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怎么就火了呢?-《1994:菜农逆袭》

  中国农科院前两年在湛江试种中椒5号的数据很好。

  平均亩产4500公斤,也就是4.5吨,最高产接近5吨。

  江心菜场按目前情况,如果能顺利采收到6月初,预估亩产3.5~4吨没问题。

  总产量1050~1200吨。

  这么大的量,牺牲前期一点利润就可以打响名气、吸引人流、消耗存货。

  一举三得,这波不亏。

  同时今天第一天就是10.9吨青椒,明天还有差不多的量,压力也确实很大。

  开业以来第一枪,陈家志还是想打得漂亮一些,来个开门红。

  几句话功夫,车也摆正停好了。

  通道里也陡然跑来一群人,不由分说就要上车卸货,陈家志看到了熟人。

  “何强!”

  “罗晓玉!”

  “何鹏,孙建军!”

  一群人都是熟人,曾一起在东乡菜场种菜,正在爬车的几人也愣了愣,回头看向站在桌子旁边的陈家志。

  “秀才,你怎么在这儿?”

  “李秀也在啊。”罗晓玉也愣住了,她看到了李秀身上拿着的相机。

  一群人都愣住了,有些不知所措,也不知他俩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看样子混得还很不错。

  正在这时,又有一伙人往63档口另一辆车走来,看样子也是搬运工。

  何强立马清醒了过来,肩上的汗巾一拉,就带着何鹏等人拦住了来人。

  “干什么!干什么!这边是我们的货,滚旁边凉快去!”

  另一拨人也不甘示弱,操着一口口方言争吵。

  “你好大的脸啊,霸占两辆车!”

  “就是,那辆车归你们,这辆车归我们!”

  “滚!”何强一脸凶狠,“踏马的,找死是吧!”

  “你踏马才找死!”来人中也有领头的男人叫嚣:“不服是吧,不服就来打一架啊!”

  “来啊,踏马的看我不弄死你!”

  “你动手一个试试!”

  两拨人剑拔弩张,眼看着就要动手,看了一会儿戏的陈家志也吼道:“吵什么吵!”

  等两帮人都看向他时,陈家志才又说道:“货是我的,你们卸货都不问主人的吗?”

  何强等人都惊讶的瞪大了眼,没人吭声,但明显比刚才才见面时更吃惊了。

  另一伙人里领头的男人却是立马上前,“老板,抽烟,抽烟,我们卸货价可以给你优惠点,这菜就让我们卸吧。”

  陈家志挑了挑眉:“市场对这方面没有规定?”

  那男人说,“还没有哩。”

  陈家志指了指何强等人,说:“这两车菜刚才我已经答应给他们了,你们再找其它的吧,而且他们也确实先来。”

  来人眼神顿时就冷了下来。

  陈家志可不惯着他,刚想赶人却见不远处又来了一辆解放卡车,这伙人顿时就齐刷刷冲了过去,刚才还和陈家志交涉的男人一马当先的冲在了最前面。

  陈家志呢喃道:“真就靠抢啊!”

  “也就现在人多了需要抢,刚来的时候搬运工都不够。”

  何强这时走了上来,手在兜里摸出包有些皱褶的烟。

  “抽我的。”陈家志给几人发了烟,“我也来这边好几次了,都没碰到你们~”

  “我们周边市场都在跑,不固定,哪里活多就往哪儿跑。”

  一口烟的功夫,几人都松弛了下来,何鹏、孙建军、罗晓玉几人又去搬货,但眼神和耳朵都时刻注意着这边。

  何强吐出口烟,依然有些不确信,“这几车菜真的都是你的?”

  陈家志点了点头,“刚把这里租下没几天,也就今天货最多。”

  “荷兰豆怎么卖的?”

  档口外又来了人,打断了两人的交流,何强也加入了卸货队伍,小声议论着。

  几家人和陈家志都是同县或者同镇,但不同乡的老乡,对他这大半年的近况并不了解。

  猛然一见面,心里全是冲击。

  他们也就离开东乡菜场大半年,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几人不断回头看着接待来客的陈家志三人。

  “荷兰豆1.5元/斤,青椒每斤5毛5,青椒要的量大还有优惠,都是新鲜的精品货,半下午才采摘的。”

  来人看着年龄也不大,打着手电筒不断验货。

  青椒个个饱满圆润,荷兰豆也没有瑕疵。

  “青椒最多能优惠多少?”

  “看你要多少喽,要得越多优惠越多,如果一次能拿1吨以上。”陈家志伸出四根手指,“我给你4毛/斤,这价格你拿回去肯定赚钱。”

  “给我装1吨青椒~”

  来人都没犹豫,直接下单,作为一名合格的批发商,他知道当下甜椒的行情。

  这价格买回去稳赚!

  陈家志笑道:“好,老板,到这边写单。”

  写单、记录信息、收钱、找人送货……一套流程下来,入账800元!

  陈家志冲李秀说道:“血赚!”

  李秀噗嗤笑道:“你这样子的卖法,哪里来的血赚?”

  “接下来几天你就等着看好了!”陈家志仰头道:“包赚的。”

  “你就是在故意装怪。”李秀乐不可支,笑道:“我去给何强他们拍两张照。”

  一共两车10吨货,何强等人也忙得大汗淋漓,想要全部卸完,也得费些功夫。

  李秀刚去拍照,就又来了客户问价,李才在接待。

  而陈家志则拔出桌子旁插着的标价牌,在青椒5毛5/斤后面添加了一笔:量大价格从优,800元/吨。

  九点过也刚好是二级批发商进货的时间。

  市场里的人流量并不少。

  虽然63号档口是目前的尾档,但最后一排也不止他一个商户,也陆续有人经过。

  而只要了解青椒行情的商贩,看到63号档的新标价牌,就没有不停下问价的。

  这个价格太有诱惑力了。

  “靓仔,青椒真的800元/吨啊?”

  “一公担多少钱?”

  “一千斤多少钱?”

  “靓仔,写单!”

  “靓仔,荷兰豆给我来一公担!”

  一公担是大型农批市场比较喜欢用的计量单位,一般指100kg,即200斤。

  从这以后,李才坐在椅子上就没站起来过,一直在不停地写单,写单……

  陈家志则带着人验货看货。

  无论色泽浓绿的青椒,还是青绿的荷兰豆,都是几个小时前才采摘的鲜货。

  光这一点,就有很大优势,捏起来都极其清脆光滑。

  更何况本身品相品质又很过硬,谁验货谁迷糊,即使脸上看似面无表情毫无波澜,但下单时可没怎么犹豫。

  犹豫就会败北,下手晚了可能就拿不到货。

  人都有从众心理,随着63号档开始聚集人气,即使这里位置偏后,上前来查看情况的商贩也多了起来……

  渐渐地,人气就起来了。

  负责配送的陈正旭也跟着来了档口帮忙,协助安排送货。

  荷兰豆和青椒一袋袋地接连出货,势头很好,何强等人卸货的速度已经跟不上卖货速度了。

  几人搬货时,心里也直嘀咕,这生意也太好了吧?!

  “强哥,秀才这一会儿起码得卖大几千块钱了吧?”

  “肯定有了,那一车青椒可都卖完了,这就四五千了,还有荷兰豆呢。”

  “他到底怎么做到的?”

  几人都不平静,越看越不平静,何强和罗晓玉是去年5月初离开的东乡。

  孙建军和何鹏两家人是5月末把地转给了陈家志。

  离开东乡菜场时,秀才还在蹬自行车卖菜。

  一天卖三四百块钱就让人羡慕,有四五天卖六七百块更是让人惊叹。

  但都没有今天来得震撼。

  从聊天中,他们已经知道这几车菜都是他种出来的~

  那踏马的得是多大的面积?

  当时把地转给他后,他也才17亩地吧,莫非整个东乡菜场都被他收入囊中了?

  亲手丈量着货物的重量,让他们生出了种种想法。

  何强用毛巾擦了擦止不住流淌的汗水,闷声道:“别猜了,先干活,干完活有的是时间问。”

  “就剩半车货,也快了。”

  就当这时,又一辆货车停在了档口的通道里。

  何强、何鹏、孙建军抬头看去,有点不明所以,怎么又来一车?

  “场长,青菜到了,现在卸货吗?”

  一个汉子在车里大喊道,何强看不清脸,但感觉声音有点熟。

  陈家志手里划着半圆,指挥着,“这里留了空位,直接开进来!”

  随着车进档口,何强也看清了车上的菜,菜心、芥兰、芥菜,还有几个麻布袋…

  又是满满一车。

  “何强,这儿还有一车,一起卸了。”

  “要得。”何强回道,又问身边人,“刚才谁说的快了?”

  “呃……”

  众人沉默时,轻卡车上的薛军也下来了,看着搬货的何强,惊喜道:“还真是你啊,何强。”

  “嗯?!”何强惊讶道:“薛军,怎么是你,你开这车来的?”

  “我小舅子的车。”

  薛军上前散烟,聊了两句后又被喊去帮忙,但也足以让何强等人彻底傻眼,这两个车都是他的?

  陈家志并没有在意几人的想法,他发现来晚了。

  一级农批和二级农批有点不一样,晚上7~12点的市场好像也很火热。

  货还没卸完,买菜的人就络绎不绝,以至于有点手忙脚乱了。

  李才就像被钉死在了椅子上,一刻不停的写单收钱,李秀也坐在一旁协助。

  陈家志和陈正旭则指挥着三轮车装货送货。

  东乡菜场这一车青菜到来后,更像是火上浇油。

  让本就人气高涨的档口愈发热闹!

  吃了经验不足的亏,但这种场景正是陈家志想要的。

  他不时就能察觉到同行探究的眼神:那尾档今天卖的什么菜啊,怎么突然就火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