢悠悠地说着,语气里带着点如释重负,又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遗憾。
确实,仗打完了,他们这先锋的任务就算交了差,之后的硬仗全归陆军接手
但郑树心里其实有点不得劲儿,因为没仗打,他的军旅生涯估摸着也就到头了。
他不是根正苗红的黄埔军校生,也不是陆军大学的高材生。
小时候在老家私塾混了两年,识得几个字,后来才参了军打鬼子。
可惜参军那会儿有点晚了,天朝本土大局已定,鬼子败亡就是早晚的事儿,他也没赶上啥惊天动地的大战役露脸。
后来因为他老家是水乡,水性好得跟鱼似的,就被调到了海军陆战队。
再后来战争爆发,他才靠着敢打敢拼,一步步从大头兵爬到了营长的位置。
对他郑树来说,基本算是到顶了。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戏,要是后面还有硬仗打,再立个功。
说不定就能从现役军官转成军校生,进军校镀层金。
这一步,对无数像他这样的中低级军官来说,可是鲤鱼跃龙门的坎儿!
只要进了军校门,出来一准儿升官加衔,前途敞亮。
...........
“没仗打好啊!没仗打,老子就能回家搂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了!”王铁头脸上露出点难得的笑意。
这年头,天朝人结婚都早,二十郎当岁有老婆孩子是常事。
王铁头是真盼着这仗赶紧结束,好回家守着老婆孩子过日子。
没在鬼门关前打过滚的人,哪能明白家的金贵?
郑树摇摇头,没在这个话题上多纠缠。
人各有志,追求的东西各不相同。
有人图功名富贵,有人想位高权重,有人盼青史留名,有人只求安稳平淡,还有人梦想富甲一方。
郑树自己呢?他眼前晃动的不是金山银山,而是沙场点兵的将军印。
他老郑的名字,可不想在历史书里当个一闪而过的路人甲,连个正脸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