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叔,我们账上,还剩多少?”朱豪合上账本,声音听不出喜怒。
阿昌叔佝偻着身子,伸出了两根手指,声音艰涩:“少爷,老宅金库里搬来的那些金条,上个月就用完了。各处产业的流动银元,也已经见底。现在账上所有的活钱凑在一起,最多……最多还能再撑两个月。”
两个月。
这个数字,像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了朱豪的心头。
他知道烧钱,却没想到烧得这么快。
系统能给他爆出武器装备,能给他黑科技图纸,却唯独爆不出现金。
他穿越而来,最大的依仗是超前的认知和系统,但最大的软肋,也恰恰是这个时代的硬通货——钱。
三万多人的军队,就像一只嗷嗷待哺的巨兽,每天一张嘴,吞下去的就是金山银山。
而那个更烧钱的航校,还只是个开始。
飞行员的培养,飞机的维护,航空燃油的消耗,那才叫真正的无底洞。
他可以靠着个人威望和袍哥的情面,让兄弟们为他卖命。
但他不能让跟着他卖命的兄弟,连安家费和饱饭都拿不到。
这是他做人的底线。
“知道了。”朱豪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吐出这三个字。
他重新拿起那两颗核桃,在手里慢慢地盘着,只是那转动的速度,明显比刚才慢了许多。
阿昌叔看着朱豪的侧脸,心里一阵发酸。
他伺候了朱家两代人,看着朱豪从一个顽劣的少爷,成长为如今威震一方的将军。
他知道,眼前的少爷,扛着多大的担子。
“少爷,要不……把城东的那几处宅子和铺面,都卖了吧?虽然现在行情不好,但也能应应急。”阿昌叔试探着说。
“卖?”朱豪摇了摇头:“卖了又能撑多久?一个月?还是三个月?治标不治本。”
“那……航校那边,是不是先停一停?那玩意儿,实在太费钱了。”
“停不了。”朱豪的回答斩钉截铁:“昌叔,你不知道,那几架能飞的铁疙瘩,比我这三万大军都重要。那是我们以后安身立命的本钱,是能让小鬼子真正感到疼的东西。”
阿昌叔不懂什么制空权,什么未来战争,他只知道,家里的米缸快要见底了。
他张了张嘴,还想再劝,却看到朱豪摆了摆手。
“行了,昌叔,这事我心里有数。”朱豪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院子里那株开得正盛的腊梅:“车到山前必有路。天无绝人之路。你去吧,让弟兄们这个月的饷,按时足额发下去,一分钱都不能少。”
阿昌叔看着朱豪的背影,那背影依旧挺拔,却仿佛比往日里沉重了许多。
他叹了口气,默默地收拾好茶具,躬身退了出去。
书房里,又只剩下朱豪一个人。
留声机里的川剧,不知何时已经停了。
满室的静谧中,只有核桃在掌心转动的轻微摩擦声。
朱豪的眉头,第一次,紧紧地锁了起来。
他不是神,他也会被钱难倒。
就在他苦思冥想如何搞钱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几双阴冷的眼睛,已经盯上了他最核心的秘密。
……
军统渝城站,一间密室里。
陈默群坐在黑暗中,听着手下的汇报。
“站长,城西的军营,我们的人想尽办法,也只混进去了几个。但都是在外围做杂活,根本接触不到核心区域。第四十一军的纪律非常严明,特别是那些老兵,警惕性极高,油盐不进,比中央军的卫戍部队还难渗透。”一个行动组长低着头,声音里带着几分沮丧。
陈默群并不意外。如果朱豪的军队那么容易渗透,那他也就不配做吴司令的对手了。
“朱府那边呢?”他冷冷地问。
“朱府的防卫,外松内紧。外院的家丁护院,大多是袍哥出身,只认朱家,很难收买。内院更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特别是朱豪的书房和账房,由那个叫阿昌的老管家亲自看管,我们的人连靠近的机会都没有。”
“废物。”陈默群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那行动组长吓得一个哆嗦,冷汗瞬间就下来了。
“我不想听困难。”陈默群的声音像淬了冰:“军营是硬骨头,那就从朱府这块软肋下手。我不信朱家上下几百口人,个个都是忠心耿耿的烈士。给我查!查他们每个人的底细,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喜好、他们的仇人!每个人都有弱点,我要你们把这个弱点给我找出来,然后,像锥子一样,狠狠地扎进去!”
“是!”行动组长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密室里,再次陷入黑暗。陈默群点燃了一支烟,猩红的火光在他脸上明明灭灭。
他喜欢这种感觉,像一个高明的猎人,耐心地布置着陷阱,等待着猎物自己走进来。
朱豪,你把家安在渝城,是你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因为在这里,我就是阎王。
……
夜,深了。
渝城的山雾,如同鬼魅的纱幔,笼罩着这座战时陪都。
朱府内,大部分的院落已经熄了灯,只有几处回廊下还挂着发出昏黄光晕的马灯。
账房里,一盏孤灯如豆。
一个年约三十,面皮白净,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的男人,正坐在桌前,小心翼翼地用算盘核对着今天的流水。
他叫李福全,是阿昌叔两年前从一个破产的商号里招来的账房先生。
他算盘打得好,字也写得漂亮,平日里沉默寡言,做事勤勤恳恳,很得阿昌叔的信任。
夜已经很深了,李福全却毫无睡意。
他的额头上,沁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握着算盘的手,也在微微发抖。
他面前的桌上,除了今天的流水账,还摊开着一本厚重的总账。
那是朱家所有产业和第四十一军开销的核心账目,也是阿昌叔的心头肉,平日里都锁在账房内间的铁皮保险柜里。
今晚,阿昌叔听说要去一趟南充那边,得过几天才回来,临走前把钥匙交给了他,让他核对完账目后务必锁好。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李福全的脑海里,不断回响着三天前,在城南一家小茶馆里,那个自称是他远房表哥的男人对他说的话。
“福全啊,你一个月在朱家拿多少钱?十块?二十块?够你养活你乡下那体弱多病的老娘吗?够你给你弟弟娶媳妇吗?”
“表哥给你指条明路。你不需要偷,也不需要抢,只需要把朱家的账本,抄一份给我。事成之后,这个数。”那个男人,伸出了五根手指。
“五百块法币?”李福全当时觉得有些可笑。
“不。”男人摇了摇头,笑容阴冷,“是五十根金条。足够你在乡下买上百亩地,盖一座大宅子,让你老娘和你弟弟,一辈子衣食无忧。”
五十根金条。
这个数字,像魔鬼的咒语,日日夜夜在他耳边回响。他想起了母亲咳血的模样,想起了弟弟因为没钱娶亲而在村里抬不起头的窘迫。
忠诚和良心,在金灿灿的金条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他深吸一口气,从怀里颤抖着掏出一个小巧的相机。这是“表哥”给他的,德国货,不需要闪光,在灯光下就能拍得清清楚楚。
“咔嚓。”
“咔嚓。”
寂静的账房里,只有相机快门轻微的响声,和李福全自己那擂鼓般的心跳声。
他一页一页地翻着,将那些记录着天文数字般收支的页面,全部拍了下来。
特别是记录资金来源的那几页,他反复拍了好几遍。
那上面,只有模糊的“祖产变卖”、“海外投资”等字样,没有任何具体的凭证和流水。
这正是“表哥”特意叮嘱他,一定要拍清楚的地方。
做完这一切,他惊魂未定地将账本原样放好,锁进保险柜。
然后,他将相机藏进贴身的衣物里,熄了灯,像做贼一样溜出了账房。
院子里,巡夜的家丁刚刚走过,拐进了另一条回廊。李福全借着墙角的阴影,一路小跑,来到了后院一个不起眼的偏门。
他学着约好的暗号,轻轻敲了三下门。
门轴发出一声轻微的“吱呀”声,开了一道缝。一只手从门缝里伸了出来,李福全赶紧将相机递了过去。
那只手接过相机,又塞过来一个小小的、沉甸甸的布袋。
“这是定金,五根金条。事成之后,剩下的会送到你指定的地方。”门外的人,声音压得极低。
李福全捏着那沉甸甸的布袋,手抖得更厉害了。
他什么都没说,关上门,转身就跑,仿佛身后有恶鬼在追。
他没有看到,在他走后,那个拿到相机的人影,迅速融入了更深的黑暗之中,几个起落,便消失在了朱府高高的院墙之外。
……
半个时辰后,军统渝城站。
陈默群亲自将冲洗出来的照片,一张张地摆在了桌上。照片的质量很好,上面的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字迹,都清晰可见。
他看着那些照片,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吴司令,你这份人情,我收下了。
他没有耽搁,立刻将照片装进一个牛皮纸袋,连夜驱车,再次来到了卫戍司令部的后门。
吴司令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他显然一夜未睡,一直在焦急地等待着消息。
当陈默群将那个牛皮纸袋放在他面前时,吴司令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他迫不及待地撕开封口,将里面的照片倒了出来。
他一张一张地翻看着,嘴角的笑意越来越大,越来越狰狞。
“哈哈……哈哈哈哈!”
他看到了那庞大到恐怖的军费开支,看到了那微不足道的产业收入,更看到了那几页关于资金来源的、语焉不详的记录!
“铁证如山!真是铁证如山啊!”吴司令兴奋得满脸通红,他拿着那些照片,像是拿着朱豪的催命符。
“祖产?他朱家的祖坟里埋的是龙脉吗?能挖出这么多金子?”
“海外投资?他一个川省军阀,哪来的海外投资?我看是海外通敌吧!”
吴司令激动地在办公室里来回走动,仿佛已经看到了朱豪被押上审判台,被剥夺一切,最后身败名裂的场景。
“陈站长,这次多亏你了!你放心,等扳倒了朱豪,他那第四十一军的装备和地盘,我分你军统一半!”吴司令现在已经有些语无伦次了。
陈默群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他要的,可不仅仅是装备和地盘。
“吴司令,东西已经送到。怎么用,就是你的事了。”陈默群站起身,准备告辞:“不过我提醒你一句,朱豪不是善茬,他背后的水,也很深。你这把刀,最好用得快一点,准一点,狠一点。”
“我明白!我明白!”吴司令连连点头,他现在已经完全沉浸在即将到来的胜利喜悦之中。
送走了陈默群,吴司令将办公室的门反锁。
他将那些照片视若珍宝地收好,然后坐到办公桌前,铺开一张信纸,亲自提笔,开始起草一份给军委会,不,是直接给上峰的密报。
他的笔尖在纸上龙飞凤舞,字里行间充满了“忧国忧民”的“赤诚”。
“……朱豪拥兵自重,其心可诛!其三万大军,财源诡秘,恐与敌寇有所勾结,动摇国本。为防养虎为患,恳请委座速下决断,彻查此獠,以正国法,以安军心……”
写完最后一个字,吴司令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脸上露出了残忍而快意的笑容。
他仿佛已经听到了,那条盘踞在城西的巨龙,在自己这封密报之下,发出的痛苦哀鸣。
“朱豪啊朱豪,”他将密报小心地装进信封,用火漆封好,喃喃自语:“你千算万算,也算不到吧?打败你的,不是飞机大炮,而是这几张薄薄的纸!”
窗外,天色将明。一场针对朱豪的、不见硝烟的致命风暴,即将在渝城的最高层,悄然酝酿。
阿昌叔佝偻着身子,伸出了两根手指,声音艰涩:“少爷,老宅金库里搬来的那些金条,上个月就用完了。各处产业的流动银元,也已经见底。现在账上所有的活钱凑在一起,最多……最多还能再撑两个月。”
两个月。
这个数字,像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了朱豪的心头。
他知道烧钱,却没想到烧得这么快。
系统能给他爆出武器装备,能给他黑科技图纸,却唯独爆不出现金。
他穿越而来,最大的依仗是超前的认知和系统,但最大的软肋,也恰恰是这个时代的硬通货——钱。
三万多人的军队,就像一只嗷嗷待哺的巨兽,每天一张嘴,吞下去的就是金山银山。
而那个更烧钱的航校,还只是个开始。
飞行员的培养,飞机的维护,航空燃油的消耗,那才叫真正的无底洞。
他可以靠着个人威望和袍哥的情面,让兄弟们为他卖命。
但他不能让跟着他卖命的兄弟,连安家费和饱饭都拿不到。
这是他做人的底线。
“知道了。”朱豪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吐出这三个字。
他重新拿起那两颗核桃,在手里慢慢地盘着,只是那转动的速度,明显比刚才慢了许多。
阿昌叔看着朱豪的侧脸,心里一阵发酸。
他伺候了朱家两代人,看着朱豪从一个顽劣的少爷,成长为如今威震一方的将军。
他知道,眼前的少爷,扛着多大的担子。
“少爷,要不……把城东的那几处宅子和铺面,都卖了吧?虽然现在行情不好,但也能应应急。”阿昌叔试探着说。
“卖?”朱豪摇了摇头:“卖了又能撑多久?一个月?还是三个月?治标不治本。”
“那……航校那边,是不是先停一停?那玩意儿,实在太费钱了。”
“停不了。”朱豪的回答斩钉截铁:“昌叔,你不知道,那几架能飞的铁疙瘩,比我这三万大军都重要。那是我们以后安身立命的本钱,是能让小鬼子真正感到疼的东西。”
阿昌叔不懂什么制空权,什么未来战争,他只知道,家里的米缸快要见底了。
他张了张嘴,还想再劝,却看到朱豪摆了摆手。
“行了,昌叔,这事我心里有数。”朱豪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院子里那株开得正盛的腊梅:“车到山前必有路。天无绝人之路。你去吧,让弟兄们这个月的饷,按时足额发下去,一分钱都不能少。”
阿昌叔看着朱豪的背影,那背影依旧挺拔,却仿佛比往日里沉重了许多。
他叹了口气,默默地收拾好茶具,躬身退了出去。
书房里,又只剩下朱豪一个人。
留声机里的川剧,不知何时已经停了。
满室的静谧中,只有核桃在掌心转动的轻微摩擦声。
朱豪的眉头,第一次,紧紧地锁了起来。
他不是神,他也会被钱难倒。
就在他苦思冥想如何搞钱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几双阴冷的眼睛,已经盯上了他最核心的秘密。
……
军统渝城站,一间密室里。
陈默群坐在黑暗中,听着手下的汇报。
“站长,城西的军营,我们的人想尽办法,也只混进去了几个。但都是在外围做杂活,根本接触不到核心区域。第四十一军的纪律非常严明,特别是那些老兵,警惕性极高,油盐不进,比中央军的卫戍部队还难渗透。”一个行动组长低着头,声音里带着几分沮丧。
陈默群并不意外。如果朱豪的军队那么容易渗透,那他也就不配做吴司令的对手了。
“朱府那边呢?”他冷冷地问。
“朱府的防卫,外松内紧。外院的家丁护院,大多是袍哥出身,只认朱家,很难收买。内院更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特别是朱豪的书房和账房,由那个叫阿昌的老管家亲自看管,我们的人连靠近的机会都没有。”
“废物。”陈默群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那行动组长吓得一个哆嗦,冷汗瞬间就下来了。
“我不想听困难。”陈默群的声音像淬了冰:“军营是硬骨头,那就从朱府这块软肋下手。我不信朱家上下几百口人,个个都是忠心耿耿的烈士。给我查!查他们每个人的底细,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喜好、他们的仇人!每个人都有弱点,我要你们把这个弱点给我找出来,然后,像锥子一样,狠狠地扎进去!”
“是!”行动组长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密室里,再次陷入黑暗。陈默群点燃了一支烟,猩红的火光在他脸上明明灭灭。
他喜欢这种感觉,像一个高明的猎人,耐心地布置着陷阱,等待着猎物自己走进来。
朱豪,你把家安在渝城,是你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因为在这里,我就是阎王。
……
夜,深了。
渝城的山雾,如同鬼魅的纱幔,笼罩着这座战时陪都。
朱府内,大部分的院落已经熄了灯,只有几处回廊下还挂着发出昏黄光晕的马灯。
账房里,一盏孤灯如豆。
一个年约三十,面皮白净,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的男人,正坐在桌前,小心翼翼地用算盘核对着今天的流水。
他叫李福全,是阿昌叔两年前从一个破产的商号里招来的账房先生。
他算盘打得好,字也写得漂亮,平日里沉默寡言,做事勤勤恳恳,很得阿昌叔的信任。
夜已经很深了,李福全却毫无睡意。
他的额头上,沁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握着算盘的手,也在微微发抖。
他面前的桌上,除了今天的流水账,还摊开着一本厚重的总账。
那是朱家所有产业和第四十一军开销的核心账目,也是阿昌叔的心头肉,平日里都锁在账房内间的铁皮保险柜里。
今晚,阿昌叔听说要去一趟南充那边,得过几天才回来,临走前把钥匙交给了他,让他核对完账目后务必锁好。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李福全的脑海里,不断回响着三天前,在城南一家小茶馆里,那个自称是他远房表哥的男人对他说的话。
“福全啊,你一个月在朱家拿多少钱?十块?二十块?够你养活你乡下那体弱多病的老娘吗?够你给你弟弟娶媳妇吗?”
“表哥给你指条明路。你不需要偷,也不需要抢,只需要把朱家的账本,抄一份给我。事成之后,这个数。”那个男人,伸出了五根手指。
“五百块法币?”李福全当时觉得有些可笑。
“不。”男人摇了摇头,笑容阴冷,“是五十根金条。足够你在乡下买上百亩地,盖一座大宅子,让你老娘和你弟弟,一辈子衣食无忧。”
五十根金条。
这个数字,像魔鬼的咒语,日日夜夜在他耳边回响。他想起了母亲咳血的模样,想起了弟弟因为没钱娶亲而在村里抬不起头的窘迫。
忠诚和良心,在金灿灿的金条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他深吸一口气,从怀里颤抖着掏出一个小巧的相机。这是“表哥”给他的,德国货,不需要闪光,在灯光下就能拍得清清楚楚。
“咔嚓。”
“咔嚓。”
寂静的账房里,只有相机快门轻微的响声,和李福全自己那擂鼓般的心跳声。
他一页一页地翻着,将那些记录着天文数字般收支的页面,全部拍了下来。
特别是记录资金来源的那几页,他反复拍了好几遍。
那上面,只有模糊的“祖产变卖”、“海外投资”等字样,没有任何具体的凭证和流水。
这正是“表哥”特意叮嘱他,一定要拍清楚的地方。
做完这一切,他惊魂未定地将账本原样放好,锁进保险柜。
然后,他将相机藏进贴身的衣物里,熄了灯,像做贼一样溜出了账房。
院子里,巡夜的家丁刚刚走过,拐进了另一条回廊。李福全借着墙角的阴影,一路小跑,来到了后院一个不起眼的偏门。
他学着约好的暗号,轻轻敲了三下门。
门轴发出一声轻微的“吱呀”声,开了一道缝。一只手从门缝里伸了出来,李福全赶紧将相机递了过去。
那只手接过相机,又塞过来一个小小的、沉甸甸的布袋。
“这是定金,五根金条。事成之后,剩下的会送到你指定的地方。”门外的人,声音压得极低。
李福全捏着那沉甸甸的布袋,手抖得更厉害了。
他什么都没说,关上门,转身就跑,仿佛身后有恶鬼在追。
他没有看到,在他走后,那个拿到相机的人影,迅速融入了更深的黑暗之中,几个起落,便消失在了朱府高高的院墙之外。
……
半个时辰后,军统渝城站。
陈默群亲自将冲洗出来的照片,一张张地摆在了桌上。照片的质量很好,上面的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字迹,都清晰可见。
他看着那些照片,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吴司令,你这份人情,我收下了。
他没有耽搁,立刻将照片装进一个牛皮纸袋,连夜驱车,再次来到了卫戍司令部的后门。
吴司令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他显然一夜未睡,一直在焦急地等待着消息。
当陈默群将那个牛皮纸袋放在他面前时,吴司令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他迫不及待地撕开封口,将里面的照片倒了出来。
他一张一张地翻看着,嘴角的笑意越来越大,越来越狰狞。
“哈哈……哈哈哈哈!”
他看到了那庞大到恐怖的军费开支,看到了那微不足道的产业收入,更看到了那几页关于资金来源的、语焉不详的记录!
“铁证如山!真是铁证如山啊!”吴司令兴奋得满脸通红,他拿着那些照片,像是拿着朱豪的催命符。
“祖产?他朱家的祖坟里埋的是龙脉吗?能挖出这么多金子?”
“海外投资?他一个川省军阀,哪来的海外投资?我看是海外通敌吧!”
吴司令激动地在办公室里来回走动,仿佛已经看到了朱豪被押上审判台,被剥夺一切,最后身败名裂的场景。
“陈站长,这次多亏你了!你放心,等扳倒了朱豪,他那第四十一军的装备和地盘,我分你军统一半!”吴司令现在已经有些语无伦次了。
陈默群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他要的,可不仅仅是装备和地盘。
“吴司令,东西已经送到。怎么用,就是你的事了。”陈默群站起身,准备告辞:“不过我提醒你一句,朱豪不是善茬,他背后的水,也很深。你这把刀,最好用得快一点,准一点,狠一点。”
“我明白!我明白!”吴司令连连点头,他现在已经完全沉浸在即将到来的胜利喜悦之中。
送走了陈默群,吴司令将办公室的门反锁。
他将那些照片视若珍宝地收好,然后坐到办公桌前,铺开一张信纸,亲自提笔,开始起草一份给军委会,不,是直接给上峰的密报。
他的笔尖在纸上龙飞凤舞,字里行间充满了“忧国忧民”的“赤诚”。
“……朱豪拥兵自重,其心可诛!其三万大军,财源诡秘,恐与敌寇有所勾结,动摇国本。为防养虎为患,恳请委座速下决断,彻查此獠,以正国法,以安军心……”
写完最后一个字,吴司令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脸上露出了残忍而快意的笑容。
他仿佛已经听到了,那条盘踞在城西的巨龙,在自己这封密报之下,发出的痛苦哀鸣。
“朱豪啊朱豪,”他将密报小心地装进信封,用火漆封好,喃喃自语:“你千算万算,也算不到吧?打败你的,不是飞机大炮,而是这几张薄薄的纸!”
窗外,天色将明。一场针对朱豪的、不见硝烟的致命风暴,即将在渝城的最高层,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