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来到草原-《重回1980,我考上了哈工大》

  时间已经进入九月下旬,这个时候来草原,绝对是最美的时节!

  天空碧蓝,那是一种绝对没有过工业污染的蓝!上面漂浮着朵朵白云,蓝白相印,美不胜收。

  下面,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此时的野草依旧翠绿,在温暖的阳光下,露出勃勃的生机。

  牛羊成群,在悠闲地边走边吃,仿佛能这样走到天边一样!

  这景象……要是带着妻子一起过来就好了!

  可惜,刚刚开学,妻子还走不掉,而且,这次也只是因为特殊原因而过来的,也没法通知老婆。

  就在秦淼的感慨中,耳边传来了歌声。

  “小燕子,穿花衣……”

  秦淼有些愕然,这风格不对啊,在这里,不应该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吗?

  祝老,你这……

  听说秦淼要来草原,祝老就跟着过来了,理由也很简单,草原这里就是坦克工业基地啊!

  当年,新中国成立后,一五期间,苏联援建了156个项目,草原市青山区的国营617厂和447厂,双双位列其中!

  “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

  当祝老唱到这里的时候,秦淼好像反应过来了。

  等到一曲唱罢,秦淼开口:“祝老,这歌曲,该不会就是描写草原的吧?”

  “是的,当初,咱们就是唱着这首歌曲,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生产建设之中,当初刚刚来这里的时候,人烟稀少,黄沙漫天……”

  想起这些来,祝老也是满满的回忆。

  当年,经过一番研究,上级选定了草原西部地区,这里有大量的矿产资源,铁、铌、钛、金、铜等金属都有,尤其是,还有占据全国百分之八十储量的稀土!

  在这里建立一个工业城市很合适,但是……从无到有建设一座城市,难度之大也是可以想象的。

  当年的劳动者们,都是值得尊敬的!

  这首小燕子的歌曲,描述的就是这里坦克基地的建造过程,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秦淼的感慨中,车子开进了447厂,站台上,站着一大堆热情期待的人。

  没错,秦淼是坐火车来的,而且,还是军列,运输军用物资的,可以直接就开进工厂。

  “祝老,欢迎来到草原二机厂!这位就是秦淼同志吧?我代表二机厂,感谢您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对了,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厂长赵满贵,叫我老赵就行。”

  当年在草原市修建了两个工厂,国营617厂,对外的名字叫做草原第一机械厂,这个厂主要生产坦克,主打产品就是59坦克,国营447厂,草原第二机械厂,这个厂是负责造炮的。

  坦克炮、舰炮、防空高炮……国内一半以上的火炮,都是在这里制造的!

  之前,他们还只能用传统工艺,去年,自从有了垂直金属挤压机,他们造炮就更快了!

  工艺少,生产快,造价低,质量还好!可以说,这款垂直金属挤压机,绝对是他们二机厂的镇厂法宝!

  这东西,哈工大给的!秦淼同志推动的!

  在他们眼里看来,秦淼绝对是他们厂的大恩人!早就想要去上门拜访了,一直没时间,这次,秦淼主动来了!

  “赵厂长,我来这里,就是想要定制几根钢管。”

  “好,没问题,老罗,通知垂直金属挤压机车间,完成这一批生产任务之后,就立刻停下来,等待给秦淼同志造钢管!”

  “赵厂长,咱们的生产任务很紧……”

  “再紧也比不过秦淼同志的需要!罗主任,执行命令!”赵厂长的脸黑了下来,你这啥意思?没有秦淼,我们能有那台机器设备吗?你小子居然还要推三阻四?真想照他屁股上踹一脚!

  “不着急,赵厂长,我先了解一下情况……我们边走边说?”

  “好。”

  祝老都被晾一边了,他也不着急,跟着一起走。

  钻地弹,祝老也感兴趣,这就是个大号的穿甲弹,但是……这到底有多大……祝老也没有个概念。

  厂区很大,大家伙坐上了212,在厂区里开了十几分钟,才终于到了垂直金属挤压机的车间。

  车间很高,进去之后,就能看到一台巨大的机器,整体外观呈现门洞的形状,门洞内部,有一个火红的钢锭,正在被下面缓缓的挤压向上,进入到模具之中。

  到了上面,则有一个吊车,慢慢地把已经挤压成型的钢管向上抽,直至整个钢管全部挤压完成。

  这个过程,看着很解压,完全就是大力出奇迹。

  “之前,咱们生产一根炮管,要把炮钢反复捶打,变成炮坯,然后钻孔,扩孔,车外缘……哪怕是老师傅,也得用个把月才能做出炮管毛坯来,现在,几分钟就能做一根出来,生产效率翻了几十倍。”

  说起这个来,赵满贵就非常的感慨。

  “嗯,我们的卡车炮,也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以后,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合作关系,对了,现在这生产的是什么?”

  “120毫米坦克炮。”

  秦淼瞬间一震:“什么?”

  “目前,咱们国内唯一成熟的,就是105毫米炮,虽然解决了有无,但是,并不能满足今后的需求,所以,咱们还在自研更大口径的坦克炮。”祝老在一旁介绍起来。

  1978年3月7日,东方和英国正式签署合同,从英国引进L7型105毫米坦克炮以及全套弹药,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七工程。

  几年下来,国内终于能生产105毫米坦克炮了,装了坦克,暂时解决了难题,但是并不是长久的,放眼世界,120毫米坦克炮才是王道,老毛子甚至都将口径放大到了125毫米!

  实际上,早在1976年,国内就制造过120毫米滑膛炮,不过用的是老旧技术,膛压低,穿深差,无法满足需求。

  1978年4月,上级就下达了研究高膛压120毫米坦克炮的任务,看时间就知道,这是要在三七工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

  不过……在后世,国产坦克并没有用这个口径,而是选择了125毫米这个指标。现在的研发成果,也就是用在了自行反坦克炮上,后来也就退役了。

  也就是说,现在做的这些,纯粹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祝老在观察着秦淼的表情变化,淡淡开口:“三水,你觉得这个方案有问题?”